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言!”
张海诺猜想这些人应该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自己从前正是在啤酒馆结识了阿道夫希特勒,亦有可能是出于其他方面的原因,所以才会在这样并不十分热的天气呈上啤酒。对于麦芽酿造的液体面包,张海诺既不反感也不留恋,略略的思考之后,他还是从贝克手里接过了那杯在德国十分普通的大啤酒杯。
“星期三俱乐部其实就是一个饮酒聊天的聚会!”贝克越是解释,越是让张海诺觉得这个组织的不平凡之处,尤其是沙赫特刚才的一番言论确实让他心惊肉跳----在纳粹政权统治下的德国,散布所谓的反动留言可是一项很大的罪名。若是交到秘密警察的手里,即便有着前国家银行总裁的名头,沙赫特恐怕也难逃终生牢狱之灾了!
在沙赫特之后,其他人也一一从芬娜那里取过酒杯,最令张海诺意外的是,芬娜最后也在手里端了一杯,托盘则被她随意的放在一旁。
“为了德国!”贝克率先举起酒杯,这样的祝辞显然是每个德国人都乐于接受的,其他人一拥而上,相互碰杯之后便仰头灌上一大口,唯有张海诺与芬娜除外。饮酒之后,贝克看起来打算一吐为快,他不无感慨的说道:“将军,即便长时间的离开了军队,我依然为德国军人严谨而正直的精神到骄傲!在1938年之前,我和你一样,从来都将上级的命令视为绝对原则,但经过一些事情以后,我渐渐发觉一味的服从并不是一个军人应该做的事情!军人应该有军人的执着,但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将军,您说是不是?”
海啸
第035章 - ~黑色流冰(4)~
尽管受到纳粹宣传机器明里暗里的吹捧,但一直以来张海诺对自己都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觉得在目前的德国,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关注主要是因为他在两次战争中的出色战绩----尤其是率领如今这支德国舰队屡屡以弱者姿态成功挑战强大的英国海军。不过,更加靠近核心层的人物或许还会知道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例如他曾以国社党党外专员的身份为阿道夫希特勒募集海外资金的事情。
多年来,在张海诺本人的强烈要求下,募集海外资金一事并没有像其他纳粹党棍的经历一样被德国宣传机器当作传奇来颂扬,然而在战争爆发之后尤其是经过了惊心动魄的挪威战役,阿道夫希特勒似乎喜欢上了在各种私密场合提及这些过往,而在某些特有的目的之下,张海诺的贡献被很大程度的神圣化了---在纳粹核心圈,他被看作是国社党自建立之初最坚定的盟友,他在美洲募集经费的事情也被添枝加叶成为尽情展现其忠诚和各种天赋的最佳素材。
于是,最高统帅部里的绝大多数人都对他毕恭毕敬,这种地位甚至超过了海军掌门人埃里希雷德尔元帅,一度有人觉得一旦这位元帅在下一阶段的作战中仍不能让元首完全满意,带领海军取得历史性突破的重任将交到这位刚刚年满四十五岁的海军上将肩上。不过自从敦刻尔克之役结束后。人们突然发现视线中这位忠诚高效地执行者不断提出与德国元首相左的意见,而这些意见大都受到了元首本人的否决,自然而然的,另外一些反向的揣测就此产生了……
在德国,啤酒往往是话题的助推剂,一扎啤酒下肚。舌头似乎就不那么受管束了。被贝克称作大诗人地是个身材很普通的人,略显苍白的面容加上过耳的头发都显得他颇有古典气质,可惜这个看似浪漫的诗人却有点大舌头,他似笑非笑的对张海诺说:“万众敬爱地将军,为什么不跟我们说说您在上一场战争中的传奇经历呢?一直以来,我们都把您看作是海军有史以来最出色的指挥官。我个人非常希望知道您的秘诀在于何处!”
诗人么,张海诺少年时期也曾憧憬过,但经历了两个世界地是是非非,他脑袋里幼稚天真的成份已经被现实驱赶得所剩无几了。所以。他对于这位所谓的大诗人没有任何的敬仰之情,好在他的装容整齐中还带着几许没落贵族的气质,至少还能让他礼貌的交谈下去。
“那算不上什么传奇,在军队里还有许多比我更加出色的人,例如贝克将军!经历了上一场战争西线最主要的战役,他在战争方面的阅历远比我来得丰富和深刻!”张海诺很轻松地将皮球踢开,虽说那段经历足以作为一本传记来出版,但他却没有到处张扬的习惯,在不得不接受纳粹报纸记者的采访时,他也通常采用这样地战术来避免过度的吹捧。
贝克从来都不是那种喜欢夸耀自己经历的人。所以他也熟练的把皮球踢了出来:“上一场战争的时候,我只是在陆军参谋部做些简单地文职工作,要说对战争地阅历。我们的冯芬肯施泰因将军先随塞德利茨号参加日德兰海战并且身负重伤,后以王牌潜艇指挥官创下惊人战绩并令敌人胆寒,再到最近十年以惊人地速度成为海军高层中最年轻有为的一员。放眼德国军界,仍在服役者拥有如此耀眼经历的确实不多!”
“耀眼实在说不上,若以这样的标准。如今仍在海军服役的将领中。功绩远甚于我的何止一人!我们的海军元帅不仅以德国侦察舰队首席参谋官身份参加过赫尔果兰湾之战和日德兰之战,还在和平年代以惊人的才智和学识获得了基尔大学哲学院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我们的海军副司令古泽上将对于德国有史以来的每一场战争都了然于心。他不但参加了上一场战争中德国公海舰队最重要三场战斗,还凭借自己出色的表现荣获德皇授予的蓝色马克斯勋章!此外还有我们的海军参谋长、轻舰队司令……噢,真是太多了!”
张海诺信手拈来的点出一长串的名字,一来是德国海军确实非常讲究资历等级,二则是因为海军将领们确实有那样优秀的传统。与此同时,张海诺还顺带将自己置于一个不太晃眼的位置,免得因为出色的功绩而成为众矢之的。
“可是这些人之中,没有一个能够像将军这样被敌人敬称为骑士!”
诗人显然在张海诺的“简历”上下了一番功夫,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人提及那个被美国报纸授予的称号,不过这依然不能提起张海诺的兴趣,他坦然一笑,“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被敌人惧称为死神的化身!贝克将军,请原谅我的好奇,你们的星期三俱乐部是以什么目的成立的?研究军事战史和人物为目的而成立么?”
贝克答道:“不,将军!我刚刚已经说过了,我们就是一群喜欢聚在一起喝着啤酒闲聊的人,将军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完全是因为我们最近一段时间都在谈论你,而我们的冯海伦格夫人那么巧的和将军是旧识!”
一旁的芬娜嘴角流露出几丝诱人的媚态,“很幸运,将军并没有忘记我这个旧识!”
曾几何时,冰山美人的眼神只会让人心跳加速,如今却具备了让人不得不提防的穿透力---仿佛被她盯住的人就会被掏空心思一般,即便是张海诺这样自诩意志力坚定的人,依然不敢长时间的和她对视。
“夫人言重了!”张海诺将目光移回到贝克脸上,“好了,诸位,我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豪饮啤酒畅所欲言,但时间也不早了,希望我们下一次见面能够继续这种良好的氛围!”
贝克似乎有意挽留,在张海诺正要起身离开的时候,他慢吞吞的说道:“将军,能否在离开之前听一听我们的大哲学家对于战争看法?”
“既然是贝克将军眼中的大哲学家!”张海诺摩梭着刚刚放下的酒杯,“为什么不呢?”
“按照古典哲学的思维!”宽脸横眉看面相就是个批评家的中年男子故意拖长了音,换了口气才说道:“战争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但它也必将为和平社会所取代!”
拗口且缺乏直观体现的语言让张海诺提不起半点兴趣,但他还是礼貌的继续看着对方,哲学家似乎料定自己发言的对象会有如此表情,他不慌不忙的说道:“当一种极端的主义成为一个国家主要思想的时候,这个国家就不可避免的走上一条毁灭和重生的道路,战争将导致国家的毁灭,但新的思潮又将重新铸造一个国家!”
对于一般人而言,这简直就是一堆狗屁不通的胡话,但具备一定思想能力的人却又能够体会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这便是哲学的特别之处。
既没有赞扬,也没有批判,张海诺默默的坐在原位,欲走不好走,欲留不想留。
“我们完全可以从经济的角度来解释这一问题,以国家的力量收购和兴办企业,解决经济危机造成的破产和失业问题,不可否认效果是明显的,可是大规模的国有化,经济纳入国家计划,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战时经济!既然走的是战时经济,那么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既然战争终有一天会结束,战时经济体制的完结也是不可避免的!”
沙赫特的这一语言虽然也不乏深奥的成份,但相比于纯粹的哲学观点却更容易理解得多。不过,张海诺却就此陷入更深的思考当中,过了好一会儿,贝克主动提醒道:“将军,时间不早了,您的司机还在外面等着吧!”
张海诺若有所思的瞅了他一眼,这才站起身来。送他出门的依然是芬娜,这位气质化的成熟美人眼里并没有流露出失落或是不舍的神色----或许她从来就没有将此人放在心中,或许她只是深谙来日方长的道理罢了。张海诺并没有当场对这个组织表现出兴趣,但深陷思索的状态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坏事情。
走到大门口,张海诺即礼貌的向芬娜道了别,这里究竟是不是她的寓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张海诺已经看出了她作为这个组织一员绝非等闲的身份。
上车之后,张海诺的心情稍稍平静下来,但大脑却在高速运转着,这群人诱使自己前来的目的何在?芬娜和他们搅在一起的目的何在?这个所谓的星期三俱乐部又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想要解开这些谜题,现在就有一个很好的去处----掌管着德国秘密警察组织和庞大党卫军机构的好友的寓所。不过在看了看自己的手表之后,张海诺还是放弃了这选项,路灯照耀下,黑色梅塞德斯在平坦宽直的道路上一路向前飞驰,最终拐进了距离海军司令部不远的提尔皮茨大街19号,那是他自己在柏林的寓所。
海啸
第036章 - ~推心置腹~
在繁华的柏林城区,有一栋外观古朴典雅的办公楼,它就坐落在德国总理府斜对面的街角,距离德国核心的核心仅有不到一百米距离。这栋楼貌不惊人,实际上却是整个党卫军的大脑中枢所在,而在它四楼靠窗的一个房间便是德国党卫军最高领袖、党卫军上将以及德国秘密警察最高长官的办公室。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他非常随意的翘着二郎腿,手里捏着一支产自巴西丹纳曼的雪茄,悠然自得的吞云吐雾着。
“果然是高级货!”
对于这黄褐色比手指粗上一圈的东西,党卫军上将不吝赞扬。其实德国本身不产烟叶,普通市民和中低级军官所抽的烟许多都是从土耳其进口烟叶再在德国本土进行加工而成的,这种烟以其浓烈的味道而闻名,但身份显赫的德国人用不着去抽那种被美国以为是“马屎”的烟---即便战争爆发后整个德国的海上运输陷于停顿,每年仍有大量货物经由西班牙、土耳其以及其他一些途径流入德国,其中就包括这个世界上最好的香烟。当然,它们的价格通常也是相当不菲的,一支普通品级的丹纳曼雪茄在1940年的德国很可能要卖到平时价格的4-5倍,而顶级品质的常常是有价无市的!
两天之前,一艘满载天然橡胶、稀有金属等重要货物的运输潜艇刚刚远航归来,在上级的授意下,艇员们也顺道替将军们带回来一些私人性质的物件,雪茄作为高级消费品位列其中。早在30年代初,德国海军高层就已经意识到一旦英德之间重新爆发战争,德国的商船毫无疑问的将像1914年那样或是留在本土无所作为或是被迫躲进中立港口,德国政府将无法像和平时期一样进行大宗物资进口。另一方面。德国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尤其缺乏诸如天然橡胶、稀有金属和石油之类的重要战略资源。为了应对可能出现地状况。德国海军着力谋划了一条非常隐蔽的水下航运线,到战争爆发时,德国海军总拥有9艘适合于跨洋航行地运输潜艇,它们在设计上和普通攻击性潜艇最大的不同就是特别强调载重量和续航力。这些运输潜艇只装备极少的自卫武器,它们可以非常隐蔽的穿行于欧洲和美洲之间,以德国储备的黄金、有价证券等换来美洲国家的战略物资。
此刻坐在党卫军上将对面的,依然是他多年的好友、德国海军上将冯芬肯施泰因,这盒雪茄实际上属于他的个人礼品,因为他至今仍控制着施耐德造船厂相当比例地资产。而巴西的丹纳曼公司和这家造船厂又有着非常紧密的业务联系。不过他本人对于雪茄倒是没有太多的兴趣,在更多地时候,他宁愿捧着一杯香浓的蓝山咖啡而不是丹纳曼雪茄独自休闲。
“我在上个星期碰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你知道一个叫做星期三俱乐部的组织吗?”
党卫军上将扬起眉毛。“星期三俱乐部?让我想想……”
趁着对方在脑海中寻找相关信息的当口,张海诺又加了一句:“另外,你能不能帮我调查一下芬娜冯海伦格夫人!”
“冯海伦格夫人?噢,海诺,你提醒了我,我的手下之前确实有跟踪调查过这个名为星期三俱乐部的组织,你猜猜这个所谓的纯文学团体有哪些成员!”
张海诺压根用不着猜,“前陆军参谋长贝克将军、前国家银行总裁沙赫特博士,还有这位身价不菲的冯海伦格夫人!”
埃德文惊讶的瞧了他一眼,他地秘密警察显然没有注意到一周发生在这位海军上将身上的小插曲。
“这么说。你和他们有所接触咯?”
张海诺默不作声,但他的眼神已经告诉了对方答案。
埃德文往自己地椅背上一靠,“据我们所知。这个组织聚集的都是一些对国家政权有所不满的人,但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找到任何足以控告他们的罪名!贝克此人你也知道,他以前在陆军的威望很高,而且至今仍和国防军地一些高级将领有来往,我们不好随便动他!至于你说地这位冯海伦格夫人。也就是你多年前的未婚妻……我们从前以为她会继承父辈地做法趁着战争之机盗卖物资。但经过仔细的调查之后,发现她现在经营的都是合法产业。甚至没有逃过一马克的税款!海诺,你觉得一个人的转变可以这么彻底吗?”
张海诺眨了眨眼睛,“这很难说,也许她觉得自己现在已经足够富有了吧!或者她非常忌惮元首的强权手腕也不一定!”
埃德文吐出一个大大的烟圈,说道:“人性贪婪的本质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即便是再美丽的女人也不例外!根据我们的调查,吕贝克家族原本是有犹太血统的,但所有的证据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不见了!继承了冯海伦格爵士留下的爵位之后,这位冯海伦格夫人名正言顺的成了高贵的普鲁士贵族,还与柏林的上流人士交往甚密!我不觉得这一切都只是偶然或者我的某个秘密探员凭空想象,但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只有静静等待!”
“等待他们露出尾巴?”
张海诺摇摇头,如今的德国秘密警察,相比于另一个世界的盖世太保简直太温和了,这在常人看来应该是件好事,但纵观全局就未必如此了!
“你也知道国防军的势力!”埃德文不无酸意的说道,“自从打败了波兰和法国,他们在民众中间的威望空前高涨,就连元首也不得不认可他们的一些特权!”
在作出最深层次的抉择之前,张海诺觉得自己并没有必要“供出”那段历史,他转了一种口气说:“可话说回来,作为元首最新任的武装力量,你的武装党卫军部队不论规模还是装备训练情况近来的进步可是相当的惊人啊!”
埃德文却显得不以为然,“嗯哼,他们的进步确实很快,只可惜元首已经抱定主意放弃海狮计划了!接下来便是毫无悬念的大规模裁撤兵员,陆军规模将缩减至少二十个师,武装党卫军的规模短期内也不会再有扩大了!”
横扫俄国根本不需要全力以赴,这样的想法在张海诺看来简直是幼稚到了极点,但对于这个时代没有超凡前瞻性的人而言,确实很容易接受阿道夫希特勒的观点----以在波兰战场和西线的表现来看,德国军队凭借其高度机械化和空军优势所向无敌,在上一场战争中,德皇的军队甚至没有动用主力就击垮了俄国军队,那段历史造就了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也在德国人心目中留下了这样一种印象:俄国军队装备极差、士气极低,军官愚蠢鲁莽,士兵无心恋战,这样的部队在德国军队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
见张海诺一个人坐在那里发愣,埃德文在吸了两口雪茄之后提醒道:“海诺,我绝不是想干涉你的自由,但以我对贝克、沙赫特等人的了解,你最好和他们保持足够的距离!至于美艳绝伦的冯海伦格夫人,我暂时还没有任何建议,但如果有情况的话,我一定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张海诺听出了埃德文话中隐含的意思,他坦然说道:“尽管没有正式的公告,但我和她之间的婚约早已丢进垃圾桶了!现在我们只不过是普通的旧相识而已,没有也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埃德文在烟灰缸边缘轻轻敲了敲他的雪茄,“那是我多心了,海诺,我这也是为了你好!”
长久以来,张海诺确实感受到了这种来自老友的照顾,在最初两人选择各自的奋斗方向时,也许就已经注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他面带谢意的说道:“我明白!”
埃德文淡淡的笑了。
张海诺静静的考虑了好一会儿,然后抬起头说:“你也知道,莱茵演习计划的主体架构也已经确定,新的战斗舰队虽然要到明年春天才能集结起来,但元首仍希望我我尽快前往舰队担负起指挥重任,好提早熟悉新战舰的性能、挑选最优秀的军官团队!我计划在一周后启程前往但泽,在这之前,我希望你能够答应我一件事情!”
对于张海诺这种深沉的口气,埃德文显然有些不适应,他突然大声说道:“拿出你的信心来,海诺!你可是整个德国海军最棒的指挥官,我们都等着你带给德国历史性的胜利呢!”
片刻的停顿之后,他顽皮的朝张海诺抛出一个笑眼,“说吧,只要我能帮上忙,绝不推脱!”
还好张海诺早已习惯了老友私下里率真的性情,不然也许要被党卫军指挥官的这种怪脾气吓一跳。
“尽你所能,在元首下达进攻命令前重点收集苏俄军工、装备和兵员配备的情报!”
埃德文这次真有些意外,“海诺,这些元首早就交代相关人员去抓紧处理了啊!”
张海诺一吐为快:“他们都太过轻视这个敌人了!你相信吗?俄国军队拥有性能远超过i型坦克的武器,如果能让元首提前知晓这一点的话,也许我们就能在未来占得先机!”
如果是其他德国人,这一刻或许会觉得这位海军上将因为压力而出现精神异常,好在他面前的并不是这样一个人。
海啸
第037章 - ~波罗的海之王(1)~
1940年10月20日,德国,但泽港。
秋日和煦的阳光下,平静的港湾里停泊着大大小小十余艘舰艇,远离西线战场的地理位置让这里自波兰战役结束以来就没有遭受到战火的侵袭。干净整洁的码头上,人们各自忙碌着,那些身穿深蓝色军服、背着长步枪、皮扣扎紧的德国海军水兵使这里的秩序井然。作为德国传统势力范围内的重要港口,数百年来但泽的绝大多数居民都是德国人。在横扫波兰之后,为了将这里建立成德国海军在波罗的海南岸最大的军事港口,德军毫不留情的迁走了这里的上万名波兰居民,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最终命运如何。如今但泽剩下的2万人口中,百分之百都是德国人,而且每一户都经过了党卫军的严格审查,以确保没有外国间谍和反纳粹主义者混杂其中。
午饭之后不久,在几辆82型“桶车”和奔驰六轮军用卡车的护送下,一辆黑色的梅塞德斯快速驶过但泽市区的主要街道。透过并未遮严的车窗帘,人们可以看到一位头戴以两组金橡树枝为檐花的短沿军帽、肩扛蓝底白花双金星的德国将军端正的坐在后车座上,他衣襟间闪露的颗颗勋章,其身份绝非等闲。
在沿途卫兵的注视下,车队很快驶进了港口东南面的码头,此时一艘线条颇为简洁而且武备齐全地战舰正停靠在那里。一些水兵和工人在军官的监督下往舰上搬运大小各异的箱子和桶子。熟悉海军操作的人都知道,这些人必然是在为军舰出航做准备。
黑色的梅塞德斯最终停在了距离登舰舷梯不远的地方,另一位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德国海军将官和他地几名下属军官当即迎了上去。从梅塞德斯上下来地海军将官中等个子,身材相当匀称,年纪看起来并不比在场的其他军官大,但深邃的目光和刚毅的脸庞给人一种超乎年龄的成熟感。
“本特将军,好久不见!”这位将军主动向自己的同僚伸出右手。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还欠他一次人情。
前来迎接地那位将军一脸敬意,“冯芬肯施泰因海军上将,很高兴再次见到您!您的到来令本舰全体舰员深感荣幸!”
站在张海诺面前,正是当初指挥驱逐舰队随同沙恩霍斯特姊妹舰鏖战挪威海的保罗弗雷德里希本特将军。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结束已有将近半年时间,但至今仍为德国海军官兵们所津津乐道,尤其是“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联手重创“声望”号、协力击沉“纳尔逊”号两战。德国海军自彩虹行动以来长期笼罩头顶的晦气仿佛在几天之间一扫而光。稍具海军常识的人不会不知道,在德国主力舰队耀眼战绩背后,驱逐舰队尽心尽力的掩护可谓功不可没。在挪威之战中,它们先是冒险进入狭窄的挪威峡湾运送德国山地步兵登陆,并在英国飞机前来空袭时奋力抗击,很好的掩护了陆军占领挪威战略要点,此后本特将军还亲率5艘驱逐舰随同主力舰队出其不意的突入北大西洋,并在随后地战斗中给英国商船队以致命一击,在主力舰队最后突破英军警戒线的关头,它们还勇敢的吸引了英国舰队地注意力。幸运女神这一次也眷顾了勇者。突入北大西洋的5艘德国驱逐舰最终奇迹般的全部返回了德国----许多人因此而得到晋升和嘉奖,本特也获得了自己的橡树叶骑士勋章,稍后更被任命为波罗的海防卫司令部地副司令。统辖德国第2和第3驱逐舰分队。
经过数月地修整,在挪威战役中受伤的驱逐舰已经全部回到战斗序列,但要作为海狮计划中地护航主力掩护大批登陆船只横跨英吉利海峡,仅以德国海军目前这些驱逐舰还远远不够。受制于不列颠空战的进程,德国最高统帅部不得无限期推迟海狮计划。这对于本特和他的下属们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而且由于英国空军接二连三对法国、比利时、荷兰以及德国北部的港口进行夜间轰炸,海军司令部已经对原来向北部集结的命令作出了调整。本特得以率领他的舰队回到更加安全的波罗的海南部,如今他的新任务就是送德国主力舰队司令前去和他的新旗舰会合,而他的座舰z21号也将在随后和其他轻型舰艇一道为主力舰队保驾护航。
简略的寒暄过之后,张海诺跟着本特上了舰。z21号是一艘标准排水量2400吨的1936年型驱逐舰,这级驱逐舰系德国海军为应对世界驱逐舰大型化和重装化的趋势而建造,其吨位和体积在同时代的各国驱逐舰中已经属于佼佼者。不过对于张海诺这样在大型战舰上呆惯了的人而言,站在z21的舰桥上仍有种眼界不够开阔的感觉。
在水兵们将日常补给品全部运上船之前,本特让人在舰上指挥室外面的露天平台上摆了两张舒服的椅子,晒晒太阳吹吹海风,两人一边聊侃着各自的近况。
自从结束挪威之战返回本土之后,德国海军有6条驱逐舰不得不长时间呆在修理船坞里,剩下的14艘驱逐舰被重新编为三个中队,其中第一中队作为海上机动兵力长期驻守挪威南部和丹麦北部,第二和第三中队用于执行近海防御和布设水雷任务。实力占优的英国海军在北海区域素来十分活跃,因而这些德国驱逐舰也多有和敌人交手的经历,自知不敌的它们通常都是以溜字诀来躲避攻击,这样的战斗大都是有惊无险的。不过德国海军在这个夏天还是损失了两艘驱逐舰----其中一艘在英军对安特卫普的轰炸中被沉没,另一艘则在德国北部海域巡逻时遭到英国潜艇的伏击并最终战沉。
尽管驱逐舰数量在夏天结束时不增反减,但在交谈中张海诺还是注意到本特对于未来仍持着积极的乐观态度,一方面8艘全新的1936年a型驱逐舰全面加快了工程进度,进度最快的z-24已于一个月前刚刚入役,还有6艘也已经处于紧张的舾装阶段,德国海军驱逐舰部队恢复鼎盛时期的阵容看似已经指日可待了;另一方面,德国海军整体实力也随着巨舰“俾斯麦”号的下水而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德国政府以威慑为目的的宣传攻势下,这艘战舰的大名已经传遍世界,更被英国海军视为最大的威胁所在!
临近黄昏,装运补给品的工作终于宣告结束,在本特的盛意邀请下,张海诺与舰上主要军官在军官餐厅内共进了一顿以海产为主的丰盛晚餐。本特热情的将舰长室让给张海诺使用,尽管这次航程顶多只需要持续16个小时,但他的这种做法还是让昂张海诺十分受用。船舱虽然有些小,可对于习惯于长年在舰上生活的人这样的环境再熟悉不过了。车行平坦公路上没有睡着,在这略有些吵杂和晃动的船舱里,张海诺反而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起来时,军舰已经远离了陆地,茫茫大海上的景色虽然单调,却是张海诺最熟悉的环境。洗漱之后,他在本特的陪同下参观了这艘驱逐舰,和挪威战役开始前的那次参观时的情形相比,此时z21号在构造和人员配备上基本保持原样,只是在更换了大功率的新型雷达之后,原来的第一修理室被改造成新的雷达火控室。经过相应的技术改造,这艘驱逐舰的夜战和防空能力无疑得到了大幅提高,唯一让张海诺感到遗憾的,便是海军始终没能为这种驱逐舰换上柴油机,续航力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随同舰队进行远洋作战的能力!
临近正午,新编配的德国主力舰队的身影终于出现在张海诺的视线当中,成员包括新入役的超级战列舰“俾斯麦”号、大修归来的重型航母“格拉夫齐柏林”号、8月份刚刚服役的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以及由8艘轻型舰艇组成的护航编队----以驱逐舰z16领衔,外加4艘1939级扫雷艇和3艘s级鱼雷艇,此外整个舰队中还有两艘由快速货轮改装的补给船和一艘医疗船,庞大的舰队和全面的构成令人乍舌!
张海诺此前已经从海军参谋部拿到了“俾斯麦”号近期的训练计划,这艘刚刚服役一个月的重型战列舰现阶段的第一要务就是调试设备,其次是舰员和设备之间的训练磨合。就设计和试航阶段的情况来看,德国海军的技术专家们普遍对这艘战舰的性能感到满意。在15万马力引擎的推动下,它试航时甚至达到了32节的极速,考虑到舰上装备的各种先进设备,它毫无疑问是各国现有战舰中装甲、火力和速度的最完美集合!
海啸
第038章 - ~波罗的海之王(2)~
这不是指挥官第一次看到他的新战舰,可它的强大仍让他发自内心底的感到骄傲。
整体灰白色的涂装似乎不利于在浩瀚大洋上隐藏自己,但却带给人一种复杂的感觉----一件危险的杀人武器,竟也可以成为一件近乎完美的艺术品。在这日渐寒冷的波罗的海,它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块异形的浮冰,即便是浮冰,也是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
登舰之后,张海诺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这艘新战舰的新舰长库尔特霍夫曼亲切的打招呼。这位年富力强的海军少将在德国海军已经有超过20年的服役经历,先后指挥过鱼雷艇、驱逐舰、轻巡洋舰以及德意志级装甲舰“舍尔海军上将”号,在接手“俾斯麦”号之前已经累计了万吨的个人总战绩----全部是指挥“舍尔海军上将”号在过去12个月中取得的,在整个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中仅次于张海诺和朗斯多夫,可谓是名符其实的王牌舰长。
张海诺对于这位舰长的了解并不仅仅限于“舍尔海军上将”号的出色战绩,两人多年前还曾是基尔海军基地军官住宅区里的邻居,那是安娜长住丹麦,张海诺过着和单身汉无异的生活,那时候住在隔壁的霍夫曼夫妇经常邀请他一同进餐,时至今日张海诺依然清楚记得霍夫曼夫人亲手做的熏肉卷心菜。
即便抛开两人不错的私交,张海诺对于库尔特朴实地性格、渊博的知识以及沉稳的指挥风格感到放心。他对待属下的严谨与宽厚也足以作为德国海军将官中的典范。因此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张海诺都有足够的理由期待两人之间的这次合作----如无意外地话,他们的上下级关系将至少维持到几个月后的莱茵演习,并再度光荣的踏上战场。至于这之后的发展,也许一同战死沙场,也许一同凯旋而归,亦或是另外的结果。但那些拿到现在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俾斯麦”号高大的舰桥显然很符合张海诺这位早已习惯大型水面舰艇地指挥官地胃口,而站在相当于五层楼高的指挥台上纵览全局确实是一件非常快意的事情。从上往下看,这艘庞大战舰的身躯相当宽厚,4座双联装的主炮塔甚至比沙恩霍斯特级的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