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快速号与u148会合期间始终留在底层的动力舱内。
由于有利姆诺斯岛这个醒目的目标作为会合点的参照物,张海诺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从u148发来的接应信号。40分钟之后,赫森的身影出现在了这艘远洋货轮的甲板上。
“海诺,你们要是再不来,我们就该去伊斯坦布尔找你们了!”
一见面赫森就迫不及待的诉苦到,若不是张海诺两周之前派西蒙和艾尔加开着旧快速号晕运了一些肉品、粮食和淡水过来,u148上一周前就该断粮了!
“没办法,这远洋货轮不比小船,没有完备的手续是不能随便进出港口的!现在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就以这艘货轮为补给船率领u148前往美洲!”张海诺笑着说道,他瞟了一眼那些紧随赫森顺着软梯登上快速号的艇员们,小声问道:“情况怎么样?”
“说不上好,但也不算太糟糕!”赫森模棱两可的说了一句,他紧接着解释道:
“普罗尔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他家里有老有小,他宁愿少分一些财宝,也要尽快回到德国去!他私下向我发誓,回去之后会对u21和u148的事情守口如瓶!”
“一共有多少人?军官和普通艇员!”
张海诺对这个数字非常关心,如果想走的只是极少数的话,那么对于潜艇的运转和剩余艇员的士气也不会产生太多的影响,若是较多人都想离开的话,那么他就必须做些什么来扭转这个局面了。
“我这几个星期已经找艇上的每一个人谈过了,我手下的普罗尔、塞茨和你们艇上的枪炮长吉尔贝特扬克、军医官凯斯施密特想回德国,普通艇员有11个不愿意跟随我们前往美洲。态度还不坚决的么,还有十几个!”
“我会再找吉尔贝特扬克和凯斯施密特谈谈。对了,这次我在伊斯坦布尔雇了8名德国船员,他们都是战前就来到土耳其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留了下来。我问过他们,他们都是单身汉,而且愿意跟着我们去美洲发展。不过,他们现在还不知道我们的真正身份!”
“德国船员?”赫森有些意外,“你确定他们都可靠吗?”
“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德国人,只要跟他们说清我们保住潜艇是为了国家和海军着想,并且许诺给他们优厚的待遇,将来还可以为他们申请勋章,我想他们应该不会拒绝!”
不等赫森说话,张海诺补充道:
“不过是否留用他们,还要看我们最终会流失多少艇员!如果离队人员不超过10个,那么我们可以让他们一直呆在底舱而不发现u148的秘密,再在西班牙港口遣散他们!”
思考了片刻,赫森表示了谨慎的赞同:“这个办法很好,但我们还是要小心为上!”
“恩!我会注意的!现在,你让登船的艇员们先去餐厅用餐吧,艾尔加太太已经准备好了烤肉和土耳其菜!我去找扬克和施密特,争取先说服他们留下来!”
“那好!”赫森转过身,此时已经有将近20位艇员登上了快速号,他大声招呼道:“大家都到船上的餐厅去,艾尔加太太已经准备好了餐点!”
在赫森岛上,艾尔加婆娘的厨艺可是出了名的,她做的那些土耳其菜深受常年以罐头和面包为主食的德国艇员们喜爱,所以听到赫森的这句话,艇员们都迫不及待的要去享用那些美食了。
张海诺正巧在那群艇员中间找到了扬克的身影,他唤了一声对方的名字,然后走了过去。
“上尉,真高兴又见到您了!”扬克的脸上,挂着一种带有歉意的笑。
“单独谈谈好么?”张海诺开门见山的说到,在得到对方的首肯之后,他转过身走向船头,而扬克则不紧不慢的跟在后头。
“还是决定要现在回德国?”张海诺语气平和的说道,“现在国内局势的混乱超乎你的想象,军队正在各地镇压工人武装,到处都在进行小规模战斗!”
扬克愣了几秒,眼皮随即又垂了下去,“正是因为这样,上尉,我必须尽快赶回去照顾我的家人!您也知道,我自己有3个孩子,而我那两个在战场上阵亡的哥哥留下来的遗孀和儿女也一直是由我在照顾!我妻子在战争结束之前也只是在一家公司里担当临时打字员,这是一份极不稳定的工作,万一……”
张海诺安抚道:“扬克,我已经写信让我的管家按时寄生活费给你的妻子了,所以你也不用太担心!这次去美洲,快的话三个月之内我们就会选一批人回德国处理事务,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优先选你的!”
“抱歉,上尉!我心里实在太担忧了,局势混乱,她们三个女人又要照顾10来个孩子,一想到这些我就整夜整夜的失眠。就算睡过去,我也会梦见我那两个死去的哥哥,要是他们的遗孀和儿女出了什么意外,我永远都不会安心的!”
平日里总给人一种硬汉印象的扬克,这时的语气却是低沉而悲哀的。
这其中的无奈,张海诺又怎会不理解?他心里清楚,就算管家哈斯汀收到了自己的信件,也未必能够及时将生活费用交到这些艇员的家里——正如他所知道的那样,德国在1918年11月至次年4月的这段时间里几乎处于内战状态下,军队开进城市镇压工人起义,属于不同派别的武装力量也常常发生冲突。
“扬克,等你回到德国的时候,帮我们一个忙好吗?”
听到张海诺这话,扬克脸上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表情,是解脱,更有感激涕零的成份,他说道:
“上尉,只要等我安顿好了家人,不要说一个忙,十个也没有问题!”
“我会将所有艇员的家庭住址和另外一些钱交给你,如果可以的话,就麻烦你亲自跑上一趟,将这些钱转交给大家的家人,并向他们报平安!”
扬克几乎不多做考虑,一口允诺道:“大家的家人,也就是我的家人,这点我一定办到!”
接下来,张海诺又找到军医官凯斯施密特。这位小伙子也有兄弟在战争中牺牲,而他更担心的是自己瘫痪在床的母亲。尽管如此,张海诺还是巧妙的找到了打开他心结的途径,一番长谈之后,施密特终于决定跟着大部队走,而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家和扬克家同在汉诺威——只要扬克能够安然返回德国,他的家人也会得到照顾。同时张海诺还告诉他,这次远航美洲,他们非常需要专职军医来保持所有人的健康,而他和u21号上的凯斯是这个团队中仅有的两个拥有丰富医疗知识和经验的人。
崛起之路
第030章 - ~离开者与加入者~
做人要厚道,感谢大家的支持,中午加更一章!呵呵!
:
当快速号重新启航之时,奥托、埃德文和沃尔夫一起留在u148号上负责指挥潜艇同速航行,留在艇上的另外20名军官和艇员都是百分之百确定跟随张海诺和赫森前往美洲的。至于剩下的人,包括已经决定要走的、还在观望的以及那些基本上决定跟着大部队的,都在集中在了快速号的餐厅里。
待大多数人都用餐完毕之后,赫森和张海诺一前一后的走到餐厅最显眼的位置。
“诸位!”
资历最老、名气最大的赫森一句话就让整个餐厅安静下来,不过众所周知,最重要的发言者往往都是放在后面的。
“现在我正式宣布,爱琴海淘宝行动圆满结束!”
向来以沉稳和冷酷示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和伟人们宣布某项大事件的架势完全不是一回事,他更像是在平静的诉说一件事情,话语中没有任何过激的成份,当然,也不具备那位最初喜欢在啤酒馆做讲演的狂人那种强烈的鼓动性。
这种声音实在太过平稳,在场的艇员们都不知道该鼓掌还是该喝彩了,最后干脆什么也不作,认认真真的竖起耳朵,并将目光集中到赫森那里。
“我们在战争中的敌人,英国,最近加强了在爱琴海域的巡逻力度,并且已经注意到我们之前在安塔利亚港购买柴油和食品的活动。经过集体商议,我们决定远航美洲,在那里寻找新的藏身之所!不过,本着自愿的原则,我们并不强求每一个人都跟随我们前往美洲,所有你们有两条路可以选!”
紧接着,赫森将说话的位置让给张海诺,不用什么过渡性的言语,张海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大声说道:
“扣除之前的所有开支,我们现有资产如下:土耳其金币万镑,银币万镑,纸钞万镑,钻石7颗,镶有各种宝石的项饰一件,从沉船上打捞起来的金币24,630枚,大型金器86件,小型金器361件,镶宝石的金器29件!”
顿了5秒钟,张海诺继续道:
“按照我们事先的约定,这些财富归大家所有,并按照军衔和资历进行分配。鉴于我们接下来将远航美洲,我提议将这些财富中的百分之二十提取作为公用资金,这些将用来购买补给和支付各项费用,对于这一点,有异议的可以现在提出来!”
这个提议早已在军官团队内部得到通过,为了更好的实施他们“保艇远航”的计划,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项措施。
等了几分钟,见大家都在等着下文,张海诺接着宣布:
“提取公用资金之后,剩下的百分之八十就是大家可以直接分配的财富了。决定离开团队返回德国的,将依照比例领取属于自己的一份。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各种财宝的价值难以确切计算,我们现在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估计值,而留下来的人,我们将在确定这笔财富的总价值后进行正式分配,现在离开的人,士官以下的可以获得土耳其金银币8000镑作为路费,以及从沉船上打捞起来的金币300枚、小型金器5件,今后团队在美洲的投资收获,现在离开的人仍可以享受其中的百分之零点五。有异议的,请现在提出来!”
接下来仍没有人说话,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赞同这个分配比例,而是大多数人都还在心里计算着这样的比例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几分钟之后,u21上的一名士官举了手。
“上尉,虽然您的分配比例从数量上看非常公平,但是那些镶宝石的金器还有从3号沉船点打捞起来的那串项饰似乎要比金币值钱很多啊!”
这个说法,立即得到了另外一些准备离开的艇员的赞同,所有人都在等着张海诺的解释。
“是的,你说的没错!”张海诺毫不回避的说道,“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将它们拆开来平分,价值也无法确切估计!所以,我们利用它们所进行的投资,现在离开的人将来仍可以享受百分之零点五的股份,也就是说无法分配的财物,我们将算在大家今后的分红里!”
刚刚说话的这位士官想了想,又问:“您保证将来会将那些收益分配给我们这些现在就离开的人吗?”
“是的,以冯芬肯施态因家族的荣誉作为保证!”
“还有冯赫森家族的名誉!”赫森在一旁补充道。
那位士官不再说话,不过,这时又有另一个声音从靠后的地方传出:
“如果我放弃这百分之零点五的分红,现在可以多领取一些金币吗?”
张海诺不假思索的报出一个数字:“80枚沉船金币和1件金器,如果你觉得这些财报放在自己手里更安全的话!需要提醒的是,几天之后我们将在西班牙港口靠岸,你们可以在那里乘船返回德国,也可以经由西班牙和法国从陆路贵国,但不管哪一种,你们随身携带的金币都得由自己看管好!”
这样的提醒,似乎比警告还要有用,不过对于一个已经决定不再漂泊而返回德国的人来说,张海诺相信这些话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初衷,但对于那些观望者,他仍希望用情和理进行说服。
“现在,请决定离开的人站在我的左手边,决定留下的站在我的右手边,还需要考虑的请留在原地!”
张海诺的话音刚落,就有人开始移动,普罗尔、塞茨是赫森的得力助手,但他们对家庭的牵挂和责任感让他们义无反顾的走到了左边,扬克在u148上也一直尽职尽责,出于相同的原因,他也加入了离开者的行列。张海诺对此虽然十分的遗憾,但也必须尊重他们的选择——有条件的允许一部分人离开,这对于保持团队稳定和凝聚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反之则可能导致团队成员貌合神离甚至在关键时候出乱子。
渐渐的,两大阵营的面孔渐渐清晰起来,让张海诺和赫森感到欣慰的是,大部分人还是站到了自己的右手边,十分钟之后,已经没有人再站在原地。
张海诺在心里飞快的数了数,最终仍有12人决意离开,看得出来,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他们的心情都很沉重。相比之下,那些决定留下的人一个个都昂首挺胸,仿佛一群刚刚入选一线部队的优秀士兵。
*****************************
“事实上,我不是什么奥地利商人,我叫海诺冯芬肯施态因,德国海军上尉!这位是我的同僚,罗德里克冯赫森上尉!”
再一次站在托马斯和水手们面前时,张海诺已经换上了那身熟悉的德国海军制服,站在他身旁的赫森,则一如既往的保持着自己的威严和高傲。
这话一出,包括托马斯在内的8名德国籍水手都显得十分惊讶。
“林克先生,噢不,现在该称您冯芬肯施态因上尉先生,能告诉我们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吗?”人高马大的托马斯双手一摊,显得非常的不理解。
“我很抱歉之前隐瞒了自己的身份,但我这样做也是有苦衷的!想必各位已经知道德国海军的主力舰和全部潜艇都被协约国扣押了吧!”
张海诺顿了顿,接着说道:“战争失败了,但我们不愿意看到德国海军最宝贵的财富落入英法等国手中,现在,我需要你们的帮助!你们每一位的帮助!”
水手们都窃窃私语起来,而托马斯低着头想了一会儿,然后扭头对水手们说道:“安静!”
这声音不大,但看起来非常有效。
“上尉先生,您需要我们帮什么忙?”托马斯平静而认真的盯着张海诺。
“履行一个德国公民的神圣义务,为国家、为海军保守秘密!”
张海诺有意将这件事情放大到一个国家的高度。
“秘密?什么秘密?”托马斯果然瞪大了眼睛。
“在有生之年,不得对任何人透露你们在这里看到的东西!可以吗?”张海诺诚恳的看着托马斯和这些德国水手们,他当然相信,这些以国家荣耀至上的人会帮自己这个忙,但他现在依然要口头确定这一点。
托马斯想了想,说道:“如果是对德国有益的事情,我们义不容辞!”
他身后的水手们也纷纷应和到。
“那好,我现在宣布你们已经成为德国海军的辅助人员了,从今天起享受额外的出海津贴,等回国后我会替你们向海军申请勋章的!”
“辅助人员”的身份和“勋章”,现在都还只是空头支票,但张海诺需要通过它们来提高这些水手的荣誉感。再说不出意外的话,10年之内雷德尔就能够升任德国舰队司令,到时候要为几个有功人员申请勋章还会是难事吗?
托马斯并没有当场接受张海诺开出的条件,而是问:
“可以让我和我的人商量一下吗?”
“当然!”张海诺伸出右手,大方的让他和自己的伙伴商量商量。
3分钟之后,水手们商量好了,并依然推选托马斯做他们的发言人。
“上尉先生,如果这一切都属实的话,我们很乐意为德国海军效劳!非常冒昧的问一下,您怎么才能让我们相信您确实是德国海军军官并且有特殊任务在身呢?”托马斯这话并没有质疑的口气,而是希望在加入这个事关国家机密的行动之前在最后确认一下。
张海诺微笑着说道:“如果我和赫森上尉这身军服还不能证明的话,你们可以现在就到甲板上去,我们的u148就在快速号右舷!”
“u148?”连同托马斯在内,每个水手再一次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张海诺转身朝甲板走去,水手们稍稍愣了一下,然后一个个跟在他后面。
可想而知,当一艘排水量达到1500吨、装备三门甲板炮的德国远洋潜艇出现在自己视线中时,德国水手们脸上会有怎样的表情。
“托马斯!”
张海诺唤了一声,此时托马斯和其他水手一样也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还有大家!”张海诺大声说了一句,这才将水手们的目光重新吸引到自己这边来。
“你们现在愿意帮我这个忙了吗?”
水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都从惊讶转为喜悦和兴奋。
“当然,当然!”托马斯最先回过神来,他似乎本来想敬礼的,却意识到自己还不算是正式的军人,只好耸耸肩膀,“先生,我们乐意为您效劳!”
“德国海军并没有屈服!”张海诺乘势对这些德国公民们说道,“我们保留着德国海军最大的希望!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们终将重新崛起!”
崛起之路
第031章 - ~彼岸~
努力,努力求票,呵呵!
:
随着战争的结束,一度让协约国海军头疼不已的德国潜艇部队终于从大洋上销声匿迹了,根据贡比涅森林停战协议,这些犀利的进攻性武器在协约国舰队的押送下和德国海军的74艘水面舰艇一道前往斯卡帕弗洛。它们的命运已然不在自己手中,用不了多久,等协约国内部商讨出一个合适的分赃比例,它们就将被自己的新主人领走。
曾经辉煌的德国远洋舰队却落得这样的下场,熟知那段历史的人无不满怀唏嘘,张海诺也不例外。如今,他仅凭一己之力为德国海军潜艇部队保留下最后一颗火种,但他心里却没有为此而多么的骄傲,相反的,他不仅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好这颗火种,还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德国一流的潜艇技术保留和传承下来。
战后的德国,正在经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大量的人才正在流失。一些人是以移民的方式远走他乡,一些则是被英、法、美等国聘走。在张海诺的印象里,虽然德国早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就已与荷兰等国合作的方式秘密研制潜艇,成果却是几艘跟一战潜艇技术水平相当的近海潜艇,直到二战爆发之后,德国潜艇部队才逐渐恢复了一战时期的威风,一些性能先进的潜艇以及电动鱼雷、艇载雷达被陆续研制出来并装备部队,但是熟悉二战德国潜艇作战史的人都知道,这些精锐装备出来的时间太晚,装备的数量有限,就像喷气式战斗机一样,尽管在技术上领先于各国,却仍无法改变德国再次战败的命运。
**********************************
“我谨以上帝的名义发誓,绝不向任何人,包括自己最亲密的家人、朋友,泄露和u21、u148以及这些财富有关的任何秘密,如有违反,我死后灵魂将永受炼狱之苦、不得解脱!”
当最后一位决意回到德国的艇员把手按在圣经上发出这样的誓言之后,赫森朝张海诺点点头,开始向这些艇员发放他们应得的一份财富。
两天之后,快速号在西班牙东部港口马拉加靠岸,12名正式离队的艇员将在这里下船,他们可以乘火车前往西班牙的北部港口再从那里搭乘邮轮返回德国,也可以试着穿过西班牙和法国由陆路回到德国。
8000镑的土耳其金币和银币,一个不大的钱袋就能装下,倒是那些沉船古金币和金器,艇员们都小心翼翼的藏在行囊最里面,所有人都将自己的艇员制服留在船上,穿着普通服装的他们,至少在外貌上和一群被遣散的水手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征得所有人同意之后,张海诺将一袋额外的金币交到扬克手中,这位正直的u148枪炮长自愿在返回德国后及时将这些钱分发到其他艇员的家人手里,好让他们在艇员们重新返回德国之前不至于因为生计而苦恼。
快速号只在马拉加停靠了24个小时,但就在这短暂的一天时间里,张海诺在港口迅速敲定了两笔交易:一笔是数量多达万件皮革制品,这也是西班牙的特产之一。不过购买这些皮革倒有些机缘巧合的意味,因为张海诺原本的目标是西班牙最富盛名的雪利酒,却在马拉加港的码头附近碰到几个四处向人兜售皮革的商人,看这几个人衣着不错但愁眉不展,张海诺上去一问,才知道他们三个月前和德国的一个商会签订了大宗皮革买卖合同,没想到这些皮革准备好了,那家德国商会却突然倒闭,由于手里的资金都用来收购这些皮革,他们才会这样焦急的临时寻找买家。
在检视过那些皮革并确定这不是一个精密的骗局之后,张海诺大方的以比原价低两成的价格买下了这些皮革——虽然土耳其镑在西班牙几乎不怎么流通,但是土耳其金币还是绝大多数商人都欢迎的。
在这之后,张海诺又前往当地的酒业工会,以7枚土耳其金币一箱的价格从当地供应商那里买下了400箱雪利酒的现货,这些也都在快速号启航之前全部运上船。这时候,快速号已经俨然成为一艘满载各种散货前往美洲的远洋轮船,登记的40名船员和8名乘客也全部到位——从u148号上抽调16名艇员之后,仍有29人留在潜艇上,这完全可以满足u148的正常航行之需。
离开马拉加港的当天下午,快速号驶进了直布罗陀海峡,多少让张海诺感到意外的是,驻守这里的英国当局只是花了一些时间确定快速号的身份,却并没有派人登船检查。看来尽管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还没有签订,但在各战胜国都在想着如何从德国人身上捞取更多的利益,至于战争,那早已随着德皇逊位和《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的签署而结束了。
更让张海诺感叹不已的是,直布罗陀的反潜警戒线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被撤除了,为了防止商船在这一带误撞水雷,英国人干脆用显眼的浮标将雷区标示出来。或许在这些英国人的思维里,每一艘德国潜艇都已经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了!战时的种种管制体制么,该结束的就结束,该降低等级的就降低等级,海上航线的秩序越早恢复到和平时期,对英国发达的海外贸易越有利。
张海诺原本还有些担心英国人会对这艘土耳其籍货轮上全是德国水手产生疑惑,现在看来倒有些杞人忧天了。快速号安然无恙的穿过了直布罗陀海峡,到了午夜十分,u148也潜过海峡了。和张海诺进来时偷偷摸摸跟着西班牙货轮不同,赫森采用的是关闭发动机跟随洋流飘出的方式,当然,这只适合于对海文情况非常熟悉的指挥官,像张海诺这样“半路出家”而且对各种洋流又不甚了解的人就不合适了!
驶过直布罗陀海峡之后,前往美洲的道路基本上就畅通无阻了。快速号上搭载了大量的淡水、米面和足量的活牛、活羊、蔬菜、水果,因而船员以及u148上的艇员们餐桌上的食物十分丰富:布拉茨和u21上的火头军莫尔藤专门制作欧式风格的食物作为主食,艾尔加太太每天都会将一只羊或者半头牛制成土耳其风格的烤肉,还有许多土耳其风格的菜肴,这样的搭配让包括张海诺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大呼过瘾!
留下的艇员每一个都是自愿前往美洲的,这样一来,张海诺和赫森也就可以放心的将他们进行轮换:远洋货轮毕竟在空间、舒适性各方面都比潜艇好,所以一批艇员只需要在u148上呆上几天就能换到快速号上来休息一段时间,享受一下轮船甲板上的阳光和相对宽敞的空间。
一周之后,快速号驶入亚速尔群岛添煤加水,经过了这个中转站之后,这一船一艇组成的特殊编队进入了浩瀚的大西洋中部。在抵达南美洲之前,他们遇到了一些坏天气,虽然颠簸得够呛,但远洋货轮加远洋潜艇的组合在适航性方面还是值得称道的,风浪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实质性的麻烦。
1919年6月4日,船员们终于遥遥望见了美洲大陆,按照他们的计划,快速号的第一站将是美国的纽约港,卸下货主托运的那些地毯、纺织品只是一个附带的目的,张海诺最主要的意图在这里将一部分沉船金币和金器珠宝兑换成在美洲大部分地区都通用的货币:美元!
崛起之路
第032章 - ~再访纽约~
张海诺上一次来到纽约时,给这里的政府和居民都带来了巨大的恐慌,不过当时并没有任何一个美国人见过这位德国潜艇指挥官的庐山真面目。这一次,当他和快速号一起从自由女神像旁经过的时候,还是没有多少人把目光投向这样一艘毫无特色的中型远洋货轮以及这位站在船头看风景的欧洲青年。
这时的奥斯曼帝国,被人们成为欧洲病夫。在张海诺的印象里,美国人素来喜欢区别对待各国访客,像土耳其这样没落的贵族,他们自然不会多么的以礼相待。不过,当上船来检查各种通关证件和航运文件的美国官员发现这艘船上的船员大多是欧洲人时,口气顿时缓和了许多,但还远远够不上友善——随着德国战败、大英帝国元气大损,现在的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俨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在一战这个大赌盘中最后时刻的成功押注让山姆大叔收获匪浅,同时还极大的提高了民众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恩伯特林克,奥地利人?”
拿着张海诺在伊斯坦布尔花高价伪造的假护照,戴着一顶和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军所使用的军帽样式非常相似帽子的美国官员冷淡的问道,虽然美国在一战中几乎未和奥匈帝国的军队正面交手过,但奥匈帝国毕竟是同盟国的支柱之一,同时也被广泛认为是一战的主要发起者。
随着一战的结束,曾经庞大的奥匈帝国分裂成了许多小国家,现在的奥地利已经成为一个纯粹的内陆国家,国力和战前不可同日而语,在协约国眼里已经没有什么威胁可言了,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削弱德国的战争潜力,并阻止德国和奥地利这两个德语系国家合并。
正因如此,这位美国官员并没有在张海诺的“奥地利身份”上挑刺,再说这本“假”护照其实也就是用一本空白的真护照填上假资料,然后再用专门的工具盖章、压制钢印。在这个压根没有网络技术的年代,拿着这样的护照在美国被识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是的,奥地利商人,船上一部分货物的货主!”
张海诺用他那在英国人眼里“极不纯正”的英语回答到,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多数中国学生能写、能听,但唯独英语的口语水平非常有限,这也就是张海诺为什么可以听懂美国人的广播却又受到上次俘获的那位英国军官嘲讽的原因了。
在仔细检查过这艘船只的各种通关文书、航运资料和船上的货物并确认无误之后,这位美国官员一脸轻蔑的问道:“你们准备在纽约停留多久?”
要呆多久恐怕还论不到你这个小小的海关公务员管吧!张海诺心想。他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先生,我们是商人!如果快的话,这批货一个星期之内就能脱手,至于离港么,自然要等到船重新装满货物了!”
“嗯!”这个身材一般、胡子显然是早上刚刚刮过的美国官员也没什么好说的,这纽约不比伊斯坦布尔,明里向船主收受贿赂是不可能的,但他临下船之前还是不太友好的说了一句:“这里可是民主和法制的国家,你们最好不要作出什么违反美国法律的事情来!”
张海诺没有兴趣和这样一个无趣的美国小官员计较,在叮嘱西蒙和吉瑟尔留在船上看好货物和船员之后,他和奥托首先根据那批纺织品的货主提供的联系方式找到了对方派驻纽约的办事处,并让他们尽快过来提货。在这之后,两人又在码头区的几家商会转了转,打听了一下皮革、雪利酒、咖啡豆、大麦和牛油在纽约这边的价格,结果皮革和雪利酒是有赚头的,但大麦、牛油和的价格就和土耳其那边差不多了。由于巴西这个咖啡大国的关系,咖啡豆在美国的价格甚至是低于土耳其的。不过,张海诺的目的并不是依靠这少量货物大发其财,而是让自己在外人眼里确实像个正经商人。
到了晚上,土耳其人领走了纺织品,大麦、牛油、皮革、雪利酒和一半的咖啡豆也都出手了,快速号的货舱里顿时空了许多,同时张海诺手里也多了厚厚一叠美元纸钞——一战结束时英镑仍是这个世界上流通范围最广的货币,但根据国力强弱和影响力大小,美元显然已经比英镑更具有充当世界货币的资本。
第二天,张海诺依然和奥托在码头附近的各个商会之间奔波,询问各种货物的价格和各种商业信息,一副非常忙碌的样子。和之前的凭空推测不同,现在张海诺可以更为切实的了解到美国在这个时代的商业情况:没有人听过麦当劳、肯德基、尼龙和太阳镜这些东西,不过可口可乐在美国已经是小有名气了,派克钢笔在1919年就已经是一家实力非常雄厚的文具企业,华尔街的股票和期货依然有赚有赔、跌宕起伏,这些都是他在学校的经济学书本上无法详细了解的东西!
到了第三天,张海诺终于吃进了来到纽约后的第一批货物:2000辆骏马牌自行车,这是一个在后人耳中闻所未闻的品牌,或许它本来就只在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但张海诺看过他们的样品之后觉得这种产品在南美国家有一定的销路,所以向厂商订购了2000辆,厂商表示目前存货只有800辆,全部货物要到两周之后才能补齐,这正合了张海诺的意。
快速号抵达纽约港的第四天,张海诺终于开始办正事了。6月初的纽约还不算太热,他里面穿一件丝质的纯白衬衣,外面是米黄铯的休闲外套,下身一条优质丝棉制成的灰色西裤,外加一双绑鞋带的低帮皮鞋,这一身可是他花了500镑从伊斯坦布尔最好的裁缝店量身定制的。
当然,奥托和布拉茨也有新家什,这些也都是他们离开伊斯坦布尔之前准备好的,此外他们还为艇员们一人准备了一套普通船员服和一套平民衣装——不管在海上航行还是进入港口,留在快速号的人肯定是不能再穿德国海军的军服了!
换好衣服之后,张海诺和奥托一人拎上一个黑色的小皮箱,布拉茨依然扮演着强悍保镖的角色,尽管他用锅铲远比用枪的技术好。下船之后,他们直接在码头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