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兵道奇缘

第255章 连升八级2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除了黄有才,能在师长面前说上话办成事的就是军长政委,或者军区司令员和政委,再往上就是军委领导。军长政委和司令员我认识他们,他们不认识我,找军委领导,只有找副统帅。想到这儿,邢广富眼前一亮,他看到了希望。“对,就去找老头子。”

    刚走两步,又犹豫了:“万一进不去怎么办?万一首长不认识怎么办?”几个怎么办把他给难住了,站在马路边,看车流行人。一个女人和老公吵架,两人打起来了,那女人疯了一般,又掐又咬,拳打脚踢,那男人竟抱住头,蹲在地上,任凭女人疯狂。“看来是个怕老婆得主,窝囊废一个。”

    邢广富又想到赵云芝。这几天,赵云芝早出晚归,身上收拾的新媳妇一样,回到家脸颊如猴屁股,红扑扑的。想到借的钱,他心里犯嘀咕:“妈的,莫非?”邢广富后悔不该走这条路,办成了,也就是调个职务,办不成,可就赔大发了。后来一咬牙:“死马就当活马医,进不去就回保定,是虎穴也得闯,遭雷劈也得试一试,现在是华山一条道,不走就是死路一条。”

    邢广富打个车,直接去了玉渊潭99号院。人还未站稳,又一个小平头,夹风带雨的冲了出来:“干啥的?”

    “我找首长,给首长送点土特产。”邢广富很沉静,笔上次老练许多。

    “首长认识你吗?”小平头语气缓和许多,上上下下打量邢广富。

    “认识。上次过生日的时候,我在。”

    “哦,我给你通知一下。”

    小平头拿起对讲机,到一边叽里咕噜讲了一通,回来对邢广富说:“首长同意见你,一会儿他要接见外宾,给你二十分钟的时间。”

    邢广富道:“二十分钟能说几句话,太短了吧。”

    小平头讥笑道:“你算了吧,比你职务高一大截,带千军万马的领导过来,首长能接见他十分钟,也高兴的合不拢嘴。”

    邢广富马上刹住笑:“那够了。”说完,急匆匆进了院子。

    进了院子,邢广富远远看到首长在屋里练书法,旁边有男有女几个勤务人员。首长练的是颜体楷书,毛主席诗词里面的前两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字很见功底。

    站在门口,邢广富立正:“报告。”

    首长,没有停下来,只是说了一句:“进来吧,小邢。”邢广富进了屋。

    首长写完那个颜体的封字,才放下毛笔,依然阴鸷的笑。刚开始看见这种笑,有些害怕,现在邢广富习惯了,倒感觉非常亲切。

    “小邢,到北京来办事儿?”勤务人员端来水,首长边洗手,便问。

    “不是办事儿,是专程来看望首长。快过年了,我先过来拜个年。我知道越是过年过节,首长日理万机,肯定忙。我祝首长新春愉快,万事如意。”

    首长笑笑,示意邢广富坐下。勤务人员端来一杯绿茶,白瓷盖碗,里面绿茶一根根竖起,绝对的好茶,邢广富没敢喝。

    “见到你的老团长没有?”首长问。

    “没有,首长。我听说他出国访问去了,月底才能回来。”

    “哦,我忘了。南部边境有点儿不太安静,派他去解决一下纠纷。”首长看着邢广富,柔声细语。

    “首长,上个月我探亲回山东老家,又看到一个宝贝玩意儿,给你带过来看看。”邢广富道。

    “看您不像山东人?”首长不断打量邢广富的身材,让他有点浑身不舒服。急忙解释:“是我岳父家。我老婆是山东青岛人。”

    “哦,怪不得。”首长解除了心中疑虑,笑的很随意。

    “我回到家里,岳父带我去他姑姑家串亲。他姑家解放前是个大商户,青岛数一数二的布店,北京济南也有分号。那老太太看到我,非要送我一样礼物,我一看,就收下了,给你送来了。”邢广富随口编个故事,把三寸金莲的来历说的平实,自然,让首长收下礼物,没有心里负担。

    “哦,辛苦了。”首长依然灿灿的笑,并没有表现出激动惊喜的表情。邢广富不知道,上次他送的那双三寸金莲,得到首长的赞许,也让旁边的人心生羡慕。没几天,首长家里多了许多花样儿的三寸金莲,首长见多不怪了。

    当邢广富从包里掏出那双三寸金莲,首长站了起来,接过来,脸上明显呈现出春风抚柳般的神色。“真漂亮。”首长赞叹。

    黄澄澄的三寸金莲绣花弓鞋,鞋头各缀一枝桃花,花枝上站着一双喜鹊。鞋面鞋底均是纯金倒模而成,经过锉、执、锤、省等工序,大师独具匠心的加工修饰,晶莹眩目,圆滑玉润,让人爱不释手。金鞋看似崭新如初,从那耀眼的光芒里,折射出敦厚的历史沧桑感。

    “这是纯金的?”首长疑问道。

    “是铜鎏金,不是纯金,就是一个工艺品。”邢广富看着首长,笑的很真诚。

    “那也值不少钱。”首长说。

    “也就是二百七八十块钱。”邢广富不以为然。

    “在潘家园,小贩敢和你要价两万。”首长以前去过潘家园,知道那里假文物买卖很火。

    “两万打不住,他要是狮子大开口,敢和你要二十万。”邢广富半真半假的说了一句。

    “现在造假的多,听说白沟什么都是假的,卖的刀子电棍皮箱都是假的。”首长还真是熟悉民间生活。

    “是啊,我去过白沟。不少外地人,甚至外国人过来买假货,一转手就赚大钱,和北京的秀水市场差不多。”邢广富应和道。

    “你不是河南人吧?”

    “不是,我是四川人。”

    “听说社会上流传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是总教练,总部就在驻马店。”首长笑的很放心。

    “首长,关于河南人造假的故事很多。听说河南省长到北京来开会,进了人民大会堂,总理拉住他反复看,问他来的是不是真的省长。”

    首长和勤务人员都笑了。

    首长沉吟一下,道:“小邢,你是基层干部,收入本来就少,又要养老婆孩子,生活更困难,我也在基层呆过,了解基层干部的艰难。我作为领导干部,更不能沾你的便宜。这东西不管多少钱,我都要以十倍的价钱付给你钱,我不能白要。”

    他转身对勤务人员说:“你去找你阿姨,要两千八百块钱,给小邢。”那人转身去了,一会儿拿来一摞绿色伟人票,递给了邢广富。

    邢广富看着首长,道:“首长,你还这么客气,弄的我挺难为情的。”

    首长笑道:“收下吧,小邢。你那点工资,养活老婆孩子不容易。”

    邢广富把钱接下,道:“谢谢首长,我就不客气,收下了。”

    首长点头,算是赞许。

    邢广富愣怔一下,对与自己的事儿,不知道该不该说。说了,怕首长不高兴,好事儿办坏,做成夹生饭。不说,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浪费感情吗?

    首长开始换军装,他准备走了。这是等于下了逐客令,邢广富也知道自己该走了。邢广富起身,道:“首长,我该回去了。”

    “好。我还有点事儿,不陪你了。你要是没事儿,可以在家里待一会儿。”首长倒是挽留,邢广富不能当真,站起身往外走。心里还在纠结拧巴:“说不说,说不说,再不说没有机会了。”

    “小邢。”首长在后面叫他。

    “首长,你有啥指示。”邢广富回身问道。

    “你上次说的个人进步的事儿,弄好没有?”

    “首长,没有。我们单位可能团职职位缺编太少吧。”邢广富心里一阵暗喜,差点晕倒。他没想到,首长还关心着他的进步问题。

    “是不是任职年限不够啊,还是有其他原因。”

    “我当营长已经三年多了,年限够了。我工作年年评为先进,还被评为优秀党员。”邢广富道。

    “好好。这事儿不着急,明天见了你们军区领导,我和他们念叨一下。你先回去,好好工作,不要出纰漏就行。”首长穿好衣服,拿起包,走出了门。

    邢广富看首长走了,这才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散开脚丫子,跑到公交车站,然后坐火车回到保定,家也不回,直接去了樊主任的办公室。

    现在的邢广富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能和上将对话,再和大校打交道,自然就轻松愉快很多。

    “主任,我想给你汇报一下思想,看您方便不?”邢广富开门见山。

    “哦,是小邢,来吧,这回没有要紧的事儿。”看是老部下,刚正在打电话给部下部属工作的樊主任,转眼间换了一副热情的面容,招呼邢广富坐下。

    “主任,你看自从您高升到师里,我也没有拜访过您,小邢有点儿不懂事儿,请您多谅解。”邢广富先是做自我检讨。

    樊主任点上一棵软中华,美美的抽了一口,烟雾在空气中滚翻,似阵雨前的无云,被风吹散。樊主任的手上,牙齿露出烟垢,似硫磺熏过。他对邢广富笑笑,算是默认,大人不计小人过的神情。

    “主任,你看我当营长已经三年了,下一步面临走与留的实际问题。我热爱部队,想在部队长期干下去,又不能老占着炮营长这个位置,团里好几个股长副营长等我腾地方。您看,是不是给我换个地方?”

    樊主任笑笑:“三九副团长的位置,已经有合适人选了,是军机关下放的。”

    邢广富道:“我们团土生土长的干部,更了解三九情况,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樊主任当然明白邢广富话里有话,笑道:“师里拦不住,没办法。有领导打招呼,从上面压下来的。”

    邢广富理解的神态,笑一笑。他知道,想在要想上去,没有人从上面打招呼,那是不可能的事儿。部队这几年,变化太快了。现在,有必要亮出自己的底牌了。

    “主任,我刚从北京回来,去玉渊潭99号院了。”

    樊主任警觉的问道:“去那里干啥,有啥问题我们自己不能解决?”

    邢广富依然微笑:“主任,这么多年,你还不了解我。我不是上访闹事儿,也没有啥事儿可闹的。我去北京,就是去看看首长。”

    “你和首长啥关系?”樊主任歪着头,好像是不经意的问了一句。

    “他是我岳父的表弟。我代表我岳父看看他,给他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情况。首长向你问好。”邢广富很有内容的笑了一下。

    “你表叔啊。是表叔就好。”樊主任有点儿浑身不舒服,里面有东西刺挠身子一样。

    “我岳父说过多少次了,让我去看看他。以前忙工作,直到昨天才去。”邢广富看着樊主任,又不轻不重的补充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