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的街道中走着一队身穿重甲的陌刀兵,他们迈着整齐的步子前进,而边上敌对的唐军却让开一条路任由这些陌刀兵离开,当桑贾尼带领剩下的陌刀兵和段珩的大队汇合之后,安西军占据了西门开始慢慢的撤出潼关,所有的辎重和粮草有条不紊的打好包装上车,战士们强忍愤怒跟各级军官身后列成队形前进,哥舒翰将潼关的守军集合起来守住主将府,任由安西军撤退。
撤退的过程整整进行了两天,当第三天后一个安西军撤出潼关消失远处山脚时,西门回到了哥舒翰手中,哥舒翰这两天休息得不好,现站城门之上,哥舒翰双眼都是花的,本来他就是大病初愈,现左边身子都还不怎么听使唤,全靠几名身强力壮的骑兵扶着才能正常走动,这时见安西军终于撤走,哥舒翰觉得眼前一黑,好悬没有晕了过去。
甲胄声响,铁靴顿地的声音响起,左车全身披挂走上城头,身后跟随了十几名亲兵,左车走到哥舒翰面前单膝下跪说道:“大将军,安西的大军已经全部退出潼关,现安西军营中只留下了五千殷护将的手下没走,陈将军叫我来问大将军,安西叛军退的方向是长安方向,能不能派出潼关军队追击?以免叛军攻击长安泄愤。”
哥舒翰已经坐了一名亲兵拿来的椅子上,此时闭目养神了一会,说道:“等下你去告诉陈将军,不必紧张,现安西军虽有愤怒之意,但是他们没有一名能够拿主意的主心骨,所以他们的目的只能是回军安西,并不是会攻进长安泄愤,所以不必紧张,何况几处的勤王军马上就要到长安了,安西军不马上走的话只怕走不了了。”
哥舒翰说完露出深深的疲惫神色,叹口气摇摇头,左车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大将军为何叹气,不是掌握住潼关了,而且安西军虽反也没有造成我们这里多大的损失。”
哥舒翰也不管左右还占了些人,因为这些人都是他的亲信,哥舒翰带点怒意说道:“当今天子这么做很欠考虑啊,居然赐死李嗣业和封常清,这让前来勤王的各地将领节度使们会怎么想?朝廷中枢这几年你也知道,打个小小的南诏居然损失那么惨重,已经是枝强干弱的局面了,天子要杀安禄山,安禄山反了,现李嗣业自杀,安西军反了,这大唐的江山危险啊。”
左车说道:“大人不必多虑,安禄山是没有长安将其杀死,不然怎么能够反呢?李嗣业已经身死,群龙无首之下安西也不会大乱,有何可虑?”
哥舒翰这时眼睛睁开,精光四射,沉声说道:“这才是我担心的,安西并不是群龙无首,李嗣业安西十余年,根基深厚,要是他跟封常清一样那是没有后患,毕竟安西也是大唐的地界,主要安西是一个大唐西边的以军镇为主的地方,那地方民风剽悍民族众多,但是李嗣业当地已经打出威风,不但压住了西域所有国家,包括强大的大食也被安西军打败,不要说击破吐蕃几十万大军了,这只能说明安西军的战斗力远远的超过你我所看到了,因为主将殒命而将士慌乱,安西军的战力估计能够发挥出一半都算好的了,你算下前几天跟安西军短短这么一个时辰的交战我们损失了多少?我们损失了三千人,是死亡,受伤的超过四千,而安西军总共可能才死亡了不到一千人,伤的人数不到两千,这说明了什么?”
左车点点头说道:“确实,安禄山手下军队实力不俗,而且人数占优,反复攻打潼关却铩羽而归,要不是李嗣业身死我们的几万人确实不是安西军的对手,还有那陌刀兵,一百名陌刀手就顶住了我们两千人的进攻,我们直接死了四百人,陌刀兵只死了三十余人,这简直是一比十的差距,听说安西军中有这样的陌刀兵五千。……”说道这里左车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背上升起,要是当天陌刀兵全部出动,潼关估计会被杀个血流成河吧。
哥舒翰抬头向天,慢慢的说道:“刚才我没有说的担忧就是李嗣业还有个好儿子啊,你还记得凉州城外,太子面前比武的那个后生小郎吗?”
左车惊讶的道:“那个叫李佐国的小郎?他的武艺非常好啊,太子的武士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我很佩服他,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好的身手。”左车一转念头,张大嘴:“这个李佐国是李嗣业的?”
哥舒翰点点头说道:“当时李嗣业并不是安西节度使,你向来性子粗,对于不是军中的事情关心不多,李佐国就是李嗣业的儿子,现是疏勒镇守使,安西已经是李家的铁桶一块,现天子逼死李嗣业,那么李佐国只要振臂一呼,安西必反,这才是我担心的,对于大唐来说东西夹攻这才是致命的,陇右道和河西道兵力被两次南征抽调得很惨,又吐蕃入侵之时损失很大,真正面对安西的虎狼之师我看能不能支持一个月都是问题,何况现两道的代节度使是长孙成华这个志大才疏的人,可以说只要李佐国起兵,西边的四道就唾手可得,长安就不可守了,到时候只有谋求退往巴蜀之地以天险据之,问题是一旦这样做了,和河北的联系就断了,郭子仪他们就变成孤军奋战了,而江南之地就只能通过入蜀江水连接,大唐局势必将败坏得一塌糊涂。”
哥舒翰脸上的疲倦不加掩饰,本来任何人的面前哥舒翰都是一副铁血战将的表情,但是左车现觉得哥舒翰身上只有浓浓的倦意,哥舒翰说道:“天子信任杨国忠,杨国忠对李嗣业是有旧怨,现杨国忠肯定是很得意了,一个节度使都能够轻易的逼死,李嗣业如不死,按照他对大唐的忠心安西绝不会反,李佐国对于大唐的感情和忠心绝对没有李嗣业那么强,所以得知李嗣业身亡的消息之后李佐国一定会反的,这个时间就是看他什么时候知道消息了,现又放了一头猛虎出来,安西的军力绝对不会比安禄山差,天子糊涂啊,两面受敌,我现身体大不如前,守潼关保大唐只有力而为了。”
哥舒翰说到这里突然有人插话问道:“难道哥舒大人没有办法了吗?现安西能不能有办法控制住?”
左车回头一看,原来是陈玄礼城下等得心急上来了,他听了哥舒翰的话心急之下忍不住问了出来,陈玄礼对大唐忠心耿耿,实不愿安禄山反唐之后又出现一个反唐的藩镇,哥舒翰可以说是现大唐有威望的将军,他虽然因为身体原因卸去了两镇节度使的职务,但是这次唐玄宗不顾哥舒翰身体未愈就封他为柱国大将军领尚书衔就能看出哥舒翰唐玄宗心中还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陈玄礼也是哥舒翰的崇拜者。
哥舒翰听了陈玄礼的问话闭目沉思,一会开口道:“要化解安西威胁我有两个办法,第一个方法有弄险之嫌,就是赶消息还未传回安西之前,用八百里加急快报传圣旨到陇右,让长孙成华马上带人去安西传旨,接手安西节度使一职,赌的就是李佐国年纪小未能掌控整个安西军力,是代价小的办法,不过一旦失败了不仅长孙成华有生命危险,而且和安西也再无回旋余地。”
陈玄礼对哥舒翰一躬身说道:“那么请哥舒大将军说第二个办法吧。”
哥舒翰说道:“第二个办法很简单,立即找到这次退出去的安西叛军,让他们暂缓退走,请圣人下旨安抚李家,追封李嗣业,同时为李佐国正位安西节度使,这是以抚为主的法子,然后还要将密告李嗣业的宦官斩首示众以消李佐国的怨气,这样李佐国就算想要起兵都要考虑道理上站不站得住脚,只不过要圣人伤面子,不知道圣人能不能接受。”
陈玄礼又是一躬身对哥舒翰说道:“哥舒将军真是好办法,我这就回长安去,一定要让圣人妥善处理这事,不然再反一家藩镇,才是真正的大唐倾天大事,我这就出发。”
哥舒翰摇手道:“且慢,陈将军还是等到明日再走吧,现你领军出去只会让安西军误会是追兵,反而不美,明日再去相信安西军已经离开了长安范围,这样陈将军也不会误事。”
当哥舒翰城墙上教陈玄礼怎么办之时,李虎安排的庄园中李嗣业的尸体已经装殓好了,李虎正做封棺的后检查,李嗣业身穿全身铠甲,面目经过了处理显得就像睡着了一般,李建勤阴沉着连站一边,李虎检查完一挥手说道:“钉上吧。”
上去四条壮汉将厚重的棺盖抬起合上,然后开始钉了起来,李建勤低头擦泪,李虎的眼睛已经肿成了桃子,这几天他伤心的程度绝对是所有人之冠,但是做的事情也是多的,李虎仿佛要通过这个办法来让自己好受一点,郑春云也,他英俊的脸上却是一副木然的表情,他一直沉浸自责之中,当日郑春云正要自杀,李虎大喝一声止住了郑春云的动作。
李虎当时不管做什么都不一定能够拦住郑春云自杀,但是当时李虎喊的是:“你对得起太白公的栽培吗?”
郑春云停住了,李虎接着说:“家主是自刎而死,你也将消息通知到了,至于你是不是有责任?等见了少主再说,我没有权力决定你的生死,而且你郑春云也没有权力决定自己的生死了,一切等回到安西再作定论。”
随后李虎真正的成为了一个中流砥柱,他将所有的李家撤出的事物安排得仅仅有条,果然杨国忠的手下带领军队前来查封李府和李家的相关产业,由于转移及时,李家的损失可谓很小,当杨国忠不甘心李家安全退出长安要派追兵前来时,潼关安西军反出潼关的消息到了,十万大军啊,长安现的守军不到两万,可以说是极度空虚了,杨国忠这时那里还敢出城追击李家的车队,府中只希望安西军不要进攻长安。
而段珩已经和李虎联系上了,从阿力射的口中安西军上下都知道了李嗣业身死了,全军上下没有不痛哭落泪的,一众厮杀汉子,杀起人来眉头都不会皱一下的军中猛汉,个个哭的跟孩子一样,全军上下哭完之后桑贾尼就提议进攻长安,将鸟皇帝和陷害将军的大臣全部杀了祭奠大将军,段珩却是非常谨慎,何况并不知道长安虚实,万一被拖长安下时间过长,各地勤王大军一到,安西军就危险了,何况撤出潼关时粮草并不是很足,十万大军人吃马嚼并不能支持太久。
其实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安西军现上下并没有一个能够真正发号施令的人,有资格的阿力射现就像一个哑巴一般,随时都是双目无神的样子,于是段珩这个年轻人当起了这十万大军的主将,还好联系上了李虎,李佐国有意识的吩咐李虎长安城外的几个庄子上都备有粮食,这下安西军的军粮有了着落了,而且李嗣业的棺椁也能够被护送回安西了,今日正是和安西大军汇合的日子,现的时节马上就要入冬了,李嗣业的尸身也比较好保存。
李虎拿出了好的香料和防腐药材放入了李嗣业的棺中,棺材钉好之后二十四名大汉用木杆将巨大的棺椁抬起,庄子门口停着一辆八头健牛拉的大车,李嗣业的棺椁就放了上去,一声鞭响大车开始慢慢的前进,这个村子的村口已经站满了安西大军。
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黑压压的一片将这个小村子面前的全部山水都遮住了,当拉着李嗣业的棺椁的牛车出现之时,所有的安西军士兵将领朝李嗣业拜了下去,冬天的风来了,带着一丝寒意,卷起了树上残留着的后的枯叶飞上了天,天上彤云密布,倒映着地上无数男儿跪拜的身影。
前面的段珩拜完之后站起身来,转身面对身后的安西健儿大声的喊道:“我们回安西!”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二十三章 此仇不报枉为人子!
两只游隼高高的飞上天空,天上盘旋了几圈之后训鹰人的指挥下向西飞去,说实话游隼不是远距离传信的好方式,不过现李虎可顾不得了,这边的事情要第一时间告知李佐国才能有应变的时间,自己这边十几万人要穿过大唐的腹地,虽说现整个中西部都没有太强军力,但是速度是绝对快不起来的,所以李虎命令用游隼将两封一样的密信封好,让这两只游隼向西边飞去。
李虎也用了第二种方式传信,总共十批,每批四人,都是银营中的武艺高强的武士,全部带四匹战马快马往安西赶,路上有驿站但现不能够使用,只能用这种用马的生命来堆的方式给安西传信,做好了这两件事,李虎转头看向段珩点点头。
段珩身穿明光铠,头上的羽翎换成了白色,身上的衣服银卫没有条件换成白色,将颜色鲜艳的服饰都收了,保留的都是素色,段珩一声令下,这只奇怪的军队开始前行,他们的目的地是千里之外的安西,这是一只哀兵,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怒火和悲伤,随着脚步声响起,整只大军沉默的出发了,阿力射此时已经病倒,正一辆马车中,李虎本来的意思是让阿力射就这个庄子上养病,等病好了再出发,阿力射死活不干,只有一句话:“就算死路上,也要将我的尸身带回去。”
李虎没有办法,只有安排好医师照顾,还是带上了阿力射出发,骑兵派出了斥候,整个骑兵分为两部,一队前开路,一队殿后,大军踏起尘土向着西边前进,所到的县城州城都将城门紧闭,默默的观望这只军队经过,所有的“唐”字军旗已经收起,来时漫天的旗帜没有了,正是盛气而来偃旗息鼓而去。
此时长安也派出了骑兵,陈玄礼站长安的金光门之上遥望四名八百里加急传信骑兵的战马消失远处,心理面充满了不安,陈玄礼连夜赶回长安,立即进宫面见唐玄宗,仔细的报告了潼关安西军因为李嗣业身死反出关一事,结果唐玄宗大怒,将御桌上面的所有杯盘碗盏全部扫落,大骂安西军乃叛逆。
唐玄宗立时就想要派兵截杀安西军,陈玄礼苦笑中说出安西军有十万以上兵力,而长安加上关中现全部兵力集中起来也不超过五万,长安只有两万兵时,唐玄宗立即从愤怒无比要将安西军斩杀绝的状态变成了另外一个极端,马上害怕得坐了下去,连声问如果安西军进攻长安怎么办?能否从潼关抽调大军来长安防守。
陈玄礼暗自摇头,但是还是力劝惊慌失措的唐玄宗不要做抽潼关守军的事,毕竟安禄山的威胁加的大,潼关只要有失长安就完全暴露了,陈玄礼就说了哥舒翰出的两条主意,唐玄宗这时冷静了一点,马上就传来杨国忠共同商议。
杨国忠一到听说了事情的全部经过之后,就立即倾向于第一条计策,杨国忠侃侃而谈:“李佐国,黄口小儿,安西大都护为大唐之疆域,圣旨一到心向大唐的将军难道还会跟随这小儿造反不成?何况可让长孙成华带两千精锐骑兵前去,用对付李嗣业之法对付李佐国,这样一来安西无忧,第二种办法实不可取,天子岂能有错?有错的只能是李嗣业李佐国这样的乱臣贼子,不能向这些反出潼关的乱军认错,请圣人立刻下旨让长孙成华执行诛杀乱臣之子李佐国并领安西大都护一职。”
于是唐玄宗龙颜大悦,马上圣旨出台,陈玄礼亲自挑选了传信骑兵出长安往凉州传圣旨去了,陈玄礼其实心中对这样的安排殊无把握,哥舒翰虽然出了这个主意但是陈玄礼知道哥舒翰是倾向于安抚安西军,但是唐玄宗那种状态岂是能够劝说的?自安禄山兵变以后唐玄宗就生怕有朝臣指摘自己的错失,陈玄礼也只能祈求此行顺利了。
洛阳,安禄山此时志得意满,高坐正殿之上,底下文武分列,只不过安禄山现手下武将居多,文官只有四五人站右手边,武将那边不少都是身穿皮袍腰悬弯刀的异族将领,这些都是和安禄山一道起兵反唐的各部族族长和将领之类。
打下了洛阳不但这些草原汉子惊叹大唐的繁华富足,连安禄山也大大的惊奇了一把,洛阳的四个仓库堆满了军粮军械,这些东西足够安禄山的大军使用一年,何况安禄山进城之后对洛阳的唐朝官员府邸进行的抄家,得到的金银财物各类物资堆积成山,所有的安禄山手下包括安禄山都笑逐颜开,还是抢劫好啊。
安禄山环顾下面众人,故作威严的开口道:“现东都洛阳已经吾手,此乃王业所,大半个河北也史大将军进攻下朝不保夕,郭子仪一干不识时务者旬日可破,大唐的江山吾当取之。”
安禄山说话非常直接,他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一直以来安禄山都认为大唐的强大是自己根本无法抗拒的,直到被杨国忠逼迫得实无法安禄山实是不想反,但是出兵以来却是势如破竹,除了河北有小小挫折,连东都洛阳都被轻易的打下,一只偏师进击河南也进展顺利,安禄山都不敢相信强大的大唐居然如此不堪一击,真是幸福来得太突然。
此时下面一人站出,安禄山定睛去看,却是一阵眼花,看上去整个殿中的众人都是一阵模糊,安禄山不由心中一阵烦躁,本来喜悦的心情也被冲淡,安禄山闭上眼,抬起手示意等一会,站出来的那人是安禄山的军师严庄,这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历史上留下名声的著名墙头草严庄了,他见安禄山闭目示意稍等,立即站定等待。
一会安禄山睁开双眼,感觉稍好,就示意严庄说话,严庄整整衣冠,上前两步突然跪倒,对安禄山大礼参拜,口中高呼:“主上今日横扫**,起兵伐唐连连得胜,大唐朝不保夕,此乃天时也,攻下东都洛阳,定龙兴之地,洛阳自古为建都立业龙兴旺地,必将为主上成龙所用,此乃地利,自出兵以来,大军过处百姓望风景从,百官开城迎接大军,可见李唐之不得人心,此乃人和,主上得天时地利人和,严庄恳请主上立即登基称帝,以顺天时。”
严庄的话大殿中回荡,所有的文武官员都愣住了,很多人脸上都是懊恼之意,这个劝进的第一功劳,怎么被他得了呢?紧接着蔡希德和李归人两名武将中的代表人物跳了出来,也是劝安禄山登基称帝,安禄山此时心中狂喜,却做出矜持模样,百官此时如梦初醒,一起跪地请安禄山登基。
安禄山哈哈大笑,站起身来就要答应,总算心中还留了一点清醒,想起昨夜严庄和他商议的要三劝三辞才算完成,切不可一次就答应了,也就是要勉为其难的意思,安禄山到口边的话就变成了:“吾起兵是为清君侧除j臣,可不是为自己做皇帝,尔等不可再说,吾现还是唐臣。”
严庄膝行几步再劝:“李唐无道,j臣当道民不聊生,主上众望所归不可轻言放弃,不然置我等众臣于何地啊?还请主上登基称帝。”这是二劝了,本来三劝三辞是要间隔十日,同时要求告上天焚香沐浴,安禄山可耐不得这个,就变成了这种速成型的三劝三辞了。
安禄山接着不允,严庄再劝,安禄山才点头允了,这就完成了形式了,此时众臣跪地三呼万岁,安禄山定国号为燕,改元圣武,自称大燕皇帝,此后众军该旗号制衣甲,气焰大盛不可一世。
因为安禄山安排称帝事宜,对于潼关的攻势就此停顿,本来冬季也不适合动兵,哥舒翰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等到巴蜀和陇右道河西道三地募兵十五万抵达潼关,哥舒翰彻底放心了,现兵力哪怕安禄山出兵五十万也能够抵挡半年以上,而安禄山忙于登基称帝,潼关一线出现了难得的平静。
长安出发的八百里加急快报只用了三就到了凉州,长孙成华接到了唐玄宗的圣旨,不由得大是开怀,长孙成华吐蕃入侵之战表现失措,不但大败还丢失了石堡城,唐玄宗下旨申斥,使其颜面大失,安西大军一出,立即破吐蕃三十五万大军,并夺回石堡城,这和长孙成华的表现一对比就像打脸一般难堪,完了长孙成华想派兵接手石堡城,结果被安西军拒绝了,李佐国直接说的是:“尔轻易丢石堡城,今日安西军死战夺回,再交与而手中,莫不等安西军异日再死战夺回?”
这夹枪带棒的一通讥讽,气得长孙成华差点背过气去,长孙成华也不敢闹,自己的头上乌纱都还不稳,于是这事就不了了之,不过长孙成华心中可是记得这事,现接到圣旨,得知李嗣业身亡,圣旨叫自己接管安西,长孙成华可谓喜出望外,这下可有机会泄恨了,立即点了两千骑兵,长孙成华带着长孙家族中的一干亲族就往安西快马加鞭赶去。
为什么要带上亲族?长孙成华可不傻,安西的富足可是长孙成华深知的,这样的宝地肯定要自家的人接手才行,正所谓利令智昏,长孙成华实是太过高看大唐朝廷安西这个极西之地的号召力了,也高估的自己的能力,认为李佐国一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怎么可能有那种和朝廷对抗的勇气?就以为捡了大便宜,兴冲冲的就出发前往安西而来。
长孙成华也不是一个草包,他还是有计划的,他的计划就是用逼杀李嗣业的方法,就离龟兹二十里左右让李佐国和龟兹主要官员出迎圣旨,然后用两千骑兵将一干官员全部杀了,然后再进城宣旨,安西定矣,长孙成华嘴角含笑,一催坐下战马提高马速,整个骑队都加速前进,荡起了漫天的灰尘。
龟兹,大都护府,李佐国正前衙正坐,左手是楚天舒,右手是段天和,这两人都是前来汇报这一年安西的收入的,两人都眉飞色舞的说话,气氛轻松,安西现完全变样了,百姓生活提高很多,各项农业水利令开垦出来的田地都获得了丰收,畜牧业的统一管理令牲畜的成活和产仔都高于分散时,而且没有了中小部族之间的相互战斗,广大的西域土地平和的情况下发展,对外的贸易也取得了丰厚的利润,商税的确立给安西都护府带来了巨大的收入,现的安西可以说是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这种政绩楚天舒和段天和两人的眼中就是自己的功劳,文人能够将所学用以治世这是一种成就,因此两人都高谈阔论,所有的账册一类的东西已经收好,具体的数字李佐国也都知道了,两人还说的就是关心李佐国的正妻阿丽儿怀孕的事情了,至于管理所有畜牧人口的李佐国的岳父阿史那贺加,早就小心的不得了,直接派来了二十几个生产过的妇人前来照顾阿丽儿。
阿史那贺加现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原来的阿史那部人口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二十五万人,每年还要为了过冬等等事和其他的几个大部族交战,自从李佐国横空出世,自己慧眼识才将女儿嫁给李佐国之后,当然这是阿史那贺加自己吹嘘的,阿史那部可谓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现李佐国安排的畜牧部的高长官就是阿史那贺加,所有的牧民都归阿史那部管理,现逛牧民的数量就超过了一百五十万,这么多子民自己手下干活阿史那贺加可谓大权握,虽然牲畜不是阿史那部的,但是权力的滋味是让人沉醉的,当然李佐国不可能让阿史那部形成又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阿史那部的武力是收归安西大都护府的,所有的适龄部族战士经过挑选被选入游骑兵中,剩下淘汰下来的武士编成一万人的阿史那部的直属部队,这也是李佐国允许的阿史那部多的武装力量了。
现的草原上还有什么敌对势力?被游骑兵和李佐国手下的大队骑兵一队队的扫过,西域的草原就是安西的草原,甚至过几个月安西的骑兵就会到境外去进行扫荡,凡是靠近大唐边境的国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现安西骑兵兵都有一个规矩,当他们完成了所有的训练之后,就要进行真正的战斗和杀人,至于战斗的对象?就是周边的国家和部族,因为这一项强硬的措施,半农半耕的国家如吐火罗等都将国境往内地迁移了上百里,于阗和碎叶外的游牧民族向着北面和西面进行了迁移,就是为了躲避唐军的侵袭。
当然,逃入安西的各国百姓加的多,安西对待进入安西境内的各国人口分为三等,第三等就是刚刚到来的,这种百姓安西大都护会按照他们的特长安排他们做事,当做满一年之后进行考评,获得优异以上的人转为二等,二等平民就安排土地或者牲畜了,其中有一部分是为自己的,同样一年考评,优异以上的进一等平民,一等平民就有当兵从军的资格了,一旦被选上成为安西的军人,哪怕是成为了辅兵,也就是不脱产,只进行一年三个月军训的辅兵,那么他和他的家人立即就会成为公民,这是安西的一种创的称谓,意味着可以有自己的田地和牲畜,每年的收益只要上交两成,其余的都是自己的,这就是安西的基础,这一种平民经过了至少两年以上的考验,已经成功的融入了安西的体系之中。
安西后一种平民就是勋民,顾名思义,勋民就是军中理由功勋的士兵或军官的家属,或者是为了安西战死或伤残的军人,他们家属自动转为勋民,勋民两代之内有勋田分下,是免税的,而且不管是见到官员还是军中的将领都不需下跪行礼,村长和里正一类的基础官员都是由勋民之中选出,这一类人是和安西一条心的,是经过了考验的。
李佐国想想自己几年来一手策动的改革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地域辽阔的整个安西已经完全不是原来自己才到的时候的样子了,光是人口的充实就是原来的十倍左右,原来四镇连上军人人数也不过五十几万,现安西的人口通过各种手段已经达到了六百多万,现人口就意味着兵源,意味着税收,意味着战争潜力,还意味着强大。
看着还讲话的楚天舒和段天和,李佐国没有听两人到底是说什么,他有点心不焉,冬季要来了,不过现龟兹却是一片热闹,秋收过后安西手中有货物的百姓平民都要将手中的东西卖掉,安西四镇中大的两个集市就疏勒和龟兹,所以以前很多平民为了将自己的产出不辞辛劳的带到大的市场上卖,后来平民发现不必远远的跑到集市去卖,有专门的上门收购的商贩,将手中的东西卖给商贩虽说比直接到市场卖要便宜一点,但是将路费算上是要划算的多,因此百姓将手中的东西卖了之后就会到市场来采购一家过节的年货了。
名身穿铠甲的甲士突然快步跑进了厅中,超李佐国单膝跪下抱拳禀报道:“镇守,银营那边传来消息,有血羽从东面回来,是安排给李虎大管事的游隼,身上带有一封三道血迹的加急信件,于是不敢耽误马上就送来了。”
这名甲士说完就从胸前掏出一个皮制的圆筒,双手奉上,李佐国心中奇怪,李虎的游隼怎么会千里迢迢的送信回来,李佐国心中突然一沉,接过那圆筒,圆筒上面有封泥封住,口上有三道红色的印泥,李佐国检查了封口之后就一拧打开了信筒,取出里面薄如蝉翼的一张娟信看了起来。
楚天舒和段天和看见李佐国有信都没有离开,他们知道肯定是重要的事情,看着李佐国开始看信,脸色越来越阴沉,李佐国身上的杀气渐渐散出,缓缓的看完信,李佐国闭上双眼,片刻之后李佐国突然睁开双眼,暴虐的气息突然到了顶点,两位文官几乎被李佐国的这一下吓趴下了,李佐国双拳合拢高举过头,一下击中面前的桌子,上好的花梨木制成的牢固的桌子发出一声爆响,顿时成了碎片。
李佐国站起身来大吼一声:“李隆基,此仇不报枉为人子!”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二十四章 枪名:霸王!
龟兹街道上的行人突然发现大队的士兵开始一队队的出现街头,将没人街头都守住,然后就是大队的骑兵簇拥着一个个军中将领往大都护府集中,战马的铁蹄街道上时不时的响起,龟兹的百姓并不紧张,都好奇的看着军队集中,一边指指点点,甚至很多百姓平民都非常兴奋,因为安西打仗意味着发财和有收获。哈18&
家中有当兵的人家都盼着打仗,这样家中收入就会大大提高,每一队骑兵驰过时两边的百姓就齐声欢呼起来,气氛热烈,但是每一名将领的脸上却是非常严肃,一个个阴沉着脸催马快速赶往都护府。
段天和站都护府前衙门前,面前是一个小广场,下面此时已经站满了军中的将领,各自都按照自己品级排开,李佐国发出召集令,不到一个时辰龟兹的所有将领基本上都到齐了,众将肚子里都存着疑惑,虽然李佐国习惯是冬季用兵,但是这次李嗣业带大军前往长安了,今年应该不会再用兵了,但是紧急召集令却是高等级的。
安西的高等级召集令是整个安西受到致命威胁的时候才会发出,一共有三种,一种是低级的,就是当地受到袭击之后就地出兵,动用兵力不超过五百,属于小规模冲突战斗的,一种是中等的,只能由都护府发出的,动用兵力不能超过一万人的,后一种就是现发出的,自李嗣业定下了三级召集令之后第一次发出的,意味着整个安西都要动员起来,辅兵全部集合,所有整兵取消休假,全部到各自军营报到,各军主将全部到龟兹集中听令,副将负责将部队全部集结好,等待主将领命之后就能够马上出击,这种程度的召集令第一次发出,还是李嗣业领兵出战的时候,众将心中都是一个大问号。
不时的底下的将领就有超段天和打听消息的,段天和苦笑,摇摇头不多说,李佐国就刚才接到消息之后爆发出的狂怒差点将楚天舒和段天和两个文官吓死,李佐国并不是疯狂的破坏东西,击毁桌子之后李佐国就低头坐了椅子中,身上的杀气令整个都护府前衙中温度直接降低了,楚天舒和段天和两人面面相觑了许久,后楚天舒战战兢兢的问李佐国到底发生了何事?
李佐国没有说话,将手中的娟书拿给了楚天舒,两人看完了之后都呆住了,楚天舒对于唐玄宗和皇室没什么好感,立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