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范小三东宫日常

范小三东宫日常_分节阅读_7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其实从原书中就能看出来,这个书生是知恩图报的,但是对女主的感激变成爱情什么的,就应该是说女主的个人魅力或者是玛丽苏光环什么的了。

    总之,这回在他没碰上倒霉事之前就把他带回府,反正他救了自己嘛,女主有了端王爷,你就不要去凑热闹了,和太子还有哥这个隐藏主角混吧,到时候再给你整个小巧玲珑的妹子,保管你变成人生赢家啊。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天都是存稿箱了

    如果有一天你们发现断更了

    那就是我还没赶回来

    但是要相信我

    我不是在更文,就是在更文的路上!

    ☆、第 12 章

    方镇已经被这一变故弄的有些懵了,任谁碰上这种事都不会反应太过敏捷,所以哪怕他在丞相府坐着喝茶,看到年逾不惑,但风度翩翩的范丞相时仍旧反应不上来。

    听着百官之首的丞相问自己话,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忐忑,但是后来却是回答的条理清晰。

    范相听着眯着眼呷了口茶,遮去眼底的精光,看来这事确实和着书生无关,只是碰巧遇上罢了。

    范思卿一进门就用柚子叶洗了个澡,换了身衣裳,头发没干就出去见他爹了,范思卿被劫持这档子事没感告诉老太太和范夫人,是以二人还不知道范思卿在鬼门关过了一遭。

    进了正厅,范思卿先向父亲告了声罪,为人子女,令父母担心,实属不孝,然后对着方镇一揖到底。

    方镇是不了解范思卿,范思卿连像太子见礼都马马虎虎,人后基本上是不请安的,能让范思卿这么认真行礼的,皇帝算一个,范思卿的祖母算第二个。

    就算不知道自己当了这个第三人,方镇也是诚惶诚恐,茶杯放下的时候水都溢了出来,却也来不及多加理会,连忙起身回礼。

    再洗澡的时候范思卿就打算好了,方镇是个实在人啊,要是不刷爆他对自己的好感度,用二叔老爱骂礼部侍郎的一句话来说,就是:非人哉!

    还是想好好做人的范思卿老老实实的,一板一眼的装起了正式八经的读书人。

    方镇的年纪是要比范思卿大上几岁的,在范思卿刻意卖乖,范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等用饭的时候,二人的称呼已从刚开始时候生疏的“先生”、“范公子”变成了较为亲热的“方大哥”、“思卿”了。

    前院的父子二人加个方镇的席面并没有后宅的妇人们的参与,所以并没有让人来侍候,丫鬟仆妇将菜送上来之后,边依次退下了,范丞相用饭讲究个食不言、寝不语,就算想在饭桌上同方镇拉拉关系的范思卿也不敢踩他爹的雷区,老老实实的扒饭。

    方镇是真正的儒生,虽说是出身贫家,但吃饭的规矩却是极为不错的,单看范丞相陪着吃完了饭还同他们坐着就能看得出来,范丞相还是很喜欢这人的。

    现在孩子都有一个别扭的毛病:自己爹妈在的时候有些话就不能说,本来就交流无能的范某人表示,自己真的应付不来啊。

    好歹方镇最后看出了范思卿可能不是那么的健谈,奈何方镇也非什么讲起话来滔滔不绝的人物,二人最后只好谈论些经史典籍之类的。

    范小少爷心里暗暗叫苦,这人真不厚道,难到小说里你和苏小妞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和她讨论孔子孟子韩非子吗!?怪不得你赢不过慕容泽呢。

    作为本文的作者,我敢很肯定的告诉你,不论当时方镇和那个玛丽苏小妞谈论了什么,要是和你谈了,就不是你菊花保不保得住的问题了,而是作者我被人骂苏的事情了。

    人家和人家白月光谈论什么还得和你报告一下吗?管的真多。

    这边范思卿打起精神来,搜肠刮肚的想着各种典籍,那面太子府书房已是阴云密布,山雨欲来。

    卫惊风站在书桌前,盯着墙上的美人图沉思,想想刚才暗卫的回话,便觉得愤怒和无力。这次的事情是皇帝安排的。

    对,不是暗杀,是事情。虽说暗杀也是事情的一种,好啦,我们尚且不纠结暗杀和事情之间的关系,看一下太子殿下的想法。

    父皇的用意太子殿下大概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大抵又是帝王的制衡之术,是看端王回来势头太盛吗?自己与端王出行遇刺,哼,父皇好算计。

    只怕父皇前算万算也没能算出来那刺客会劫了思卿,自己跑了吧。

    看来,计划要尽快了。

    心脏被生生从身体思离的感受,卫惊风不想再感受第二次。

    范思卿还不知道自己这破庙半日游,让可怜的太子受了大刺激,打算走上造反的老路。他还在绞尽脑汁和方镇扯淡呢。

    要不说范思卿不喜欢读书人呢,说句话也要引经据典,你要和邻居二哥唠嗑,你用知道孔子最疼爱的弟子是颜回吗?当然得知道,丞相府旁的宅子就是沈太傅的官邸,范思卿同沈家的孙子是一辈的。

    沈家老二是沈家不世出的天才,三岁识千字,五岁可赋诗,九岁将外邦来使辩的哑口无言,神童之名满朝上下没有不知道的,上次科举殿试头名,皇帝亲封的状元郎。

    同这个二哥说话,你不仅得知道孔子喜欢谁,你最好知道释迦摩尼干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再不济也得明白曲辕犁的运行原理。

    扯远了。

    范思卿坚信一句话:坚韧的内心和不屈的意志可以征服世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说白了只要你死不要脸,啥事也难不倒。范思卿在对待方镇时候就选取了这种方法。

    等方镇起身告辞的时候,天色也不早了,范思卿急了,你走后被人打了,然后让苏小妞捡回去刷好感度啊,不行,到手的鸭子怎么会让他飞了。

    尽管方镇百般推辞,范思卿还是将方镇留在了家中,关于方镇提出的关于避嫌的问题,范思卿给出了很好的回答。滴水之恩尚涌泉相报,何况救命呢。

    最后范家老爹也出来劝方镇留下来,但是不同与范思卿有着酱酱酿酿的想法,范丞相是真的惜才,对方镇言道:“平之是有真才实学的,何况与我儿有救命之恩,便在老夫府上歇下吧。”

    不得不说,丞相大人的话还是很好使的,加之自己委实囊中羞涩,既然丞相大人的意思已然明了,自己自是应下,随着丫鬟去了客房歇下。

    看方镇退下,范丞相深深瞅了小儿子一眼,只把范思卿瞅的只发毛,撂下一句:“明早来我书房。”便转身走了,剩下范思卿自己在那思考人生。

    自己爹的书房啊,范思卿表示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  我死回来了

    ☆、第 13 章

    因为范丞相自诩是文化人,当然,也确实是个文化人,所以当范思卿把他气得心肝儿疼的时候,也不肯体罚他,只是罚他抄书。小的时候范思卿被罚抄写,罚的最多的就是《孝经》。

    托他爹的福,范思卿这个十足十的现代了写了一手漂亮的瘦金体,倒是能唬唬外人,不至于说丞相的公子不通笔墨。

    范思卿低眉顺眼的进了书房,范相正在捡折子,这几年皇帝不爱过问政事,只喜求仙问药,大事就交给丞相代管,第一次范思卿看到范丞相在家批折子的时候都要吓尿了——爹,你是要造反啦?倒是告诉我一声啊。

    现在范思卿已经习惯了,看他爹没空搭个他,自己捡个椅子坐下了,一边打量着书房又进了一些什么好东西。

    范思卿眼睛这么一转,就看到了窗边案几上放了个巴掌大的白玉制的小香炉。整块玉雕出来的,在光的照射下更显得是内蕴通透,让范思卿看来像是带着仙气。

    近年来京里的人喜欢赏玩玉器,黄玉、青玉、紫玉、墨玉,但是最珍贵的还是羊脂白玉,范思卿成天和太子泡在一起,眼睛已经是养刁了,但是看到这个香炉便移不开眼睛了,心里盘算着怎么能从自己爹手里把这宝贝要来。

    是以范相整理完折子再看小儿子的时候,就看见范思卿一脸傻气的冲着个香炉乐。要是范相有机会来二十一世纪参观一下的话,现在就有一个完美的形容词来形容范思卿的笑,就是“痴汉”。

    没错,爷就痴汉了怎么地吧,不服来战!

    可能是被小儿子蠢习惯了,范相也没生气,放下笔,唤云汉去取水净手,范相是不许在书房放水的,怕水弄湿了书,正要揩干净,就见范思卿捧着条干净的毛巾,在那笑的见牙不见眼,再看云汉被少爷挤在一旁,弯着腰站在后方。

    “哼!你又有什么事了。”这小子除了有求的时候这么巴结,还没看过在其他情况下这么积极的来孝敬父亲呢。

    “哪能啊,爹。”范思卿笑嘻嘻的把范相扶到椅子上,不轻不重的给他捏着肩,范相也不说话,闭着眼睛,心里却是很享受。

    看范相闭着眼睛,嘴上带着点笑的样子,范思卿轻轻的问:“爹,舒不舒服啊。”

    “还行,按肩的时候再重点。”

    “好嘞。”因为有求于人,范思卿安安静静的伺候他爹,等时候差不多了,看范相都要睡着了,范思卿小心翼翼的提:“爹,你外面案子上放的那个香炉挺好看的啊。”送我吧,送我吧,送我吧。

    范相嘴角翘了翘,尾巴露出来了吧。也不吱声,就是想看看范思卿打算怎么要这个香炉。

    不得不说,这算是范相的一个恶趣味,可能是被范思卿气的心脏疼的次数太多,是以范相最爱看范思卿在他面前吃瘪。

    看范相没接话的意思,范思卿再接再厉:“爹,是谁孝敬的啊。”只要不是皇帝赏的,范思卿都敢把他弄来,但是,要是御赐之物,他爹也不能就这么摆出来用,吧?

    没想到还真被范思卿猜准了,“陛下赏的。”范相这回也不闭着眼睛装深沉了,好整以暇的看着小儿子一脸纠结,要哭不笑的表情,心情大好。

    范思卿表示真是日了狗了,皇帝赏的不都在库房早晚一炷香供着嘛,这个香炉是什么鬼!?

    欣赏够了,范相捋捋胡子,说起正事,这次把范思卿喊来书房,是因为范家老二,也就是范思卿的二哥要回京了。

    范思卿一脸迷茫:“啥,二哥要回来了?”二哥不是打死不回家吗?怎么突然转性了。

    “你大哥这几天不得空闲,思羽回来的事就交给你了,有不懂的便问你祖母,你母亲近来身体不好,不要去烦她。”

    “是。”范思卿应下,就说来书房没什么好事吧,这回好了,等二哥回来之前自己是别想乱跑了,但是这倒是个和方镇刷好感的机会,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嘛。

    “那便退下吧。”说完事范相开始撵人,南方六个县大旱,再不下雨就要拟出个章程赈灾了,哎,百姓何辜。

    范思卿临走的时候恋恋不舍的往案几上瞄了好几眼,感觉心疼。

    晚上,范思卿刚用过夜宵,云汉捧着一个盒子进来了,放下盒子并没走,示意范思卿打开,范思卿其实在看到云汉捧着盒子就想到是他爹送的东西,难道是个差不多的玉器?

    翻开盒子,一只巴掌大的白玉雕的香炉静卧在盒子中,内蕴通透。

    范思卿莫名的心里发酸,愣了下神,然后抱着盒子亲了一口,哈哈大笑,我亲爹啊!

    卫惊风在太子府里盘算着怎么用最快的方式让自己这个二把手变成一把手,是兵变呢还是下毒,总结了一下前人经验,下毒成功后名正言顺,易于统治,但是被发现后的结果也不是很美好,时间还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