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第 84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因为航程比从德国本土飞往敦刻尔克少了一半,它们赶在英国人作出反应之前便将百多枚水雷不下,而在第二天黎明以前,部分德国鱼雷快艇也成功穿过英国海军的警戒线在敦刻尔克港外布雷,尽管损失了两艘鱼雷艇,但它们布下的水雷将对英国船只造成极大的威胁。

    后来根据官方资料,530和31日,在恶劣天气的掩护下,英军分别从敦刻尔克撤出和万名联军士兵,但51日夜间的布雷行动使得英军的海上撤退行动再次陷入危机,在英国舰队重新开辟安全通路之前,共有19艘英国舰船触雷沉没,随船沉入海底的联军士》::人,更重要的是扫雷行动明显延缓了英军的海上大撤退,再加上德国空军在天气转晴后的疯狂出击,整个6月1日,联军仅从敦刻尔万人,创下了自528来的最低记录。

    日落法兰西

    第018章 - ~罗马假日~

    最后一架he5拖着弹痕累累的身躯降落在阿姆斯特张海诺明白,自己的一时之计已经过了“有效期”——只要英国海军加强空中和海上戒备,这些水上飞机和小型舰船便很难再进入多弗尔海峡布雷。

    这一天距英国人开始发电机行动刚好过去了整整一周,已经有近20万英法军队成功从海路逃离了德军包围圈,并且每个小时都有更多的联军士兵撤离敦科尔克,对此张海诺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候他也会问自己,当初选择留在德国海军究竟是对还是错,如果加入陆军或者国社党发展,他也许就有彻底改变敦科尔克大撤退的机会。然而这样的设想没有人可以解答,何况战争已然开始,任何后悔或者懊恼的想法都是多余的。

    清醒的审视战场之后,张海诺旋即向海军司令部发去电报,向雷德尔报告了新一轮布雷行动的进展,并主动要求提前结束这一次的布雷行动。海军司令部很快回电表示同意,于是张海诺将那些从海军抽调而来的鱼雷艇和水上飞机派回各自基地,征用的荷兰民船也移交给了冯罗德将军。在这之后,他带着彷徨的心情乘飞机返回德军的大本营。

    尽管大批英法军队从眼皮底下溜走,但德军统帅部的气氛却还不算太糟,各个部门都在紧锣密鼓的部署下一阶段的作战任务。如今法国人手里只有六十几个师可以用来保卫剩余地土地,其中满员的还不足一半。他们匆匆构筑的防线在德军将领们看来难堪大用,从敦刻尔克逃走的英法军队由于丧失了装备和士气,短期内也难以重回战场。以目前德法双方的战场形势而言,胜利对于德军来说并不会比突破马斯河防线更难。

    和将军们一样,阿道夫希特勒也一扫西线战役伊始的担忧而表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一面,他在言语中一而再的向手下表达了自己地策略,那就是给法国人狠狠一击,再请他们好好品尝德国在1918所遭受地那种屈辱地滋味。

    “我的海诺。听说你的布雷行动最终还是没能成功!别灰心。那些失去战斗力的人到英国只会将失败的气氛传染给每一个英国人。让他们看看清楚,和德国作对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一见面,德国元首非但没有责难或者嘲笑张海诺,反而自信满满地安慰起他来。乍一听这些话很有道理,可张海诺又怎么会不清楚敦刻尔克大撤退对于盟军一方的意义和作用呢?然而种种尝试皆已失败,他也没有什么好反驳的。

    “尊敬的元首,愿您的英明能够带领德国一直走在胜利的道路上!”

    这话中的含义恐怕只有张海诺自己才清楚。希特勒欣然接受了这个“恭维”,然后说道:“接下来的作战行动将由我们地陆军和空军掌控,海诺,我准备交给你另外一个任务!”

    张海诺一时间猜不透对方地用意,“噢?是什么样的任务?”

    希特勒背着手在他的大台子旁走了几步,“我想你也许还不知道,我们地意大利盟友已经抛弃了之前的保守态度,他们现在强烈的渴望战斗!”

    这倒没有什么可让人意外的。张海诺淡定的说道:“尊敬的元首。这么看来意大利已经做好参战准备咯?”

    希特勒没有说“是”或者“不是”,而是以一种轻蔑的口吻说道:“在我们进攻波兰之前,意大利元首写信告诉我他的国家在1943以前还达不到参战的要求;在我们进攻法国之前。我们的这位朋友依然认为敌人过于强大而自己的准备还很不充分;现在情况突然变了,他们好像突然得到了罗马帝国的精神力量,意大利军队变得极其强大!”

    德国元首是以一种认真的表情说出这番话的,而几步之外的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的冷笑才是德国高层对于意大利参战这个问题的真实看法。

    希特勒默许了将领们对意大利人的嘲笑,事实上他自己也曾在一些非正式场合表达过相似的见解,他接着对张海诺说道:

    “我昨天收到了意大利元首一封措辞热情的亲笔信,他要求我派出一个专业的军事交流团前往他的国家。我想他的陆军和空军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但他们的海军在地中海还是非常有实力的!海诺,西欧的敌人将很快屈服,不管英国人会不会妥协,只要我们继续扩大德意志的生存空间,地中海的资源迟早会为我们所用!所以,我希望你能够到意大利去看看,回来后告诉我你对我们盟友的海军的真实想法!”

    这样的任务并不难,考虑到德国海军主力舰队在法国陷落之前不会有大的行动,张海诺便应允道:“乐意效劳!”

    希特勒摆出一副老好人的姿态扶着张海诺的手,“啊……也用不着太紧张,海诺,作为德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出色的指挥官,你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证明了你的能力,长时间的执行作战任务,暂时休息也是应该的!相信地中海的阳光能够让你的心情得到放松,相信现在的意大利元首对我们的将领将充满比阳光更为炽烈的热情!”

    说罢,他带头笑起来,凯特尔也毫不吝啬自己的笑声,唯独张海诺还有些不明所以,但如果他知道当年某人作为希特勒的特使前往意大利时所受到的冷遇,就不难理解他们在谈到意大利时的态度了。不过嘲笑归嘲笑,由于意大利法西斯的“先进性”以及意大利的战略位置,他们仍需不断笼络这个盟友——在西线战役之前,德国可没少经过西班牙和意大利运入宝贵的战略物资。而看似强大地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遏制住英法舰队的情景也是德国非常乐意看到的。

    在海军司令部的支持下,张海诺很快挑选出一批由职业军官和

    术专家组成的海军团队,就在德军最终占领敦刻尔克4,~〖员中,除了前陆军参谋长、德国步兵上将冯埃德沃克算是声名显赫之外,其他多是些不太出名地人物——退役将领、技术军官以及一小撮政客。由于西线战事正酣,这支特殊代表团地出行在德国几乎没有引起什么注意。一路上人们谈论地也多是西线的战局。对于敦刻尔克的最终结局。军官们大都表示遗憾。因为在完全控制了战场的情况下仍有将近30万英法联军通过海路撤离,德国海军在这其中几乎没有但人们处于惯性思维还是将之归咎于德国海军的无能,为此张海诺和他的海军同僚们一路上没少“收获”各种非常规的眼神。

    正如人们对历史地了解那样,敦刻尔克的巨大成功依然没能挽救法国的命运,就在敦刻尔克之役结束的第二天,6月5日。德军开始了西线战役第二阶段的行动,百万德军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如猛虎下山一般扑向法军防线,尽管法军官兵依照上级训令死守阵地、凭借“刺猬”据点抵挡德军进攻,但实力上的巨大差异让他们在德国人再次挥动的“镰刀”面前脆弱无力。以摩托化军为先锋,德军在两天之内便让消极防守地法军漏洞百出,这一次隆美尔指挥地第7装甲师又冲在了前头,当德国军事代表团抵达罗马时,这个装甲师已经逼近了赛纳河畔……

    在意大利首都。张海诺一行人果然受到了超乎想象的欢迎。但明眼人不难看出意大利人的热情和德军在法国战场上地节节胜利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德国人抵达罗马的当天,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亲自接见了这个代表团的主要成员,然后便是一场接着一场的欢迎宴会。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乐此不彼的在这些场合发表看起来g情轩昂的讲演,一部分意大利人对于参战的狂热也确实让德国代表们感到吃惊,但在更多的意大利军人和官员们脸上,他们看到的则是对参战的顾忌和忧虑——反对名单中甚至包括意大利军队总参谋长佩特罗巴多格里奥元帅和空军元帅伊塔洛巴尔博的大名。

    张海诺等人虽然希望自己的意大利之行尽快转入正题,但墨索里尼的热情挽留使得他们在6月10意大利正式参战时仍滞留在罗马,所谓的军事观察和交流活动自然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当天下午6点,德国代表团在罗马威尼斯宫的贵宾席上旁听了这位意大利独裁者的宣战讲话,然而他充满g情和狂热的讲话以及罗马市民暂时的支持并不能掩盖这个国家在军事准备上严重不足的事实。第二天,意大利军队总参谋长巴多格里奥总算认认真真坐下来向德国同僚们介绍了意大利的战争准备情况,但这种介绍同之前相比却多了不少抱怨成份:

    意大利陆军虽然号称有200武装部队,但其中一半属于边境卫队、殖民地警卫队之类的民兵组织,其装备和素质均无法和正规军相提并论,且缺乏足够的训练,战场上难堪大用,而即便是剩下的编为近百万正规军,目前也存在着严重缺乏坦克、大炮和卡车的情况;意大利空军拥有近1800架作战飞机,规模看过时,受到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战事的拖累,空军的更新换代计划至今仍停留在纸面上;海军貌似强大,实际情况也非常不乐观,计划中到1942年拥4新式战列舰4现代化改装战列舰的主力舰队,现在却只有2一+;杜伊里奥级的改造工程尚未结束,新战舰“维内托”号与“利托里奥”号正进行最后的舾装,“罗马”号和“帝国”号还刚刚下水,而英法海军在地中海区域的力量则包括11艘战列舰、3航空母舰和23艘巡洋舰,是意大利舰队的3还多。

    对于意大利的参战形势,德国统帅部事先虽有估计,但当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时,稍有见识的人都会为这些数字感到失望乃至悲观。冯埃德沃克将军毫不客气的责问意大利总参谋长:“你们就这样参战?你们就这样让你们的士兵上前线?”

    巴多格里奥摇摇头,“我们也没有办法,但他坚持要这么做!”

    墨索里尼的孤注一掷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他个人的野心和狂妄无知,而在这个军事会议上,德国人所得得知的唯一听起来不那么糟糕的消息,就是意大利潜艇部队已经被派遣到地中海域并随时准备对英法舰船发动攻击。就历史而言,意大利潜艇部队也许是整个意大利军队中表现相对较好的一支,但张海诺知道德国统帅部显然不能把掌控地中海局势的希望寄托在这支规模有限的部队身上。

    双方高级别的军事会议结束后,失望的冯埃德沃克将军便提出带着代表团中的陆军人员前往阿尔卑斯山观察前线意军的行动情况,空军人员留在罗马准备考察意大利的飞机工厂。在征得意大利海军最高指挥官、海军参谋长卡夫尼亚里上将同意之后,张海诺则带着他的同僚们前往意大利主力舰队驻泊之地塔兰托军港进行所谓的军事观察。在那里,他们由意大利舰队司令康皮翁提上将陪同着参观了战争状态下却远未达到战争状态的意大利舰队:舰员训练不足,缺乏诸如雷达之类的先进技术装备,更加糟糕的是海军的燃油储备严重不足。凭借这支舰队去遏制英法在地中海的力量,在许多人眼里纯粹是一种奢望。

    日落法兰西

    第019章 - ~大战略(1)~

    真正的意大利海军,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强大,但人想象的更好!”

    当张海诺在自己的日记本上飞速写下这行字的时候,欧洲历史正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德国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闪击战术在法兰西的大地上创造着奇迹,而他作为德国海军的重要组成份子,如今却身处相对安静的意大利南部,静静的思考自己一直以来所困惑的问题。

    英国人已然成功导演一处敦刻尔克大撤退,法国的战败也将毫无悬念,在这种背景下德国的步伐将走向何方,张海诺虽然不是决定者,但他早已决定不单纯的置身事外——到1945时德国海军只剩下一艘“不死”的“欧根亲王”号的惨淡景象,他实在不愿亲眼见到。

    本着此次来到意大利的最根本目的,张海诺在台灯下翻开了草稿纸,这一个星期以来意大利海军官员热情的带着他和他的下属们走访了意大利本土的各个海军基地,地中海北岸的风光自是迷人,可惜张海诺无暇欣赏,他如今更加关心的是作为德国盟友的意大利在地中海究竟能有多大的作为。他之所以觉得意大利海军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强大,是因为仅就舰艇数量而言,意大利海军实力显然是在德国海军之上的,但这也是多年积累的“成果”——许多巡洋舰和驱逐舰都存在舰龄偏老、性能陈旧的缺点。

    在海军航空兵方面,100左右地侦察机对于活动范围主要在地中海部分海区的意大利海军而言听起来应该是够用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意大利本土的海军基地里,那一架架老旧的单发动机水上飞机让前来参观的德国同行们感到失望,根据随行的意海军官员介绍,性能较好的坎特“海鸥”型单发水/:“鹭巢”型水上飞机和其他相对先进地陆基飞机都控制在意大利空军手里,海军需要使用时必须向空军提出申请。这样地情况和历史上地德国海军颇有相似之处,其效率必然因为军种之间的配合而受到不利影响。对于意大利同行的难处,张海诺也只有表示同情,而德国海军在这方面的境况也由于先前敦刻尔克布雷行动的失利而变得微妙起来。

    意大利本土港口的防空组织情况同样让张海诺一行倍感失望。许多重要的基地防空设施严重缺乏。更糟糕地是一些港口甚至没有一个整体的防空计划。这意味着一旦英国人将更多的轰炸机投入到地中海区域,意大利人只能用自己性能相对落后且数量不占优势的空军部队进行拦截,其效果并不让人看好。

    在硬件设施呈现种种不同的情况下,张海诺却从意大利海军官兵的表现中看到了积极的一面。和陆军在阿尔卑斯山边境沿线缓慢的行动以及空军地谨慎侦察相比,意大利海军则在第一时间采取了一系列果决地措施。在6月10之前,他们半数的潜艇就已经在地中海展开,一矣宣战。这些潜艇立即投入到侦察和进攻任务中去;与此同时,意大利人的驱逐舰和布雷舰非常高效地开始在本土沿岸敷设防御雷区,几天之内就布下了数以千计的水雷,他们还利用布雷潜艇在敌人港口和航道上进攻性的布设了水雷震,在亚历山大港外布设的水雷很快便取得了第一个战果,并在英国港口造成了一定的恐慌。

    除了潜艇攻势和布雷行动,意大利海军还在开战后的第三天派出两支巡洋舰分队前往西西里海峡附近巡逻。海面的第一次战斗发生在6月12日,英国战舰突袭了托布鲁克港外的意大利巡逻舰。但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另一艘意大利潜艇就在克里特岛附近击沉了英国巡洋舰“卡利索普”号。更让德国同行们目瞪口呆的是,意海军的特种部队竟趁夜割断了直布罗陀到马耳他的海底电缆——要知道这些电缆目标很小而且都沉在较深的海底,而且意大利方面表示这种“有预谋”的行动还将继续下去。直到马耳他岛与外界全部的通讯电缆被切断为止。

    在这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地中海区域尤其是南岸和北岸变得热闹起来,意大利和英国各自派出舰艇炮击对方目标,法国人也很快卷入近来,他们出动巡洋舰对意大利西北部沿海工业城市热那亚进行了有限的炮击,意海军则出动驱逐舰和鱼雷艇进行还击,双方互有损伤。此外,英国飞机开始每日对意军占领下的北非托布鲁克港进行轰炸。作为回应,意驱逐舰一个支队对利比亚和埃及交界处的塞卢姆港进行一次炮击行动。水下的战斗双方也是你来我往,法国潜艇“莫尔瑟”号被意水雷炸沉,意大利则在另一次行动中损失了潜艇“普罗旺纳”号。

    轴心国和盟国在地中海区域的争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而此时战争的主战场——法国,战事发展之快远远超过人们此前的猜测,6月德军先头部队一枪未发的进入巴黎,这座在1914和1918德军士兵曾两度逼近却未能占领的城市,现在终于落在了德国人手中——首都未经抵抗便遭放弃,这对于法军官兵心理上是个极其沉重的打击,而且城内和城郊的大军火工厂极未破坏也未搬迁,它们很快将为德国的战争机器制造枪炮弹药。在巴黎陷落之后,各路德军继续开足马力向前推进,北路以第5甲师和第7装甲师为箭头横扫法国北部沿海,英国人瑟堡撤走了他们在法国的最后一批军队;在中路,德军将8装甲师一字排开,对于连遭重创又没有预备队支援的法第2第004集团军装甲部队地攻势简直就是无法阻挡的洪水猛兽,古德里安所部每天的行进部队达到70公里以上;在南线,一直沉寂的马奇诺防线也:来,德国第001集团军从北、第007集团军由南向这条被

    为是坚不可摧的防线发起了猛烈进攻,仅仅几个小时的空军轰炸和炮火轰击而取得了突破。

    617日,新任法国战时内阁总理贝当元帅第一次对他的同胞发表广播讲话,事实证明这一悲观至极的讲话对于法军地士气产生了灾难性地后果,到这时为止。法国战役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就在贝当发表那番“著名”讲话地第二天。张海诺带着他新完成的报告书返回德国。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获取德国海军高层的支持,以他在海军的地位和人脉,这看起来是轻而易举的,但这份报告书绝非一般的谏言,由于它关系到整个德国在未来地战略,当张海诺在海军高层会议上向将领们阐述的时候,满场惊讶!

    “诸位不用怀疑自己的耳朵。我认为德国未来的战略重心应该而且必须放在地中海!”张海诺环视一圈会议室,整齐划一的深蓝色军服让他心情良好,他紧接着解释道:“在我们有实力跨国英吉利海峡之前,地中海才是我们和英军作战的最前线!”

    如果说这话的是某个无名小卒,会议桌旁一定会有人在第一时间蹦起来说他“瞎扯”,但如今发表这番言论的却是德国主力舰队地指挥官、统帅部地海军主管以及德国元首最青睐的海军将领。论资历,他参加了上一场战争并且是海军的王牌艇长,在这次战争中也已取得一系列辉煌地海上战绩;论靠山。海军总司令雷德尔长期以来都是他的支持者。他和德国元首非凡的私交更是令人既羡慕又嫉妒,如果一定要挑个美中不足的地方,那也许就是在不久之前结束的敦刻尔克之役中由他主导的布雷行动未获成功。但在元首和海军司令部均未就此事作出追究的情况下,其他人又怎敢胡乱造次?

    “看来此次意大利之行给将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只是据我所知,我们的意大利盟友还很难和英法舰队抗衡,而只要直布罗陀这个关卡在,我们的水面舰艇就不可能进入地中海!”

    最终率先发言的,是前德国海军主力舰队司令、张海诺的老上司威廉马歇尔将军,如今这位老将是海军总司令部的特别顾问,虽然退出了一线指挥官的行列,但依然是海军内部颇有声望的人物。

    张海诺不卑不亢的回答说:“将军,直布罗陀要塞的确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关卡,相比之下,苏伊士运河的航道则要平坦许多!不过以我个人的看法,只要陆上战事进展顺利并成功夺取几个重要岛屿,我们的主力舰队无需进入地中海!”

    威廉马歇尔想了想,语调平和的问:“我一直认为顶多直接进攻英国就能结束这场战争,远征地中海沿岸和非洲地区是不是把战略问题复杂化了?”

    张海诺依然恭谦的答道:“将军,英伦三岛看似很近,却是我们短期内难以夺取的;地中海看似较远,却没有英吉利海峡那样的天然防线!诸位,试想一下,一旦失去了地中海的航线、中东的石油以及非洲的殖民地,大英帝国凭什么和我们继续打这场仗?”

    “我有个问题,将军!”看威廉马歇尔将军不说话了,参谋长海耶礼貌的向张海诺提问到:“在您的设想中,未来的地中海之战以什么为主?海战、陆战还是空战?”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十分到位,张海诺随即以早已想好的答案回答说:“唯三者相互密切配合、不分主次!”

    海耶带着淡淡的无奈说道:“但我们最多也只能决定海军!”

    这样的问题张海诺早就考虑到了,这也许是计划付诸实施的最大障碍,但他还是较为自信的说道:“只要大家都意识到地中海的战略位置,三军之间的配合将会像挪威之战那样获得成功!我希望首先得到海军内部的支持,然后再将这份报告书呈交给元首审阅!”

    海耶本想再说些什么,但看看张海诺那坚定的表情,也就没有再说下去。紧接着另外几位将领又先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不同见解,最终都一一被张海诺“化解”,这时还没有表态的就海军的两位司令——总司令雷德尔和副司令古泽了。

    见冷场的时间有些长,雷德尔小声同古泽交谈了几句,像是在作最后的沟通似的,不一会儿,这位海军元帅站起来说道:“诸位,我应该是这里面最高看到冯芬肯施泰因将军这份报告书的,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新颖、大胆和强烈的针对性,这几天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们的敌人最害怕什么。是的,他们怕我们进攻英国本土,怕我们征服欧洲,但他们拥有英吉利海峡这条天然防线!各位也许并不知道,元首先前向英国人发出的和平试探已经遭到拒绝,元首本人对此非常愤怒,在彻底解决了法国问题之后,他准备集中精力解决这个棘手的敌人!”

    当大家之前的揣测得到证实之时,在场的大多数人都表现得非常振奋,挪威和法国的胜利让他们对接下来的战斗充满信心,但很少有人能够预料到在欧洲大陆上所向披靡的德国空军会在比自己弱小的英国皇家空军身上栽跟头——虽然德国现在也有先进的雷达,但张海诺相信梅塞施密特109的航程缺陷、德国各型号轰炸机自卫能力和载弹量的不足、双方战略态势以及英国人的决心都注定德国空军难以通过单纯的轰炸战术压倒英国人。

    雷德尔接下来的沉稳和谨慎表态一如往常:“考虑到元首的战略安排以及我们的意大利盟友对地中海战事的态度,我认为这份报告书完全有价值作为备用参考计划,如果冯芬肯施泰因将军坚持,可以个人名义呈交最高统帅部评估,我个人对此表示支持!”

    日落法兰西

    第020章 - ~大战略(2)~

    耻大辱!

    当闹哄哄的笑声响起在最高统帅部的大会议室时,张海诺的自然反应就是这四个字,不过他很快就用理智让自己冷静下来。如今自己所面对的不再是亲密无间的海军同僚,在座的都是德国军界的高级将领,他们可不会对一个“异想天开”的海军中将口下留情,哪怕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元首的认可和称赞。

    在德国最高统帅部,凯特尔无疑是最受希特勒信赖的将领之一,他笑着说道:“将军,如果你的这份计划书让意大利人看见了,他们今后会对你怒目而视的!”

    旁边几位顿时又是一阵大笑,法国战场的巨大胜利给了他们超乎以往的信心,他们才敢于在这样的场合开怀大笑,仿佛今天张海诺就是元首请来取悦众人似的。

    施佩勒也发言道:“就算英国人真的在法国退出战争之后继续和我们为敌,我们也用不着跑到地中海去和他们打仗!诸位,如果说上一场战争英吉利海峡还能够成为英国人最坚固的防线,那么在德国空军无比强大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无休止的轰炸摧毁他们的一切!相信在许多年以后,英国人仍会一听到类似斯图卡的声音便自动找地方躲起来,就像他们的法国盟友一样!”

    空军元帅的话引起了又一阵笑声,但他至少不像凯特尔那样刻薄,为了表示自己并无恶意。他接着又看着张海诺说:“冯芬肯施泰因将军,你也许还不足够了解意大利人,他们总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所以地中海的事务还是留给他们解决地好!”

    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持有和他们相同的观点,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就是个例外,他反驳道:“诸位,冯芬肯施泰因将军的设想大胆但并非没有道理,假若英国政府执意继续这场战争。在地中海沿岸发挥我们陆军和空军的优势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别忘了。英国一直以来都在从它的非洲殖民地获取大量资源。而这些资源又是它发展和维持战争的根基!”

    武装党卫军的最高指挥官“汉斯洛梅斯特”也起身说道:“海军方面我没有太多发言权,但想必各位也知道,以常理而论海军建设地周期要远比陆空军来得长,要想在短期内尽可能发挥我们以及盟友地优势,我认为选东南欧和非洲作为主要战场是上上之选!”

    在阿道夫希特勒开口说话之前,在座地将军们纷纷发言,尽管正反意见都有不少支持者。但总体而言持反对态度的占据了多数,在陆军总参谋长约德尔指出德国完全不必要跑到地中海和意大利人抢风头之后,笑声又一次充斥着这间会议室。

    “好了,诸位,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好笑!”希特勒出乎意料的话语顿时让将军们严肃起来,随着法国战役的进行,他个人的威信空前高涨,人们显然已经忘记了先前对于他和他的战略选择的种种质疑——国防军将领们普遍认为准备不充分地战争。如今演变成了自1867年以来国最伟大的胜利。

    “冯芬肯施泰因将军的报告书我仔细看过三遍。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出乎我们的预料,当然也出乎我们敌人的意料!这份报告最大的意义所在。是避开敌人的强处攻击敌人地弱点,而且可以为德国争取到无比广阔地生存空间!诸位,地中海沿岸地区拥有这个世界上最丰富的资源,人口、石油、粮食、矿石,我们不应忽视这一点!”

    就在人们开始以为这将成为又一份类似“镰割计划”的冒险策略时,希特勒话锋一转,“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我们目前最大地敌人并不是英国,法国妥协已成必然,英国人继续这场战争没有任何的好处,他们终将坐下来和我们谈判。谈判可以解决我们和英国之间的问题,但另一个更加危险的敌人却不可以,他们有着广阔的国土、巨大的人口和资源,更可怕的是他们的思想如瘟疫一般具有可怕的传染性,他们狂热,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消灭任何一个思想上的‘异类’。只要假以时日,他们必将成为德国乃至整个世界最致命的威胁!”

    德国元首虽然没有直接指明这个“敌人”的名字,但将领们不难揣测究竟是哪个国家如此令他痛恨,尽管苏德之间签订的条约使得这两个国家表面上看起来已经成了朋友,但明眼人都知道那只是双方出于各自战略考虑的权宜之计。德国为了签署这份协议还被迫将波罗的海东部的利益转让给苏俄,最高统帅部的将领大都知道,元首对于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他私下里更是不止一次的表示今后将加倍索回。

    阿道夫希特勒开始滔滔不绝的“揭露”苏俄的种种劣迹,在座的将军们听得认真但反应并不强烈,谁也没有注意到坐在相对偏僻位置上的张海诺脸上没有一丁点儿表情——当你置身于一段你熟知的历史却发现自己无力改变它时,那种失落很难用一般的语言来形容。

    半个小时后,德国元首终于转回正题,他最后指示道:“我们和法国的谈判将在未来两天展开,在法国人接受我们的投降条件以前,前线各部应尽可能扩大占领区,待停战生效之后,各部就地休整并巩固占领区,直到新的命令下达!”

    希特勒宣布散会的那一刻,张海诺几乎是带着绝望的心情离开自己的座位,不过凯特尔很快走过来并告诉他元首要亲自和他谈一谈。他接着被引到了大会议室隔壁的房间里,而布劳希奇、施佩勒和雷德尔也被召进来,凯特尔最后也留了下来。

    “将这份文件列入统帅部备用计划!”一开头希特勒就指着张海诺的那份报告书说道。凯特尔随即称“是”。

    “由于我

    大利盟友坚持自己有能力对付地中海区域的英法军队不便于进军地中海,这种政治上的考虑你们不需要知道得太清楚!”希特勒很少用这种舒缓的语调说话,但包括张海诺在内的其他人确实没有反对的理由——政治上的东西永远是他们这样的职业军人搞不懂也不想搞懂地。

    “法国战事结束之后,我们将再次通过其他中立国家向英国政府转达我们地和平建议,考虑到双方地力量对比,我认为英国人接受建议的可能性非常大,等西线稳定下来。我们将全力准备东线攻势!”

    众人原本都等着元首继续往东说。但他这时候却来了一个“点到即止”。心情不错的他微笑着对众人说道:“我已经在贡比涅森林给法国人准备了一份大礼,专列今晚出发,按照惯例,三位司令都随我前往。冯芬肯施泰因将军,你如果愿意的话也一同去吧!”

    张海诺没有理由拒绝亲眼见证那历史性的一幕,当然,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元首的想法。尽管那看起来很难很难。

    法军在战场上地形势一泻千里,贝当政府在投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