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心理医生在古代

第六十三章 说客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六十三章 说客(本章免费)

    除了治疗病人的精神疾病外,医院其实还有义务教导他们基本的生存技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可是医院为了省钱省事,在病人基本痊愈后就把他们投入社会。许多病人不能行使家庭职能,和家人的关系依旧不佳,他们又返回了精神病院,于是又一笔钱落入了医生的口袋。

    我自认我还算负责,除了治疗病人外,我也叮嘱其家人多留意病人的特长,让他们有一技之长,方便出院后的就业。在穿越的这几个病人中,他们康复后的就业生存问题,最令我放心的本来是萧锋利,因为他是五星级酒店的大厨,技不压身,即使只是为家人亲朋煮饭烧水,他的家庭也会接纳关怀他。

    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萧锋利在古代痊愈后,他选择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精神领袖。可在我眼里,他已经成了一只社会寄生虫。我不知道他在这里有没有动手劳作,如果全靠信徒供养,我将更加鄙视他。萧锋利供给百姓精神食粮,同时老百姓也反哺他,如果百姓不再信奉萧锋利,那么萧锋利的灵魂也将彻底的死亡。

    百姓们面色虔诚,萧锋利走过之处,他们纷纷双手合十行礼,萧锋利也不厌其烦的一一回礼,从他走下讲坛到我跟前,短短一段路用了十{无+错}m.来分钟。

    在我眼里,连三岁小孩都失去童趣,变得像大人一样对某君顶礼膜拜,是很可悲的。所以,此刻我觉得萧锋利在伪装,他一定有什么巨大阴谋。如果说无知者无畏是一种探索求道的精神,若是无耻者无畏,并且这个无耻者还能鼓动一大群人,则是一个种群的悲哀了。

    我并不是救世者,我从最初的想维护历史转变成放任病人们改变历史。然而,我所认定的改变,是指某个大人物的提前死亡、一场战役、一次发明之类的物理变化,而绝非萧锋利这样的在精神领域的颠覆。

    我多次提到过,我害怕肉身的死亡,所以到邪教区后,我一直忍耐,就怕罹祸上身,没有像赵普、潘美那样出言顶撞反击。但萧锋利走下讲坛的那一刻,我猛然意识到,如果回现代社会后,发现萧锋利所倡导的无君无父的佛论流传下来,那是多么可怕的社会啊。

    我和萧锋利对视一眼,竟像是宿敌相遇。我抢先开口,我要占领道德的制高点:“萧锋利,在我的治疗、精神启发下,你看起来能够融入社会,并且有自己的一番作为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我要让众人似明非明,我是眼前这个精神领袖的医生,也就是他精神领域的导师。萧锋利都能得道,那我更是世外高人了。

    看来萧锋利并没有在这里进行扫盲教育,这更证明了他的不轨企图,只有愚昧的人才会接纳他的歪理邪说。百姓们用惊异的目光注视着我,神的老师,他们应该叫我什么呢?只有赵普听出了话里的不对劲和模棱两可。

    萧锋利可能也误会了我,他说:“术业有专攻,唐医生治疗的是我肉身里的精神,我发扬的是肉身之外的精神。你不应该再像以前那样怜悯我们,这在我们看来,已经是一种轻视。”

    典型的恩将仇报。萧锋利不想再像个病人那样被我看待,我偏偏要占据身份和精神上的优势,我说:“你从刑场逃脱后,就一直在北方蛊惑人心,培植自己信徒和势力吗?”

    萧锋利认为自己受到了诬蔑,他说:“后周地区因为柴荣灭佛弄得不成样子,我只是来恢复这里的。”

    我说:“你在这里诋毁柴荣。其实正是柴荣把这里弄得像一张白纸,才让你有机会宣传歪理邪说。你怎么不去佛教盛行的南唐地区呢?那里佛教思想根深蒂固,你是怕没有容身之处,没有人相信你。”

    萧锋利说:“事实胜于雄辩。你没看到这里兄宽弟忍、夫妻恩爱的场景吗?并且,亲人朋友之间,生的时候互助友爱,死的时候,人们不是伤心,而是为其升入极乐世界而高兴。”他顿了顿,面上含笑,这是他所中意的人际关系,他继续说:“莫到老来方学道,孤坟多半少年人。唐医生,很多你这样的妇女到了退休无事可做的时候才相信佛教,为时已晚了。”

    真不知道萧锋利主厨的酒店党支部是怎么做员工思想教育的,培养出这么一个思想怪人。我搬出“大佛”来镇压“孙悟空”:“马克思说过:‘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里的感情。’人民生活困苦,他们才会相信邪教。没有建立在高度物质文明下的信仰是极其脆弱的。是你先迷惑住他们,他们才照你的意志行事,并不是他们本性想这样。”

    我说:“我对宗教了解不多,我却觉得你着了魔。苦海无边,真正该回头的是你啊!你会把这些百姓都害死的!”我的嘴皮子越练越好了,只要能在言语上挫败萧锋利,就能让他失去在百姓中威信。

    忽地,有人冷冷的“哼”了一声。我转头,是那对主仆中的仆人。作为一个仆人,他相貌也太清秀了一些。我又多看了他几眼,他,不,她是个女的,而且还是一个美女。

    我纯粹只是在意这个女子的相貌。女子却认为我是对那声冷笑极度不满,她开口解释那声冷笑:“他人简单的快乐,你偏要参杂那么多的见解。我认为梦遗大师的佛理令大家快乐,大家一起朝一个目标奋斗,这就足够了。”

    我悲怜的想:“这个女子看了一遍县城,听了一套佛论,这么快就被洗脑了?”可一看这女子眼神狡狯,绝不像是个胸大无脑的女人,我问她:“梦遗,你知道梦遗是什么意思么?”

    女子说:“佛分渐悟和顿悟,想来大师属于后者,梦中得道,又将所得遗留世间,与天下穷苦百姓共同分享,谓之梦遗。”她把脸转向萧锋利,颇为得意的问:“梦遗大师,你说是不是这样解释?”

    萧锋利如遇知己,双手合十,面带喜色,连连称女子有慧根,他说:“我顿悟之时,唐医生也有在场。不过,她并不赞同我要走的路,他一直希望我们一起回家。”

    真是欲辨无言,欲哭无泪。梦遗明明不是这样解释,却被古代人一起指鹿为马,真是让我肝火。

    女子对萧锋利说:“梦遗大师,你难道不想让自己的思想传播到整个中华大地吗?让天下人都信奉你的信仰,安居乐业,创建一个大同世界?”

    但凡****别人,无非是以酒色财气为条件,倒是第一次听见有人这么****别人的,这个女子一下子就抓住了萧锋利的心。我明显发觉到萧锋利的激动和心动,信佛的人,向往和期望世界和平是可以,要是一味的去求、去贪,那算不算犯戒呢?

    萧锋利按耐下心中的冲动,他说:“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传道。这位施主,你如果真有心,也该尽自身最大的努力,不应该刻意计较结果。”

    女子面上好像被人甩了一巴掌,红了一下,她不甘心,又说:“人多力量大,事半功倍的功德之事,大师为什么拒绝呢?”

    女子的言词很有鼓动性,老百姓开始倾向她了。刚刚还为我的嘴皮子骄傲了一下,又在这个女子面前相形见拙了。唉,真理明明掌握在我的手中,我却不能带动愚昧的大多数,孤独者的悲哀莫过于此。

    女子继续说:“郭威篡汉之前,中原的佛教很兴盛,穷苦百姓都有精神寄托。后汉朝也拨款给寺庙收容孤儿、救济寡母。可是你看看现在中原,在后周统治下,民生依旧凋敝,百姓更加无助无依。反观南边的朝廷,南唐开国皇帝李昇最早是寺院收养的孤儿,他敬重佛主,佛主冥冥之中,也帮助他完成大业。”

    女子极其沉痛的叹息一声,说:“如果后汉皇帝不一时疏忽,也不会让郭家得逞。不过,天网恢恢,报应不爽,郭威没有儿子,江山让给了异姓……”

    这一句让我直接判断了女子的品行,尽管我的品行也不好。明明是后汉皇帝害怕当时有兵权的郭威叛变,扣押,而且最后杀害了郭威和柴荣的家人,这个女子怎么能颠倒黑白,把没人继承皇位,说成郭威的报应呢。

    萧锋利却在一旁连连点头,他的佛理,最大的出入就是报应之说,譬如前一章方孝孺的例子。虽然历史上没有公论,但肯定的是,方孝孺守住了一个儒生的气节,并且是以肉体的巨大痛苦为代价的。

    我脑子因为气愤,开了小差,中间忘记了一大段,只听最后女子说:“算来,佛教是后汉的国教,现在后汉的继承者,也就是北汉依然把佛教当成国教,并且不断的发扬壮大,使更北方的契丹也接受了教化。如果……如果大师能慎时度势,和崇尚佛教的朝廷互依互助,那么双方都将发挥极致,天下统一不仅是地域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天下之所以会分分合合,主要是精神上没有至下而上的统一啊……”

    间谍,潜入这个小县城的北汉说客,这就是这对主仆的真实身份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