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兵道奇缘

第254章 连升八级1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回到保定那间单身公寓,一进门,邢广富抱着老婆就要亲吻。赵云芝手上还有面哪,她正在包饺子。“你这是发情了,还是发疯了。大白天的,毛毛一会儿就回来了。”

    “我发疯了,也发情了,快点儿,毛毛回来前,我们还能闹一回。”赵云芝只好洗手,脱衣。两人在床上疯狂折腾一番,邢广富这才安静下来。他从抽屉里翻出一盒红塔山烟,点上一棵,美眉的吸了一口。这烟平时舍不得抽,是给客人领导来访准备的。他平时很少抽烟,想抽烟就买一包大前门。

    “去北京办事儿,顺利吗?”赵云芝问。

    “顺利,太顺利了。老婆,你知道我见谁了?”邢广富露出招牌式的微笑。

    “见谁了?不是你的梦中情人吧?”邢广富最喜欢歌星李玟,总说要去北京追星,那怕是见一眼妖娆的梦中情人,死了也心甘。

    “去,别打岔。我告诉你,我这次见到了副统帅。”邢广富抑制不住兴奋,说话的口气格外夸张。

    “副统帅?不是坐飞机叛逃,摔死在温度尔汗了?”赵云芝揣着明白装糊涂。

    “切,真是妇人之见,头发长,见识短。那个副统帅死了,还有副统帅在哪。”

    “哦。”赵云芝明白了。

    “天字第二号人物,厉害不?”邢广富得意的问。

    “厉害。不过,我想知道的是,能给你调个副团不。要是能给你调个副团长,我们毛毛就有女朋友了,我们家也可以住到师团楼里,你也有吉普车车了,到时候我们娘俩也能沾光,到超市买东西也能坐坐吉普车,风光一把。”赵云芝感慨道。

    “估计没问题。黄团长已经打了包票,他会给我们军领导打招呼。”邢广富心里也没底儿,口气软了很多。

    “我和你说,那两双绣花鞋,是我爸花了五千块钱买的。那可是我爸我妈的养老钱,还不够,和我姐我哥借了两千多。这笔钱我们要还给我爸我妈,不能赖账。”

    “不赖帐,只要我们有了钱,立即还给爸妈。一双鞋怎么那么贵?”邢广富立即表态。

    赵云芝道:“为了找到这个玩意,我爸骑自行车在青岛周围几个县的农村转了两个多月,才在一家老财主家找到。现在的人都学坏了,见钱眼开,完全没有了情分。本来,那个小脚老太没有说要多少钱,让我爸看着给,只要几百块钱就能摆平。没想到,她的儿子,也是我爸的老同学,好朋友,看到这种情况,张嘴就要一万块,说是看着老同学的面子,打五折,收你五千。我爸心里不高兴,死要面子,啥也不说,回家凑了五千块钱送过去了。”

    “等我安排好了,调了副团,把咱爸咱妈接过来,我给他们养老送终,好不好?”邢广富安慰老婆。

    赵云芝兴奋的双颊绯红,抱起邢广富亲了一口。“你男子汉大丈夫,吐口涂抹一个钉,说了要算,不能翻脸不认帐。”

    “当然说了算,我什么时候和你说了不算了。不过,我们先要迈过这道坎才行。这次去北京,黄团长临走又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我急需寻找这些稀罕玩意儿,给领导送过去。讨首长欢心,让领导高兴,以后办事儿才痛快。”邢广富有点吱吱唔唔的说出了心里话。

    赵云芝一听,不吭声了。“有倒是有,不过,太贵了,贵的吓死人,我们哪来的钱买来送给他们。”

    邢广富一听,马上来了精神,把手伸进赵云芝的胸前,一阵摸索,道:“老婆,什么好东西,多贵,说来听听?”

    “我们老家有个王姓老太太,家里藏了一双用纯金打制的三寸金莲绣花鞋。王老太太爷爷是青岛富商,家财万贯。据说这个是清朝的老物件,人家的传家宝。多少人想买,老太太不卖,怕人买走给毁了。”赵云芝有气无力的说。上次她父亲骑车到乡下寻找三寸金莲绣花鞋,人家让他看过。老赵着实喜爱,犹豫半天。他问要多少钱,那老太太说:“20万,一份不能少。”

    老赵一听,吓得转身走了。

    “20万,我的娘。我一个月工资460快,不吃不喝,一分不化,要攒40年才够。钱攒够了,人早也饿死了,啥屁事儿也办不成了。”邢广富也泻了气。20万对他来说,真的是天文数字。凭他下周挣钱的能耐,这辈子也挣不到这个数。

    “我就不明白,你们首长,那么大的官,还是军人,怎么喜欢女红这种西里古怪的玩意,是不是有点儿精神不正常?”

    “不要瞎说乱讲,老婆。人家领导都有业余爱好,喜欢收藏古玩字画艺术品,这是高品位的生活,领导范儿。男人官当的越大,越有见识,嗜好越多。林副统帅就喜欢吃炒黄豆,毛老人家喜欢红烧肉,就是过去皇帝王爷,还喜欢遛鸟打猎当木匠。不像我们老百姓,只图吃饱肚子不挨饿,没有其他想法。”邢广富道。

    “不论男人女人,一般来说,好人不会喜欢歪门邪道的东西,心术不正的人才有恶趣儿。我只是提醒你,要擦亮眼睛,跟对领导。要不然,我们娘俩跟你倒霉,最后可是人财两空。”赵云芝吹起了枕头风。

    “人家那么大的领导,怎么能会出事儿?老婆,你多虑了。这是首长一次看书的时候,说了一句没有“见过三寸金莲,不知道是真是假。”黄领导当真了,就把这差事儿交给我了。我们还是想想办法,怎么筹到钱,把那物件买回来。下一步干部要动了,正好用上。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没有办法。结婚这么多年,家里存款不到三千。想卖房卖地,我们家没有。这间公寓还是部队的。家里只有我们娘俩儿可卖,看谁要,你去找人家吧?”赵云芝半是调侃半是认真的言语,邢广富不吭声了。

    “找人借点如何?”邢广富问。

    “借谁的,谁有钱可借?再说,借了这么多钱,我们拿什么去还人家,不能空嘴说空话。不是亲爹娘,就是有点钱,人家也不乐意借给你。”

    “实在不行,找你们老板商量一下,看他愿意帮忙不?”邢广富试探的口气。

    赵云芝随军到部队,安排在保定一家食品厂。食品厂不像以前大集体的时候,是垄断行业,那么吃香,日渐萎缩,两年竟也发不出工资来。这几年企业改制,单位改革,食品厂被一家南方的私人公司买断,转行做了玩具娃娃。工人们被遣散了,厂子解散了。赵云芝买断工龄下岗,在家赋闲几个月,后经朋友介绍,到一家做驴肉的肉铺当会计。

    老板姓孟,小名和尚。是个瘸子,和人打架落下的残疾。据说以前在保定很有名气,身边一群喽啰,监狱已经三进三出。那几年,能在当地敢做生意,敢挣钱的人,基本上都是具有这种特殊身份的人。赵云芝摇摇头,叹了一口气:“那人就是一条狼,整天色迷迷的盯着我,恨不得要把人吃了。找他借钱,不是自投罗网?”

    “不要把人想的那么坏。那个男人看到美女,不是馋的要流下口水,真到事儿上,他未必敢做出违法乱纪的动作。再说,除了找他,一时竟想不出有钱的人来。老婆,求求你了,你辛苦一下。”邢广富不停的摇晃赵云芝的身体,讨好的语气,赵云芝无语了。

    过了两天,钱拿回来了。赵云芝道:“俺老板说了,钱可以无偿使用一年,到期要还。如果过了试用期,按天收费不说,恐怕我们要妻离子散。”

    邢广富没有吭声,闷着头接过钱,当天去了山东青岛。来回三天,把那双玩意儿买回了家。

    转眼到了年底,部队进入调整期。一些年龄大的,任职年限够的干部,或转业离开部队,或退出岗位休息,一批工作岗位空缺,亟待新鲜血液补位。

    三三九团朱团长调走了,去了军区一个干休所当了所长。团里领导机关和兵们都松了一口气,他自己也侥幸躲开是非之地,有了清闲。尽管说外行可以领导内行,世界上只有当官最容易,你没有那个金刚钻,真揽不了这个瓷器活。没那个本事,坐在那个位置,劳心劳神,日子最难过。

    朱团长走了,副团长张明当了团长。副团长的位置空了出来。像是一块肥嘟嘟的肉挂在树上,引来各路虎狼垂涎欲滴。包括邢广富在内,至少有二十个正营职干部,虎视眈眈的盯着这个位置。人都在活动,找关系,托门路,争取摘掉那块肥肉。这不是当不当这个副团长的问题,而是反应出个人能力,关系,后台等综合因素,涉及到今后在部队能不能混下去的问题。

    有人听说邢广富也加入竞争副团长的行列,讥笑道:“他,天塌下来有比他个高的,地陷又比他个低的。数一百数也轮不到他当副团长。”

    邢广富心里不服气,可又没有办法。他现在是三五干部:“无后台,无关系,无经济实力。”和人家比,一点优势没有。

    邢广富在家里干着急上火,却没有一点办法。到了他这一个正营调副团层级的干部,团里领导基本没有权力说话,决定权在师里。有经验的团级干部明白,要想迈上这个台阶,师里几个常委中,至少师长政委和政治部主任要投你的赞成票,有一个人不同意,这一关很难过。邢广富只认识樊主任,师长政委根本说不上话,现在只能着急的份儿。

    他想去找黄有才,可营里老兵退伍,干部转业,要谈心,抓管理,忙的三孙子似的。等到把工作安排妥当,他从师部得道消息,新的副团长人选已经确定了,只等宣布命令上任。

    他当天夜里去了北京,直接奔赴军区大院,找黄有才。不料,黄有才带队出国访问,到月底才能回京。

    “到月底黄瓜菜都凉了。”邢广富哀叹。

    邢广富掂着那双宝贝玩意,在北京街头转悠,六神无主。“我的娘,真是到了喝口凉水也塞牙的倒霉运里了。咋这么巧,关键时刻都掉链子了,看来,这批干部调整是没戏了,这个机会耽误了。”

    一想到这儿,邢广富心里起急,嘴角上泡。这个机会耽误了不说,他花巨款买的宝贝玩意也砸手里了,送人送不掉,不送人白白花了这么多钱,这可是借的钱,早晚要还人家。一想到还钱,心里就堵上了,这笔巨款还不了,让人着急上火。想到老婆每天被老板逼债,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儿,那帮孙子可不是善茬,也不是什么好鸟,可是,现在有什么办法,去找谁才能办成事儿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