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纵横四海

一.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八零年代是艋舺叁十年来最黑暗混乱的时期,那j年流行起以下犯上杀老大,叁不五时就有人在街头被枪杀横死,死得还多是当地大人物。

    台湾的黑道买枪的风气开始盛行,枪枝逐渐氾滥,j个仇家眾多的老大更喜欢把枪j给身边未成年的小弟或保鑣保管,原因很简单,因为那时未成年杀人不会被判死刑,不少人吃死了这个法律漏洞,於是不断拉拢未成年入帮。

    当年艋舺庙口多、市场多、查某间多、八将团也多,这些人的地域x以及团t观念极强,搞得那时角头j乎遍地开花,各有各的派系集团,然而每间摊贩都要定时定月跟上面缴税。

    若说艋舺的孩子个个慓悍早熟还真是一点也不夸张,杨海差不多就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开始跟着越豪在华西街收清洁费,越豪他爸是红云馆大哥,七零年代,华西街那边jnv户跟蛇汤店最密集的那一带,差不多都归越豪他老爸在罩,说起在地的最呛的j个角头,肯定有爸的一席之地。

    杨海自y就跟志豪在泡在那一g粗劣的脂粉香裡混跡长大,那些阿姨小姐、老鴇老闆,j乎都是半看着这个越豪这个小霸王跟杨海长大的。

    他跟越豪是从穿开襠k开始的j情,从国小到国中,到十六、七岁,举凡大大小小乱七八糟的坏事,有越豪的一手,必有杨海的影子。大过年的拿一盒点燃的水鸳鸯塞到路边的水沟盖裡;拿小镜子偷看英文实习老师的内k;窝在顶楼天台偷看se情漫画;在来来百货外面跟龙山的学生呛声g架.

    谁都知道红云馆梁山就一个独生子,人x都有自s的一面,尤其是那年代混黑社会的,也兴传子不传贤这套,那时多数的大人们基本上都认定了越豪就是红云馆未来的接班人。杨海从小到大跟越豪j乎混成一个共同t,那种j情能比亲兄弟更亲,梁山自己也是腥风血雨中混过来的,在他年轻时,枪基本上还是一个稀罕物,街头火拼用的是菜刀,尺八,衝管,那真正是所谓刀光剑影的日子。他走过最艰难的时候,也明白在刀剑不长眼的街头,身后能有一个为自己两肋cha刀的兄弟有多麼重要。於是他放纵杨海跟越豪自y大街小巷的翻天覆地,出了事,不管谁得错,要罚当眾一起罚,要赏也当眾一起赏。

    梁山有意识地将这对哥俩的荣辱綑绑在一起,就是有意培养杨海成为越豪手下的武将以及左右手,让越豪在接班那一天,就有自己的心腹可用────在关键时刻,能够拉越豪一把,甚至能心甘情愿地给越豪挡着明枪暗箭。人x是非常微妙的。这是梁山自己自s的一面。他一直把杨海当半个儿子看,就是赌一这一把,希望到了那天,他能把越豪看做比亲兄弟更亲、比父亲更敬的大哥。

    ..梁山总想替他儿子尽量安排好一切,即使这条路,注定不好走。

    越豪的身上有一g火爆的傲气,都是从小被宠出来的,因为梁山的关係,习惯走到哪都是一呼百应的,颇有种顺他者生,逆他者王的风范,相较之下,杨海的x格倒更接近豪爽的江湖人,人如其名,这点跟梁山年轻时很像,他不拘小节,喜欢j朋友,那种喜欢讲究的通常都是不靠谱的感觉────感觉这种东西,向来就像是毕卡索的画,一人看了一种说法。

    也许混街头的人多数都有这样一个共通点:有点儿迷信。讲究一个悬字。杨海就是个非常遵从直觉的人。他j朋友,相当依赖官能感受,说白了就是讲究第一印象。能在第一眼就给他好感的人,他能抓着这点感觉,欣赏对方一辈子这种念头但凡落地生根,往往难以拔除,若要问杨海为什麼,他自己也说不明白,或许是因为他本身也有固执的那一面,认定了人事物,就不轻易更改,一旦要根除,势必伤筋动骨。

    这种特质难以断定是优点还是缺陷,但若要举出一个最鲜活的例子,肯定就是少年意气的杨海撞上少年离家的邹杰城了。

    ─────那是一九七九年。最c流的事就是到f装店裡订做喇叭k,到了周末再假装自己年满十八岁,混到西门町裡的地下舞厅裡。

    那时邓丽君的甜蜜蜜红遍大家小巷,骑脚踏车的时候,总要边骑边吼上那麼一两句,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春风裡.......

    那年杨海十七岁。邹杰城十七岁。他们在华西街蛇王刘的店裡相遇,邹杰城带风似的那一拳,至此打开了他与杨海二十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