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海诺的计划中,这个合伙伴必须是绝对可靠的。
这种可靠不仅仅是个人信誉,还要具备对德意志的强烈荣誉感和归属感。
“唉,惭愧惭愧,在下的造船厂规模小得很,也就能造小型机帆渔船和短途货轮!这么多年亦只是勉强维持运作而已!”
施奈德这话有一定的谦虚成份,但在这家造船厂里逗了一圈之后,张海诺通过自己的眼睛作出判断:这是一个仅能造小型船只的造船厂,一共也就4个小型船坞和不到50名造船工人。
不过,张海诺看中的并不是这块地和这里的设施,而是施奈德这个拥有巴西国籍的德裔移民以及施奈德造船厂的这块牌子。海德伍特说得很清楚,拥有一个萨尔瓦多本地造船厂的名头,在这里进行投资、收购都要方便许多!
参观完造船厂之后,可能有将近五十七、八岁,看起来仍像个老海员而不是船厂主的阿尔伯特施奈德先生将张海诺和奥托请到了他的办公室里。一个小船厂也不会有多么宽敞多么奢华的办公室,不过这里的布置却充满了船的味道:地球仪、大幅海图、精致的单筒望远镜还有不少漂亮的海贝。
弗洛伦丝帮着煮了一壶咖啡,然后倒在张海诺和奥托面前两个金属质地的咖啡杯里。
“听弗洛伦丝说施奈德先生从前一位海员?”
张海诺以一个奥地利商人的身份说道,如果找施奈德这样一个拥有巴西国籍的德裔移民当自己造船厂的公司代表,自己也就不需要太担心别人去核查自己的真实身份了——公司真正鼓动的资料么,在不少国家的法律中都是受到保护的。
“是啊!我先后在两艘远洋货轮上干过,最初是在汉堡船运的菲特伦号上担任水手,刚上船那会儿只有15岁,而且一干就是10年!我25岁的时候开始在大名鼎鼎的汉堡号邮轮担任二副,一干又是8年!那时候,我的叔叔,也就是弗洛伦丝的爷爷,举家移民到了巴西,他们在稳定下来之后又邀我前来。想想当海员的日子虽然很有意义,但却常年远离陆地、远离自己的家人,所以就放弃了那份不错的工作来到巴西!这一晃眼18年就过去了,时间真是不留人那!”
施奈德往椅背上一靠,似乎在回忆着自己正值盛年时在那艘大型远洋货轮上工作的场景,海员的工作虽然累了点,但收入还是颇叫人羡慕的,而且还有机会不断往上爬直到成为一船之长,所以在一般人眼里这也是个比较有前途的职业。
张海诺和奥托相互一望,看来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样一个自小在德国长大、且多年从事海员工作的德裔移民,相比于一般的德裔移民应该具备更多的“德式内涵”。不过在确定这点之前,张海诺打算再旁敲侧击的看看他究竟是否值得自己“投资”。
“施奈德先生如今在德国还有亲属吗?”
施奈德颇有感慨的摇摇头,“没有了!自从我的妻子去世之后,我的亲人也就弗洛伦丝他们一家了!”
张海诺道:“这样也好!至少不用像我们一样,战争中每天都要为那些奔赴前线的亲人担忧,战争结束了也还要担心他们的生计,不是么?”
一提到战争,施奈德的眼神顿时黯淡了许多,他轻叹了一口气,也不说话。
这时,弗洛伦丝站出来替他解释说:“在过去的四年里,我伯伯他其实每天都在关注战局的,你们不知道,当前几天德国公海舰队自沉的消息传来,伯伯一个人难过了好久!”
“弗洛伦丝!”施奈德轻声阻止侄女继续说下去,他一脸歉意的对张海诺和奥托说道:
“我们还是不谈这些叫人不愉快的事情了!听说二位到此来有意投资造船业?”
“是的,我们的确有这个意向!”张海诺谨慎的问道:“施奈德先生的船厂有出售的意向?”
施奈德摆摆手,“这个造船厂是我一手建立起来的,我就像是这里的船长,还指望着在这里养老呢!不过,如果二位想要投资造船厂的话,我倒是可以给二位一些建议和帮助!要在萨尔瓦多建造船厂的话,首先要从市政府那里……”
“施奈德先生,抱歉打断一下!”张海诺认真的看着对方,“难道您就没有想过将扩大这座造船厂的规模,让它从一艘只能造小货轮的船厂逐渐变成为能够建造巨型邮轮的大船厂?”
听到这话,施奈德愣住了,目光在张海诺年轻的脸上停留了许久。
“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位受人尊敬的船长,却一直未能如愿!来到巴西之后,我何曾不想让自己的造船厂逐渐扩大规模,最终能够造出万吨巨轮,可是……可是像我这样的小型造船厂利润非常微薄,购买材料、支付工人薪水之后,每个月所剩无几,又如何扩大船厂的规模呢?”
“如果您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我们会努力将它建设成为第一流的大船厂。事实上,我们已经和副市长海德伍特先生谈过了,他愿意全力支持我们,只要项目确定下来,我们也将从德国聘请最好的工程师、船舶技师和造船工人!现在,我们只缺一个合伙人,一个真正可靠的合伙人!”
“噢……”施奈德这次没有立即拒绝他们的建议,而是沉思了好一会儿,问:
“林克先生准备投入多少资金?”
张海诺伸出右手,作出一个五的手势:“前期50万美金,后期视具体情况还将扩大投入!施奈德先生,只要您同意,我们愿意出2万美金买下这座造船厂百分之九十九的股份!”
“百分之九十九?”施奈德笑了,这似乎是一种苦笑。他很清楚这个投资比例意味着什么:自己将成为这两位年轻奥地利商人的签字笔,当然,如果这个船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并最终成为大型企业的时候,那百分之一的比例也是相当惊人的!
崛起之路
第042章 - ~施耐德的疑惑~
直到在协议书上签字的那一刻,阿尔伯特施奈德也不敢相信这一切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就在24个小时之前,两个来自奥地利的年轻商人找到自己,他们表示愿意出资2万美元买下这个造船厂百分之九十九的股份。
2万美元是怎样一个概念?那可以在1919年的巴西买下400头牛,或是20条大型机帆渔船货轮或者短途货轮。如今在萨尔瓦多,拥有2万美元也算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富翁了。如果把这个小造船厂出售给当地人的话,他估计最多只能卖7000到9000美元!
当厚厚一叠美元摆在自己面前之时,施奈德终于可以确信这不是一个低级的恶作剧,而协议中唯一要求自己尽的义务,就是继续担当施奈德造船厂的企业代表,代表公司签字、行使委托或接受委托。
超值的2万美元,一份只需领薪水不需要管事的闲差,甚至还能保留这家造船厂的名字,于公于私、于情于理,施奈德都找不出拒绝的理由。
可是,就像一位老船长从自己熟悉的岗位上退休一样,施奈德心里有种难以言喻的辛酸,毕竟自己在这家船厂倾注了许多的心血和精力,这十几年来更是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然而在内心深处,他又是那么希望施奈德船厂会像两个年轻奥地利商人描绘的那样,最终崛起成为第一流的大船厂,让施奈德这个名字传遍巴西甚至世界!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时间里,作为施奈德船厂的企业代表,施奈德每天都跟着这两个年轻人东奔西跑,外资入股登记、企业股权结构变更、银行资金转入,还有向市政部门申请船厂用地、报备投资计划也都需要自己代表造船厂签字。在海德伍特这位副市长的帮助下,他们办理这些事务要相对简单很多,不过由于他们申请造船用地涉及的面积较大,海德伍特说大概要到1个月之后才能得到批准。
忙完这些事情之后,施奈德好不容易休息了两天。等他回到船厂的时候,却发现之前的工人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20多个生面孔,而且这些人无一例外都说德语,这让施奈德非常奇怪,不过船厂的两大股东——林克和布劳恩解释说这些都是跟随他们一同来到巴西的老下属,原本在快速号上担任水手,现在快速号暂时还没有远航计划,所以就让他们都过来帮忙了。至于之前的工人们,张海诺说已经放了他们两个月带薪假,又能拿工资又不用干活,工人们都开开心心渡假去了。
林克和布劳恩似乎从不在船厂办公,所以那间老办公室依旧被保留下来给施奈德办公用。虽说是办公,可施奈德现在整天也没什么正事可做,要么就在办公室里看看书、整理整理自己的收藏,厌倦了就到干船坞那边逛逛。目前船厂的4个船坞有3个有造船任务,其中两艘是机帆渔船,一艘是150吨的小型货轮,唯一没有任务的3号船台,现在已经成了林克他们的第一个改造目标。
“林克先生,你们这是……”
看着新来的工人不断将这个原本只有30来米长的干船坞向后拓展,宽度却没有相应增加,这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干船坞反而像条水渠,所以施奈德心里十分好奇。
“噢,施奈德先生,您叫我恩伯特就可以了!”
张海诺客气的说道,为了不在交谈时说漏了嘴,他现在干脆当自己是恩伯特林克,只有在回到快速号时才允许艇员们称呼自己上尉或是海诺上尉。
“我们准备把这里改建成为一个仓库,用来存放我们从美国运来的货物!”
施奈德原本以为他们是在改造干船坞,没想到却是要将船坞改成仓库,这大大出乎他的预料,于是他很惊讶的问:
“仓库?船厂不是有两个零备件仓库吗?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将其中一个腾出来!或者再在空地上搭建一个!”
“呵呵,我们这次可运来了1500辆自行车,一下子也卖不掉,再说这3号船坞也实在太小了!别担心,施奈德先生,等我们的新土地批下来,全部的船坞和设备都会转移到那边去!这边就改造成专门的仓库区!”
张海诺手里一边比划着,确实,如果要将这小造船厂升格成为大型造船厂,这里的土地、船坞和设备都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噢!”尽管对方的解释充满了对未来的展望,但施奈德还是有些失落,毕竟这船厂是他当年看着建立起来的,他还能依稀想起那时候浑身上下都是干劲的自己。
对于他们的“仓库改造计划”,施奈德不再过问,他默默看着工人们继续将这条“水渠”向后拓展,直到约有120米长为止。接下来,工人们又将它向两边拓展,最后成为一个120米x15米的方形干池子,如果灌满水的话,这里几乎可以马上用来举办游泳比赛了!
这群人随后的施工,依然让施奈德摸不着头脑。这个池子本来就有2米深,其中有一多半位于水平面以下,但他们似乎并不满足于这个深度,所以不断向下挖,米、3米、米、4米,随着深度的增加,池底渗水情况越来越严重,到后来他们不得不用两台水泵一刻不停的抽水,这才勉强将池地挖深到将距离地面7、8米的样子,再用混凝土加固它的四壁和底部,完工之后开始注水,直到让池子中的水和海平面相当。
注水完成之后,这些人开始在这个池子顶部搭建围墙和封顶,这封顶高出地面半米,看起来就像是个主体隐藏在地下的大掩体。不过这还没有结束。在搭建了足有半米厚的封顶之后,工人们又开始在上面竖起两米多高的围墙,搭上钢筋横梁,并用水泥将上层封底,然后在正面装上两扇大铁门。
如果没有看到前期工程的话,施奈德也许会把这个大盒子当作是缺乏美感的人工建筑物,可是他们之前挖掘的那个大池子究竟有什么用途呢?
很快,一排排自行车被运进这个库房,最终将它塞得满满当当的。接下来,林克他们又在市区租了一个门面,招了四五个店员卖起了自行车,这更是让施奈德摸不着头脑!
终于有一天,施奈德发现那个叫米切尔布劳恩的奥地利人带着工人们悄悄挖开旧3号船坞靠外的围埝——在船只的建造过程中,这围埝是用来防止海水进入干船坞的,但是等船只的主体完工之后,就需要往干船坞里注水以检验船壳的密封性,然后再拆掉临水那一侧的围埝让船只离开船坞。
直觉告诉施奈德,这几天一定会有事情发生,于是,他决定要悄悄看看这些家伙究竟要干什么。
崛起之路
第043章 - ~意外的枪声~
本书定于明天(5月12日)中午12点上架,还望大家多多捧场,万分感谢!
:
蒙蒙细雨中,快速号缓缓驶离码头,不过这一次不是要去远航,在给萨尔瓦多港口当局的离港事由中,船长艾尔加填上了“出港测试轮机,三天内返回”。
这一次,张海诺将奥托和一小部分艇员留在了萨尔瓦多,确切的说是留在施奈德船厂做接应。那个由3号船坞改造而来的秘密潜艇库虽然简陋,但用来储存u148还是非常可靠的——如果没有看到整个施工过程,有谁会想到这样一个停满自行车的仓库下面会有一个潜艇库呢?
工人们都放假回去了,等他们回来的时候3号船坞将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仓库,这个过程中唯一可能看出端倪的,或许就是施奈德了!
随着加入这个计划的人越来越多,参与者成份也复杂起来,泄密的可能性正在增加,这将是计划中又一个无法回避的挑战!张海诺早就一再警告艇员们不得向那些在快速号担任司炉和机械维修技师的德国船员透露有关沉船宝藏的事情——当那些人发现自己参与了这个计划却无法和德国艇员们一样分享巨额财富的时候,难保某些心理不平衡的家伙会作出什么愚蠢的事情来。
可是,艇员们却并不是个个都能做到守口如瓶,尤其是在灌下一杯又一杯的“马尿”之后,嘴巴似乎就开始不受大脑控制了。终于有一天,托马斯找到自己,说他们8个船员既然是这个计划的一份子,又是“海军编外人员”,理应分享那些沉船宝藏,何况连那两个土耳其人都分到了一份呢?
张海诺没有直接拒绝托马斯的请求,而是告诉他,所有的艇员,连同土耳其人阿尔萨兰和艾尔加一家,都在打捞沉船宝藏的过程中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目前这个分配的原则是得到所有人认可的。包括托马斯在内的8名船员在从土耳其远航至美洲的过程中的确出了力,但是付出和劳动总是成比例的,所以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待遇,但是沉船宝藏的话,除非得到集体通过,否则他不能自作主张的决定是否将他们8个人纳入进来!
托马斯当场就气鼓鼓的离开了,为了安抚这些船员,张海诺在和奥托等人商量之后,决定今后造船厂的收益也分他们一份,只是比例要比艇员们低许多。当张海诺将这个决定向这8名船员宣布时,他们的反应却非常的冷淡——很显然,宝藏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不得已,张海诺只好让艇员将这8名船员严格监视起来,万一有意外情况出现,准许他们动用武力强行扣押这些人。
虽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张海诺并不希望看到流血事件在自己团队的内部发生,然而另一方面,人性的贪婪又是无法避免的:
担着同样的风险,干着相同的活儿,付出的汗水甚至更多,却只能得到一笔有限的薪资;而另一方面,只要将这个消息出卖给英国人或者美国人,就可能一次性获得不菲的奖金,从而一举成为富翁。换了是谁,大概也不敢保证自己会百分之一百的拒绝后面一条路!
那么,还要让施奈德知道这件事情的内幕吗?
张海诺心里很矛盾,艾尔加和阿尔萨兰加入进来并一直循规蹈矩、遵守本分,是因为他们在土耳其的生活非常糟糕,加入这个团队之后不仅得到大伙的照顾,还和艇员们一样拿分红,这当然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可是施奈德呢?还有托马斯和7位德国船员,以及今后还可能知道这个秘密的人,都分给他们一份财富吗?
张海诺并不贪心,但是参与分配的人越多,分到每个人手里的财富也就相应减少了。长此以往,难保那些跟着自己冒险“驾艇潜逃”的艇员们不会产生不满情绪,一旦这个团队因此而产生裂痕,后果将是难以预计的!
在8节的经济航速下,快速号花了16个小时才抵达预定会合海域。还是老样子,由艇员们使用船上的信号灯发出事先约定好的信号灯,直到潜伏在这片海域的u148发现为止。这些看起来简单,可是张海诺非常清楚,赫森和艇员们在艇上等待的日子有多么难熬,好在等他们将u148藏到那个秘密的潜艇洞库里,艇员们至少可以过上好几年安生日子了!
重新和u148会合之后,张海诺把赫森以及艇上的军官们召集到了一起,就着地图跟他们详细讲解了萨尔瓦多港沿岸情况以及u148进港的预定路线。他们之所以选择萨尔瓦多港发展,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这座港口是位于托多斯湾东岸,也就是说它并不是一座传统的封闭式港口——这座商港的码头由南至北一线排开,各有各的防波堤。这意味着u148从外海前往施奈德船厂并不需要经过狭窄的航道,而它唯一要避免的,就是被进出港的船只或者岸上的人发现。
正因如此,张海诺他们决定在晚上指挥u148进入港口,快速号则负责引航和掩护,只要操作得当的话,这样的行动难度并不会比他当年率艇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大!
入港计划的细节确定之后,张海诺计算了一下时间,快速号和u148号此时以7到8节的航速行驶将正好在午夜时分抵达萨尔瓦多港。为了确保这次行动一次性过关,张海诺决定和赫森联手指挥u148号,以自己对萨尔瓦多港的了解加上赫森出色的指挥调控能力,成功的几率无疑将大大增加!
张海诺和赫森都去了u148,西蒙成了快速号上的最高指挥官,一并留在这艘货轮上的还有另外24名艇员,托马斯和船员们仍在在锅炉舱和轮机舱工作,但每次想到他们,张海诺心里就很是郁闷,当初怎么就没看出他们会是那种弃国家大义而贪图自身利益的人?这该说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还是日久见人心,抑或应该控诉人性贪婪的一面呢?
尽管如此,想着西蒙和艇员们在快速号上占据着人数上的绝对优势,他们手里还有2支手枪和3支步枪,张海诺离船的时候并不担心船员们会在这个时候掀起什么风浪来,但他错了,事实告诉他,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松警惕!
如果白天的雨一直这么下下去,对张海诺他们是非常有利的,然而天往往不遂人愿,就在他们航行到距离萨尔瓦多只有三个小时行程的时候,雨停了,在风的作用下,漫天乌云竟迅速散去。等快速号和u148抵达萨尔瓦多港外的时候,明亮的月光洒满海面,经历了雨水的冲刷之后,萨尔瓦多城显得那样的干净和安详。
“还好,现在大多数居民应该都睡了!”
u148的指挥塔上,张海诺看着前方的港口说到。时钟已经指向凌晨1点10分,前方已经看不到几盏灯光,只是这月光远比全城***通明时还要亮,站在萨尔瓦多的制高点,人们可以看清每一艘从港口驶过的船只,哪怕它只是一艘排水量20吨的小货轮!
在这种情况下,张海诺他们迅速调整之前的方案,快速号以5节的航速在前,u148以稍慢的航速以潜望镜深度紧随其后潜行。根据张海诺事先从施奈德以及几位当地船工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只要是不太靠近海岸的地方,水深一般都超过20米!
月光再明亮,站在岸上的人也不会发现海面上那根小小的潜望镜,快速号留下的尾痕很好的遮蔽了潜望镜在海面上划出的水花。在张海诺和赫森的共同指挥下,u148按照计划缓慢的向施奈德船厂所在的地方驶去,届时只要用快速号在靠外的地方挡住视线,这艘潜艇就能悄悄溜进那个由船坞改造的秘密潜艇库,而奥托正带着留守的艇员们在那里等待接应。
若是周围有异常情况,他们将会在看到快速号的第一时间发出灯光信号。
经过将近50分钟的超慢速航行之后,快速号开始减速,而通过推算以及观察沿岸建筑物,张海诺也知道自己距离施奈德船厂只有一步之遥了。这时,快速号尾部出现了用手电筒发出的灯光讯号:“一切正常,可以进入新基地!”
两分钟之后,u148开始上浮,张海诺紧跟着赫森上了指挥塔。不一会儿,他们已经能够清楚分辨出施奈德船厂3号船坞位置上建立起来的那座线条呆板的仓库了,用电筒灯光发出的信号也适时的从施奈德造船厂里面传来。
“一切正常!”
张海诺低声对赫森说道,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种非自然界的声音突然传入他们耳中。
啪……啪……
远远听去,这就像是有人接连放了几颗小鞭炮,但对于经验丰富的军人们来说,这种声音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
枪声?
张海诺和赫森齐齐将目光投向快速号,这个声音正是从那上面传来的!
他们哪里知道,快速号靠近甲板的位置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而在此之前,船上已经响了好几声枪,只是发生的位置在船舱内部而没有被外人听到而已!
两声、三声、四声,直到第六声,枪响终于平息了!
现在,张海诺和赫森已经来不及去弄清楚快速号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萨尔瓦多的一些市民想必已经被这枪声惊醒了,而摆在张海诺面前的路有两条:其一,立即指挥潜艇潜入水下,以免被寻着枪声而来的当地人发现;其二,以最快的速度将潜艇开入那个隐蔽的潜艇库,可这将担上非常大的风险!
崛起之路
第044章 - ~圣施奈德~
本书定于明日(5月12日)中午12点上架,还请大家多多捧场,万分感谢!
:
“现在我宣判:市民阿尔伯特施奈德在自己的造船厂内使用自购枪支射击空酒瓶虽然并没有触犯刑法,但深夜开枪惊扰了众多市民,并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故对其处以治安警告和5000克鲁赛罗雷亚尔的罚款!退庭!”
当法官的木槌“的”的敲响时,张海诺终于松了一口气。这里是萨尔瓦多当地的法院,就在四天之前,施奈德因为“深夜鸣枪”而遭到当地警察的逮捕,好在德裔副市长海德伍特出来替他说了情,再说除了一些市民受到惊扰之外,这件事情也没有给萨尔瓦多当地带来其他损失。5000克鲁赛罗雷亚尔虽说不少,但花钱消灾对张海诺他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了。
就在一周之前,张海诺还在犹豫是否要告诉这位德裔巴西移民自己的真实身份,现在他的顾虑已经完全不复存在了。四天前的那个夜晚,托马斯和另外7个船员突然袭击了负责监视他们的艇员。情急之中,吉瑟尔使用随身携带的手枪连连开火,在击倒三名船员之后也被他们扔过来的扳手砸中,托马斯等人抢了枪向甲板冲去,一路上又打伤了另外两名艇员——在这之前,枪击发生地点都在船舱之内,所以张海诺他们当时还毫不知情。
随后,西蒙及时带人赶到,双方在通向甲板的舷梯发生交火——这也就是张海诺他们所听到的枪声。托马斯只开了两枪,从吉瑟尔那里抢来的手枪就没了弹药,面对拥有手枪和步枪的艇员们,他只好带着剩下的船员退回底舱,机警的西蒙随即下令快速号向远离海岸的方向驶去,并最终利用人数和武器上的优势平息了这场小规模暴动,连同托马斯在内的4名船员先后被击毙,1人重伤不治,还有3人被关押起来,艇员方面则也有1人丧生、3人受伤。好在他们所受的枪声都不算太严重,仅以两位军医官就能搞定他们的伤口。
赶在警察出现之前,张海诺他们在奥托等人的策应下将潜艇开入由3号船坞改建而来的秘密潜艇库。正当他们担心巴西警察会搜查这座造船厂的时候,枪声再次响起,不过这次不是从快速号那边传来,而是发生在造船厂里——等警察们冲进造船厂的时候,现年54岁的阿尔伯特施奈德正一手拎着酒瓶一手用自己的左轮手枪向摆在墙根那里的空酒瓶子开火。
警察们不怎么费力就制服了施奈德,而这件事情也以“施奈德造船厂的船主阿尔伯特施奈德酒后在院子里用私人手枪发泄”告一段落。直到法院宣判时为止,施奈德虽然还没有当面告诉张海诺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干,但张海诺心里已经猜到了八九分。
法官宣判之后,施奈德被当庭释放,他随即和前来声援自己的亲友们一一握手拥抱。弗洛伦丝一家也来了,每一个人显然都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满意——就在几个月之前,一个巴西青年也是醉酒在家里胡乱开枪,结果被处以3个月的监禁。
在与亲友们打过招呼之后,施奈德朝张海诺走来,先是握手,然后是一个大大的拥抱。
“谢谢你,林克先生!”
施奈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几天张海诺没少往海德伍特那里跑,这位个人作风还算严谨的副市长虽然没有收他的礼物,但最终还是答应替施奈德说情,如今宣判下来了,和几个月之前那桩情况非常相似的案子相却是截然不同的结果,海德伍特在这其中的作用显而易见。
“别这么说,我们都是自己人!”张海诺话中有话的说到。
“呵呵呵……”施奈德颇有深意的笑了,在这法庭上也不便多说什么,他随即在亲属的陪同下朝外面走去。
这时,原本跟在父母后面的弗洛伦丝在张海诺面前停住脚步。
“林克先生,真不知道怎么感谢您才好!没有您的帮忙,我伯伯他……”
宣判之前张海诺还都将注意力放在了法官那边,所以也就没注意这位青春狂放之美的德裔巴西姑娘。她今天少见的穿了一条长裙,裙子虽然遮住了那双拥有健美曲线的腿,却遮不住她上身的丰满,说话时那一起一伏的胸部总是让男人们充满遐想。
“弗洛伦丝小姐,千万别这么说,施奈德先生之前帮了我们的大忙,我们又是亲密的合作伙伴,互相帮助理所应当!”
“不管怎样,还是要谢谢你!”
弗洛伦丝淡淡的一笑,“林克先生,其实我们一家都很希望邀请您去做客,一来也表示一下我们对您的谢意,二来嘛,也请您尝尝我们家顶级大厨的厨艺!”
“顶级大厨?”张海诺笑着看看弗洛伦丝,这位今天一身淑女打扮的德裔巴西姑娘怎么看也不像是大厨,也许导游才是更符合他形象的工作。
“怎么?不相信?”弗洛伦丝差点就将双手叉在腰上,但一想到今天的装束,只好放弃了自己的这个招牌动作。
对此张海诺早习以为常了,因为要出去办什么事情的话,他大多数时候都会叫上这位葡萄牙语翻译,所以相处的时间并不算少。
“岂敢!只是不知道弗洛伦丝小姐家里能够坐下多少人,既然要请客的话,怎么也应该把奥托他们都请来吧!”
“那没问题!在巴西,好几家人一起聚餐、跳舞是经常的事情,就算来三四十号人也没有问题!”说罢,弗洛伦丝一转身,快步朝门外走去,她今天用了一个精致的蝴蝶结点缀自己的秀发,头上还戴着一顶米黄铯的小洋帽,配着长裙看着很养眼,只是这大步流星的走路方式……
望着弗洛伦丝的背影,张海诺笑着摇摇头,这时候,他又想起了安娜,她现在仍在芬克庄园等待自己吗?如今u148已经安置妥当,地皮也快批下来了,这意味着张海诺的返回德国的日子也非常接近了,现在还需要等的,就是快速号重新回到港口。
在那个糟糕的夜晚,西蒙带着快速号离开了港口,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出现在萨尔瓦多的码头上,不过他只派了一名可靠的艇员前来向张海诺和赫森汇报情况。由于施奈德这边的事情还没有解决,赫森决定亲自上船处理这件事情,而张海诺则留下来想办法不让这位有意帮助自己的德裔移民遭受牢狱之苦。
赫森带着快速号再次离开港口,到现在也还没有回来,而张海诺又必须留下埃德文和一些艇员看守仓库以及下面的秘密潜艇库,所以只带了七八个艇员前往弗洛伦丝家赴宴。到那里一看,弗洛伦丝家用好些木头桌子拼成三个长桌,食物也准备了一大堆——他们大概以为张海诺会带着新工人以及快速号上的船员一同前来,没想到最终只来了不到10个人。
张海诺只好抱歉的向主人解释说快速号临时运了一批货出港,得要几天才能回来。还好,弗洛伦丝这次表现得很大方,她还主动将街坊四邻们请了来,一场内部聚餐演变成了一个开放型的晚会,这也让他见识到了巴西人热情奔放的一面!
两天之后,赫森和快速号终于返回了萨尔瓦多港。他们不但处理掉了冲突中丧生船员的尸体,还将最后的隐患也一并解除掉了。张海诺没有问赫森是怎么做的,但赫森告诉他,根据最后三个船员的供述,开始的时候船员之中只有两个人对那些宝藏蠢蠢欲动,在他们的鼓动下,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应该分到一份财富,但在托马斯向张海诺提出要求并遭到拒绝之后,那两个船员有鼓噪说这些德国艇员为了保守秘密很快就会干掉他们以绝后患,那还不如干脆来个“先下手为强”。最终,连同托马斯在内的全部船员都卷入进来,并险些酿成了大祸!
对于这一切,张海诺既感到无奈和失落,同时进行了一番自我检讨——如果之前在托马斯他们要求分享宝藏的时候,他就能够用强硬一些的手段予以“镇压”,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事情。好在这一次,施耐德这位曾经的德国老海员表现出了他对于祖国的热爱以及老海员的机智。
同样让张海诺感到欣慰的是,尽管发生了这样的不良事件,艇员们的情绪和士气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等萨尔瓦多市政府有关土地的批文下来之后,张海诺和赫森召集全体军官以及艇员开了一个会议,会上他们宣布了第二次分红:艇员和军官每人分得3000到3500美元,并确定了大家在造船厂的股份。随后,他们决定留三分之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