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31+)
来到政教处,敲了敲门,里边早已坐了几名政教处的老师。为首坐着的,木有笙倒是认识,l中学新上任主管德教方面的副校长,姓马,据说此人为人势力,对上老是唱高调,一副官僚主义做派,无论是学校集会,还是教职员工大会,此人逮着机会便搞些高谈阔论。
木有笙从入学开始,便对这个马副校长印象不佳,至于原因嘛。自然是新入学清晨的开学典礼上,这个马副校长愣是搞成了个人专场演讲大会,足足打了四个小时的官腔。顶着烈日,已是正午,同学们又疲又饿,不由得抱怨连连,最后正校长刘老师看不下去了,出手示意,马副校长这才不情不愿的结束了讲话。
由于这厮的长篇大论,以至于最后上台致辞的刘校长草草讲了几句话便匆匆结束了讲话。因此,全校师生都不是特别待见马副校长。
“报告。”木有笙倒是初中进惯了办公室,倒也一脸无所谓的表情进去了,反正小爷入学以来老实得像个小媳妇儿,随你找我什么事,木有笙心里如是想着。
“哼,木有笙,你倒是挺悠然自得啊。”一进办公室,马副校长便首先发难。
“马副校长,您这找我啥事啊,我可不记得我有违反过学校的啥规定啊。”木有笙挺有底气地说道。
“哟呵,你倒是挺理直气壮的嘛。你这个学生初中时候的光辉事迹在全市的中学,可是被广为流传的。据说十处打锣,这九处都有你啊。好啊,我就开门见山了,说说吧,这次半期考试,你是怎么取得这么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分数呢?”马副校长用杯盖拨了拨漂浮在茶杯面上的茶叶,一副看穿一切的表情说道。
“怎么取得的,当然是我好好上课,考试认真审题答题的来的。难道这都有错了。”木有笙说道。
“我看不是吧,像你这样的学生,能有这样的觉悟么?呵呵,只怕是用了些手段吧。”马副校长冷笑道。
木有笙早就在心里骂开了,“我去你大爷的,怀疑老子作弊?脑袋被门挤了吧?”虽然心里很生气,但木有笙忍让克制住了发火的冲动。微笑着说,马副校长,我明白您的意思。”
马副校长将茶杯往茶几上重重一放,厉声说道:“哼,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有同学举报,你在此次半期考试中有作弊行为。我劝你老老实实交代,学校会考虑给你从轻处理。”
“马副校长,我也跟你明说。我木有笙从小到大做过不少调皮捣蛋的事情,但是,我就是从来没有做过弊。你说有人举报,那你倒是把举报人叫来,当面对质啊。”木有笙毫不示弱地说道。
“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什么算盘,想搞打击报复。呵呵,想得倒美。”马副校长说道。“赶紧承认吧,不然,你可知道后果么?”
“我没做过的事情,我为什么要承认?”木有笙冷冷地看着马副校长,说道。
就在木有笙与马副校长剑拔弩张之际,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政教处办公室的门被打开。
“张老师?”马副校长和木有笙看着来人,几乎同时说道。
一路小跑的张老师显得有些气喘,她拍了拍木有笙,并向他点了点头。
“马副校长,我的学生是犯了什么错么?为什么没有通知身为班主任的我,直接把他带到政教处来了呢?”张春梅转过身对马副校长说道。
“哦,张老师,是这样的,我们临时接到同学的举报,说木有笙同学在半期考试中有作弊行为。我们就将木有笙同学叫到了政教处,没来得及通知你。嗯,就是这样。”马副校长清了清嗓子,说道。
“是么?”张老师听了马副校长的话,转身问木有笙,“木有笙,你告诉老师,你有没有在考试中作弊。”
“我真的没有,春梅姐,我向你发誓。”木有笙坚定地说道。
“嗯,老师相信你”张老师看着木有笙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说道。
“马副校长,我相信,我的学生是没有在考试当中作弊的。您既然断言木有笙作弊,那请问您的依据是什么。”张春梅对着马副校长说道。
“呵,依据,这还不明显么?”马副校长冷哼道,“张老师你看过高一年级的成绩单了吧?木有笙的文综在全年级的排名尽然在前五名,一个普通班的学生,能考出这样的成绩来?”
“马副校长,您这纯属于是对平行班学生的偏见,是,他们或许在某些地方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属于他们的优点。”张老师争辩道。
“张老师,你毕竟才进入学校,还太过年轻。像木有笙这样的学生,我见过的太多了,如果不是作弊,这种差生,是不可能考出这样的分数的。”马副校长说道。
看着瘦小的张老师为了自己与顶着个腐败肚皮的马副校长激烈地争执着。张春梅,这个在学习上对班上学生相当严格,在生活上却如同大姐姐一样亲切的年轻老师,如今却如此相信木有笙这个以调皮捣蛋著名的差生,甚至为了维护他,不惜与学校领导激烈争执。木有笙心里,却有了一种名叫感动的东西。
“马副校长,我知道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你这把火,烧错地方了。”说话间,木有笙向前一步站在了张老师身边,一反平常吊儿郎当的模样,帅气的脸上,写满了冷峻。
“你说什么,你这是什么态度。”马副校长光火道,眼前这个学生,竟然当面顶撞自己,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自己没有面子。
“要证明我没有作弊,很简单,你再拿一套历史和地理试卷让我来做,如果两科我的分数低于一百七十分,那么,我,自动退学。你看怎么样。”木有笙说道,话音里比平时冰冷了许多。
“但是,如果我做到了,你,马副校长,要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向我,向张老师,以及被你看不起的平行班的学生,道歉。”木有笙冷冷道。
“哼,就凭你,好,别说我不给你机会,我给你三天准备时间,三天后,我会单独找一间教室,单人单桌,我亲自监考。要是两科加起来你真能考到一百七十,不一百五以上,我当着全校的面,道歉!”马副校长哼哼道,“但是,如果你没有做到,不好意思,你就当着全校的面检讨,并且自己退学吧”
“一言为定。”
走出政教处,张老师情不自禁得替木有笙感到担心,“木有笙,你真的有把握吗?”
“没问题,春梅姐你放心吧,这件事我有把握。”木有笙说道,声音却仍是十分冷清。
“嗯,这几天你好好复习,我会给教我们班历史的周倩老师,和教地理的赵老师打招呼的,有不清楚的地方,你就向他们请教吧。”张春梅说道。
“嗯,有劳了。”
马副校长与木有笙的赌约,在l中师生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各位老师的态度也都不同。
以马副校长为首的老师,自然觉得像木有笙这样的普通班(即平行班)学生是不可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尤其是以l中的教学资源,每届学生无论是单科,还是全科,成绩优秀的,几乎都是重点班的学生。
在文科八班的任教老师之间的交流上,对于木有笙的评价,各科老师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教英语的冯老师认为,木有笙的口语能力不错,但是单词的拼写以及书面语法上实在是欠缺。教数学的宋老师认为,木有笙的资质不错,但基础实在太差。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张老师虽然对于木有笙有着信任与信心,但就事论事,除了古文部分木有笙掌握的不错,其他的内容,还是不太令人满意。但综合来说,三位主科老师的评价是一致的,那就是初中落下了太多功课,导致基础实在欠缺。
然而,文综方面,政治、历史、地理老师对于木有笙简直是赞不绝口。“木有笙对于历史方面,天赋奇佳,我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聪明的学生”教历史的周倩老师如是说道,“根据我的判断,他在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早已经超出高中三年教材之外了。基本上,课本上随意一个历史事件,他能瞬间延伸到一个很广泛的角度,并且能从多个历史观来看待历史事件。”
地理老师赵老师认为木有笙在地理学科上,一点就通透,有时候,在课堂上常常会看见木有笙与老师的交流互动。对于地理这科,乃至木有笙毕业多年后。赵老师,这位年过半百,却如同老顽童一般的老教师,在课堂上,也常常将与木有笙之间关于学科的交流,作为典型案例来讲。
政治老师柳老师则认为木有笙资质不错,并且勤于提问,往往一个问题,他会不厌其烦地询问老师,知道彻底理解后才罢休。
总之,老师之间的看法也是各有不同,而学生间则是众说风云,高二高三的学生抱着看热闹的心态,逼近学习生活太过枯燥,有点乐子调剂,则是可遇不可求的。
高一重点班的学生但凡认识木有笙的,对于他历史和地理的分数并不足为奇。而不认识木有笙的人,都报以不屑的表情,作为尖子生,自然有些眼高于顶,不少人认为。
平行班的大部分学生却对于木有笙报以支持的态度,平行班怎么了,逆袭起来,惊天动地。对于马副校长的行为,很多学生都期待着看马副校长被打脸的样子,期待着马副校长当着全校同学道歉的样。也有不少学生认为,木有笙存粹是在打肿脸充胖子,到时候输了,那不仅丢自己的脸,也会叫整个年级文科六个平行班抬不起头来。
当然,也有好事者,开设起了赌局,抱着娱乐的心态,同学们压木有笙的竟然比压马副校长的多出了数倍之多。而所谓的好事者,自然指的是张二、单春从、高显遥和陶若翔等人。
这天下午,球队训练,单春从招呼着队友们下注。这时,安东教练悠哉游哉地走到单春从背后,说道,“我说,你们哥几个不好好训练,在这儿干嘛呢?是不是想练会儿体能了啊?”
“不是不是,安西教练,这不,木头的事儿您老也听说了吧,我们这不是开个赌局娱乐下,顺便给他加油打气嘛。嘿嘿。”单春从嘿嘿笑着说。
“哼,小小年纪不学好,搞赌博。”安东教练顿了顿说,“还有,我说了一万遍了,我叫安东,你是不是从来都不带耳朵的?去,都给我围着球场蛙跳五十圈。”
队员们哀嚎着蛙跳去了,“等等,单春从,回来。”安东教练叫住了单春从。
“教练,还有什么事么?”单春从问道。
安东教练从包里摸出二十块,拍在单春从手上,说:“二十块,给我全压木有笙。”
“......”
晚自习结束后,江雨萱破天荒地叫住了单春从。和江雨萱肩并肩走着的单春从,心加速地跳着。
“单春从同学,我听说了木有笙同学的事,你觉得他会输么?”江雨萱突然说道。
“啊?啊,我对木头有信心,地理他初中就学的很好,历史就更不用说了,这货从小就是在历史书里边泡大的。所以我对他,很有信心。”单春从说道。
“嗯,那就好,对了,再过一个月,学校要搞文艺汇演,听说你会乐器,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表演节目呢?”江雨萱问道。
“没......没问题。”单春从紧张地结巴了起来。
“嗯,那就这样说定了哟。”江雨萱笑着说,“到寝室楼下了,我先回寝室了,你早点休息。”
“嗯...嗯,好。”单春从说着,目送着江雨萱走进女生寝室楼。
“你也是。”良久,单春从嘴里才蹦出这么一句话。
1-13号寝室内,例行卧谈会照旧举行着,与往常不同,此次话题都是围绕着木有笙进行的,大家为木有笙加油鼓劲,不知不觉中,大家各自进入了梦乡。三天时间一闪而过,第三天清晨,一阵玻璃碎掉的声音响起,将大家从梦中惊醒。
后来,高显遥的描述是这样的,“那天早上,我正睡得迷糊,突然一阵哗啦的响声响起,带我醒来,木有笙站在阳台上,一动不动。待我走进一看,满地的玻璃碎片,还有顺着木有笙的手臂和脚淌出的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