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每桶淡水和每发炮弹都需要珍惜。可是在过去的那一个多小时里,他们地指挥官用整个舰队接近十分之一的弹药打了一场声势有余却毫无实际收获的仗。若这样继续下去,他们便只好早早前往已经为德军占领的法国港口——出于种种考虑,预先布置在海上的德国补给船通常是不携带弹药的。
这时候,一直拿着纸币在写写画画的舒伯特走过来说道:“英国战列舰总共发射了13轮,消耗炮弹52发,)
张海诺微微点了点头,这些炮弹只占那艘英国战列舰备弹总量的一小部分,对德国舰队也没有形成任何威胁,可对英国船员们的安慰作用却是可以想象地。这也让张海诺得以对自己的对手作出进一步的评估。
“我们和英国船队的位置!”
“我们应该运动到英国船队南面了!”
舒伯特对着他那张纸说道,而来自于航海军官地回答以及战舰主炮的朝向也都证明了他的推测。
张海诺略一思索,下令道:“全舰队左转5,降低航速至20节。全部主炮做好射击准备!”
又要开火了?
军官们的眼神中纷纷流露出这样地疑问,一贯沉稳的舰长阿尔布雷希特则一声不吭的站在一旁,对于张海诺的策略他非常地不理解,但权职所属让他不得不无条件的接受这个命令。
上午还阳光灿烂的海面。这时候已经成了乌云笼罩下地暴躁之海,狂烈地海风卷起一米多高地海浪汹涌扑来,在万吨战舰上也能感受到这来自海洋的强大力量。过了大约一刻钟时间,海面上重新响起了阵阵雷声。雨点中大团地黑色硝烟不顾一切的升起在舰首左侧外部,然后被海风无情的卷走,最终彻底消散在沥沥的雨中。
张海诺依然以矫健的军姿站立在指挥室的前头。还停留在画图板的时候。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就是作为380米重炮的发射平台来设计的。加上重心偏低这个“意外”的效果,搭载280米舰炮射击时自然拥有非常优越的平稳度。在海战当中。射击平台平稳与否直接关系到射击精度,而超视距的炮击又被雷达探测技术所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舰队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如今英国人剩下的护航舰艇中,水上飞机母舰和辅助巡洋舰已经无足轻重,唯一可以对德国舰队构成威胁的就是那艘复仇级战列舰。英国指挥官有两条路可选:主动迎击或是继续贴身护卫船队,不管是哪一条,他都将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因为他现在面对的,是个非比寻常的舰队指挥官。
************************
“上帝保佑!”
看着百米开外海面上高高扬起的白色水柱,“”号水上飞机母舰上的好些水手都不厌其烦的在胸口划着十字,这样的距离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足够的安
近处的一艘货轮可就不一样了。当炮弹爆炸激起的时,那也意味着危险随之而来,11英寸炮弹——那显然是高甲弹,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以及向四周飞射的弹片可以轻易杀伤一条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货轮上的人员,而在先前的炮击中,多艘货轮已经因为这样近距离落下的炮弹出现了人员损失,尽管到目前为止整个船队还没有一艘船只被炮弹直接命中,人们却早已在不停的祈祷着,祈祷上帝不要将自己抛弃在这遥远的大海上。
“德国人的炮弹难道永远也用不完吗?”一名士官望着一次又一次沸腾的海面喃喃自语到。
“真担心下一发……噢,我的上帝!它还是发生了!”年轻的水兵双手捂脸,此刻在他的视线里又扬起了一排新的水柱,虽然从高度和粗细程度上看它们的威力要稍小一些,但它们却不偏不倚的落在了一艘不足万吨的货轮边上,灰色的货船瞬间被白色的水柱所压制,那让人不由得联想起某人被一群恶汉袭击的场景。有经验的水手这时候则会想到更深入的问题——普通货轮的船壳如何能抵挡近失弹的破坏力?海水恐怕正通过船壁破口灌入船舱,如果不能及时堵住破漏,情况恐怕会迅速恶化的!
不一会儿,看似强大的“拉米利斯”号也以全部8主炮朝着自己右舷进行了第一次齐射,15英寸重炮齐鸣的声势足以压制德国在仅仅勉强看到对方烟云的距离,尽管满怀期待,人们却始终看不到怀特将军给德国战舰一次漂亮的回击。
海面上短暂的陷入沉寂之后,人们开始惊恐的度过接下来的间,德国人对于时间的执着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奢望,下一发炮弹有可能落在任何一个地方,但没有人希望会是自己头上。
雨点不断打落在指挥室前部的装甲舷窗上,对着汹涌澎湃的大海,怀特的心情也在随之起伏。德国人采取的奇怪战术让这位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老将感到迷惑不解,他不得不一边关注自己战舰的弹药量,以防陷入德国人的消耗陷阱,另一边又必须要紧盯整个船队,唯恐那些大都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船员们在一点一点增加的伤亡和德国人施加的压力前失去控制,在头脑最深处,怀特没有放弃寻找第三条出路的尝试,但上帝始终没有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两分钟时间,一根烟还没有吸完,德国人的炮弹便又如期而至,它们呼啸而来的声音简直就是死神的风笛,整个船队中,唯有“拉米利斯”号不惧怕远距离打来的11英寸炮弹,但德国人似乎对这+中前部的英国战列舰丝毫不感兴趣,炮弹都远远的避开了它所在的区域,船队后部成了德国人的重点攻击目标。
每当德国炮弹落水爆炸之时,怀特总是故作沉稳的站在原地,却极其关注周围军官的第一反应,“感谢上帝”的声音总能稍稍减轻他心头的压力,而当有人喊出“我的上帝”时,那便意味着德国人的炮弹近到足够让某一条货轮出现损失,这时候他脸部肌肉总会不经意的抽搐几下,心仿佛受到了敌人的直接鞭笞一般。
在一个两分钟紧接着另一个两分钟的煎熬中,韦斯特怀特感觉自己的身心正在迅速老化,他宁愿像武士一样走上角斗场,让命运决定最终的胜利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倍受煎熬。同时在内心底,他渴望着德国人范一次英雄主义的错误,因为他完全有可能一炮而令德国战舰航行能力大减,那样全速驰援的英国舰队便有全歼对手的机会——即便失去了拉米利斯号,英国海军也依然能够获得战略上的胜利。
第十个两分钟到来之时,怀特从自己的参谋官那里得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埃特号发来信号,船员们修复破损舱壁的努力已经宣告失败,水泵排水速度远远赶不上海水灌入的速度,他们的航速正在减慢,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恐怕只能弃船了!”
凭借多年的经验和自身素质,怀特作出了最后一个明智的决定:“下令弃船,让贝特尔号靠上去救走船员!”
海啸
第009章 - ~攻心为上(2)~
雨飘摇的大海上,想要凭借单纯的光学设备看清十数形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除非有一个大而特别的东西存在——例如物体燃烧不充分时产生的大量浓烟。望远镜中那模糊但确实存在于英国船队方向的黑烟令整个德国舰队都沉浸在一种无言的欣慰当中。
隆隆炮声依然每隔两分钟响起一次,两艘德国战舰已经凭借航速上的巨大优势横切在了英国船队的航线上,此刻它们距离领头的英国船只仅有不到2米!
见时机已经到来,张海诺果断下令:“舰队左转10度,节,做好小范围s型战术机动的准备!”
命令下达之后,德国海军官兵整体磨合度高、技术掌握熟练的优势一下子体现出来,两艘战舰在航向和航速上的调整只花费了短短几分钟内便得以精确的完成,指挥官的战术得到贯彻则是获得胜利的一个关键。
德国舰队转向时,9门11英寸和88英寸主炮——均是射速高、射程远的家伙,暂停了远距离蹂躏英国人的行动。待调整完毕,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出现了这样一幕:由数十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船队以10纵队浩浩荡荡向东驶去,在它们前方,两艘体型修长的战舰虽然显得势孤力单,却像两把锋利无比的尖刀向对方船队的左翼割去!
在法兰西的土地上,德国卢加诺的镰割战术得到了近乎完美地发挥。如今在浩瀚的大洋上,德国海军仿佛也受到了灵魂附体……
**********************
“发现敌舰,方位341,距离21000!敌舰正在逼近!”
“拉米利斯”号上,作出这一报告的测距军官竟发自内心的显露出一种压抑得以宣泄的快感——首先只有测定了对方的距离,才有可能利用舰上的15英寸重炮对其发动攻击,才有创伤甚至击沉对方在这之前他使尽全力也无法做到这第一点。
在这样的局势下,怀特并没有什么可以选择地余地。他当即下令:“做好迎击准备!”
舰首两座重甲覆盖下的炮塔缓慢移动起来,由于炮口原本就朝向前方,它们不怎么费力便将朝前415寸重炮对准了海面那头隐约浮现的烟柱,粗直地炮管提升到了自己的最大仰角。只待指挥官一声令下。它们就能在第一时间将重磅穿甲弹打向对方。
不过,双方距离不断拉近并没有立即引发炮战,双方将领非常默契的选择了等待,而这种一触即发的等待也是最折磨人神经地。如今在兵力对比上。英国人一艘战列舰、一艘辅助巡洋舰加一艘水上飞机母舰略逊于德国舰队的一艘战列舰加一艘重巡洋舰,但在火力配备上则不分伯仲——拉米利斯号815寸主炮在口径上的优势抵消了德国人中等口径主炮的数量优势,而整个英国船队连同轻武装货轮装备有小口径火炮百余门,对比“格奈森瑙”号地52门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及防空炮基本持平。但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战争的胜负并不是单纯地数字游戏,装备质量和战术策略均有可能起到扭转乾坤地决定性作用。
半杯茶地功夫。拥有一副好嗓子的测距军官再次高喊道:
“敌舰1。336。距离18000;敌舰2方位337。距离敌舰仍在逼近!”
舰上地气氛俨然随时针的走动而愈发的肃穆,甲板上已经看不到有人走动,各露天炮位上全副装备的水兵们个个严阵以待,尤其在战舰的左舷,军官们手持望远镜不住的观望远方海面,他们脸上的沉重表情连带使得好些普通水兵也变得异常紧张。
战列舰上的水兵尚且如此,在那些最多只有轻武装而防御力简直可以忽略不计的货轮上,船员们显然已经将自己的性命搁在了完全不受自己主宰的大赌盘里,任由命运的跳子在诸多格子之间不断跳动,没有人知道它最终会停留在哪一格——生,亦或是死。
“敌舰1,方位331,16500码;敌舰2,:33,
测距军官继续神色焦急的喊道,在上一场战争中,英德主力舰队都将1400015000视为交火距离的上限,一旦超出了这个数字,大口径舰炮的命中率和攻击效果便会急剧降低。作为一战时期建造的传统无畏舰,“拉米利斯”号时至今日依然需要遵循着这一原则,然而旧的德国舰队早已在21年前死去,眼前这支新生的德国舰队充满了旺力,不论战斗状态还是战斗意志都要远强于垂暮老者。
恰恰在这个靠近临界点的距离上,两艘德国战舰开火了!烟雨朦胧的海面上,赤黄的火光伴随着团团黑色的烟尘突然出现在两艘德国战舰左舷处,留给英军官兵们准备的时间很短,仅仅十数秒之后,那可怕的炮弹便呼啸而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瞬间冲击着人们的耳膜。几枚炮弹落在了拉米利斯号左舷,另一些落在了右舷外,站在指挥室里的英国军官们顿时大惊失色:德国人重新开火后第一次齐射就形成了跨射!
在这还没有导弹的年代,舰队炮战除了炮弹威力之外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射击精度,由于双方舰艇的距离相对较远,再加上风浪对船身稳定性的影响,舰炮瞄准的难度往往要比陆上炮战大得多。各国在主要战舰通常装备有6门以上的大口径火炮,它们齐射时每发炮弹的弹着点并不会重叠。而是较为均匀地分散在一定地区域,这就是所谓的散射。当散射区域能够覆盖目标舰船的全部或大部分时,也就意味着敌舰被笼罩在己方火力范围内,这就形成了跨射。
追求跨射的
在于保持对目标的跨射,使自己的炮火达到最大的命雷达技术刚刚出现的时候,各国海军大口径舰炮的射击精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地高水平,但在超过10公里距离上进行齐射时,主能达到两百米以内仍相当不易,这样的距离上首轮炮击便形成跨射其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或许是心情过于紧张的关系,拉米利斯号上的军官们一致认定自己遭到了德国战列舰地跨射,但落在他们左舷和右舷的其实是分别来自于德国战列舰和重巡洋舰的炮弹——格奈森瑙号的主炮弹着点稍稍偏近而希佩尔海军上将级地略微偏远,只是280米和203米口径舰炮发射的穿甲弹落在浪涛汹涌的海面所扬起的水柱并不像人们想象中地那么大。英国军官们错误的判断险些让他们的指挥官陷入绝境。
不管怎样,德国舰队打来地炮弹已经显示了其主炮在有效射程内地精准度,这点怀特早已不止一次地听同僚们说起,虽然重巡洋舰级别的火力看起来并不那么可怕。但有“声望”号和“纳尔逊”号地例子在前,怀特不敢有丝毫的携带,他接连下达了两条命令:
“右转10度,全速前进!”
“全舰主炮立即还击!”
于是。躯体沉重的大象一边加速转向一边发出震天怒吼,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周围弱小无力的羊群。在视距以内,英国人引以为豪的大口径舰炮迸射出足以令敌人感到胆寒的可怕威力。隆隆的战鼓这时方才正式敲响。
厚重装甲保护下的指挥室里。不少军官转身面向左舷前方。这时候的德国战舰对他们而言就是海面尽头两个灰色的小点,拉米利斯号的齐射方才过去了数秒。那边突然间火光闪闪,大团大团的浓烟很容易叫人误以为对方被自己的炮弹所命中,但以15英寸/42径mk型舰炮正常情况下略高于800每秒的炮口初速计算,它们绝没有可能在15秒以内砸在那两艘德国战舰头上!
在整个船队数千双眼睛的注视下,拉米利斯号射出的8炮弹带着巨大惯性在远处海面上激起高大的水柱,从某些角度看,德国舰队仿佛在刹那间被抹去了,但另一些位置上的英国船员却非常痛苦,因为他们看到己方炮弹连德国军舰的皮毛都没有碰到——和德国人精准的炮击相比,拉米利斯号战列舰主炮手们的表现令人痛心。
就在人们以为战场将出现一边倒形势的时候,上帝却伸出了他那神奇的手。尽管第一轮射击就获得了极佳的弹着点,从第三次齐射两艘德舰也都对拉米利斯号形成了跨射,可炮弹却始终和自己的目标差之毫厘。拥有硕大身躯的拉米利斯号在浪涛和水柱之间顽强的抗争着,航速缓慢加上身处整个船队之中令它在战术机动上显得无比笨拙,但它的每一次还击都令德国人心惊肉跳。如果狂热于大舰巨炮的阿道夫希特勒以旁观者的身份目睹这场海战,必然要为自己的战舰担负被重创乃至击沉的风险而心脏病发——在德国同行们的刺激下,英国炮手们逐渐找到了感觉,而德国舰队采取的航行路线也使得它们和英国船队的距离进一步拉近。
终于,一排15英寸口径的炮弹将浪花砸上了“格奈森瑙板,胜利的天平悄然恢复到了五五状态。也就在这个时候,“格奈森瑙”号发出了“随我机动”的命令,两艘高速航行的德国战舰以演练多次的套路整齐划一的向右急转舵,待英国战列舰打来的下一波炮弹落下时,它们又将英国人的炮弹远远抛在了后头,代价是它们的炮弹也偏离了原有目标,加上英国战列舰逐渐增速并采取了相似的机动战术,德国舰队暂时失去了先前所取得的跨射优势。
************************
“看来今天运气不在我们这边!”
“格奈森瑙”号的指挥室里,张海诺说这话时的口吻并没有沮丧的意思,恰相反,他平静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异样的自信。在冷静的审视整个战场之后,他转向舒伯特,“现在开始自由狩猎吧,我想我们应该有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
舒伯特诡异一笑,“伟大的自由狩猎!”
在战场上时间意味着生死,德军通讯官以最快的速度将来自舰桥的命令传达下去,包括使用信号灯向僚舰传达。从下一轮炮击开始,德国舰队突然改变了目标,“格奈森瑙”号前后主炮显然对着不同的目标,“希佩尔海军上将”号也爆发了——主炮齐射的间隔从之前和”格奈森瑙”号相同一下子缩短为5,这也意味着它的8门203毫米炮将在1分钟之内进行6次射击,而对面的“拉米利斯”号在相同时间内仅能射击一次到一次半,炮击的目标同样从英国战列舰转到了那些货船身上。于是乎在接下来的几分钟时间里,声势浩大的英国船队不断有船只被击中,爆炸声此起彼伏,有的是被德国炮弹直接命中,有的则是装载军火油料的船只中弹起火后的殉爆,海面上一时间乌烟四起,一些货船也顾不上旗舰命令开始四散奔逃,原本齐整有序的队形瞬时乱成一团,改为殿后的辅助巡洋舰“贝特尔”号试图上去阻截,但也被“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四门前主炮打得抱头鼠窜。
眼见船队突然间陷入绝境,怀特终于呆不住了,他连忙指挥“拉米利斯”号调头缩小和德国舰队的距离,同时令全舰火力猛哄对方领头的战列舰“格奈森瑙”号,然而当他的炮弹重新逼近对方时,德国舰队突然一个转向,高速朝反方向驶去。
海啸
第010章 - ~攻心为上(3)~
越下越大,视线愈发的模糊,毫无征兆的,炮火构成突然从高点滑落到底谷,速度之快对人们的耳膜和心脏形成了不小冲击。幕布落下,两艘深色涂装的德国战舰最终消失在茫茫大海尽头,英国船员们深为恐惧的灾难与自己擦肩而过,一些人感到庆幸,另一些人却不得不在这糟糕的天气里自舔伤口。
一阵短暂却很刺耳的吱呀声中,沉重的钢门被打开了,清新中仍带有苦酸味道的海风迅即灌入这压抑已久的船舱之内。面对依然汹涌的海浪,怀特准将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缓步走上露天舰桥,耳边的一切是那样的熟悉,若没有先前发生的那一切,这些声音会让他心平气和,可如今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副不是灾难却甚过灾难的场面——商船中有10艘不同程度受损,滚滚黑烟正从它们形状各异的在海风的作用下,这些烟尘混杂在雨点中间,在这片海面上形成了一大股异样的迷雾。德国人的奇特战术让怀特始终感到无所适从,但最让他感到不安的还不止这些,只要德国人拥有足够的胆量和魄力,他们完全利用他们的战列舰牵制住“拉米利斯”号——德国战舰的坚厚装甲和慎密结构将让这艘老式无畏舰难以在短时间里占到便宜,而这时候那艘德国重巡洋舰便可大开杀戒,它那射速和精度一流的8寸舰炮简直将成为普通商船的梦魇。如果那样的话,这支英国船队将因为本国海军在情报工作上的漏失遭受沉重地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
尽管新颖,但德国人先前的战术终究建立在保守的基础之上,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完全放弃了对这支船队的进攻。摆在怀特面前的还有一大堆棘手的事情:受损船只中有几艘看起来已经难以品凭借自身动力继续航行,而这片海域时常有德国潜艇出没,加上那两艘德国战舰也可能趁着坏天气杀转回来,即便这些船上装运的都是英国所急需的货物,可为了拯救整个船队,怀特必须痛下决心;另一方面,伤员救治工作也得迅速开展,具体统计数字还没出来,可丰富的经验告诉怀特,经过这么一场战斗之后船队中出现的伤亡绝不是一个小数字。光“拉米利斯”号就有好些坚守在诸如高炮之类得不到装甲防护地战位上的水兵为弹片所伤,战列舰上的医务力量足以让他们得到最及时的救治,但那些商船上的情况恐怕就不那么乐观了!
参谋官很快将船队方位结合支援舰队的情况做了一番计算,其实不用看这些数字,怀特就已经想到了接下来的一个夜晚将是对整个船队的另一考验,而按照德国海军一贯的战术,此刻想必已经有若干潜艇正全速超这边赶了。想到这些,怀特未免要对当初派舰队中两艘重要的驱逐舰出击地决定了,唯一看起来比较有利的情况就是此行之前船队中一些航速较快、行动较为灵活地货船在加拿大做了武装货船的改装,也就是在甲板上加装小口径快炮和安装简单的声纳设备以及适量的深水炸弹。这些武装货船的反潜功效尚不得而知,但皇家海军的技术官员认为这足以在夜晚吓跑那些试图靠近并发动攻击的德国潜艇。
且不管那些仓促改装的武装货轮能否在危机时刻发挥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损最为严重的那艘货轮在海浪地颠簸下开始加速下沉,有几艘船上的火势看起来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另外几艘显然已经难以挽救了。这个时候,从那些即将倾覆或者被迫放弃的商船上转移人员成了护航的皇家海军官兵以及船员们最重要地任务。看着水兵和船员们一边和海浪搏斗一边奋力转移那些即将被放弃的船只上的同伴,尤其是一些伤势较重地伤员只能通过摇晃的担架转移,怀特的心情十分沉重,但都说长年的海上生涯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和品质,怀特显然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此时他依然坚信自己和自己身边忠诚的战友们能够通过努力摆脱危机。这样的信念对于整个船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午饭过后,韦斯特怀特的船队抛下了6艘受损最为严重的货船,上面满载着超过万吨军火、食品和其他重要的军用物资,所幸的舰船还能保持先前的速度。而战斗中的阵亡者已经增加到32人,伤者达到80人。
船队的阵型在战斗中被打乱,加上有船只掉队。怀~给这些货船编队——在海况不太好的时候进行这样的工作难度不小,好在训练有素的皇家海军人员最终还是做到了,剩下40艘货\为紧密的8纵队,辅助巡洋舰“贝特尔”号开路,“拉米利斯”号殿后,浩浩荡荡向不列颠驶去。
然而对于这些英国人而言,灾难的尽头还远没有到来。就在距离船队不远的海面上,一条乌漆抹黑却有着尖锐牙齿的德国猎鲨已经发现了这异常丰盛的猎物。
“雷达在西北方约8里处发现异常,从回波的形状上看极有可能是一支大型船队!”
听到雷达军官的报告,沃夫冈鲁斯上尉照例用他的望远镜对着那个方向进行观察,只是很可惜,因为潜艇低矮的指挥塔和糟糕的海况,他没能发现任何有用的东西。很显然,到了1940年中期德国海军在潜艇达技术的运用上已经相当纯熟,并且通过这项新技术大幅提高了潜艇部队的作战效能,许多潜艇指挥官因此而受益,鲁斯上尉就凭借击沉敌方舰船7达吨的总战绩排在德国潜艇王牌榜的第11位——考虑到这些战绩大多数是在他自1940年1月担任这艘u-178潜艇指挥官以来取得的,他在这个王牌榜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那应该就是司令部电报里提到的那支英国船队了!”鲁斯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对身旁的副艇长卢克说道:“一条大鱼!”
—
和鲁斯一样,卢克中尉也是一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军官,数年的潜艇生涯给了他超越年龄的沉稳和敏锐,加上年轻人的活力和自信,他已经在多次战斗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价值。
“听说我们的军舰也在附近活动,但似乎没有听到炮声!”
鲁斯不置可否的看了眼自己的搭档,“也许我们已经错过了最精彩的一幕,也许真正精彩的还等着我们!传我命令,全速向目标靠近,所有人员做好战斗准备!只要确定那不是海浪,立即向司令部发报!”
充满自信的德国潜艇水兵们并没有等待太久,在全速航行了大约一刻钟之后,他们通过肉眼确定了雷达发现物的身份,在鱼雷射程之外,几乎每个人都在为眼前这支英国船队的庞大阵容感到振奋,只要能够击中其中两三艘,他们就有机会一跃而成为德国海军最耀眼的潜艇明星,当然这并不是他们奋斗的最终目标——把航行在大西洋上的每一艘英国船揍入海底,让不可一世的英国人在元首面前低头,一雪22前的耻辱并让敌人尝到这二十多年来德国民众所饱受的饥饿和困苦,并用行动证明德国海军完全有资格挤入世界第一流的行列。
鲁斯和他的副手一面用偷窥美女的眼神注视着远方海面上的英国船队,一面让下属们用当前最先进的通讯工具纠集同伙们。考虑到白天不利于潜艇进攻且一艘潜艇在敌人面前显得势孤力单,鲁斯很快下令改变潜艇航速和航线,好发挥出他们最擅长的跟踪技术。
随着双方相对位置的改变,u-178渐来到了船队后部,而当艇上的军官们看清楚为英国船队殿后的战舰时,几乎每个人都在为“拉米利斯”号那健硕的身躯而感叹不已,大爷级的舰龄,受到压缩的防御和并不精明的构造,加上缓慢的航速,这样的目标可是任何一位德国艇长都垂涎不已可是又可遇而不可求的!
事实上,早在目测发现“拉米利斯”号之前,鲁斯他们就已经通过司令部发来的文件了解到大西洋目前的情况,能够在形势如此严峻的时候穿大西洋航行,这支英国船队中必然有强大的护航兵力存在,凭借对英国海军常规部署的了解,许多人都猜到英国海军会派出复仇级这样的战列舰执行护航任务,毕竟以德国海军先前在大西洋的部署来看,由一艘复仇级战列舰和若干驱逐舰组成的护航力量几乎是无敌的。基于这样的考虑,鲁斯在兴奋之余也冷静的观察起战场来,但让他非常意外的是,这支船队中似乎没有驱逐舰一类的常规反潜力量存在——机会还是陷阱,鲁斯顿时陷入思考之中!
海啸
第011章 - ~攻心为上(4)~
司令部发来密电,u-27已经抵达附近=、u-天黑前后赶到,狼群作战将在午夜前后展开!”
当通讯官再次向鲁斯报告时,u-178经在英国船队后面颠簸了3多小时。他们一方面要保持跟踪距离,另一方面又要提防被对方发现,糟糕的海况也在考验着这些德国艇员的意志。好在几个小时下来,他们利用雷达和目测大致摸清了英国船队的状况,这和不久之前由潜艇司令部提供的情报基本无异,但护航兵力似有减弱。
在这种情况下,鲁斯未冒然发起进攻,而是继续耐心等待同伴们的到来。很显然,由邓尼茨担任第一指挥的德国潜艇部队,到了后期对狼群战术的理解和运用已经较为纯熟。
“好,我知道了,继续保持警戒!”
鲁斯虽然言语平静,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u-27个编号对他其实是有很深刻意义的,因为那不仅是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在战后重新拥有的首批远洋潜艇之一,也是鲁斯个人潜艇生涯开始的地方。早在1933年,:着英德海军协定的签署,德国海军得以光明正大的扩充自己的实力,鲁斯正是在那个时候和其他许多有志青年一道加入德国海军行列,不过直到1937年,鲁斯才正式从海军轻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