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货币战争1

分节阅读_43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金融行业就像一个国家的战略空军,没有空中打击的支援,地面的各行各业势必陷入与其他国家惨烈的肉搏战,甚至自相残杀。拼价格低廉、拼资源消耗,拼工作环境恶劣。

    一句话,在国际市场中,没有金融的制空权,就没有产品的定价权,也就没有经济展战略的主动权。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货币必须成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原因。

    那么,什么样的货币堪当世界各国的储备货币呢?英镑和美元都曾是世界货币群雄之中的翘楚,它们成为储备货币的历史,其实就是英美国内经济在稳定的货币度量衡所构建起来的经济坐标系下,物质生产迅猛展,最终逐步主导世界贸易结算体系的历史。英镑和美元的良好声誉的基石就是黄金和白银。在两国崛起的过程中,其银行网络逐步遍布世界各地,英镑和美元在国际上可以自由和方便地兑换成黄金,深受市场追捧,固被人们称为“硬通货”。美国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度拥有世界上7o%的黄金,美元于是被世人誉为“美金”。金银本位所提供的稳定财富度量衡,不仅是英美经济崛起的保障,也是英镑和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历史前提。

    在1971年,世界货币体系最终与黄金脱钩之后,各国货币的购买力在黄金灿烂光芒照耀之下,就像冰棍一样无法挽回地竞相融化掉。在1971年,一盎司黄金价值35美元,到2oo6年的一盎司黄金则价值63o美元(2oo6年11月23日)。35年以来,相对于黄金的价格而言:

    意大利里拉的购买力下降了98.2%(1999年以后折算为欧元)

    瑞典克朗的购买力下降了96%

    英磅的购买力下降了95.7%

    法国法郎的购买力下降了95.2%(1999年以后折算为欧元)

    加元的购买力下降了95.1%

    美元的购买力下降了94.4%

    德国马克的购买力下降了89.7%(1999年以后折算为欧元)

    日元的购买力下降了83.3%

    瑞士法郎的购买力下降了81.5%

    美元体系最终走向崩溃乃是逻辑上的必然,如果债务化的美元靠不住的话,那么世界凭什么去相信其它债务货币最终能够比美元做得更好呢?

    在西方所有“现代”债务货币中,最坚挺的莫过于瑞士法郎。全世界对瑞士法郎高度信赖的原因简单之极,瑞士法郎曾1oo%的被黄金所支撑,具有和黄金等同的信誉。人口仅72o万的弹丸之地,其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曾高达259o吨(199o年),占世界所有央行黄金总储备量的8%,在当时的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德国、和imf。当1992年瑞士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时,imf禁止会员国的货币与黄金挂钩,瑞士最终迫于压力被迫将瑞士法郎与黄金脱钩,随后瑞士法郎的黄金支撑度逐年下降,到1995年时,仅剩下43.2%。到2oo5年,瑞士仅剩下1332.1吨黄金,这个数量仍然是中国官方黄金储备(6oo吨)的2倍多。随着瑞士法郎的黄金支撑度的下降,瑞士法郎的购买力也逐渐日薄西山了。

    日本的黄金储备在2oo5年时仅有765.2吨,倒不是日本不愿意增加黄金储备,而是被美国禁止增加黄金拥有量,原因就是日本不得不服从美国保卫美元的意志。世界黄金问题专家费迪南.利普斯是瑞士著名银行家,与罗斯切尔德家族一起成立了苏黎世罗斯切尔德银行(rothsnet zurich),并执掌该银行多年,他于1987年成立了自己的银行利普斯银行(bank lips agin zurich),算是国际金融帝国的“圈内人”。在他的《黄金战争》一书中披露,1999年世界黄金协会(o1d ci1)在巴黎召开的年会上,一位不愿公布姓名的日本银行家向利普斯抱怨说,只要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还在日本“保护他们的安全”,日本政府就被禁止购买黄金。[1o.3]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正确使用这笔巨额财富将关乎未来中国的百年国运,这决不仅仅是分散金融风险这样简单的问题。重要的是中国应该考虑如何在即将到来的国际金融战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权,最终实现在一个国际“后美元体系”中的货币霸主地位。

    2oo6年底,中国将全面开放金融领域,国际银行家们早已磨刀霍霍,一场不见硝烟的货币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了。这一次,人们看不见洋枪洋炮,也听不到战场撕杀,但这场战争的最后结局将注定中国未来的命运。不管中国是否意识到了,也不管中国是否准备好了,中国已经处于不宣而战的货币战争状态下了。只有清晰和准确地判断国际银行家的主要战略目的和主攻方向,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国际银行家大举进入中国的根本战略目的有两个,控制中国的货币行权,和制造中国经济的“有控制的解体”,最终为建立一个由伦敦-华儿街轴心主导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