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兵道奇缘

第260章 刨坑2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史政委道:“看来营区绿化不能用杨树。夏天白毛翻飞,迷人眼睛,秋天枯叶层层飘洒,天天扫地也不见地面。到了冬天又是这般景色,让人心里腻歪。”

    “我看南方种的冬青不错,一年四季,满目常绿。”张团长道。

    “不光冬青,我们南方的松柏也不错,一年四季常青,不见一片落叶。哪像这里,一到冬天,树上光秃秃的,地上光秃秃的,山上是光秃秃的,河里光秃秃的,到处黄沙满地。”史政委是江苏人,对自己家乡一片深情。

    张团长笑笑:“政委,我们部队驻扎在这里,你就凑合着过吧。等你有权力的时候,把我们三九移防到江南,享受一下你们那里绿油油的山,绿油油的水,我们也奢侈一把,当个鱼米之乡的人。”

    史政委被咽得说不出话来,那只杏仁眼瞪成了“@”号,复杂的看了张团长一眼,转身进了机关办公区。人刚进去,一辆奥迪车停在了楼道东侧的空地上,张团长一看车牌,对着楼道喊了一声:“政委,师长来了。”急忙迎了上去。

    来者是于师长。史政委也跑步过来,握住师长的手。

    于师长个不高,有点胖,很有领导的范儿。于师长在兄弟师当副师长的时候,亲自把独生女的丈夫傅平山,送到了老山前线。在一次战斗中,傅平山与战友被包围,他为掩护战友突围而身陷敌阵,在深山峻岭与敌周旋六天五夜,直至壮烈牺牲。这样的首长,部下最为敬重。敬重他的不是他手中的权力,而是他铁血柔情,豪情壮志。

    史政委道:“师长,先到屋里喝口水吧?”

    于师长道:“没啥急事儿,就是过来看看三九团,还是在外面透透风吧。”

    张团长史政委只好陪着。

    于师长站在空地上,回过身来,就看到了俱乐部东侧的小树林,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笑道:“老史,我咋感觉到,三三九团一片萧杀凄凉?”

    史政委知道于师长的意思,道:“我刚和团长转了一圈回来,人还没进屋。我们已经看到了不足,正在商量措施办法改进。”

    于师长道:“过日子要像个过日子的样子,把自己的家收拾的干干净净,美花的漂漂亮亮。不要脏兮兮的,弄得像是贫民窟。”

    张团长道:“马上整治营院,我们争取用两年时间,弄一个标准化的营房。”

    于师长问:“这是个大工程,经费够吗?”

    史政委道:“有点困难,不过,我们自己凑凑,还行。话说过来了,就是砸锅卖铁,也得把营院绿化好,不然,没法和师首长交差。”

    于师长道:“我回去找后勤部苏部长,让他给你支援一些弹药。我提个要求,这事儿老史亲自抓,一定要确保绿化质量,确保美化效果,到时候我来验收。”

    晚上,团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营院绿化美化问题。

    史政委现在是团里的核心。只从朱团长调走,张团长新上任,团里大事小情的,史政委说了就等于定了。史政委知道有常委心里不服气,至少表面上,不敢表现出来。

    “今天开会,专门研究营院绿化美化问题。上午于师长来了,站在机关办公区前,往营院看了一眼,就感慨说三九团一片凄凉。我和团长都在,心里憋得慌,脸上骚得慌。我们作为军政主官,没有把自己的二亩三分地管好,没有把自己的窝安好,有点对不住大家,对不住领导。我给师长立下军令状了,用两年时间,把我们团建设成一流的标准化营院。今天叫大家来,就是听听大家的意见,大家献计献策,群策群力,有什么好的办法,好的措施提出来。”

    张团长知道师长的意思,不想过多掺乎这件事儿。他的主要精力,放在部队正规化建设上。鲁副团长刚上任,情况不熟,也不说话。新来的陈参谋长抓部队训练,后勤建设的事儿尽可能不参乎,去别人碗里抢食吃。政治处主任汪丰收想说话,又不敢。他一说话就露怯,怕政委数落他。大家只等着业务部门,后勤孙处长说话。

    “政委,我正要找你汇报营院环境治理这件事儿,报告都写好了,没想到团领导都开始谋划了。还是领导英明,有眼光,有谋略,前瞻性强,我们十分佩服,举双手赞成。”孙处长脑瓜灵活,采取化被动为主动的策略,先是把领导一通夸赞,把人弄迷糊了,赢得团首长的信任,讨得领导的欢心。

    史政委不吃这一套,道:“别扯那丝瓜秧子南瓜滕的话,说正题,有没有好的想法?”

    “我们营房股有个计划,就是花钱太多,没敢给团里报。”孙处长诺诺。

    “得多少钱那?”程副团长问。

    “一共下来要三十多万?”孙处长眼皮耷拉下来。

    “是不少。我们团一年绿化费才七八万,你这一次花了三年的钱,胆子也真够肥的。”程副团长讥笑。

    “先说计划措施,再说钱。”史政委急忙把话引向正题。

    “我们营房股计划从北京请来几位高级园艺师,对营房所有的树进行修剪美化。特别是院里那么多杨树,脖子带上长一撮枝条,里面塞满了枯枝败叶,像大姑娘腰上勒个破围裙,要多难看有多难看。我们计划把这些枝条全部剪掉,再把那些歪七扭八的树身树枝扶正理顺。”孙处长看看几位团里领导没有异样的反应,说明团领导没有反对,他心里有底了。

    “往年我们给树身刷的都是白灰水,冬天下雪春天下雨,不长一段时间就掉色了。今年我们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科学施工,采用新技术,新手段为每棵树没用梳妆。我们不用石灰水,改用品牌白油漆刷树,一年也不会掉色。同时,购买少量红油漆,为每棵树唰一道红圈,显得整齐画一,美观大方。”孙处长抑制不住激动,看着几位领导。团长政委低头看书喝茶,没人说话。

    “还有,我们准备铲掉草坪上的枯草,明年春天购买一些迎春花,冬青,刺梅,苹果、梨树,桃树,做到树成林,草成片,花成块,实现总部首长提出的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冬长青的绿化目标。”孙处长补充了一大堆。

    “没了?”史政委睁开那只“@”眼,问道。

    “再有就是人工费了。我们准备长期请两名园艺师,为我们团营院绿化服务。每个人每年至少五万薪金,不知道团领导是否同意?”

    “看看大家意见如何?都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史政委说完,汪丰收第一个站了起来。

    “我完全同意孙处长的意见。我看这个办法切实可行,比较符合我们团营院建设的实际。就是花钱多一些。还有,那两个园艺师就不要请了,我们的兵有的是这方面的人才。”汪主任看看孙处长,孙处长感激的微微颌首。

    参谋长和副团长有气无力的说了声没意见。大家都在等着政委的态度,这叫说了算的不说、说了不算的人说了也是白说,干脆保留自己的想法,免的得罪人。

    “孙处长不是我批评你,你这是什么改革措施,什么科学施工,纯粹是给旧酒瓶贴个新标签,破裤子缝块新补丁。一棵杨树价值不到一百元,你每年往树上抹的油漆都要好几百块,有必要吗?完全是瞎折腾,标准的面子工程,糊弄人。两年后于师长过来验收,不把我骂个死那才怪。”史政委依然那个讲话的语气,弄的孙处长恨不得钻进地缝里。

    “我们改革,就要彻底改革,要有天翻地覆的变化。花钱多少不是问题,关键是花钱之后有没有明显变化。我刚才和财务股的卞股长交流一下,我们团还有八十多万的家底,全部拿出来搞绿化。还有,师后勤部给我打电话,他们下拨五十万经费,下周到账。我到军后勤部找我老乡再化缘,他在那里当营房处长。你们有军里,军区甚至总后勤部有关系的,也去找找,弄点钱来搞绿化,为我们团绿化做点贡献。”

    一听说拿出这么多钱搞营院绿化,常委们惊掉了下巴。汪丰收笑道:“呀,我的娘,这么多钱铺在地上,把我们团的操场铺满了。那是不是每棵树上都要镶金带银,每条路金砖铺地,我们团成了皇宫了。”

    史政委白了他一眼,汪丰收自知失言,打住不说话了。

    “政委的意思,是不是将营房里的树种全部换掉?”张团长道。

    “是的。我们这样设计一下,除了那些柳树,核桃树,将营房内的杨树全部砍掉,种上松柏,道路两边栽种冬青,营院绿化美化立马见效。”史政委将笔记本摔在沙发上,决心已下。

    一把手定了调,剩下的就是执行。

    散了会,孙处长磨磨蹭蹭,最后一个走出会议室,看到团长政委各自回到办公室,他走到副团长房前,前后看看没人,哧溜一下,钻进了程副团长办公室。

    “三号,我感觉这事儿有点冒进?”孙处长一副受了气的小媳妇的语气。

    程副团长刚上任,摸不清底细,只是和稀泥。“孙处长,政委说话不好听,但没有坏心眼,都是为我们这个团好。你说的那个往树上抹油漆的事儿,我看也不靠谱,你就不要有意见了。”

    孙处长急忙辩解:“我们工作有缺点不足,领导批评我们不会有啥想法,虚心接受就是。我说的是政委提出要把营院里的杨树全部砍掉,是不是有点过了。我们天几十个连队,房前房后种的都是杨树,全团加起来有几千棵树,全部伐掉,营房里可是没有一点荫凉,到夏天连队官兵怎么乘凉过夏,这是个大难题,不知道领导想到没有。”

    程副团长道:“我们部队好的作风就是令行禁止。领导下了命令,就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出来差错,有领导担当责任。孙处长,还是老老实实刨树买树,有什么情况,我们多沟通吧。”

    孙处长本想在三号面前诉诉苦,希望能有个知音。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悻悻走了。刚进后勤处楼道,看到汪丰收站在他办公室前。这让孙处长很被动,赶紧快走几步开门。要知道,政治处主任掌管人事大权,自己和后勤处一帮兄弟进步提职,都要靠他。主任很少屈尊下架,来到后勤,这是第一次上门,孙处长只剩下感动了。

    “老孙,我对你的工作够支持吧?”汪丰收掏出一棵红塔山烟,孙处长给他点上,坐在孙处长对面的沙发上,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谢谢主任,关键的时候还是主任够意思。”孙处长还在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