书名:大唐烈

第 59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回到大营,桑央嘉措因为成功的偷袭石堡城而成为了这次进攻大唐的吐蕃大军的副帅,手下除了自己已经扩至一万人的直属部队,还有包括一万骑兵和三万步军。

    这只被击败的骑兵就是桑央嘉措手下的那一万骑兵,虽说不是自己的亲信部队,但是一万人出去还带着一万战马,结果只回来了三百多人,这种结果令桑央嘉措像是坠入冰窟,浑身冷得麻木了。

    经过详细的询问,桑央嘉措知道了这只骑兵遇上了唐军的骑兵,结果战斗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彻底的溃败,唐军的人数被这些吓破了胆,说话都带着哭音的吐蕃人说得完全不知所云,有说至少两万的,有说只有几千的,还有说五万以上的,说五万以上的吐蕃士兵一看那唇青脸白的样子说话就不靠谱。

    桑央嘉措得出了结论,这只唐军骑兵不超过一万人,正面对决中完全击败了一万吐蕃骑兵,一万骑兵能够逃回来的全部这里了,原来派出去之后就没有踪影的侦骑就是被唐军骑兵杀了,唐军骑兵战力相当强悍,至少还神志清醒的吐蕃败兵认为唐军并没有太大损失。

    桑央嘉措就吩咐让这些败兵出去,叫人专门立起营帐让他们休息,等到这些士兵出去了之后桑央嘉措加来了多吉扎西这位他手下的第一战将。

    桑央嘉措沉着脸对多吉扎西说道:“这些回来的士兵都和其他的士兵隔开,不能叫他们跟这些败兵接触,如果还有回来的败兵就直接安排到他们住的地方,不能让他们乱了军心,到了明天早上看看还有回来的败兵,然后就把他们处理了。”

    看着桑央嘉措阴沉的脸,多吉扎西连忙跪地领命,桑央嘉措说道:“我现马上去见冈仁大帅,唐军的大对人马马上就要来了,这次的唐军绝对不能小觑,你清理完了这些败军就马上整军备战。”

    多吉扎西跪拜领命,然后倒退这出了桑央嘉措的房子,桑央嘉措房中沉思了一会,出门上马就去石堡城了,大军的主帅,冈仁将军就石堡城坐镇,城下一直到神威城和应龙城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军营,源源不断的辎重通过山道运到这里,无数牛皮帐篷铺满了地面,几乎是倾国之力准备进攻大唐的吐蕃军队这里准备。

    桑央嘉措报告了唐军出现的消息之后,十多万吐蕃大军开始了行动,人数带给了吐蕃人信心,但是所有的吐蕃人没有想到过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大唐精锐好战而且残忍的军队,这只军队对他们根本没有怜悯之心,是要吐蕃人的头颅来装点胜利的旌旗,这只军队的主将姓李,名护。

    第五章一力降十会

    阅读全的小说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六章 李护

    第六章李护

    红色的小花遍布大地,这高原上,这种美丽的花被称为格桑梅朵,格桑是藏语幸福的意思,而梅朵是花的意思,格桑花看似娇弱美丽,可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叶愈翠;太阳愈曝晒,它开得愈灿烂。

    遍地的格桑花点缀着这高原,透露出一丝秋季的信息,遍布格桑花的大地上来了一群不速之客,打破了高原的宁静。

    李护的大军已经这条不知名的雪水河流前面陪伴着美丽的格桑花全部集结,整整三万战士,一万五千骑兵,一万五千步兵,战马接近五万匹,这样的部队后勤要求是十分庞大的,为这只精锐唐军提供后勤保障的是疏勒越来越专业的后勤辎重兵,和前方战斗的战兵不同,这些辎重兵就是战兵的预备役,他们只要能够经过各种考核达标也能够成为一名正是的大唐军人。

    辎重兵的数量达到了三万,携带的战马牛羊铺天盖地,而且物资是庞大,支持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辎重的主要的部分就是粮食,马料和战士的食物,马战时是不能够光吃青草或者草料的,不然会很快的消瘦,就不能够骑乘了。

    还有备用的武器,甚至还有铁匠,专门为战士损坏的铠甲提供修补服务,还有折断的刀枪军需官回收之后发给心的武器,领到武器的唐军就自己的帐篷中仔细的为刀杆上缠绕麻线,这时为了防止滑脱,武器是每一个唐军的第二条生命,这是每一个唐军加入了疏勒军是军官扯着耳朵用能够将他们耳朵震聋的声音告诉他们的,也成为了这些唐军记忆深刻的话之一。

    李护这里等待了两天,同样有战马代步的李逸带领步兵和辎重兵赶了上来,然后立起了大营开始修整,后来的步军战士看着立河边的人头堆,脸上满是羡慕,“骑兵兄弟真是好样的,”“看看斩了多少个啊,”“这个军功看来又够升一级”等等话语显示了这只步兵也是战场老兵了,根本不会为这些人头震撼。

    辎重兵的表现要差一些,有些第一次看到死人和人头的兵脸色苍白,但是那么多战友都身边,作为一名准唐军还是要面子的,都强忍不适应。

    辎重上来之后李护直接命令扎营修整,唐军这里扎下了一个标准的营盘,一朵朵白色的帐篷连绵不绝,又形成了一个个的花朵般的布局,营中的唐军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大战就眼前了,但是自信的疏勒唐军从来不问敌人是谁,只问敌人那里?这是几年来培养出来的绝对自信。

    甲胄碰撞的声音不绝于耳,一队唐军正营地中走着,经过的唐军纷纷的站到路边向领头的一位将领立正行礼,那名将领身穿的是比较正统的明光甲,一席白色的披风衬托着银白色的甲胄显得整个人都银光闪闪的,正是升为五品将军的李逸。

    李逸此时有点心不焉,对于向自己行礼的军将李逸只是条件反射的还礼,身后的亲兵跟随着李逸一直向李护的营帐走去。

    到了李护的帐外亲兵进去通报,很快就出来请李逸进去,李逸进去之后就解下腰间的横刀李护下首席地坐了,哪怕是李护的帐篷战时也是没有椅子的,要是不解下横刀坐都坐不下去。

    李逸一坐下就说道:“都得到了消息,前面一百里就是石堡城了,距离这里一天半的路程,吐蕃大军云集,估计超过了十五万,斥候报告说海量的帐篷已经将三城之间的巨大空地全部填满了。”

    李逸脸上露出忧色,说道:“这还只是战兵的数量,加上苦力、民夫和奴隶,吐蕃人这里集中了将近三十五万人,我们全部人,加上从没上过战场的辎重兵也才六万。”

    李护这时正拿着从李佐国手中磨来的那把宝刀正保养,也就是拿出一块香皂大小的油脂块,将刀油脂块上两面磨,磨完了就拿一块小羊羔腹部皮做成的帕子仔细的擦拭这把宝刀。

    李护刚刚擦完一遍,正将这把雪亮的加长横刀抬到眼前看是否有没有擦到的部位,听了李逸的话李护斜着眼睛看了过来,晒道:“怎么,你怕了?”

    李逸一下一张脸气得通红,大声说道:“怎么会怕,李镇守将部队交到我们手中,绝对不能够轻敌使部队受到巨大损失,我李逸何时怕过谁来?疏勒你李护难道没有见过?”

    李护一见李逸急了,就将手中横刀插入刀鞘中,横放身前地上,嘿嘿笑道:“我当然知道你不是怕,你是谨慎,算我食言,你凌云兄的心中所想正是对了我老李的胃口,所以这次出兵我才死活跟李镇守将你要来做我副手,你看,我也是按照你说的来做的,吐蕃人我可一个没留。”

    李逸脸色缓和了一点,懊恼的说道:“我就知道你胆大包天,不过难道真的用这点人去和吐蕃的几十万人打?我们应该等李镇守后面的大军上来,这样就是堂堂正正泰山压顶之势,吐蕃人只有失败一途。”

    李护眯起眼睛笑了起来,就像盯住了猎物的老虎,眼中寒光闪动说道:“我就是怕镇守上来了,他一来胜利是一定的,肯定就不能够让我放手大杀了,凌云兄啊,你还是没有看出镇守将你我两人派为前锋而且还给了三万大军的意思啊。”

    李逸毕竟是心思敏锐之人,李护说道这个份上微一沉思马上就反应过来,头一抬李逸脱口而出:“镇守是叫我们两人做屠夫来了。”

    李护压低声音笑道:“可不是吗,吐蕃士兵你也看见了,土鸡瓦狗,除了人数多,还有什么厉害的?陇右的唐军久疏战阵,居然被这样的军队打败,真是大唐耻辱,我们疏勒的精兵只要一万骑兵就能够让这些吐蕃人寸步难进,现却给了我们三万战士,三万兵,这是为什么你想过没有?”

    李逸点点头:“镇守这是让我们放手对付吐蕃人,而且镇守认为这六万人足够了。”

    李护一咧嘴:“可不是吗,我前几天杀了吐蕃一万骑兵,自己才死了一百多个,我故意不用弩箭让骑兵面对面的搏杀吐蕃骑兵,结果证明吐蕃人的战力不怎么样,所以我想你这家伙本来就是认为一切有敌意的异族全部当杀,那我们就要好好的打这仗,将吐蕃人全部杀死,何况现还有理由,吐蕃人不是杀我们大唐的俘虏吗?”。

    李逸一拍大腿兴奋道:“大丈夫正要建功立业啊,这时大好的机会,不过将军你有什么计划吗?毕竟吐蕃人太多,就算我们六万人全上,连铁匠都算上每个人都要砍六人吐蕃人才能将这些吐蕃人全杀了。”

    李护大笑:“你这家伙又不是没打过仗,怎么一听要杀人就混乱了,打仗又不是计算数字,我们只要击败击溃吐蕃战兵,其余的吐蕃人就是鸡鸭一般,你还指望这些民夫能够给我们的精兵造成什么危险?所以啊,我们要对付的就只有吐蕃的主力十万人左右,这个不算困难吧?”

    李逸点头喜道:“确实,这样看来我们的胜算还真不小,那我马上下去看看士兵准备得怎么样了,将大筒准备一下,后日就可以出兵,这次兵上战场吗?”。

    李护说道:“兵打几仗就是老兵了,要成为精兵就让阎王爷来选,镇守就是太爱惜这些兵了,训练的再好,练成一条牛有什么用?打得过狼吗?你去安排,兵悉数上阵,正面用你的中军一万五千人,兵排两翼,我的骑兵机动,这一战就是淬火,活下来的就是精英,我们两人要帮镇守做他不能做的事情。”

    李护看着李逸沉声说道:“我李护这一辈子佩服和尊重的就是大郎,我跟他手下的那个李建勤是一样的,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你要记住,所有的这些只能是你我知道,战后斩杀吐蕃人俘虏的事情也是我李护做的,让兵直接上战场也是我李护做的,跟镇守是没有关系的,你明白了吗?”。

    李逸认真的看着李护,突然哈哈哈大笑:“明明是我的主意,叫你拿来用了,这和镇守有什么关系?”说着转身出门去了,一边走一边说:“我要赶快安排,大战之前的准备才是事情多。”

    李护含笑看着李逸出了帐门,点点头,一弯腰拿起了地上的横刀,缓缓的拔出一截,雪亮的刀身上面刻着两个字,这是李护取的名字“护国”,名字很质朴,但是李护看来就是自己李护要守卫的人,那个国就是李佐国。

    李护又拿起了油脂块,准备做第二次保养,他帐篷门外一丛格桑花正绽放着娇艳,这种顽强的小花哪怕人来人往的唐军营中,只有有空隙的地方就默默的开放着。

    同样的格桑花也吐蕃大军营前绽放,但是此刻冈仁结措和桑央嘉措的心情却一点也不好,唐军出现的消息已经不是秘密了,唐军的侦骑已经出现距离吐蕃大营很近的地方,吐蕃士兵因为前不久对唐军的大胜并没有将唐军要来放心上,他们认为无非就是再赢一次罢了,吐蕃军的士气是高昂的,军心可用。

    冈仁结措和桑央嘉措两人可不会和普通的吐蕃士兵一样乐观,这只唐军的战斗力完全和以前接触的唐军不一样,一万骑兵的覆灭对于整个吐蕃军队来说也是不能忍受的损失,这还是骑兵,吐蕃的骑兵可是能够对付三倍的步兵的强大兵种,结果骑兵的对决之中一万骑兵只回来了四百多人,这让桑央嘉措和冈仁结措心中充满了阴霾。

    桑央嘉措站起身来对冈仁结措说道:“将军,备战吧,唐军很快就会来的,这次我们要小心,因为现为止我们对这只唐军的数量根本不清楚,我们的侦骑一出大营就没有回来的,这只唐军的战力非同小可,至少他们的骑兵比我们的要强的太多。”

    冈仁结措点头说道:“你说得对,准备吧,我们国家的希望也这一次战争,大唐现正是虚弱的时候,过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了,这一仗我们必须要赢。”

    桑央嘉措出门去了,冈仁结措房中久久动,他是吐蕃现的宰相,也是实权大都司,吐蕃已经是辉煌的顶点了,夺回石堡城,大败唐军让吐蕃全国都陷入了乐观,曾经强大的大唐现那么不堪一击了?丰硕的果实仿佛就树上微微随风抖动,就等着吐蕃大军来轻轻一摘就能品尝到那鲜甜多汁的味道了,可是真的能如此吗?冈仁结措第一次没有了底气。

    这是一个晴朗的清晨,一大早信奉佛教的吐蕃士兵就身穿黄衣或者白衣的堪布的带领下开始诵经,吐蕃军中的气氛轻松,不信佛教的吐蕃士兵相互嬉戏,偶尔有几个军中的军官走过,身上来自唐军的横刀骄傲的随着走动摇摆着。

    吐蕃营外不远处有一朵红色的格桑花,花瓣上面集了一滴露水,正花瓣边缘挣扎着不肯滴落,突然一阵震动传来,这滴露水脱离了花瓣掉了下去,微微弹起的花朵又阳光下舒展了笑脸。

    越来越大的震动传来,靠近西方的吐蕃大营的士兵都惊疑的站起身来,有些士兵手中还拿着啃了一半的饼子,很多士兵趴营墙上面往震动传来的方向看去。

    桑央嘉措神威城自己的房中,外面一个士兵匆忙的进来报告:“将军,西面似乎有大军接近,已经能够看见唐军的侦骑游弋。”

    桑央嘉措站起身来,身上已经穿好了甲胄,铁盔上被火红的狐皮围了一圈,显得即精神又华贵,桑央嘉措心中说道:“终于来了”

    “终于来了”应龙城中的冈仁结措也如此说道,城墙上面可以清楚的看见远处接近的唐军。

    无数小队的唐军骑兵前面纵马驰骋,这些唐军的斥候基本上蒙住了吐蕃人的眼睛,吐蕃人的骑兵都是一去不回,这让后来要派出去的吐蕃骑兵一听说出去侦查就脸如土色,后来吐蕃人也干脆不派侦骑了,自己几十万大军此,唐军攻过来也不怕。

    远处地平线上一条黑线迅速的占领了视线,那是唐军,随着唐军的接近基本上所有站高处的吐蕃军将都看清楚了过来的唐军是什么样子,六万人的部队是什么概念?人上一万就无边无际,何况是六万人,所有的唐军都是骑马,万马奔腾的唐军像是黑色的洪水将整个湖边的土地全部遮盖了。

    战马的铁蹄敲打着地面,靠近唐军来的方向吐蕃军营之中的士兵都能够感觉到清晰的震动,吐蕃士兵相互看看,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慌。

    骑兵,骑兵?全部是骑兵?桑央嘉措的脸上铁青,难怪自己的骑兵回不来了,唐军全部是骑兵,不过怎么可能呢?唐军拿什么养活那么昂贵的兵种?自己不是做梦吧?

    唐军距离吐蕃大营五六里的地方停下了,整齐的队伍像是用刀劈出来的,所有的唐军都保持静立,坐下的战马微微的喘气,哪怕是兵都努力的挺起胸膛,量的表示出自己对战场的淡定。

    唐军的大旗只有一个字“李”,前方的大旗有两面,一面大的火红的颜色,随着高原的朔风招展,像是跳动的火焰,也像流动的鲜血,还有一面是蓝色,宝蓝色的“李”字旗显得深沉内敛。

    火红的军旗动了,向前了几十步,宝蓝色的军旗向后了一点,两骑越众而出,顶盔贯甲的两位将军端坐马上,正是李护和李逸正副两员统帅,李护看着远处的吐蕃大营,吐了口气说道:“看上去人可真多,吐蕃人有那么多吗?等会杀起来就过瘾了。”

    李护深吸一口气,大喝一声:“我李护来了”

    李逸没有搭腔,左手抬起一挥,身边的传令兵高喊:“下马,下马,步兵下马。”

    随着这个喊声顺着唐军的队列传开,步兵都下马,下了马之后,每一十就有一个步兵出列,牵着战马向后面集中,将战马交到专门看护战马的马夫手中之后就又回到自己的队列,唐军步军开始整顿队列。

    像是海上的波涛一般,唐军步军每一名战士都自己的军官的指挥下靠拢,形成了一个个的五花阵,每十人组成花瓣,五十人形成一个小五花,两百五十人形成一个中等五花,一千两百五十人形成一个大五花十多巨大的死亡之花吐蕃营外展开,像是黑色的格桑花,美丽但是致命。

    桑央嘉措脸上的肌肉绷紧了,唐军的精锐程度超乎想象,结阵的时间极快,显得训练有素,形成阵型之后每名唐军都如同雕像一般肃立不动,显示了严明的军纪,桑央嘉措看看身后的吐蕃军营,显得杂乱的军营铺满了身后两座规模不大的城堡之间,吐蕃军队只有出战,否则唐军一旦攻进吐蕃军营就是一个灾难。

    桑央嘉措的信心就来自于唐军的军力只不过五六万,自己这边可是超过十五万,随着号角和鼓声,吐蕃军队开始了集结,准备出营和唐军决战。

    第六章李护

    阅读全的小说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七章 凋谢的格桑花(上)

    第七章凋谢的格桑花

    正午的秋阳高原上显得刺眼,但是却没有多少温度,像是连太阳都冷眼旁观这场规模庞大的决战,风急了,无数的格桑花风中抖动,和即将要发生的残酷战斗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一只巨大的马蹄踏碎了一丛格桑花,李护的战马调转了马头,李护拉下自己的护面甲,对站身后不远的李逸说道:“这一战我就是你的骑兵将领,交给你来指挥,相信你能做好。”

    说完李护的大旗向后移动,李逸的蓝色大旗向前,立了唐军战阵的前面,军阵的后面、左面和右面,每一处都放好了十面战鼓,巨大的战鼓鼓面是用好的牛皮制作,足足有三米的直径,每面鼓有八名鼓手站立,这是进军鼓。

    唐军中鼓声就是前进的信号,每一名疏勒唐军刻骨子里面的就是闻鼓而进,不闻鸣金之声擅自退后者为逃兵,只有斩首一个下场,所有的唐军都默默的握紧了手中的武器,李佐国一手打造的钢铁军队现已经不需要用督战队来维护大军面对敌人是的士气军心,每一个唐军都知道自己只有向前,去取得胜利或者战死。

    随着军官的调度,大队的吐蕃士兵一排排的走出营门,大营前面结成一个个的方阵,看上去吐蕃军有点杂乱,主要是身上的衣甲颜色比较斑驳,但是枪兵前,斧兵刀盾兵再后,弓箭兵压阵,骑兵从吐蕃军营的两侧门中如洪流一般涌出,强大的声势和万马奔腾的场面令靠近这边的吐蕃士兵举起兵器欢呼起来,似乎面前的唐军完全不堪一击。

    桑央嘉措已经进入了吐蕃军中,他的将旗一直往前,将旗过处吐蕃士兵都欢呼,这个传奇一般的吐蕃将军已经是吐蕃士兵的偶像了,他的事迹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吐蕃黄教传法堪布已经说桑央嘉措是护教金刚转世,这让桑央嘉措吐蕃士兵中的威望崇高,何况夺取石堡城,击败唐军是真实的事情。

    桑央嘉措浑身金盔金甲,显得威武不凡,策骑走前面,吐蕃士兵的欢呼扩散到了整个军阵,所有的吐蕃兵都高呼。

    对面的唐军却是安静沉默的站立,没有一丝晃动和不耐,仿佛可以站到世界末日,沉默的杀气弥漫,唐军已经摒弃了战斗时高呼狂叫提升士气的方式了,他们的骄傲就是百战百胜,他们的荣誉就武器的尖峰之上。

    随着吐蕃军整顿好了之后慢慢前移,两只军队慢慢的靠近了,两边都沉默了下来,吐蕃军这次直接出动了八万左右的步兵,两万骑兵也悉数出动,几乎是精锐出,桑央嘉措和冈仁结措知道唐军既然敢来进攻,一定是有必胜的把握,因此也存了一战定乾坤的心思。

    李逸冷笑着看着吐蕃军队的接近,他看来吐蕃军其实并不算精锐,门口集结将近十万战士居然花了半个时辰,这疏勒唐军中是不可想象的速度,说明了士兵还是缺乏训练。

    李逸挥手示意,左右的传令兵举起了手中的长杆旗帜,是两面旗,一面旗上面形象的画了一个弩的画像,另一面没有图画,只是一面蓝色的旗帜,随后唐军中的传令兵纷纷举起同样的旗帜,这时李佐国大规模战阵中安排的传令方式,对于动辄几万十几万的大军决战,只靠传令兵进行传令未免太慢,李佐国就发明了这种旗语,很简单,但是非常实用,每千人就有一个掌旗官,这就是接受旗语的军官,他负责将看到的命令转达给掌兵军将,实现快速传令的目的,此外疏勒军中还有旗花传讯,传令兵的形式也没有丢弃,能够真正的做到主将所指万夫所向。

    这个旗号是弩箭准备的意思,蓝色的旗帜是意思上弦等待,如果是红旗就是上弦之后就急速射击,三角形的红旗就是急速射击三轮,随后每一个弩手开始上弦,用脚踩住弩上的两个脚踏,拿出一个木制的叉形上弦杆连接到弩上,木杆上面有一个包了牛皮的凹槽,弩弦放槽中将木杆往上一提,弩就上了弦了。

    上好弦的唐军将身后箭袋中的弩箭抽出几只插面前的地上,然后将一只带着三角形箭头的弩箭安放弩槽之中,将弩的长把驻地,弩箭朝上,完成了整个上弦。

    双方大军没有过多的试探,也没有派出使者进行交谈,直接就进入了战斗,本来步军之前列成一队横排的唐军的一万五千骑兵开始分为两队向两侧移动,露出了后面的步军阵势,唐军的五花阵中每十名唐军就有四架弩,正面极其宽阔,弩兵射出手中的弩箭之后还能够投入肉搏,这也是唐军的特色之一。

    步军的中军是一万唐军正兵,两边各有一万兵,兵的装备和整兵差别不大,只是内穿的衣袍为灰色,而正军的衣袍为黑色,还有一万五千步兵是李逸手中的预备队,列好军阵站距离前军两百米出。

    李逸将大部兵力摆放前就是准备和吐蕃军直接较量一番,只要能够很快的占据优势,就能大限度的打击吐蕃士气,不然吐蕃人的人数摆那里,陷入苦战的僵局是对人数少得多的唐军不利的局面。

    唐军的骑兵分开之后直接往自己军阵的侧后方移动,很快就退出去将近一里的距离,然后就开始下马修整,似乎将正面战场的任务交给了步兵兄弟,但是双方的主将都知道,这样的野战对决之中骑兵才是决定性的力量。

    吐蕃军一次投入了五万步兵进行攻击,因为正面战场非常的宽阔,几乎没有什么遮挡,桑央嘉措耍了个花招,他将这五万进攻的吐蕃士兵排得很开,边上的吐蕃兵超出了唐军的两边,同时因为人数的优势中间的人数也不会少,阵形的厚实程度也不会让唐军形成中间突破,这样两翼伸出去的吐蕃士兵就能够对唐军的侧翼进行打击。

    吐蕃士兵量列成整齐的队形往前,阵中的军官都大声的呼喝,想要维持住队形,但是很快吐蕃军训练不足就暴露出来了,队形这里突出一块那里凹下一片,成了一个蛇形,吐蕃士兵身体不算高大,但是也是精选的精悍士兵,个人战力也许出众,士气也比较高昂,但是这种阵形的严整还真无法同唐军想比。

    很快吐蕃军就进入了三百步,唐军阵前的一面带有三角形的红旗举起,一片三角形的红旗唐军的军阵上向两边蔓延,“轰”的一声整个肃立不动的唐军军阵就像是苏醒的机器一般动了,“嘣”的一串巨响之后,一片嗖嗖的声音,唐军的弩箭发射了,天空顿时一暗,两万只弩箭几乎像一片乌云向吐蕃军扑去。

    吐蕃军对于唐军的弩箭还是有所防备,几乎每三名吐蕃士兵就有一面盾牌,不过盾牌的式样就五花八门了,有木盾,有唐军的团盾,还有皮盾,唐军弩箭一发射所有前进的持盾吐蕃兵就举起了手中的盾牌。

    三百步的距离弩箭的飞行时间就是一秒多点,就像暴雨打屋顶的景象一般,弩箭呈抛物线落入了吐蕃军阵中,惨叫声不绝于耳,不停的有吐蕃士兵中箭倒下,不过因为是抛射,吐蕃士兵的盾牌也很多,唐军的第一波弩箭并没有造成吐蕃军太大的伤亡,只有不到一千人中箭,失去战斗力的不到六百,吐蕃军继续前进。

    唐军弩兵开始第二轮上弦,吐蕃军推进了不到五十步第二轮弩箭又来了,又是一批吐蕃士兵滚倒地上,吐蕃士兵已经可以清晰的看见唐军的面目了,唐军的弩手开始了第三轮上弦。

    这时吐蕃兵不约而同的大喝起来,高举起手中的武器,吐蕃兵开始了冲锋,这时的距离已经进入了一百五十米,吐蕃兵的形象猛恶野蛮,很多吐蕃兵甚至还袒露着持有武器的胳膊,杂乱的头发从各式头盔中垂下,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吐蕃兵都是这样,这一批吐蕃兵属于各地土司的家兵,所以服装并不统一,桑央嘉措和冈仁结措手中握有的四万精兵却不是这样的。

    吐蕃士兵和军官将领都清楚的知道,要快的靠近唐军才能避免唐军的弩接连发射制造伤亡,前排的吐蕃士兵都是军中较为勇悍的军中锐士,他们都渴望建功立业,击败唐军的封赏不言而喻,桑央嘉措将军已经说了,不管是什么身份,能够杀敌一名奖牛一头,杀敌五名地五亩,杀十人升百人将赏地二十亩银五十两,对于普遍贫困的吐蕃人来说,这就够了。

    吐蕃弓箭手的射程也能够射到唐军了,吐蕃一方的弓箭发射了,双方的弩箭弓箭同时投入对方阵中,吐蕃这边是第一次射到唐军,唐军这边已经是第三次射击了,前面几排的弩兵射完这一箭之后迅速的将弩背到背后,拔出了手中的横刀,和左右的战友站一起,后排的弩手继续上弦准备射击,战鼓声响起,一片整齐的铠甲碰撞的声音之后,唐军前排的枪兵将长枪往前一架,锋利的长枪形成了三排寒光闪闪的丛林。

    长枪兵身后的刀盾兵举起了团盾,上面阴刻的狮头狰狞的向天咆哮,唐军中有些士兵被吐蕃弓箭射中倒下了,但是这些倒霉的唐军是极少数,精良的甲胄保护了唐军,吐蕃弓箭手抛射的这些弓箭对于唐军来说杀伤力差太远了,不少唐军身上带着一两只吐蕃人的箭,但是轻轻的一晃动身体箭只就掉下来了。

    吐蕃人的前锋冲到了唐军前面,连绵不绝的“轰轰轰”的声音响了,然后就是惨叫声,兵器铠甲碰撞的声音,兵刃戳进肉中砍到骨头的声音,连串的声音如同被放大了百倍声音的电影院中的感觉,随后就是色彩,只有一个主色调,红色,双方士兵的鲜血立刻洒满了大地,血淋淋的长枪从人的身体中抽出,带出红色,锋利的枪尖被人血染成红色,枪樱阻挡了鲜血顺着枪杆流下,这会令士兵握枪湿滑,拿不住枪杆。

    吐蕃士兵的冲击是凶猛的,士兵是舍生忘死的,也体现了勇猛的一面,但是效果却是出奇的差,前排的吐蕃士兵第一次对撞中几乎没有一个活下来,唐军的军阵就像一道堤坝,直接挡住了洪水的冲击,洪水看似凶猛,结果是堤坝巍然不动。

    唐军的长枪兵身上的铠甲精良,吐蕃兵的武器除非是正好砍中击穿薄弱处,如关节或者甲缝中,否则没有对唐军造成伤害,而衣甲根本谈不上好的吐蕃兵被唐军雪亮的三棱形枪尖的长枪一刺就是一个血窟窿,就算是穿了铁甲的吐蕃军官也是一样,这种长枪的刺杀伤害非常的恐怖,立即就吐蕃士兵中间掀起了血浪。

    不过前排的唐军还是有人倒下,身后的唐军士兵马上补上位置,吐蕃兵的这股冲击的浪潮没有停止,吐蕃士兵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根本来不及思考就又向着唐军的枪阵冲了上来,少数活下来的士兵是因为手中的盾牌挡住了长枪的刺杀,唐军严格的训练中学会了不管什么情况之下就是机械的刺杀,收枪然后再刺杀,沉重的甲胄和身后战友的推力使每个前排的长枪兵不会被吐蕃士兵往后推倒,后面唐军的弩手还一刻不停的发射弩箭。

    战鼓声响起,八名鼓手奋力的擂着战鼓,三十面大鼓的声音响彻整个战场,仿佛无论什么声音都不能压住这个前进的鼓声,唐军开始逆着吐蕃军的方向前进,每进一步就是一顿,所有的唐军都大喝一声杀,万军对战关键的就是阵形,阵形不乱可以以少敌多,阵形散乱虽多而不能胜。

    吐蕃军唐军强势的反击之下攻势顿时一顿,而且绕向两侧的吐蕃士兵发现唐军的阵形也跟着拉长了,顿时正面抵住了吐蕃士兵的包抄,双方都往前顶,明显加有组织阵形加严整的唐军占了上风,平均五名吐蕃士兵的倒地可能才会换来一名唐军士兵的伤亡,吃不住劲的吐蕃军往后退,攻势停顿了。

    后面观战的桑央嘉措眉头皱了起来,人数相差不到两万的正面对抗自己的军队完全处于下风,唐军阵后的弩箭不停的发射,后面很多吐蕃士兵连前面的唐军长什么样都没看见就被弩箭一箭射翻了,这时吐蕃的弓箭兵已经和前面冲击唐军阵形的步兵分开了一段距离,他们还奋力的射出手中的箭,不过超过十箭之后这些弓箭兵的体力耗,射出的箭恐怕是落自己人头上的多了。

    桑央嘉措看看远处还是没有动的唐军骑兵,自己手中的骑兵也不敢动,要是一旦投入骑兵,对方明显要加精锐的骑兵一旦投入战场,没有了抵挡骑兵的力量就是灾难,桑央嘉措看着前面吐蕃士兵一步步后退,唐军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