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夜战显然对拥有雷达一方更为有利。张海诺没有急着作出决定,因为他这时候有另外一个顾虑——为了避免被对方击落而耽误了情报,侦察机飞行员在发现船队后便迅速返航,这个做法是合乎常理的,但也使得自己的指挥官无法进一步获知对方护航兵力的情况。不过将“格拉夫施佩”成功袭击英国船队以及英国政府暂时中止大西洋航运这两个情况联系起来,张海诺相信唯有得到强大兵力护航的船队才会继续在这条航线上航行。想到“格拉夫施佩”号在袭击战中已经暴露了实力,张海诺猜测那支船队的护航舰只实力在德意志级装甲舰之上,且很有可能是一艘旧式战列舰,而最终事实证明他的这些猜测都是正确的。
经过深思熟虑后,张海诺命令道:
“第一,立即以u-200名义发密电给海军司令部,报告我们发现的情况,并询问u-199的位置!第二,以20节航速向西偏40度航行英国船队可能的航线,同时使用主雷达进行大范围搜索!第三,发现敌船队后以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的部分火力对敌进行远距离炮击,优势敌方护航舰艇开火还击,利用这一点推测对方实力!”
海啸
第006章 - ~解谜~
这个国与国竞争激烈的星球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的够长久为本国独享,雷达也是一样的。在这场战争的头一年,德国海军以雷达技术为辅助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战绩,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自身实力和英国海军之间的差距,但在研究军用雷达方面,英国人实际上并不落后。几次战斗的失利让他们意识到德国人已经拥有了一种效率非常高的无线电探测设备,所以在不断利用陆基雷达加强本土防空体系的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加快机载和舰载雷达实用化的脚步。
在朴茨茅斯造船厂,入坞进行第二次现代化改装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桅杆上终于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天线,技术性能不逊于德国雷达的新型设备将大幅度提高这艘战舰的作战能力,这对于德国人而言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不过他们还有时间。即便日夜赶工,这艘满载排水量达到万吨的战列舰也要等到9月末才能重新回到海上,另一些战舰加装雷达的工程进度也大致如此。
********************
1940年87日
夕阳西下,但海面上却还没有彻底陷入黑暗之中。就在这片近岸的、海水呈墨绿色的海域,两艘悬挂着德国海军战旗的鱼雷艇缓缓驶近一个处于半浮半沉状态的深蓝色物体,它拥有一个类似雪茄的圆柱状躯体和两个向两侧伸展但中间这段的翼翅,在它躯体偏细的一段上还有三个和躯体相垂直的尾翼,中间向上那个相对更大,旁边两个则像是鱼身上起辅助作用的鳍。
“检查一下机舱内部,小心点!”
一艘鱼雷艇上有人用德语喊到,待鱼雷艇靠上那“濒死的大鱼”,两个手持步枪的军人便跳了上去,深蓝色“大鱼”的晃动让人们担心它随时可能带着那两个勇敢地人沉入海底,但它看起来仍具备相当大的浮力。不多时。其中一个军人通过破碎的前挡风玻璃进入这架侧身涂有将近一人高的英国皇家空军标志的飞机,紧接着另一个人也钻了进去。艇上人员则手持步枪异常警惕的看着他们走进机舱内部,而里面很快传出了一个他们非常熟悉的声音:
“发现一个死人!噢,又一个!看样子他们都死了!”
“里面的设备都被打碎了,看来没有一个是完好地!”这是另一个鱼雷艇上的人们熟悉的声音。
站在鱼雷艇上军官打扮的人大声喊到:“汉克,罗斯,找找有没有密码本之类地文件!”
“正在寻找!”这是最初的那个声音。
这时候,艇上另外几个年轻的军人在旁边小声议论着:“难以想象。这么大一架飞机上居然没人跳伞!”
“傻瓜,你没看到当时的情景吗?梅塞施密特110斗机整串子弹直接打在它机身上,估计里面地人当时就全部阵亡了!你大概没近距离看过那种双发的重型战斗机吧!它的20毫米机关炮弹要是打在口至少有这么大!”说着那人还用手作了一个夸张的比划。
“能到这里来也就非常不错了!”另一个似有惋惜地说到。
“从前英国轰炸机只敢在晚上越过海峡。听说他们的炸弹绝大部分都扔到了农民的菜地里!”
“瞎扯,我听说上周鲁尔区就有十多个人死于英国佬地轰炸!”
“那我们今天算是替他们报仇了!”
人们正说着,先前进入机舱地一名士兵从驾驶舱破开地舱口探出脑袋来,“里面的人全死了。6!没有发现密码本,我们准备把发报机弄出来!”
“好吧,把发报机弄出来!”艇上地军官紧接着又补充说:“仔细检查一下那些死人,看看能不能从他们身上找到一些东西!”
“好的!”那士兵看来应该是个无神论者。
半个小时之后。从但泽港传来消息,防空部队也击落了一架英军的威灵顿式轰炸机,机上有3跳伞逃生随后被俘。但飞机则在靠近海滩的树林里摔了个粉碎。搜索队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文件。
*********************
1940年88日
u-200秘密代号,对于“格奈森瑙”号这样一艘排水量超过战列舰而言似乎有些“憋屈”。但用来迷惑敌人也确实是一个办法——虽然还没有确凿证据表明英国情报部门已经能够破译德国海军改进后的恩尼格玛密码,张海诺仍希望通过这种谨慎的方式避免因为密电内容被破译而失去战机甚至招致更可怕的后果。
“u-199尚在数百海里以外的地方,这次作战将以格奈森瑙号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为主要力量。赫森将军正在向
域调集潜艇,但在天亮之前没有一艘能够赶到!这里点,假若发现敌船队中有战列舰护航,我们的行动就必须极为小心,元首和海军司令部不希望在最重要的战役来临之前损失任何一艘重型战舰!”
“格奈森瑙”号的作战指挥室里,张海诺正向下属们传达着自己的战斗部署。听众人数并不多,本舰正副舰长——萨斯查冯阿尔布雷希特准将和佩特库布斯中校、舰队参谋长舒伯特上校和他的副官奥利沃哈勒少校,以及刚刚乘坐交通艇从希佩尔海军上将号赶来的罗肯上校和他的参谋官托本乔纳莱特中校。这些人不仅是这支舰队的实际指挥者,也是战斗的核心所在,要将作战意图贯彻下去,首先必须要让他们清楚了解司令官的真实想法。
“保舰为先”可能是德国海军将领们自日德兰海战以来听到最多的叮嘱,在海军实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这种无奈之举却也是比较明智的决定,但对于任何有血性的军人来说,遇敌即退、避而不战则是一种极大的侮辱。然而作为世界海军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场战役,日德兰海战地影响过于深远,自此之后德国的每一位海军司令无不想方设法令自己有限的舰队在战争中免于遭受灭顶之灾。这也使得德国海军在潜艇方面的重视和运用远甚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一贯推崇进攻的罗肯上校起身说道:“尊敬的冯芬肯施泰因将军以及各位同僚,我觉得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在找到那支船队之后,以最快的速度果决地干掉敌人护航力量的核心,剩下的巡洋舰、驱逐舰或者是武装货轮便不足为惧!只要消灭或者赶走护航舰艇,凭借我们两艘战舰的速度和火力,没有一艘英国船能够从这里逃走!”
在座众人中,库布斯、哈勒和乔纳莱特都是相对年轻地副职军官或者参谋,他们印象中战败所造成的社会动荡与饥贫比战争本身还要可怕和可憎。虽然嘴上没有表达,但从他们的眼神和表情中可以看出,罗肯上校的言语显然更符合他们地胃口。
见张海诺和舒伯特还在思考或者说是犹豫,作风和罗肯说上校相反的阿尔布雷希特慢吞吞的说道:“但如果对方拥有战列舰。哪怕只是一艘旧式战列舰……我们都应该谨慎再谨慎,必要时完全可以放弃进攻!英国海军损失一艘战列舰或者一整个船队对他们来说还远不是世界末日,但如果我们的一艘重型战舰被击沉或者打瘫在大西洋上,德国海军地作战能力就大为减弱了!”
张海诺不知道阿尔布雷希特是在表述他个人的想法还是转述海军司令部的叮嘱。但两者以舰为重地中心思想是完全一致地,而在张海诺关于历史地记忆中,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结伴行动时亦不敢攻击一支得到旧式战列舰护航的英国船队,这也是德国海军战略思想地鲜明体现。
阿尔布雷希特和罗肯有些争执不下。这时候舰队参谋长舒伯特站起来说道:“诸位,进攻或者放弃,我们都应该将速度放在第一位!如果英国人注意到我们的侦察机。他们现在也应该采取了某些积极行动!我个人认为我们舰队在附近区域活动的时间不应该超过24个小+早离开越好!”
长久以来。张海诺一直在思考海上游击战的精髓,在这一问题上。东方战略家们精辟的游击战思想是很好的参照。经过舒伯特的这一提醒,他顿时恍然大悟。
这时舒伯特加强了自己的语气:“进攻或者放弃,我们都应速战速决!”
*************************
在海面上让一艘战列舰转向轻而易举,让一艘笨重的货轮转向亦不难,但如果要让一支拥有四是多艘舰船的庞大船队在海面上来一次九十度角的转向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为了避免被敌人追踪到无线电信号,航行途中船队间的联络都是采用灯光、旗语或者是单纯的汽笛声。回想起几个小时前船队转向时的情景,怀特准将仍心有余悸:此起彼伏的汽笛声中,排在船队前部的船只最先转向,第二艘、第三艘则紧跟着本列排头的船只,每列皆是如此。然而各种型号的货轮转向的速度和半径各不相同,尽管列与列之间隔着9001000米的距离,但在船队转向开始后不到一刻钟,混乱便因为一些船只不断靠近另外一些而发生了。试想一下,排水量数千上万吨且满载军火的船只相互碰撞会产生怎样的可怕后果!
好在命运这一次并没有无情戏弄这些原本就如临大敌的英国水手们,笨拙的大型货轮最终惊险避过了那些莽撞的同伴们,但整个船队在转向后已经不成队形。在护航舰艇的协助下,这些货轮花费了好几个小时方将队列重新排好,这时候船
向朝着东南方——怀特认为德国袭击舰航行的反方向朝这个方向航行一天一夜,船队就能进入另一条熟悉的航道。
在德国侦察机出现的那一刻,韦斯特怀特就意识到自己可能碰上那艘数日之前袭击英国船队的德国战舰,尽管“拉米利斯”号看起来要比任何一艘现役的德国战舰都要强大,但它离开自己的船台毕竟有头了,期间只在1926年进行过一次小规激烈海战的需要了。正因如此,英国海军部才会将它和它地同级舰派来执行护航一类的辅助性任务。怀特是那种将皇家海军的荣誉摆在第一位的传统指挥官,他永远不会惧怕和任何一个敌人交手。但这一次情况不同以往,他身边尽是面对德国军舰毫无还手能力的商船,“拉米利斯”号的任务并非击沉敌舰而是通过驱赶对方舰艇来达到保护船队的目的。因此在向伦敦海军部发密电报告之后,他率领船队改变了预定航线,并希望以此来拖延到天亮——虽然英国舰队从本土赶来至少需要一天半地时间,但黑夜毕竟是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上最喜欢的“作案时间”,一旦德国战舰和潜艇联手在晚上发动进攻,怀特觉得自己将遇上戎马生涯最大的麻烦。
眼看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怀特盼望着黎明早些到来,他不指望这支慢速船队可以避开行动敏捷地德国袭击舰,但仍怀有一份希望——希望德国袭击舰在发现这支船队拥有拉米利斯号这样的护航者之后能够主动退去。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让随行的号做好以最快速度派出飞机的准备。尽管那艘由旧式货轮改装地水上飞机母舰上搭载的仅仅是4海象式飞机——它们装备的航空型深水炸弹对于大型水面舰艇的威胁几乎为零。
***************************
“将军,雷达仍未发现敌船队踪影!”
参谋官地报告让张海诺、阿尔布雷希特和舒伯特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重新投向航海图,那上面经过计算划出的线条显示英国船队在若干时间内可能地活动范围。根据短板效应,英国船队此时不可能跑到更远地地方。唯一地解释就是它们改变了原来的航向。
三位高级军官从相互地目光中找到了相同的判断,由于旧航线以及德国舰队所航行的路线可以排除,英国船队的去向只剩下三种——原路返回、绕行或是变更目的地。
眼下的情况张海诺他们事先也考虑到了,时间已经容不得他们多犹豫。在张海诺的指挥下,舰队旋即向西南方驶去——假定英国船队将目的地变更为南部港口。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双方都在为对方的行踪而忐忑。但黑夜终究不是漫漫无期的。尤其是在盛夏。清晨五点不到夜幕就已经开始渐渐退去。韦斯特怀特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德国人在天亮后可以利用舰载机进行大范围侦察这一点对他和他的船队却是非常不利的。果不其然。天刚放亮,居于船队后部的“女将”号驱逐舰就发出信号:北面发现飞机!
这一次,德国侦察机不但使用无线电向自己的母船汇报情况,而且还非常大胆的飞临船队上空——飞行员显然在出发前就已经得到了特别指示。在“拉米利斯”号的带领下,船队防空高炮有组织的开火了,晴朗少云的天空中顿时绽开了朵朵黑色的烟云,但怀特将军的下属们在防空上的效率并不比英国海军的其他舰艇高。超过5钟的射击消耗了不少的弹药,但他们却只能眼睁睁看着那架德国飞机盘旋两周后悠然离去。在这整个过程中,“拉米利斯”号上的通讯部门监听到了德国侦察机和母船之间未加密的通讯电波,他们得到了一个相对很有价值的情报:德国舰艇正航行在他们西北方大约100里处。
再次转向已经无助于改变局面,怀特在第一时间作出了一个极为明智的决定:派出号搭载的水上飞机进行反向侦察,以提前获知敌舰情况。
在两架海象式水上飞机发现德国舰队之前,不论是怀特准将还是远在伦敦的皇家海军作战部,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正在逼近拉米利斯号所在船队的是上次那艘德国袖珍战列舰,为此海军作战部还急调几天前进入北大西洋巡航的a、b两个搜索编队前去增援。由于针对基尔和但泽的空中侦察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他们迟迟未能获得有关德国主力舰位置的情报,德国主力舰艇的去向对于英国人而言像是个永远难解的迷,但光天化日之下,谜底竟被一位老迈的海军准将解开了,但他很快就将为此付出代价……
海啸
第007章 - ~超远炮击~
看到有留在甲板上做日光浴的人。往常在午饭过后,没有值班任务的船员或是回到船舱小憩,或是在过道通风处纳凉,辽阔的海洋很容易让人暂时忘记欧洲的烽烟,然而自从清晨德国侦察机出现的那一刻起,不安的情绪在这些主要来自英系国家的船员心中的迅速蔓延。
德国人虽然是英国船员们有意避讳的字眼,但他们确是这片海域最恐怖的存在物。
浩浩荡荡的船队中,只有那些拥有专门各种武备的军舰才能安抚人们心中的畏惧。那艘拥有大口径舰炮和厚重装甲的战列舰往常在船员们看来对于威慑潜艇并无多大作用,可当他们第一眼看到德国侦察机出现在这远离大陆的地方时,拉米利斯顿时成为他们最值得依赖的守护神。
浩瀚的海面上,浪涛在人们不经意间从风那里获得了更大的力量。整齐有序的船列中悄然弥漫着躁动的情绪,身姿笨拙的“海象”不断起起降降,更加增添了人们心中的焦虑。
“”号是一艘由旧式货轮改造的水上飞机母舰,船体构造和当年下水时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在部货舱位置改造出一个仓式的大机库,边上配备了用来吊起水上飞机的大型起重机。和它那灰色老旧的船体相比,在甲板和机库忙碌的水手们身上洁白地制服格外刺眼,低矮简陋的船桥上。一位颇具绅士气质的海军少校静静看着自己的下属们往一架“海象”上加挂深水炸弹——由于自3以来德国大型水面舰艇未曾踏入大西洋海域,德国海军为数不多的远程水上轰炸机虽然也屡有斩获,但对英国大型船队威胁最大的仍然是臭名昭著的德国潜艇部队。考虑到海象式飞机的技术特性,用来执行反潜巡逻任务或许是对这种性能远跟不上主流的军用飞机最好地处理方式。
“长官,炸弹装好了!”
敝开的机库里,身材魁梧的士官高高举起自己的右手,示意身边这架海象式已经完成装弹。只是身为英国皇家海军装备数量最多地水上飞机,它们不但在速度和航程上差强人意,载弹量也非常有限。在载4人和加满燃料的情况下。海象式通常只能挂40045斤的炸弹,而进行小幅改装的反潜型则可在机翼根部挂载两枚各270克重地深水炸弹,同时载员减少至三人,由机枪手兼任投弹手。
习惯性歪戴着军帽的少校侧过头看了一眼旗舰“拉米利斯”号。那艘充满气势的战列舰并没有因为德国舰队的迫近而出现异常,从他这个位置可以看到舰尾两座主炮塔上蒙住炮口地炮衣已被摘去,甲板上白衣水兵来来往往,举手投足之间没有一丁点儿慌乱。反观自己这边。也许是先前归航的飞行员透露了些什么,也许早已在德国侦察机、频繁起降的海象和深水炸弹之间猜出了一些联系,水手们拘谨地动作让人不难看出他们是多么地紧张。不过这也难怪,在这艘数月前临时改装地水上飞机母舰上。大多数水兵都是从其他部队调派的,在来号之前他们许多人也只服役了很短时间——没有几个见识过真正地大阵势。
深水炸弹装载好之后,三名身穿夹克的机组人员依次登上飞机。水兵们随即将弹射飞机用的滑轨重新转向舷侧。好朋友之间像往常一样挥手送别。但许多人已经注意到先前有一架海象迟迟没有返航。海上飞行常常会因为迷航或者机械故障之类的原因而耽误些时间,可早上冒然来访的德国侦察机已经明确告诉这些水兵。至少一艘德国战舰正在附近活动,德国海军水面舰艇一而再的加强自己的防空能力对英国海军来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尤其是英国皇家空军和皇家海军航空部队联手出击德国主力舰队一战之后,新的神话已经悄然诞生了。
在沉重的咳嗽声中,海象式的螺旋桨飞快的转动起来,从出气口位置排出的青烟转瞬间便被海风吹散,得到上级命令之后,水兵们迫不及待的将挂载炸弹的水上飞机弹射出去,有多少期望被寄托其上看来只有上帝才会知道。
少校转过头看着飞机飞走的方向,迎面而来的海风顽皮的挑动了他的帽子,这个微小的细节让少校眉宇间流露出一种莫名的担忧。
**************************
作为舰载水上侦察机,ar6有着轻便灵活和航速快等优点,但它毕竟是作为非战斗类军用飞机设计的。在大西洋北部海域,由三架ar6构筑的空中拦截网如此单薄,在纠缠了将近半个小时之后,它们还是让一架英军海象式水上飞机成功迫近德国舰队。在德舰防空炮火将这架英国侦察机驱走之前,飞
下了两枚炸弹,尽管偏离了目标,但高高扬起的水浪德国人敲响了战斗警报。
对于这两天来所发生的一切,张海诺没有一丝一毫的意外。从离开本土的那一天起,他就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既然要给英国人的大西洋航线带来些麻烦,就应该选择在恰当的时候展现自己的实力,加深英国政府、军队和人民的恐慌,破坏英国人赖以生存的海上供应线,进而迫使英国政府放弃抵抗——以任何形势退出战争都是德国乐意接受的。
小小的插曲不能改变这位意志坚定的指挥官的既定计划,舰队的防空火炮很快平息下来,新的命令也由“格奈森瑙号”以灯光信号的形式发出:
舰队增速至25节,各舰做好战斗准备!
****************************
“确定是一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和一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
英国战列舰“拉米利斯”号地舰桥上。老将怀特此前的忧虑已经被深深的惊讶所取代,多年的从军经历以及对海战的研究,让他对以“拉米利斯”号这样一艘老战舰对抗德国新锐战列舰持悲观态度。早在战争爆发以前,英国海军情报部门在想方设法搞清德国大型舰艇的真实性能,排水量超过3吨的沙恩霍斯特级自然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尽管德国海军在情报和反情报方面的工作非常严密,英国人最终还是获得了一些有用地信息,而沙恩霍斯特级所装备的sk11英寸舰炮的性能着实让他们大吃一惊:英国海军技术部门的评估显示这种三联装舰炮完全可以凭借其出色地射程和射速弥补口径上的不足,加上德国长期以来在穿甲弹性能上的技术优势,这种舰炮的破甲能力甚至不亚于英国战列舰上地15英寸炮。在开战以后。这些技术评估资料被下发到了大多数英国舰长手里——“纳尔逊”号在和沙恩霍斯特姊妹舰的交战中被击沉对此是最好的证明。
参谋官回答说:“鲁本少校派出了最好的飞行员,他们出错地可能性应该比较小!”
卡尔鲁本就是水上飞机母舰“”号的指挥官,他的父亲曾经也是皇家海军地一员,并在光荣地日德兰大海战中随同“不屈”号一起沉入海底。作为英雄地后代。正值壮年的鲁本凭借自己认真严谨地态度获得了同僚们的认可,不过他手下的飞行员给大家的印象似乎就不那么好了——众所周知,皇家空军和皇家海军拥有英国最好的飞行员,而皇家海军的飞行精英都集中在航母舰载机部队。配属给护航舰队的则往往次之。人们习惯说“飞行王牌通常不大西洋上飞行”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怀特对此不置可否,不管飞行员在舰型上的判断是否准确,他面对的都是两艘德国水面舰艇,考虑到德国轻型舰艇跑到这北大西洋上来的实施袭击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怀特确信自己这一次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参谋官接着说道:“另外,海面上的风力正在增加,气象官认为前方海面上有一场大风等待着我们!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我们恐怕很快就要收回全部水上飞机了!”
怀特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慢吞吞的说:“如果我们的水上飞机不能给德国人造成一些麻烦。双发都无法使用飞机对我们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
就在这个时候,舰上另一名的参谋官跑了进来。“发现德国侦察机,西北方约20公里!”
没有人对此感到意外,怀特继续一副波澜不惊的语调:“我想德国舰队已经距离我们很近了,但愿他们会忌惮拉米利斯号的威力,可我想他们应该也知道我是目前大西洋上唯一可以攻击的猎物!”
“如果不久前袭击英国船队的袖珍战列舰也在其中的话!”后来的那名参谋官揣测道:“我们发现的会不会是一艘袖珍战列舰加一艘轻巡洋舰,那样我们的火力完全可以将它们赶走!”
怀特摇摇头,“我们还是做好最坏的准备吧!”
只过了一会儿,阵阵雷鸣声便从船队后部传来,那是殿后的“女将”号驱逐舰在使用120米主炮和2磅|:l行低空侦察的德国飞机,虽然只是一场近乎单方面的交火,但这种声音还是给整个船队带来了异样的气氛。由于海面上的风力持续加强,德国侦察机不得不提前返航,而没过多久最后出击的海象式水上飞机也带伤归来——飞行员的报告让人感觉不妙:两艘德国战舰的防空火力异常强大,所有迫近攻击的努力都宣告失败。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面上风力不断增强,微微起伏的波涛已经涌到了超过一米的高度,在这样的海况下起
飞机已经成为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看不到德国国船员们来说或许是一种难得地心理安慰,晕船着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身体方面。然而这些终究只是自欺欺人的办法,在英国人习惯的下午茶时间,德国人的雷达波就已经探测到了这支庞大的英国船队。当然,经过ar6大半天的侦察,他们早掌握了英国人的关键信息:船只数量、航速以及最重要的护航力量,从空中不难辨别“拉米利斯”号这样一个大家伙。得益于德国军方在雷达技术上地不断投入,“格奈森瑙”号得以在双发视线之外首先开炮,6发283米穿甲弹在飞越近3万码的距离后在英国船队后部爆炸,尽管英国人没有任何损失。但船队在刹那间陷入了恐惧之中——这,也是德国指挥官意料之中的效果。
第二轮、第三轮,德国人每隔两分钟一轮的炮击以越来越近地弹着点令怀特准将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11英寸口径舰炮的声势是对方身份的验证码,超视距地准确射击是对方实力的最好表示。以“拉米利斯”号目前的状态在正常情况下绝没有赶上德国新锐战舰的可能,任何脱离船队单独阻击地举动都可能被德国人分兵进击的策略粉碎——哪怕一艘重巡洋舰也能轻松收拾掉除这支船队中除拉米利斯号以外的其他护航兵力!
另外一个让怀特头疼地,就是拉米利斯号地815寸重炮,别看这些大炮口径比沙恩霍斯特级地11英寸炮大了好几圈。可由于依然是一战以前的产品,在强装药地情况下最大射程也只有2码,而德国人的skc/3411英寸舰炮在理论上能够将330斤的炮弹射到40公里以外的海域。尽管这远远超出了舰炮对战的有效射程,但别忘了这次德国人的目标可是一支拥有五十余艘舰船的庞大船队。只要他们愿意,完全可以凭借雷达优势在英国战列舰的射程之外慢慢折磨这些光凭航速根本无法逃脱的货船,而如果怀特下令解散船队。那更是中了德国人的下怀。
听着德国炮弹的爆炸声。怀特胸口一阵突然绞痛。但素来健康的体魄让他顽强的支撑下来,缓过气来之后。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将向参谋官下令道:
“把我们这里的情况报告给伦敦海军部,请他们尽速派遣舰队前来支援,否则我们的船队将没有一艘船可以抵达英国!另外发信号给女将号和号,让他们想办法用鱼雷给德国人制造一些麻烦!”
怀特深知自己不得以而为之的举措会有多大的成功几率,在他的担忧成为现实之前,德国舰队中的203米舰炮也加入到炮击队列中来。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所装备的skc/34型8寸舰炮拥有傲视各国海军同级舰炮的实力,这是英国海军指挥官们常常忽略的一点,实际上它的射程和破坏力均远远强于英国海军装备的8寸舰炮,其最大射程达到了惊人的里,射速和射击精度上的优势也让英国对手们黯然失色。为了不至于让整个船队的士气一下子跌入底谷,怀特只得下令以舰尾主炮向德国舰队的方向开火——天知道那些炮弹究竟去了哪里,总之德国舰队的炮击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半个小时后,出击的女将号和号驱逐舰通过无线电发来电报:它们已经通过目测确定了德国舰艇的型号,那是一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和一艘希佩尔级重巡洋舰。尽管敌人异常强大,两位英国舰长还是试着利用驱逐舰在鱼雷攻击上的特性主动发起进攻——如果只是一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它们还有可能逼退对方,可惜这一次它们的敌手包括了“希佩尔海军上将”号这样主炮射速奇快、反应灵活的重巡洋舰,几轮齐射之后,号就为该舰的203米主炮命中起火,紧接着女将号也因为近失弹而底舱漏水。德国人丝毫没有怜悯勇者的意思,“希佩尔海军上将”号迅速迫近到距离两艘驱逐舰大约1万米的距离,并用准确的齐射将它们一一送入海底,两艘战舰竟无一人生还。
几乎在两艘驱逐舰传来噩耗的同时,怀特也收到了来自1000公里外英国海军司令部的密电:支援舰队正在赶来,无论如何拖住德国舰队至少20小时。
拿着这份电报,怀特那如树皮般干枯的手在微微颤抖着,20小时对于一个人漫长的生命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在如狼似虎的德国舰队面前,这支船队也许只够它们填饱独自而已。然而形势由不得怀特多作考虑,他忍痛让手下向整个船队发出命令:“保持队形,谨防德国潜艇突袭!”
海啸
第008章 - ~攻心为上(1)~
着无烟火药技术的发展,步兵们已经不用像自己的前装填黑火药的枪械作战,但战场上的硝烟却一点也没有减少,当重炮齐鸣的时候,浓烈呛鼻的黑色硝烟总是渲染着杀戮。
波涛起伏的海面上回荡着隆隆的炮声,当高爆型炮弹以超过两倍音速的速度脱离炮管时,发射药不完全燃烧后产生的大股烟尘便在一瞬间喷涌而出,在两艘德国战舰前方各形成一团不规则的巨大烟幕。
“暂停射击!”
硝烟还未散尽,张海诺便从他的指挥室里下达了新的命令。在这之前,“格奈森瑙”号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已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射击,以2钟一轮齐射的平均速度,两舰12前主炮已经向英国船队发射了超400炮弹,然而在这惊人的数字背后,由于舰队和目标之间的距离远远超过一般的海上交战距离,炮弹命中率也出奇的低——到目前为止竟还没有一艘英国船掉队。
硝烟在海风中迅速消散,“格奈森瑙”号指挥室里的军官们也松了一口气。包括舰长阿尔布雷希特在内的众人并没有明说,可张海诺早已看出了他们的疑惑。在大多数人看来,既然德国主力舰队离开本土进入大西洋是为了执行破交任务,就应该做好长期滞留海上的准备,因此每吨油料、每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