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第 132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览风光之便,他巡视了德意军队占领下的几处希腊港口,此时比雷埃夫斯已经被选为德国海军在地中海北岸的新基地,新的岸防工事和雷达基地正在紧张修建当中,与之遥相呼应的则是卜雷加港——在德国海军参谋部近期制定的远期规划中,那座港口将被建设成为德国海军在北非的补给站、要塞以及舰队母港。待到英军被逐出直布罗陀,德军将派遣一支由若干次级主力舰组成的舰队进入地中海,最终和意大利一道成为这片重要海域的主宰者。

    在张海诺和洛梅斯特准备离开这里的时候,“台风”正劲,北非的“**”也声势浩大的拉开了序幕,不过据说意军总司令部在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人前往隆美尔的指挥部提出抗议,因为事先德国非洲装甲军团并没有将这次大规模进攻告知意军将领,然而事情已无挽回的余地,得到阿道夫希特勒支持的隆美尔,没有意军官兵的拖累反而放开了手脚,他的装甲部队迅速越过利比亚和埃及边境向开罗挺进。张海诺不知道那些从西西里和马耳他调去的德军部队在这场战役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但已知的一点,是隆美尔距离梦寐以求的苏伊士运河,达到了一个历史未有的程度!(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海啸 绝处逢生

    第002章 - ~生命之重~

    轰炸而造成的破坏,已经在工程部队的抢修下基本恢复了原样,更重要的是,供苏军轰炸机起降的蒙群岛已经为德军联合登陆部队所攻陷,眼下能够对帝国之都构成威胁的,便只有从英国起飞的轰炸机而已。战争期间,这座城市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都是繁华的,可张海诺对于这里的一切已经感到非常陌生了。

    在提尔皮茨大街的住所,张海诺孤寂落寞的卧在沙发里,听着老式留声机播放的轻音乐,右手托着一个晶莹剔透的高脚杯,里面红色的液体正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在他面前的木制茶几上,放着一个花瓶大小的水晶酒壶,大半壶的红酒正在灯光下幻射出奇异的色彩。就在这个酒壶旁边,有一个传统德国铁十字形状、带着彩色绶带的金属物件,上面镶嵌有一颗一颗散发着微微光芒的颗粒。

    在如今的德**界,没有人会不像得到这样一枚物件。事实上,这种钻石双剑银橡叶骑士勋章是十天前才正式颁布的,它也是目前德军最高统帅部颁布的最高级别的军事荣誉。但张海诺就这样让它静静的躺在茶几上,甚至没有拿正眼去好好瞧瞧它——尽管它是对自己成功诱使土耳其出让战列巡洋舰“戈本”号以及指挥联军部队攻上马耳他的奖励。

    几个小时之前发生的那一幕幕场景,就像是幻灯片一样在张海诺的脑海中不断重现。在水晶大吊灯照耀下,充满古典气息的宴会厅就像是古代君王的宫殿,在这座***辉煌的宫殿理,身穿青灰色制服的阿道夫希特勒,看起来仿佛变得更加年轻了,他的情绪是那样的高昂,一段简单的祝酒词都能变成一场冗长的讲演,在他狂热的咆哮中,在场的许多人都陷入了不能自已的境地。

    接下来,希特勒亲自主持了对包括张海诺在内的七名德**官所进行的授勋仪式,此外还有三人因为身处前线而无法到场。毫无疑问,这些军官成了在场权贵与名流眼中的佼佼者和幸运儿,官路亨通、平步青云似乎都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有张海诺,把这次授勋当作是劝服阿道夫希特勒改变战略的一个机会,尽管他深知想要让自视甚高的元首推翻自己之前的决定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希特勒愉快的接受了他单独交谈的请求,但是在持续不过十几分钟的谈话中,元首除了用近乎吹捧的词调肯定他在戈本号事件以及马耳他战役的出色表现外,只是言简意赅的对他提出新的期望——以波罗的海联合作战司令部指挥官的身份,带领德国海军水面舰艇及战斗部队,从背面进攻列宁格勒,从而协助陆军拿下这个难啃的硬骨头!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希特勒可以将参加了马耳他战役的海军第1战斗师从希腊调往东线,可以让部署在芬兰战线上的德军山地步兵以及芬兰军队全力配合这次行动,甚至可以让张海诺享有对东线德军主力航空部队的调配权。

    面对德国元首开出的“口头支票”,张海诺自己都觉得脸上的微笑是麻木的,纵观整个二战历史,列宁格勒一直是德军无法逾越的一道坎,苏联军民用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无比的牺牲精神抵挡住了德军的猛烈进攻和长期围困。德军自身的战略失误,芬兰军队的“知足常乐”,再加上苏军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顽强,这一系列因素叠加起来,最终造就了历史有名的一场攻坚战。

    这,岂是张海诺凭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

    如果站在德国元首的位置上,张海诺或许还有可为,可他眼下非但距离权力巅峰相去甚远,还陷入一种莫名的纠葛之中。

    结束谈话之后。阿道夫希特勒以连夜前往东线视察军队为由提前离开了宴会。张海诺紧接着也乘车返回了自己在柏林地住处。按照德军最高统帅部地安排。他次日便将飞往里加——目前波罗地海联合作战司令部地所在地。

    心情抑郁地喝着红酒。张海诺不知怎么地想起了芬娜。想起了她曾说过地那些话。也想起了她背后神秘地犹太联盟。他突然觉得也许那个女人说得并没有错。自己要是一直这样活在只有工作地世界里。终究会变成那个喜怒无常之人任意摆布地傀儡工具。这样地生命到头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财富地**多年前就已经止步了。现在该得到地荣誉、该得到地官阶也都得到了。除了扭转那一个又一个历史败局所带来地快感。张海诺真地感觉自己已经无欲无求了。一个人静下来地时候。他有时候会突然想要带着妻儿老小前往一个没有认识地中立国家。就此过着淡泊名利地小家生活

    那些纷争和杀戮。

    纠结。心中尽是纠结。

    走到窗前。外面不知何时下起了雨。风一吹。夹杂着潮起地凉风迎面扑来。在海上见惯了大风浪地人。自然不会为这点风雨受惊吓。可是那淅淅沥沥地雨声却让他一阵心烦。

    张海诺最终没有去找芬娜,第二天一大早,他就登上了前往拉脱维亚的专机。几个小时后,当他驻足于拉脱维亚首府、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城市、贸易中心以及海军基地——里加时,看到了满城尽挂纳粹旗的景象。

    尽管在这个保守苏俄欺压的国度里,德国驻军与原住民的关系远比在法国融洽的多,但趾高气昂的德军巡逻士兵与小心谨慎甚至有些畏畏缩缩的拉脱维亚市民,还是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由于苏军在战争之初缺乏防备,德军在东线进攻发起后的第三个星期就攻占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战斗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强度却足以让许多历史悠久的教堂、塔楼和其他建筑招致严重的损毁。只是眼下张海诺无心惋惜那些被损坏的文化遗产,他来到这里亦不是参观游览的。成立于苏德战争爆发之初的波罗的海联合作战司令部,早在8下旬就前移到了里加,而多少有些让人意外的是,时任海军总参谋长的海耶中将竟主动要求担任该司令部的指挥官一职,并且于9月初指挥发起了蒙群岛联合登陆作战——这时候,张海诺正在土耳其运筹“戈本”号转让一事,而当马耳他战役开打之时,蒙群岛战役亦激战正酣。

    尽管两场战役发起的时间、规模相差无几,两场海陆空联合登陆战役的进程亦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作为德意联合行动的马耳他之战,所受到的关注度远远高过于后者。只是出乎人们最初预料的是,小小的马耳他竟让德意联军陷入了苦战之中,而在德军主力陆续撤离马耳他之后,不断增兵的意大利军队花了一周时间才勉强突破英军在瓦莱塔最外围的防线。在惨烈的巷战中,数量达到英军三倍的意大利陆军竟然被两度逐出瓦莱塔,而英国海军更是创造了自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的又一个奇迹——在意大利海军的眼皮底下,利用两个没有月光的夜晚,将8000名英军官兵,其中有4000伤员,成功的从海路撤出瓦莱塔,最终只有不到800英军在瓦莱塔陷落之日成为意军的俘虏。

    相比于英军,苏联士兵的装备和训练有所不及,但战斗意志却要高出许多,在蒙群岛登陆战役中,德军尽管携空军和海军之优势,仍在战役之初遭到了苏军防守部队的顽强抵抗,但海耶巧妙的利用苏军兵员尤其是弹药储备在高强度的抗登陆作战中消耗巨大这一情况,以驱逐舰、鱼雷艇和潜艇在蒙群岛北部海域设下伏击圈,连续三个夜晚竟然击沉苏军运输船及护航舰:|船大都是运载弹药前往蒙群岛并准备撤走伤员的。这一招妙棋,极大的打击了蒙群岛的苏联守军。此外,海耶还在扫雷艇清出一条近岸通道后,派出轻巡洋舰和驱逐舰进行抵近射击,并让空军的斯图卡机队在高空待机,一旦苏军海岸炮兵开火并暴露位置,斯图卡便一拥而上进行群殴,如此往复多次,苏军部署在蒙群岛上的大口径岸炮便损失殆尽。就在意大利军队在瓦莱塔升起意大利国旗的第二天,蒙群岛最大的四座岛屿中,萨烈马岛和穆胡岛为德军所占领,两天之后,苏军最后一批部队趁夜登船撤退,希乌马岛和沃尔姆西岛亦落入德军之手。

    随着蒙群岛诸岛的易手,苏军轰炸机对柏林的威胁也随之解除了,而德军士兵的皮靴,上一次踏上位于里加湾口的蒙群岛,还可以追溯到1917年的那场蒙海峡战役。当时强大的德国公海舰队轻而易举的重创了前来阻击的俄国舰队,打沉俄国战列舰两艘,并顺利埃泽利乌岛、蒙岛和达戈岛。现如今,德国的军力绝不比德皇时期差,但在不可一世的空军和陆军映衬下,是实力远无法和当年相提并论的海军舰队——唯有凭借将领们在战略和战术上的出色发挥,才能让德国海军在这场战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尽管没有获得耀眼的钻石双剑银橡叶骑士勋章,但海耶却很快为自己的出色指挥赢得了梦寐以求的奖励——10月9日,德国元首签署命令,晋升赫尔穆特海耶为帝国海军上将。同一天,海军司令部发布调令,任命海耶为北欧海上防御司令部指挥官,统领部署在丹麦、挪威的海军力量。

    海啸 绝处逢生

    第003章 - ~磐涅之旅~

    帝国海军元帅军和海军副司令之职就任波罗的海战司令部的指挥官。**#几乎在所有人看来都是“高能低就”。哪怕指挥两艘沙恩霍斯特姊妹舰在大西驰骋。也比差事来的顺手。

    就在许多人为此不平的时候。张海诺却已在波的海冰冷的海风中逐渐认清了现实——一名将领的能力即便再出众。没有合适的环境。没有高层的支持。难以将自己的才华挥出来。且不说军界的勾心斗角有多么激烈残。这个国家的独裁阿道夫希特勒原本就是那样一个喜怒无常的善变人。纵然如古德里安曼斯坦因和隆美尔这样的功勋之臣。也免不了被罢免甚至遭害的命运。自己虽然从最一开始就在希特勒面前扮演一个不平凡的角色。但想想罗姆弗里奇之流。就知道不论是谁。要是触犯了希特勒的威严或是让他感到自身的位受威胁。下场都是一样的。

    张海诺虽然不确定究竟自己是触动了阿道夫希特勒脑袋里的哪根弦。还是遭到竞争对手们的排挤打压。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自己已经走进了事业的低谷。就此丧还完成自我救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而张海诺虽然打内心底感到前景黯淡。但以他一贯以来所崇尚和坚持的“打不死。拍不烂的小强”精神。是绝可能因为某些挫折而就此消沉的。长久的思索让他从悲观状态中寻找到了自己的新目——人人都道列宁格勒是无法被攻破的他以一个现代人的光看到了苏军的顽强。时也辩证的|到了世界上没无法攻破的堡垒。关键就在于人们能否找到打破堡垒的正确方法。

    眼下德军以一场猛的“台风”袭击苏联都莫斯科。用于进攻列宁格勒的兵力自然减弱了不少。但人们或许容易忽略一点那边是苏军同样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莫斯科防御上同等条件|对列宁格勒的支援也相对减弱了!

    想通了这些之后。海诺对导演一场让世人刮目相看的好戏燃起了信心。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困境中完成自我磨砺和精神升华。〃〃〃〃于是。他一如既往的展现出自己|‘厉风行的行事风格并在细处下功夫。从旁助力使波罗的海联合作战司令部以像一部高效的机器般运转起来。在他的鼓励下。军官们纷纷走出办公室下到一线部队视察情况。就掌握蒙群岛作战行动之后。联合作战司令部所辖各部队的兵员装备和士气情况进行了调查。的一手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周之后。一份相当详尽的汇总报告便摆在了张海诺的桌面上——如今他手中这柄剑虽然些残缺。但只要好好磨拭稍加时日便能焕光芒。至于这个区域性司令部的参谋官们。在资历和经验上都远远不及海军总司令部的那群将领。但这些大都30年代毕业于德国各个军校的高材生们。军事素质和能力一点都不差。利用各方面的情报。他们把芬兰湾和列宁格勒的兵力对比火力置等等战场因素进行了一番详尽的分析。并就从海上进攻苏军喀琅施塔和列宁格勒行了推演。经过反复论证参谋们向自己的新指挥官递交了一份报言明在海和空中均占据绝对优势运输船只充的情况下。仍需要不少0万部队方能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0万军队不论人数还是操控这支部队所需要的统筹力似乎都远远超出了张海诺能力范畴——指挥一场战役终归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绝不是某些个天才人物过天才大脑就可以凭空完成的。不过。在对参谋军官们的推演亲自行评估之后。张海诺也不的承认。要想通过水雷遍布的芬兰湾。从海上越过已经成为要塞的喀琅施塔的进攻列宁格勒。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苏军的要塞重炮和舰队。还有对方顽强的战斗意志。在这处错综复杂的战场上。捷径几乎是不存在的。唯有付出极大的代价才可能完成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尽管理论评估的结果并不太好。但张海诺依然做好了两手准备。他不动声色的向高层施加自己的影响。的在希腊完休整的海军第战斗如期抵达拉脱维亚。经过马耳他之战的磨砺之,。这支作战部队官兵虽然减员了约五分之一。但剩下的2万人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些缺乏的面作战经验的菜鸟。如果能够将更多的登陆装备配备给他们。这将是一支令欧洲各国海军陆战部队失色的两栖力量。

    就在德国海军战斗部队厉兵|马时候。应张诺之邀。在挪威战役中以500兵抵0法挪威联军达6之久而声名鹊起的山的步兵上将爱德华迪特尔。也就是目前负责德国派驻芬兰战线山的部队的指挥官。来到里加共商战事。自苏德战争爆以来。以第2第山的师为班底组建的远部队。尽管拥有大批经验丰富素质出众的老兵。却由于不到己方空军支援。加苏联守军携强大的炮兵充足的弹药供应优势的空中力量很好的公路和海上交通线之利。数次进攻都无功而返。眼下仍滞留在摩尔曼斯以西4里处——距离芬兰边境的进攻出点才有15里!

    迪特尔和张海诺早挪威战役期间就有过愉快的合作。如今迪特尔在寒冷的北冰洋沿岸吃尽了恶劣环境和俄国人的苦头。正憋闷的无以泄。与在列宁格勒战略上犯愁的张海诺凑在一起。很快就从惺惺相惜演进到相互鼓励相互出招。

    迪特尔可以说是德|最好的山的战专家。就像张海诺被普遍认为是德国最好的海战专家。个专家各有特长。看待战局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实质性的交流中。两人的摩擦碰出了优势互补的火花。他们突然又看到了各打翻身仗的希——若是德国海军出动强大的舰队从海上支援山的步兵的进攻。拿下摩尔曼斯克便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目标;若是海军先从正面实施攻。山的步兵从两翼实施强攻夺下苏军据点。再策应海军舰队和战斗部队在喀琅施塔的进行登陆作战。加之以公路运输将大批鱼雷艇运往多湖进行封锁列宁格勒北路。拿下这座战略要的便大有希望。

    在摩尔曼斯克和列宁格勒之间。过争论式的友好探讨。两人亦在先后顺序上获的一致:作为苏联在北冰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和海军基的。也是那片海域一年中可时间最长的运中转站。摩尔曼斯克可以说是苏联北部唯一的“输血口”——尽管它的作用在美军正式参战并大力援助苏联抗击德军侵略之前还没怎么显现出来。但以张海诺对历史进程的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只是纯粹的时间问题。若是等到苏军更加重视起来。再想攻下摩尔曼斯克就又的付出何倍数的代价!

    在解决了最主要的几个问题之后。两人决定展开这次极为重要的合作。经过了一周。两人联名向最高统帅部递交了新的作战计划。考虑到在芬兰湾清扫出一条供舰只和运输船同行的安全通道尚需时日。而北冰洋沿岸不久就将进入冰冻期。张海诺建议由自己挂帅出任北方舰队指挥官。以如今驻留德国本土的主力舰艇加上德军第1第2军战斗师的部分精锐部队。配合迪特尔的山的步兵以及芬兰盟友从海陆两面进攻摩尔曼斯克。这不但有机会一举切断苏联北部和英美之间的潜在联系。还能吸引苏军兵力而为进攻莫科的德军主力分担压力。至于列宁格勒。张海诺在直送阿道夫希特勒的信件中。他以自己的荣誉担保。将在次年春天芬兰湾解冻后从海上动进攻。誓在两月之内拿下苏联的“第二都”!

    倍受煎熬的等待之后。张海诺终于的到了来自“狼岤”的召唤——结束巡视后坐镇东普鲁士指挥前线战的阿道夫希特勒。定让张海诺和迪特尔一并前去。向他当面陈述新作战方案。

    虽说方案通过与否最终还的看军事狂人国家独裁的心情。但扭转命运之门至少已经被敲响。张海诺绝不允许自己放过这次机会。带着暂定为“冰皇后”计划的作战方案。他和同样充满憧憬又心情忐忑的迪特尔立即启程飞赴德国东部。这时|。张海诺压根没有去想历史上这位德军将星的陨落。能力出众的迪特尔在另一个世界并非死于战场。而是因为一次飞行事故而丧生。机遇难的还有另外两位德国将军。他们的死对于德军山的步兵乃至国防军都是一个莫大的损失。出于政治原因。迪特尔的死还被保密一段时间。

    天气情况良好。而拥有三台动的容52顺利把两位充满潜力的将领送到了位于东普士中部的军用机场。两人下机后。直接坐上最高统帅部派来的轿车。在诸多士兵的护送下一路呼啸着朝位于森林深处的狼岤驶去。

    海啸 绝处逢生

    第004章 - ~恐怖预言~

    于东普鲁士森林中的“狼岤”。远没有“山崖城堡||气派。设计用途和建筑点而言。这里更像是一个隐的军事集结点。包括半埋于底下的钢筋混凝土堡垒。连同通讯基营房哨卡仓库等等。统统都隐藏在枝叶繁茂的树林之中。从空中甚至很难发现它们的存在。

    第一次来到狼岤。张海诺忽然想起了在原来那个世界所看过的一部电影大片。阿汤哥扮演的德国军官虽然在北非失去了一条手臂。但仍然顽强的肩负起刺杀希特勒的重任。的点就在这狼岤的会议室里。炸弹尽管爆炸。但由于威力足炸弹位置被意外调换等等原因。这次刺杀最终没有成功。参与刺行动的一群德国军官全部被处死。电影本身固然有着许多煽情的成份。但在真实的历史上也却有这么一群敢于和独裁者抗争的人。只不他们的屡次尝试都没能获的成功。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德国滑入失败的无底深渊。

    时光回到1941年的秋天。这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怀疑德军能够取的东线最后的胜利。毕竟在刚结束的基战役中。德军围歼苏军0余万人。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歼灭战。在“台风”行动中一次投入近00万兵力的大手笔更是让人叹德国如今|大的军力。如此背景下。德国军民对于元首的赞美声一片。反对者只能躲在阴冷的角落里继续等待时机……

    “列宁格勒……列宁格勒……摩尔曼斯克……摩尔曼斯克……”

    对着墙壁上巨大的作战的图阿道夫希特勒背着手。如患了轻度老年痴呆者在那里不停的自言自语。手指亦在不自觉的微微颤抖着。

    在那副作战的图上。以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为中心的一大片区域都划着形状虚实不尽相同的红蓝,条。相较之下。在北方的摩尔曼斯克就像是一块净土。有从芬兰延伸出去的一条蓝线指向这个北冰洋港口。而且一大半还是虚线——那便是迪特尔所指挥的山的集群原计划的进军路线。

    “说说看你们为什么觉摩尔曼斯克比列宁格还重要?”希特勒依然面朝挂着大幅作战的图的墙壁。声音不大。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支持或者反对。

    在这个阳光明媚‘间宽敞的作战会议室里除张海诺和迪尔之外还有最高统部参谋长威凯尔元帅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部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将军。及陆军总令弗朗茨哈尔德将军空军总司令雨果施佩勒元帅海军总司令埃利希雷德尔元帅。这些人无不是德国三军的重量级人物。若是在这个房间里安放一枚炸弹并适时引爆。德国乃至欧洲的战争格局都要发生改变了——张海诺内心底确实冒出了这么个想法。但很快就被他扫到一旁。以眼前这种情形。虽然没有人明说。但他和迪特尔压根就是在进行作战方案的评‘会议。

    假若方案能够的德国元首和这些人的通过。那么实施起来便几乎不再有任何的问题了!

    张海诺与迪特尔相看了看。然后由军衔更高者解说道:“就目前的战局而言。列宁格勒的战略位置无疑要比摩尔曼斯克更为重要!可是在这两处战略目都很难攻破的况下。我们觉的有必要整合最大的力量首先攻取一处。是先花四周时间以一万人的代价攻下终年不冻的摩尔曼斯克。还是花两个月时间以十万人的代价拿下列宁格勒。其实最关键的。还取决于整个战争形势的变化!”

    话语暂顿于此。张海诺目光一一扫过在场的元帅将领们确定没有人怀有明显的敌对意识之后他语调沉稳的大声说:“在没有外力介入的情况下。我们当然应该先全力以赴下列宁格勒但我们大胆预测。美国将在这个冬天结束前参战!俗话说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一旦美英决意从海上援助苏联。那么摩尔曼斯克就会成为苏联接纳美国物资的最大港口!所以。我们有必要首先拿下摩尔曼斯克。断绝苏联大量获外界援助的最重要海上通道!”

    正如张海诺所预料的那样。此言一出。满堂惊诧。

    总参谋长凯特尔几乎要从自己的座位上跳起来了。但他最终只是瞪大眼睛看着张海诺。“不认为美国真的敢于向我们宣战。他们目前根本没有和德国对抗的力!据我所知。美国民众并不支持政府卷入这场战争。而且在目前的美国。接受欧洲形势变化的人要比上一场战争多多!”

    张海诺处变不惊的回应道:“美国人并不是害怕战争。他们只是希望借着欧战之机大发横财而已。但当战争形势的发展威胁到美国的切身利益时。他们就会

    场战争一样。毫不犹豫的向德国宣战!”

    “美国是个非常令人厌恶的国家。他们标榜自由。却总是干涉别国的自由!他们没有自己的民族。还自以为血统高尚。唯有雅利安人才有资格建立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希特勒一开口。就车熟路的扯上了人种问题。这对于对人类起源和种族问题并没有多大兴趣的德军将领们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总参谋长乖乖的闭上嘴作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原本准备说话的其它几位也一个个以麻木的表情作为应对。

    “……我们在东欧在的中海在非洲都取的了惊人的进展。假以时日我们控制并掌握了这些的区的资。不要说现在美国。就算是两个美国我们也毋须担!”希特勒继续滔滔不绝的着。正当人们以为他又要像往常一样发表长篇大论的时候。他突然转头看着张海诺。问道:“冯芬肯施泰因元。可以跟我‘|说说你觉的美国年底之前参战的理由吗?”

    张海诺没有拒绝的道理。他中气足的说道:“很简单。美国害怕我们独霸欧洲和非洲。从而将半个世界的资源夺了去。到时候他们不论经济还是军事都无法我们抗衡。而且他们相当害怕轴心国集团在控制了四大洲之后将矛头向美洲!”

    “我们目前并没有攻美洲的计划。但是……”希特勒想了想。非常自负的推测道:“美国人从来不相信其它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我们德国!好在我们不用太过担心。在美洲支持德国的人很多。他们想要发动战争。还的问问数以百万计的德裔移民。尤其是那些握有权力的人!”

    张海诺本不想在这问题上纠缠|去——谁知道提前泄露历史会不会有天谴之类的可怕罚呢?可是。德国高层在大战略上的短视有时候实在令他恼火。所以他决定不痛不的刺上一针:

    “尊敬的元首。请恕我直言。就美国不会因为德国的迅速扩张而卷入战争。但是不要忘了。我们的钢铁盟友之一。日本。正在亚洲积极扩充势力。而阻碍他们夺取东南亚和太平洋资源的除了英国之外便是美国了!大家有没有想过。一日本在亚洲和美国擦枪走火。甚至于主动进攻美国。那么美国向日本宣战时候。德国还能继续和美国保持和平关系吗?”

    又一次满堂惊诧。

    在场的其它几位将。则一时间惊讶的还没有什么反应——这显然超出了他们平常关注的范围。而希特勒则突然变的异常焦虑。他走到房间的另一个角落。那里用金色的支放着一个直径约有1米半的的球仪。元首伸出手转动那个偌大的圆形球体。并把目光落在代表东亚与太平洋的区域。

    “日本?日本!那群亚洲猴子的胃口还真是令人厌恶!令人厌恶!十足的令人厌恶!”老年痴呆又开始念叨起来。

    坐在位置上张海诺。心里一声冷笑。当初德国欲与日本结盟的时候。一些军事顾问就对双方的战略目标以及互补性提出了质疑。他们反对日本结盟的依据之一。就是1939年夏天发生的“诺门坎事件”。在前后持续了4个月的战斗中。称精锐的日本关东军和苏军部队的正面交战中遭遇完败。德国军事观察团的军官们还就此向最高统帅部呈交了一份书面报告。陈述了日军作战模式落后综合战斗力之低下。这份报告也早在德国和日本盟前就摆在德国元首的面前。

    当过兵打过仗。备一定军事素养的阿道夫希特勒。根据军事观察员的专业报告。不难对日本陆空军战斗力作出较为合理的评估。可也不知最后是看中了倭国强大的舰队。是觉的那群猴子至少能够从后背牵制苏军一部分力量。总之在战争爆发后整整一年。也就是190年的9月。德意日正式在柏林缔结了三国军事同盟条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

    不过。条约中“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声明上述各条款毫不影响三缔约国各与苏俄间现存的政治的位”条款的存在。免除了德国对苏作战期间日本出兵进攻远东苏军的义务。当德军在莫斯科城下激战之时。拥兵近百万的日本关东军。亦只是接连在边境的区组织所谓特别大演习—但诺门坎之役已经让苏联政府摸清了日军的真实战斗力。他们压根无惧于这群猴子的演行动。不但继续将主要工业设施东迁。而且在战事极为关键的时候不断从远东的区调部队驰援前线。

    海啸 绝处逢生

    第005章 - ~启航,北方女王~

    所谓的波罗的海联合作战司令部里呆了大半个月闷得t〖的日子之后,重新站在一艘钢铁战舰的舰桥之上,张海诺的心情就像是从地狱回到的天堂。

    就在两个星期之前,他在“狼岤”作战会议室里一番令所有人惊诧不已的发言,让德国最高统帅部从上到下都改变了原本已经抱定的主意。最后由阿道夫希特勒亲自签署命令,执行代号为“北方女王”的作战方案,该方案由陆军山地步兵和海军北方舰队为实施主体,空军予以配合,进攻的终极目标便是苏联在北冰洋最大的港口摩尔曼斯克。

    说服一群思想近乎顽固的家伙要多艰难就有多艰难,不过现在张海诺可以好好松一口气了,得到了德国元首和最高统帅部的支持,一切准备工作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当中:由海军第1、第2战斗师主力部队组成的海军地面部队,在补充了四个新组建的装甲营之后,已经乘船前往挪威北部的新集结地,一同前往挪威北部的还有增援而来的国防军第5地步兵师;海军舰艇方面,除了先期派往北欧海域的21艘潜艇之外,由战列舰“提尔皮茨”号、航空母舰“彼得施特拉塞”号和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装甲舰“舍尔海军上将”号为主力的水面舰队也在但泽港完成集结。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新建成服役的两艘核心舰艇头一次参加作战行动,也就在十二天之前,在众多巡洋舰、驱逐舰、扫雷艇和鱼雷艇的保护下,“提尔皮茨”号和“彼得施特拉塞”号进入芬兰湾,前者使用舰炮对列宁格勒的海上门户——喀朗施塔得海军基地,进行了持续三天的猛烈炮击,后者派出舰载机提供空中掩护并对地面、海面目标进行了轰炸。

    然而喀朗施塔得并非一般的军事基地,它修建于彼得大帝时代,经过几百年加固完善已经变得坚不可摧,犹如一头猛狮牢牢把住了列宁格勒的海上大门。在“提尔皮茨”号强大的火力面前,苏军卫戍部队表现得极为顽强,他们不仅动用大口径岸炮进行反击,还顶着德军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