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第 23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在水面舰船上服役经验的艇员。布拉茨和西蒙的作用无须多说,这些艇员则负责在张海诺他们买好船之后将其开往预定会合地点;瑟吉尔沙赫德熟悉船只的动力系统,是这次买船的参谋!至于奥托,这是一个比自己还有贵族气质的军官,所以由他来担当这次买船行动的头目——来自维也纳的富商公子,张海诺的身份则是兼提供参考和部分出资的合伙人。

    “进入达达尼尔海峡,我们才算真正来到了土耳其,书上说去过伊斯坦布尔的人才体会得到什么才叫做伟大的城市!”

    坐在后甲板上的奥托像是念诗一样说出这些话,他告诉张海诺,自己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来源于家族的大书库,那里就是书的世界,几人高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用来取书的大人字形木梯就有两层楼那么高。至于这书库里究竟有多少本书,就连他们的管家也说不清楚,只知道这个家族书库已经有超过200年的历史!

    张海诺忽然在想,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大书库里一定有许多珍贵的绝版书、手抄书和羊皮卷,一柜子书的价值也许远远超过一柜子黄金,仅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格伦布考家族的实力,这样一个经过数十代积累下来的贵族世家显然不是吕贝克家族那种暴发户能够媲美的。想想看奥托这样一个刚满20岁的年轻人就能够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这让张海诺对于财富有了另外一个层次的理解。

    船驶过达达尼尔海峡之后,前方的视线一下子霍然开朗。这里是马尔马拉海,位于达达尼尔海峡和伊斯坦布尔海峡之间的一个内海,也是世界上最小的海,从这里到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还有好几个小时的路程。

    “奥托,你不想念你的家人吗?”

    张海诺这么说,是因为在两艘潜艇上调查谁愿意去美洲谁想要回德国的情况时,奥托想都不想就选了去美洲。

    “想我的母亲,她是整个家族里最疼爱我的人,只可惜她在我10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在这之后,我上课之外的闲暇时光几乎都是在那个大书库里度过的,直到17岁那年考取基尔海军学校!”

    奥托口气平淡,眼神却显得有些黯淡。

    见这情况,张海诺收起了想问他其他家人情况的打算,而是问他:

    “你孩提时的梦想是什么?”

    “梦想?”奥托低头看着船尾腾起的白色浪花,“成为一个元帅,陆军或者海军的都可以!但眼下看来这个梦想实在太遥远了!”

    “我的梦想也是当元帅呢!”张海诺提高了一节音量,“从前希望自己当个指挥千军万马的陆军元帅,现在嘛!呵呵!是当一个指挥强大舰队的海军元帅!”

    奥托看了他一眼,脸上的阴沉似乎随风飘去了,露出的是一种淡然的表情。

    “你呢,吉瑟尔?”张海诺将目光投向这位比自己年长一岁、素来腼腆的轮机长。

    “我?服役,升任军官,结婚,生孩子!”

    吉瑟尔这话一出,张海诺和奥托都善意的笑了,这个梦想简单而纯朴,也是他们三个中最容易实现的。

    “上尉,你说德国还会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吗?”

    公海舰队被押解前往帕斯卡弗洛的消息早已传来,现在距离著名的彩虹行动也只有几个月时间了,奥托虽然不能预知这一点,但理智的想想也知道协约国不可能会将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归还给德国!

    “会的!这次战争德国虽然失败了,但德意志的不屈精神还有人们心中的不甘都注定这个国家会在若干年后重振军备,再和自己的宿敌大干一场!”

    良久,奥托才说出一句话:“但愿我们不会再失败!”

    “一定不会的!”

    吉瑟尔忽然用一种异常坚定的口吻说到,当张海诺扭头看着那张朴实无华的面孔时,那上面充满了战斗的信念。

    快速号的最高速度虽然快,但直到日落时分他们才抵达伊斯坦布尔,夕阳下的巨大城市显现出一种和工业都市截然不同的震憾力,雄伟的城墙,高耸的塔尖,还有那一尊尊大炮都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强大,尽管它背后的国家已经虚弱到了极点。

    “艾尔加,你确定能够在伊斯坦布尔弄到足够以假乱真的奥地利护照吗?”

    在船只临靠港之前,张海诺还有些不放心的问战前曾长期在伊斯坦布尔和安塔利亚之间跑船运的艾尔加。

    待阿尔萨兰将这个问题翻译过去之后,艾尔加说道:

    “是的,只要您出得起价钱,我那位朋友甚至可以搞到英国的假护照!实际上,这些假护照和真护照的区别,只是在于它们在国家资料库里没有相应的档案而已!”

    崛起之路

    第026章 - ~鸟枪换炮~

    早起求票中,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

    快速号船小而破旧,所以被负责管理泊位的土耳其官员安排在了很不起眼的角落里,这倒也正好合了张海诺的心思,要知道他们将用来购买大船和物资的金币都带在船上,停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反而不会引人注意。

    停靠上泊位之后,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因为不清楚这里是否实施宵禁,张海诺没有冒然上岸,而是等到第二天天亮之后才带着奥托、吉瑟尔、阿尔萨兰和艾尔加一起在码头区转悠,询问各个商会和船家有没有远洋货轮出售。

    即便经过了四年漫长而残酷的战争,作为土耳其的首都和最大港口,伊斯坦布尔港区依然是桅杆林立,战争中英法舰队的封锁让许多船主和货主亏了血本,一些人等不到战争结束就破产了,他们的船只就成了债主们的抵押品。因此,这里待售的轮船非常多,虽然随着战争的结束,船价开始回升,但依然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上。只是和在安塔利亚一样,土耳其船主们对外国商人的开价都会比正常价略贵一些。

    “先生,看看我这艘船吧!1908年下水,机器设备还非常新,装2000吨货物跑15节不成问题。什么?远航?当然当然,它在战争前一直跑印度航线,最远还去过日本呢!怎么样?先生们想上去看看,好叻,这边请!”

    眼前这个瘦瘦的土耳其人让张海诺想起了电视剧里拉客的店小二,只是半个小时之后,他们就又摇着头下了船,专攻动力系统这一块的吉瑟尔非常不屑评价到:“这样破旧的锅炉和轮机,船能跑出地中海就很不错了!”

    “碰到稍大的船上海浪漏水是必然的!”艾尔加也不客气。

    这样的情况,张海诺他们第一天碰的并不少,四年的战争不但让这些船主失去了生意,也让这些各式各样的货轮整年整年停靠在码头上,许多船的锚链、扶手和烟囱都锈迹斑斑!好在这伊斯坦布尔港够大,停泊的船只也够多,在他们抵达这里的第三天上午,一个合适的目标终于进入他们的视线。

    “哈坎伯德号,不莱梅船厂建造,1912年下水,首航就跑出了18节的航速!最多可载4200吨货物,使用2套四气缸往复式蒸汽机,全部德国货!在燃料舱装满的情况下最远可以航行8000海里,如果使用货舱搭载额外燃料的话,单次航程可以超过1万海里!”

    船主的介绍方式虽然和其他地方没有太大的区别,这艘双烟囱的远洋货轮船体上的油漆同样因为长期缺乏维护而脱落了不少,但一听到是正宗的德国货,张海诺他们就来了兴趣。

    如果这位船主是德国人的话,张海诺他们一定会感到更加亲切。只可惜,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位船主个子又瘦又高,黄褐色的皮肤,欧化的面部轮廓,这些都清楚的告诉大家,他是一个纯正的土耳其人。

    尽管如此,张海诺他们还是兴致勃勃的上船参观了一圈。要看一艘船是不是正宗德国货,从一些小细节上就能够辨认一二。战争的爆发让它在这里静静的停泊了四年,从前的船主和船员们大概早就通过陆路回德国去了,这船舱里显然久未主人,到处积满了灰尘,但舱门依然活动自如,舱内很少能看到锈迹,至于下层的锅炉舱和轮机舱,用手抹去上面的灰尘,那些机器设备都像是在尘封中静静等待重生。

    经过吉瑟尔和艾尔加两位专业人士鉴定之后,该船的动力系统情况良好,只要进行一次中等规模的检修就可以出航了。

    “125万镑?”

    听到对方的报价,张海诺故意将自己的嘴巴张得老大,然后一边摇头一边沿着舷梯往下走。

    船主,一个瘦高的土耳其中年人,当场着急了:

    “哎,哎,先生,125万镑只是标价,您想要买的话还可以便宜一点的!”

    张海诺脚步没有停,但他叫过阿尔萨兰吩咐了几句,然后带着奥托他们继续往码头上走,唯有小向导独自跑回那位船主面前,伸出3根手指,“60万镑!金币结算!多一个子都不买!”

    一个小时之后,在伊斯坦布尔的船只交易所里,土耳其船主一边欢天喜地的签字领钱,一边还虚伪的恭维道:“老兄真是厉害的生意人,这样的交易多做几次,我老本就都亏光了!”

    “哪里哪里!做成生意,又交个朋友,何乐而不为呢?”

    张海诺心里道,在战争期间这样的船就算50万镑也卖不出去,好歹战争结束了,金价却继续一路飙升,以60万镑的金币结算对任何一个土耳其船主都是非常理想的交易!

    接下来,买方卖方各自向在场的鉴证官员缴纳交易税和鉴证费用,由于交易双方需要出示相关证件,所以这艘船暂时是以艾尔加的名义买下的。在私下交流的时候,艾尔加已经表示自己愿意跟着张海诺他们到任何一个地方去,唯一的条件就是带上他的老婆孩子,所以张海诺对他还是较为放心的。

    这艘船的前船主,那个瘦高的土耳其中年男子,将卖船所得的金币小心翼翼放进自己的手提箱里,然后从身上取出一些钞票。

    “总共是3万6千镑没错吧!”

    负责鉴证的土耳其官员是个高而胖的家伙,挺着个比孕妇还要夸张的大肚子,若不是那身制服的话,走在街头一定会当作乡下那种吃得又多运动又少的土财主。

    “交易税是总金额的百分之五,鉴证费是百分之一,所以是3万6千镑,请用交易所使用的货币支付!”

    “有这条规定吗?咳咳,再说我们刚刚是用钞票进行交易的吧!”船主假装不知,但张海诺看到他另一只手悄悄塞了些什么到那位官员手里,“土财主”掂量了一下,这才让自己的助手手下那叠钞票。

    “没错,你们刚刚使用钞票进行交易的!”

    “谢谢啦!”

    船主红光满面的带着手下离开了。

    “先生,买方同样是3万6千镑的税费和鉴证费!”

    看张海诺他们是外国人,“土财主”倒也不像对船主那样傲气,可是钱这方面却一点也不含糊。

    张海诺鄙夷的一笑,也从口袋里摸出一叠纸钞,索拉克给他的有一半是这种土耳其纸钞,而他通常都用这些在安塔利亚购买柴油、食品和其他补给,但似乎官员们接受贿赂的时候就只收金币了。

    看到这个外国人竟然也套出纸钞来结算,“土财主”脸色显然不怎么好看,但是当他眼瞅张海诺从另一个口袋里掏出一把金黄铯的东西时,脸上马上恢复了镇定。

    “真是辛苦您了!”张海诺一边让阿尔萨兰将自己的话翻译给对方,一边像模像样的将金币塞过去。

    土耳其官员掂量掂量手里的东西,满意的点点头。

    “嗯,嗯!恭喜几位买到这样一艘不错的船!对了,购买货物的时候记得缴纳交易税,出港的时候记得缴纳通关费啊!”

    “那是一定的!”张海诺心里很是不屑,这些贪官污吏,满脑子也就是钱吧!

    在将全部收入揣进衣服里面的口袋之后,“土财主”得意的拍拍肚子,“那就不送啦!”

    在离开船只交易所之后,张海诺一行回到了那艘已经属于他们的远洋货轮上,看着那依然写着“哈坎伯德号”的船牌,张海诺转过身问艾尔加:

    “既然你是船长,就由你给它取个名字吧!”

    艾尔加不忙着起名字,而是问:“这次远航不能带上我的快速号吗?”

    “是的!”张海诺肯定的回答到。

    “快速号,就叫他快速号吧!”

    “船只更名还得交钱呢!”阿尔萨兰在一旁提醒到。

    “没关系,我们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和那些官员打交道呢,什么时候再顺便把船名变更一下!”张海诺吩咐道,“吉瑟尔,你负责这艘船的大修工作。阿尔萨兰,你帮我们雇10个有经验的维修工人,明白吗?”

    张海诺说着从手里数出20张纸钞给他,“给你两个小时,去吧!”

    “好叻!”

    阿尔萨兰个子虽小,但好歹已经成年了,办这些事情还不成问题。

    崛起之路

    第027章 - ~德国船工~

    晚上10点左右还有一章,恳请大家继续投票支持,万分感谢!

    :

    “接下来,我们还要注册一间土耳其船运公司,这样才能名正言顺的购买大宗物资运送出港,手续齐全的话,船只才好从直布罗陀海峡经过!”

    阿尔萨兰走后,张海诺盘算起来。

    “看伊斯坦布尔这么大,买到足够的柴油应该不成问题!只是这船……”西蒙表情复杂的摸摸这艘远洋货轮甲板上的栏杆,“得要不少人来操纵啊!我们现在连土耳其人也只有20个人,这还不够!”

    这个问题张海诺早就考虑过了,他拍拍西蒙的肩膀,“没关系,现在我们只要先把物资准备妥当,再雇一些临时船员替我们把船开到利姆诺斯岛,等我们和赫森他们会合之后,从潜艇上抽调20个人上来不久解决问题了吗?”

    西蒙点点头,接受了张海诺的这个办法。

    西蒙安心了,张海诺心里还有些不踏实,u21和u148共有74名艇员,非战斗状态下操控u148远航留30个人足矣,这样就能安排44个人上这艘远洋货轮。然而这是在全部74名艇员都前往美洲的前提下,在离开赫森岛之前,张海诺和赫森向艇员们公布了军官团的决定,即带着u148前往美洲,艇员们对此反应不一,有人一如既往的支持这次大胆的旅程,也有人希望能够就此返回德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则还没有作出最后的决定。

    人各有志,这些艇员不仅是德国军人,更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所以张海诺也不指望每个人都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前往美洲,他只希望赫森能够利用这段时间多劝说一些艇员留下来,毕竟,离开的人越多,不仅会影响到之后的航程,还会加大泄露这个机密的可能。

    “我们还是先去拜会一下奥地利派设这里的使馆吧!有他们引荐,我们才能接触到负责相关事务的土耳其官员,注册船运公司和购买大宗物资也会更方便一些!”

    奥托建议到。

    “奥地利使馆?”

    张海诺的第一反应是自己要找也应该找德国使馆呀,但他很快想起来自己现在的“身份”。

    “嗯,我想我们可以先让艾尔加帮我们办理好伪造的奥地利护照,至于船运公司,我们可以用艾尔加的身份来注册,怎么说他也是正正经经的土耳其公民!你们说呢?”

    奥托支持道:“当然,一个在土耳其注册的船运公司,由土耳其人出任公司代表是最合理的,何况艾尔加现在是铁了心跟着我们!”

    或许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想到艾尔加还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现在看来,他不仅仅是会驾驶小货轮那么简单。当然,在经过集体讨论之后,张海诺他们决定在今后分红的时候给艾尔加也算上一份。

    在纸面上完美的事情实际进行的时候却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情况,接下来前往奥地利大使馆的遭遇让张海诺他们很是无奈:随着奥匈帝国的崩溃,奥地利政局动荡不安,之前奥地利政府派驻伊斯坦布尔的外交官员早已撤回国内,留在这里的只是一些普通工作人员,他们对于外交上的事务事情不甚了解。

    抱着侥幸的心态,张海诺他们又去了一趟德国使馆,这里的情况同样好不到哪里去,虽然德国政府派来了新的大使,但此人初来乍到跟土耳其的官员们还不熟悉,对于奥地利商人也是爱莫能助。在这样的情况下,张海诺他们只好直接前往土耳其商业部门的办事处按照正常程序办理船运公司设立事务。这照章办事不仅费时间,还非常费钱,差不多每个管事的土耳其官员都得打点,还真应了雁过拔毛这句中国古话。

    一个腐朽到了极点的国家就是这样的,张海诺知道再有三年时间奥斯曼帝国就将彻底崩溃,这些人也就是最后的疯狂罢了!

    经过一天的奔波和忙碌之后,张海诺重新回到了他们新买下的超级快速号上,此时吉瑟尔正带着阿尔萨兰帮忙雇来的工人们检修船只、清理甲板,但让他万分惊讶的是,那些工人们竟长着欧洲面孔,而且……而且他们嘴里说的居然是德语!

    德国人么?

    张海诺之前根本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情况,因为他觉得地中海航线虽然为英法控制,但滞留土耳其的德国商人和船员却完全可以通过陆路返回德国。他刚才还特意通过土耳其官员打听了一下,戈本号上的德国军官和水兵已经在1918年11月的时候撤离土耳其返回德国,那艘战列巡洋舰现在已经完全由土耳其人操纵。

    “你们好!”

    为了解开心里的疑惑,张海诺主动上去和这些工人打招呼。

    “先生,您好!”见来者说的也是德语,工人们显得很友善。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关系还是非常密切的。若不是协约国的阻碍,两国在战争结束之后就有可能通过合并来消除战争失败的不利影响,而这个合并最终也只是推迟了一些年头。当希特勒的军队进入奥地利时,受到了大多数奥地利人的欢迎和拥护。

    “噢,我想问一下你们这里谁是头儿?”

    张海诺不紧不慢的说到。

    “我是!”

    主动站出来的是个留着大胡子、身材相当魁梧的船工,他头发有些乱,身上穿着一件半旧的工作服,看起来顶多也就三十四、五岁。

    “你好,我叫恩伯特林克,奥地利商人,也是这艘船的股东之一!”在不明对方来历的情况下,张海诺这样介绍到。

    大个子从旁边拿起一块还算干净的抹布擦擦满是油污的双手,和张海诺握手道:

    “您好,林克先生!大家都叫我托马斯!”

    “托马斯先生,你和你的人都是从德国来的吗?”张海诺开门见山的问。

    大个子应道:“是的,我来自不莱梅,他们有的和我是同乡,有的来自汉堡,都是德国人!”

    张海诺点点头,“恕我冒昧的问一句,你们之前都是船员吗?怎么战争结束了还留在伊斯坦布尔?”

    听到这句话,对方一脸自豪的说道:

    “不,我们不是船员!我们是土耳其政府从德国请来的工人,专门负责在伊斯坦布尔维修军用舰船!先生,戈本号你知道吧!大名鼎鼎的战舰,它在战争中两次受伤,但土耳其政府没有修理大型战舰的设备和技术工人,这才把我们请了来!”

    “哦?”

    张海诺的确惊讶,但他还不太明白,既然是土耳其政府请来的,怎么又会被阿尔萨兰雇到自己这艘船上来当临时修理工?

    大个子憨厚的笑着说:“战争结束了,这伊斯坦布尔能修的军舰都修好了,不能修的我们也没有办法!从土耳其人那里结算了这几年的工资之后,跟我一起来的人大部分都回德国去了,我们这些要么是单身汉,要么是在这里娶了老婆的。听说国内乱的很,所以干脆留在伊斯坦布尔港口找活儿干。您看,这不给您修船来了吗?”

    “是啊,我也听说德国目前局势很乱!”张海诺故作无奈的说道:“听说社会民主党接管了政权?”

    “不是很清楚!”托马斯遥遥脑袋,作为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他似乎对国内谁掌权并不感兴趣。

    “对了,现在仍然留在伊斯坦布尔的德国船工和水手还有多少?”张海诺有些漫不经心的问道,心里却在快速思索这雇佣这些工人远航美洲的可能性。

    大个子稍微想了想,“不多,但也有二、三十个吧!”

    张海诺试探性的说道:“在买下这艘船之后,我们打算经营土耳其与美洲之间的航运业务!现在我们只有30多个水手,还缺一些人,不知道你们中有没有人愿意跟着我们去远航。因为一次航行也许得大半年时间,所以我需要的是单身汉和有冒险精神的人!”

    “哈哈,先生,您可找对人了!”大个子拍拍自己的胸脯,“这里别的不敢说,唯独不缺你所需要的单身汉和有冒险精神的人!”

    崛起之路

    第028章 - ~雀巢不加咖啡~

    1919年4月16日,奋进船运公司在伊斯坦布尔注册成立,公司名义上的所有者为奥斯曼帝国公民法克斯诺艾尔加和阿尔萨兰苏里斯克,实际出资者则是两位未透露姓名的奥地利富商。该公司注册资本20万土耳其镑,旗下拥有6500吨级远洋货轮一艘,获准从事土耳其与南美之间的海外运输和商业贸易。

    船运公司开张了,张海诺却并不打算真的以海外运输和贸易来发家致富,这样做最大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大量购买柴油、食品合法化。为了把掩饰工作做足,他们还准备以低廉的价格签下那么两三笔运输合同,好让快速号上装运的货物看起来不那么“单调”,穿过直布罗陀海峡或是受到英国海军拦截的时候也更好蒙混过关——战争才刚刚结束,难保英国人不会继续在自己的势力范围盘查过往商船!

    仅仅两天之后,奋进船运公司就接到了第一笔委托运输交易:运往纽约的2000件土耳其手工编制的地毯、1600件其他手工艺品。虽然开张大吉让人振奋,但是这些货物加起来还不足20吨,距离张海诺的预期还相当遥远!

    低廉的价格并不是万能的,虽然奋进船运开出的运输价格低得吓人,但是在之后几天里却遭遇到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张海诺仔细想了想,这可能并不是土耳其人有意冷落自己,而是因为20世纪初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海外贸易原本就不算发达,许多商人的货物都只是就近运往中欧、西欧或者非洲、东南亚,贸易扩展到美洲的比较少,加上4年的严酷战争让许多商人因为资金无法周转而破了产,这些都导致了土耳其至美洲航线的清冷。

    代理运输的路走不通,张海诺只好想办法自己购进一些能够盈利或者至少不会亏本的货物,他从艾尔加和阿尔萨兰那里了解了一下,战前土耳其最充裕的就是农产品和畜牧业产品,水果、大麦、小麦、玉米、橄榄还有棉花产量都很大。不过很可惜,美洲诸国农业也较为发达,巴西的棉花、美国的玉米都是产量丰富、品质优良,至于畜牧业产品,越洋运输且不说产品的利润微薄,途中的损耗率也是相当惊人的!

    想来想去,张海诺开始头疼起来,要是短时间内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后面的连锁反应将是十分不利的。可坐在船上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他于是叫来奥托和阿尔萨兰,“走吧,我们到街上去逛逛!”

    一说到逛街,阿尔萨兰是雀跃万分,虽然他们来伊斯坦布尔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但每次办事都是直奔主题、来去匆匆,这不,大家还没有正正经经的在伊斯坦布尔的主城区逛上一逛。阿尔萨兰这个公司副总裁虽然只是名义上的,但是张海诺因此而加了他的工资,现在这个小向导每个月可以拿到5000土耳其镑,这在伊斯坦布尔绝对是高收入阶级!

    下船之后,张海诺他们雇了三辆人力车,只消一刻钟就来到了伊斯坦布尔最繁华的地段。不过此时的奥斯曼帝国首都还没有现代化大都市的影子,放眼望去尽是充满浓郁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烤肉的香味弥漫在空气当中,视线中的人仍以传统伊斯兰风格服装的居多。

    算不上宽敞的街道被各种大大小小的店铺挤得满满当当,装潢各异的烤肉店、手工艺品店、金银饰品店、杂物商品店还有咖啡馆冲击着人们的视线,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在这街道上不紧不慢的移动着。

    在一个人种介于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国度,张海诺和奥托的身材几乎没有太多的优势。进入这条街道之后,他们很快发现周围都是人,想快快不了,想慢也慢不下来,这样的情况持续了没多久,两个大男人逛街的兴趣就被消磨殆尽。于是当一阵浓郁的咖啡香味飘来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拉着阿尔萨兰钻进那家咖啡馆。

    虽然已经是临近正午,但这咖啡馆里人还是挺多的,四人一张的桌子大多数都坐着两到三人,这些土耳其人一边慢慢悠悠的品尝咖啡一边神情飞扬的聊天,看起来很是惬意。

    在靠角落的桌子旁落座之后,阿尔萨兰摆弄着他刚刚从一家路边店里买来的小饰品,张海诺和奥托则颇有兴致的打量起这个充满异域风味的咖啡馆来。

    这里面积不大,但装饰称得上豪华,这是张海诺对这里的第一印象。这里的布局像是高级茶座,每张桌子都用一个半高的隔板隔开,既和外部相通又有一定的专属空间,桌子材料似乎是橡木或者红木的,上面的雕工非常精致,每个桌子旁都放着一个华丽的台灯,但在大白天似乎只有装饰的作用。这里的地板都铺着传统风格的土耳其羊毛地毯,脚踩在上面犹如走在草地上。

    不一会儿,侍者便将一整套的咖啡用具端上来。传统土耳其咖啡的制作和烹煮非常讲究,这张海诺早有耳闻,不过他在咖啡馆里却看不到前期挑选、烘培和研磨的工序,穿着传统土耳其服装的侍者从将黑色的细咖啡粉连糖和冷水一起放入红铜质料像深勺一样的咖啡煮具里,以小火慢煮,并且反复搅拌和加水。

    在这过程中,奥托对形状奇特的咖啡壶具以及侍者的动作十分好奇,作为土生土长的土耳其人,阿尔萨兰对此则不大感兴趣。张海诺的眼睛虽然也盯着那特别的咖啡壶,脑袋里却在飞快的想着另外一些东西。

    侍者最初倒进咖啡煮具里的细咖啡粉、糖和水让他想起了现代的速溶咖啡,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他就很喜欢喝麦斯威尔的三合一咖啡,那种浓郁的味道办他走过了许多备考的日子。在他的印象里,速溶咖啡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产物,但在出现之后迅速受到生活节奏很快的美国人欢迎,随后渐渐传入欧洲,不过速溶咖啡究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他就不是特别清楚了。

    大约二十分钟后,咖啡烹煮完成。侍者小心翼翼的将那壶咖啡倒在三人的杯子里,因为没有过滤,这一杯咖啡看起来十分的浓稠,最上面漂浮着一层黏糊状的泡沫。

    之前一直没有吭声的阿尔萨兰这时开口了:“这种咖啡喝之前要将碟子里的香料撮一点放进去,闻香,然后再慢慢品尝!”

    张海诺和奥托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土耳其咖啡,他们依照阿尔萨兰的样子从那些精致的碟子里撮了一小撮香料洒在杯子里,端起来一闻,和他们在街上闻到的是同一个味,但又要香浓很多。

    两人不约而同的啜了一口,这一口,让张海诺想起了马克吐温的那句经典描述:我一口喝下又浓又苦的咖啡,虽然只是那么小小的一杯,那些咖啡渣却固执地堵在我的喉咙和胸口,使我呼吸不顺,足足咳了半个小时…

    “奥托,你知道速溶咖啡吗?”放下杯子之后,张海诺问。

    “速溶咖啡?”奥托马上摇头,对他来说这似乎是个完全陌生的名词。

    “雀巢呢?”张海诺抱着试试的心态又继续问到。

    “这个听说过,是瑞士一家非常有名的食品公司,似乎是专门生产婴儿食品的!”奥托又啜了一小口土耳其咖啡,“噢,对了,还有雀巢牌子的炼|乳|制品也很有名!”

    原来这时候雀巢已经很有名气了,张海诺顿时来了兴趣,“那雀巢咖啡呢?我的意思是雀巢公司有专门生产咖啡吗?”

    奥托想了好一会儿,摇摇头,“似乎没有!”

    这时候,张海诺心里已经有了一个额外的想法。

    4月24日,奋进船运与伊斯坦布尔最大的咖啡商签署了一份长期合作协议,以万土耳其镑的价格获得这种产自土耳其东部的咖啡在整个美洲地区未来二十年的独家销售权,并当场购入上、中、下等土耳其咖啡豆各一批。

    崛起之路

    第029章 - ~是去是留~

    新的一天,早起!票票多的话中午加更!

    :

    5月2日,奋进船运公司旗下的快速号远洋货轮启航了,最多能容纳4000吨货物的货舱被手工纺织品、陶制工艺品、咖啡豆、牛、羊、水果、蔬菜、优质大麦、桶装牛油、桶装柴油、桶装汽油等十余种货物占据了大半的空间,并且每一样都得到了奥斯曼帝国政府的官方许可和通关文件。在船只航行登记资料中,出发港是伊斯坦布尔,而目的港一栏则填着纽约,登记船员40人,随船乘客8名,但出发时连船长、船员和所谓的乘客在内只有32人,其中有4名是不满10岁的孩子。

    考虑再三之后,阿尔萨兰决定跟随张海诺他们一同前往美洲,张海诺预付了他半年的薪水,让他将这些钱寄回安塔利亚供他爷爷近期生活之用。

    除了艾尔加一家、阿尔萨兰以及张海诺带来的那些艇员之外,登上快速号一起参加远航的还有8位“新人”:对水面舰船动力系统维修颇有心得的托马斯以及由他介绍来的5名司炉工、2名轮机技师。这些人都是张海诺从前来应征的近20名德国籍船工和水手中挑选出来的,选人的标准并不固定,主要是由他单独和对方交谈,看这个人是否对祖国是否有足够的热情和忠诚,还有看他们是否真的愿意在远离欧洲的地方漂泊。

    最后敲定的这8个人,张海诺和奥托都很满意,虽说艇员们也能够暂时充当一下快速号的船员,但进行远洋航行的话,雇佣这些有经验的水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过,他们雇佣这些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担心会有过多艇员要求离开——那样的话u148上很可能就不能抽调艇员来支援快速号了!

    当晚,快速号在航行到希腊所辖的利姆诺斯岛西南方约30海里的地方时,张海诺下令停船,叫吉瑟尔每隔一分钟就用船上的信号灯向利姆诺斯岛方向发出两长一短的信号,并让西蒙带人监视住新来的8名船员,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