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一顾倾城

一顾倾城_分节阅读_9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看着那人紧张的像个孩子,顾倾城不由得轻声安慰道:“没什么的,景天,你不必介意。”

    突然听到那人温柔的叫出自己的名字,林景天抬头愣愣的看着顾倾城。顾倾城也微微诧异,不明白自己怎会突然叫出这个名字,只觉得林景天炽热的目光有些难以承受,微微将头偏向一边。

    “倾城”

    温柔的声音在耳畔响起,顾倾城转头看向那人。

    “谢谢你!”

    那双漆黑的眼眸似是要将一切吞没,顾倾城莞尔一笑,想起刚才那人对自己的维护轻声道:“是我要谢谢你,谢谢你为了我违抗母命。”

    林景天执起顾倾城的手,认真道:“倾城,我的誓言,至死不悔!”

    “景天,我说你放着家中的美娇娘不顾,这么热的天跑来这里干嘛?”赵鸿才使劲摇着扇子,看着正在操练的虎威军,摇头晃脑的说道。

    “大哥,我即食君之禄,便要为君分忧。更何况,如今边境不稳,虎威军的操练不可松懈!”

    赵鸿才点了点头,看着威严的军队,敛起嬉笑之意,赞道:“景天,你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不到一月,虎威军在你的掌管下已经纪律森严、军容整洁了。”

    林景天淡淡一笑,看着场下的将士自豪道:“他们都是铮铮铁骨,只是以前疏于管控,只要稍加时日,他们定会成为我丰国最锋利的刀剑。”

    此时的林景天扫去了平日的儒雅,锋芒毕露,站在三军之中,尽显威仪,赵鸿才由衷赞道:“景天,日后你必会成为我们丰国的一代名将!”

    林景天含笑看了一眼赵鸿才,听着耳边将士嘶吼的号声,第一次充满了沙场点兵的豪迈之气。

    此时,初云国境内,大将军高寒正伴着皇帝荣修远视察军营。

    荣修远看着自己心爱的大将,赞道:“高将军果然没有辜负朕的重托,现在我们初云国绝对是兵强马壮!”

    “都是圣上治国有方,初云国才能有此盛况。”高寒恭敬地说道。

    荣修远看着威严的军队,指着远方,豪气道:“终有一天,朕要将这天下全部握于手中。”

    荣修远话中的深意,使得高寒有些错愕,看了看年轻的胸有成竹的皇上,默默低下了头。

    突然大内总管图瑞急匆匆的求见,对着荣修远一阵耳语,只见荣修远的眼中煞气陡增,没说一句话就摆手离开。一旁的副将,看到这副景象,犹豫的问道:“高将军,现在怎么办?”

    高寒叹了一口气,无奈道:“吩咐众将继续操练。”

    “皇后如何了?”荣修远一回到皇宫,便直奔凤仪宫,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太医问道。

    “启禀皇上,皇后只是受了惊吓并无大碍,休息几日便可。”

    荣修远越过屏风,看着慕千菱一脸苍白的躺在床上,不由得大怒:“并无大碍,朕看你这庸医也是当到头了。”

    “微臣该死,请皇上息怒。”太医一面低头叩首,一面后悔不该接了舒贵妃的赏银,故意淡化皇后的伤势。

    “还不快滚过来替皇后好好诊断,要是皇后有任何差错,你就提头来见。”

    太医提起前襟,连爬带滚到慕千菱的窗前,仔细诊察了一番,才匆匆退下去煎药。

    看着那张苍白的脸以及紧皱的眉头,荣修远喝道:“图瑞,朕命你彻查皇后落水之事,有任何消息立刻向朕回报。”

    “奴才领命。”图瑞恭敬的退下,顺便屏退了其他的宫女。

    荣修远坐到慕千菱的床边,抓住她露在被子外面的冰凉的手,自语道:“千菱,朕一定会还你一个公道的。”

    ☆、委任

    “皇上,您大可不必每日都过来看臣妾,臣妾已无大碍,别耽误了您的政务。”慕千菱看到荣修远一下朝就直奔凤仪宫,便有些无奈的说道。

    尽管每日都这么说,可自从自己落水后,荣修远便日日都来凤仪宫,非看着慕千菱喝完药,才安心离去。

    看着慕千菱最近几日的气色确实不错,荣修远佯装生气道:“皇后,难道是觉得朕烦?”

    慕千菱淡淡一笑,便不再言语,专心的喝着手中的药。闻着淡淡的药香,荣修远含笑看着那人低头喝药的侧脸,一旁的图瑞满怀心事的看着荣修远,心中默默一叹。从荣修远小时候起,自己便陪着他,这个素来冷酷的皇帝似乎只有在迎娶了丰国的长平公主之后才多了一些笑容和温情,可图瑞并不确定这到底是好是坏。

    慕千菱接过侍女递过来的手帕,拭去了嘴角的药剂,就听到荣修远说道:“皇后,朕已经派人彻查你落水之事,明日便会有结果。”

    慕千菱突然起身,缓缓跪下说道:“皇上,臣妾请求皇上下令终止此事的调查。”

    荣修远扶起慕千菱,责备道:“你身子还没好,干什么行这么大的礼。”复又有些不忍心,摸着慕千菱的脸说道:“朕知道皇后心软,但朕决不许有人伤害你。”

    感觉到荣修远话中的关爱,慕千菱心中一热,柔声道:“皇上如此疼惜臣妾,臣妾已经很知足了。”

    荣修远拍了拍慕千菱的手说道:“此事,皇后就不必挂心了,朕会妥善处理的。”

    看着荣修远慢慢走远,慕千菱摸着脖子上的玉石,苦笑道:“文轩,看来无论哪国的皇室都是一样的,充满了勾心斗角、虚与委蛇。”

    “皇上,您当真要对付舒家吗?”高寒看着端坐在龙椅上的荣修远忍不住问道。

    荣修远眯着眼睛看着桌上的奏折,说道:“舒贵妃竟敢以下犯上,谋害皇后,这样恶毒之人,朕怎能不除。”一想到舒贵妃竟然将慕千菱推入水中,荣修远不由得攥紧拳头。

    “可是”高寒犹豫了一下,咬牙说道:“皇上,舒家是三朝重臣,若是仅仅因为此事就牵连整个舒家,怕是不妥。”

    “不妥?”荣修远冷笑道:“高将军难道不知道舒家都做了什么好事吗?”荣修远将桌上的一堆奏折扔到高寒脚下,问道:“这些年来,每天都有朝臣弹劾舒家,倾占民田、私收贿赂、克扣粮草······无论是那一条罪名都够舒家满门抄斩,高将军难道都不知道吗?”

    听到荣修远的质问,高寒有些心虚,但仍坚持道:“皇上,虽然舒家罪该如此,可是他们毕竟是我朝元老,而且当年也辅佐陛下登基~~~~”

    “够了”荣修远一声冷喝,打断了高寒的话,阴沉的说道:“就因为舒家仗着当年辅佐朕登基有功,甚至不把朕放在眼里,所以朕才要铲除舒家,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初云国的主人。”

    看着高寒不再说话,荣修远放缓了语气,对图瑞吩咐道:“图总管,你明日就去宣读圣旨吧。”

    慕千菱站在凤仪宫门口,看着天边的晚霞,鲜红的如同血液,听着侍女在一旁交头接耳,“皇上对咱们皇后娘娘真好,不但将舒贵妃处死,还将舒家三十二口人都杀了。”“是呀,不过,皇上一点也不念夫妻之情,舒贵妃也挺可怜的。”

    慕千菱蓦地攥紧手中的锦帕,死死咬住嘴巴,“三十二口人竟在一夜之间全被斩杀。”慕千菱只觉得浑身恶寒。慕千菱当然不会像那些宫女一样天真到以为荣修远真的是为她而迁怒舒家,即使荣修远真的是疼惜她,但也决不至于为会了她而与舒家翻脸,只怕是舒家早就成了荣修远的心头大患,所以荣修远才会借此机会铲除舒家。

    这宫廷之中当真是没有真情可言,慕千菱在心中默默叹息。

    自从林景天说过不让顾倾城去给林氏请安之后,顾倾城几乎再没见到这位林夫人,听府上的仆人说,林夫人绝大多数的时候都会在佛堂礼佛,所以顾倾城在侯府的日子也算清净。

    只是看了一眼桌上的饭菜顾倾城实在没有胃口,象征性的吃了几口,便停下筷子。

    “我吃好了,我想先回房间休息。”

    林景天点了点头,看着顾倾城离去,又看了看桌上的饭菜,沉思了一下,吩咐道:“让春香过来。”

    顾倾城躺在房中的软榻上,有些无奈的摸了摸肚子,“这侯府的菜肴整体偏辣,自己实在是吃不惯,一连几日都未曾吃饱,可却又不好意思指出,长此以往,自己怕是支撑不住。哎,还是睡觉吧,睡着了就不觉得饿了。”顾倾城自欺欺人的想着,不一会儿就进入梦乡。

    顾倾城是被秀禾唤醒的,一睁眼便发觉已经到了用晚膳的时间,而腹中的饥饿感也更加清晰,无奈的跟着秀禾来到餐厅。

    冲着林景天微微一笑,顾倾城有些认命的向桌上看去,却惊喜的发现这次的菜品都很清淡,而且几乎都是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顾倾城有些惊讶的看向林景天。

    林景天微微一笑说道:“放心吧,这次的菜都不辣,多吃点。”说完先替顾倾城盛了一碗汤,“尝一尝吧。”

    接过林景天手中的碗,顾倾城小心的尝了一口,果然是清淡爽口,没有一丝辛辣,不由得食指大动,第一次吃光了连日来的第一碗米饭。

    林景天也乐得替顾倾城不停地夹菜,直到顾倾城心满意足的放下筷子,才满怀歉意的说:“倾城,都是我的忽略,这几日,你受苦了。”

    “你,怎么知道我不能吃辣?”顾倾城有些疑惑。

    还没等林景天回答,一旁的春香兴奋的说道:“是小侯爷问我的,小侯爷把小姐你喜欢吃的都记下了,还特意嘱咐厨房以后要按小姐您的口味做菜的。”

    惊讶于林景天的细心,顾倾城还是向林景天投去了感激的一笑。

    相较于定国侯府的平静,最近丰国的朝堂之上却是风云诡谲。因着太子几乎有一月的时间没有上朝,朝堂之上人心惶惶,纷纷传言慕丰要另立太子,而最佳人选就是新封的晋王,也就是三皇子慕文远,所以便有大批的朝臣纷纷转投晋王府,但仍有些老臣誓死支持太子。

    此刻叶太师便向慕丰上奏:“皇上,太子已经多日未上早朝,老臣敢问太子殿下可是犯了什么过错?”

    叶太师的话算是说出了其他众臣疑问,一瞬间纷纷凝神屏气,看向慕丰。慕丰淡然的说道:“皇后近来身体不太好,太子想要多尽孝道,朕便应允了他。”

    听到慕丰的话,众人纷纷赞道:“太子果然是至孝之人。”

    叶太师不死心,继续道:“皇上,往常的军中粮饷之事,皆有太子负责,如今太子不在,老臣担心误了军中大事。”

    张章一听,赶忙上前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既然太子尽孝于皇后娘娘,分身乏术,不如另外指派一位皇子监理此事。”

    “哦”慕丰意味深长的看了张章一眼,随口问道:“那张太尉认为那位皇子可担此重任?”

    张章心中一喜,说道:“臣以为,三皇子也就是晋王可以担此重任。”

    此话一出,一众支持晋王的朝臣,纷纷附和。慕丰扫了一眼群臣,转向慕文远和蔼的问道:“那晋王意下如何?”

    慕文远佯装推辞道:“儿臣才疏学浅,恐怕会辜负父皇和众位大臣的期望。”

    谁料慕丰竟点了点头,说道:“嗯,晋王对于军中之事的确是不甚了解,怕是很难上手。”

    慕丰看了一眼震惊的慕文远,又将目光投向一旁,思索了一下问道:“六皇子,你觉得谁合适?”

    对于慕丰的突然提问,慕文轩似乎毫不吃惊,淡然道:“儿臣全听父皇安排。”

    “哈哈哈”慕丰仰头大笑,看着慕文轩说道:“那朕就命你负责此事,定国候何在?”

    “臣在。”林景天上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