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真这个人,太武断,太霸道,不给人说话解释。我就说,你的那个办法措施不错,是切实可行的。当然,这个措施不是十分完美,有瑕疵,大家提出来改进就是了,你不能一下全盘否定推翻哪,不给人留一个抬价,我实在看不下去。”
汪丰收一句话,竟说得孙处长眼眶湿润了。“谢谢主任的理解,谢谢主任的支持。唉,领导批评我们,我们作为下级,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打烂牙齿往肚里咽,谁让我们是下级哪。”
“孙处长不要难过了,有些事儿,有些话,有些人,放在心里就行了,当面不要表现出来。我对他这个营房绿化全盘推到重来也有意见,只不过,我不说。就这样往前推吧,我们说了也没用。”汪丰收抽着烟,玩世不恭的神情。
“好几千棵树,全部伐掉,换成松柏。到了夏天,营院里连个树荫也没有,一个个站在太阳地下烤羊肉串,连队官兵不骂我们祖宗三代才怪。”孙处长愤愤然。
“你知道我们团种树的历史吗?”
“不知道。”
汪丰收将烟头塞进孙处长面前的烟灰缸,笑道:“我们团的种树史,就是一个扯淡史。像这种全盘推倒重新再来已经有好几次了,每次都是碰到这种独断专行的主官,把营房大院彻头彻尾蹂躏一次。”
孙处长张大嘴巴,耐心听着。
“营房里的头一茬树是杂树,杨树柳树槐树枣树都有。俱乐部东侧的大柳树就是第一代树,现存的不多了。后来裴团长上任,提出院里的树种太杂,要统一化。他是老领导,老革命,在团里说一不二。他是山区农民出身,对果树情有独钟。一声令下,营院里栽满了核桃树。我在连队当指导员的时候,兵们探家,还一挎包一挎包往家带核桃。裴团长后来当师长,当副军长,院里的核桃树没人敢动。”
“修理所门前那两棵核桃树,是不是那时候留下来的?”孙处长问。
“是的。后来王团长上任,看到满院子核桃树,特别是八九月过后,树上到处是折断的干树枝,特别刺眼。此时裴副军长退休了,人没了,他就要求砍掉核桃树,种上他们东北人喜欢的白杨树。就是现在营院里的比较大的杨树,都是那个时候种的。俱乐部两侧的杨树是后来栽的。”
孙处长笑道:“这树自己也做不了主,命运好坏全看遇到什么领导。”
“所以说,老孙,我劝你,不要和他们对着干,他们让怎么干就怎么干,以后,不定走到那一步。”汪主任一语双关,孙处长点头。
汪主任还了一副神情,道:“老弟,我有个小事儿和你说一下,看能不能帮个忙。”
“主任,你说。只要我能做主帮忙的事儿,一句话,没问题。”孙处长马上表态。
汪主任道:“我小舅子在家种地,他为了找碗饭吃,在易县山区租了三百亩地,种苗圃。主要是培育松柏树苗。这次营院改种松柏树,买树苗的时候,你老弟关照一下,树苗就不要从其他地方买了。我小舅子说,不会亏待你的。”
孙处长这才从惶恐中回过味来。道:“主任,你放心,只要是我操作这个事儿,我就和你小舅子签合同。这样,停几天让他来营房一趟,当作推销树苗的商人。先找营房股,不要把话说透,你明白的。”
汪丰收笑笑,神秘的摆摆手,轻轻的走了。
看着汪丰收美滋滋的出了门,孙处长直拍自己的脑袋瓜。这个时候他才转过味儿,怪不得汪主任亲自上门,原来瞄准这个天大的馅饼了。
孙处长粗略算了一笔账。团营区面有五百多亩地,需要栽三千多棵松柏树苗。这些树不能太小,树身高四米以上,胸径在3至5米,至少在苗圃生长五年以上。按照当地苗圃市场价格,这样的树苗每棵至少二百元以上。运输栽种每棵要加上一百元的人工费。三千棵树苗,就要小一百万。如果加上冬青荆棘刺梅等,天哪,这可真是一块肥肉。这么大一块肥肉,汪主任想独自吞下,胃口太大,实力却不一定能消化得了。就是把自己这个后勤处长加上去,吃这块肥肉,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
孙处长何等的聪明。他马上意识到,想吃到这块肥肉,最好有个大胃口,能吃得下这块肥肉又不出事儿的合作的伙伴。
这个合作伙伴一定要能当保护伞,遮阳罩,出了什么问题,他就是防火墙。这种事儿,就是要掂量出自己的价值轻重,宁愿领导吃肉,自己啃骨头,那怕跟着喝点肉汤也行。决不能因为自己道行太浅,胃口太小,活活撑破肚皮送命。
找谁当这个防火墙非常重要。汪丰收不行,心眼眼太小,为人做事不大气。关键的问题是,他是机关领导,在团里说了不算。不过,这样的领导不能得罪,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少给他点好处,把绿化带所需的花草荆棘给他,堵上他的嘴。听说团里马上那个要配副政委了,自己这个正营处长,有资格竞争一下。要说高深的理论说不过几个营教导员,要说玩手腕,他们绑在一起也不是对手。
团里其他军政领导干部也不行,有职无权,说了不算,算了不说。军师领导位置太高,自己够不着。目前只有一个人可以,那就是史政委。
史政委在团里是实际的一把手。团长副团长新上任,不敢和他争高下。汪主任不服气,毕竟是主任,有意见表面上不敢表现出来。这事儿只要把政委摆平了,万事大吉,名利双收。
事儿不迟疑,说干就干。孙处长给政委播个电话,先禀报一声:“政委,我是后勤处的小孙,关于营房绿化美化的事儿,我有个重要情况向您汇报,看您方便不?”
史政委道:“来吧,这会儿我没事儿。”
孙处长放下电话,几乎一溜小跑去了政委办公室。到了门口,出气还有点不均匀。他屏住呼吸,然后长出一口气,心里才算稳定。而后敲门。
政委站在办公桌后面整理文件。也许是个子太低的缘故,史政委整理签发文件,大都是站在办公桌后面。他头也没抬,问:“孩儿他舅,有啥困难?”
政委老婆也姓孙,团里有人说孙处长是政委小舅子。这当然是玩笑,政委是江苏人,孙处长是河北人,八杆子打不着。政委知道了,感觉沾了便宜,就半开玩笑的认下了。没人的时候,政委一高兴,就喊孙处长为孩儿他舅。孙处长歪着嘴干笑。
“政委,刚才开完会回到办公室,我反复揣摩了团党委关于绿化美化营院的措施,认真学习领会了团领导,特别是政委您的指示精神,我感受到我们后勤处的工作滞后了,思想落伍了。特别是提出用品牌油漆漆树的办法,太愚蠢了,既浪费人力物力,又给部队带来负面影响,我是来给您做检讨的。”
史政委停下手中正在整理的文价,歪着头看着孙处长,思踌几分钟,道:“孙处长,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很快拿出实际行动,很好,是个好同志。我们作领导的,一举一动要谨慎,既要做好事儿,也要给部队官兵做出榜样,不能好心办坏事儿,让基层干部战士戳我们的脊梁骨。”
孙处长一脸诚恳,嘴巴微张,眼睛迷离,面带笑容的看着政委,给人的印象是特谦虚,特乖顺,特有耐心。待政委说完,孙处长急忙说:“还有个事儿,我必须马上给您汇报。”
“什么事儿,说。”政委依旧忙活。
“刚才开完会,有些领导亲自找我,或者打电话给我,关于营房绿化美化的事儿。他们都是抱着目的来的,就是要给我们提供营院绿化美化所需的树苗。”
史政委怔了一下。道:“这么快?刚开完会,就有行动了?”
“是啊。有些团领导找到我,说他家就有苗圃,团里需要多少都能提供,而且价格便宜。有点领导拐弯抹角跟我说,他亲戚就是搞苗圃种植,城市绿化美化的,想把这个项目承包了。我没答应他们,可是也不敢拒绝他们。那都是领导,得罪不起,怕以后给我小鞋穿。”
“孙处长,你做得对。只要是团领导,无论是自家产的,或是二道贩子倒卖的,一律拒绝,免得以后落人口舌。你做的还不够,不管是那个团领导,包裹我在内,谁要做这些损公肥私的事儿,一律给我顶回去,我给你做主,出了问题我担着。”
“政委,有你你这话,我心里石头落地了,腰杆儿硬了。我们一定把您的指示逐字逐句理解学习,融会贯通,落到实处。不过,我们也有点困难,那就是,购买树苗避开熟人关系,可是我们还要买。去哪里买,买谁的,还是未知数。我刚才想了想,干脆我们派人外出考察一下,主要是南方省市看看,和苗圃住当面砍价还价,确保我们购买的货品质优价廉。”
史政委夸赞道:“好,这才是正确的工作态度,我坚决支持。”
“我们后勤处兵分三路,派人到浙江、江苏、山东去实地考察。我带队到江苏去。政委,说不定我还能转悠到你老家,到时候去家里看看你老人。你需要带什么东西不?”
政委道:“欢迎到我家做客。我弟弟在家,他是贩卖海鲜的小贩,有什么事儿,你可以联系他。我爸妈年龄大了,家里也没电话。”
说完,政委把他弟弟的电话写了,交给孙处长。
孙处长所谓的兵分三路,实地考察,都是噱头。他拿到政委写的电话,当天就去了江苏溧阳,那是政委的老家。
政委的弟弟不是海鲜老板,其实专门贩卖鲅鱼,人称“鲅鱼史”。
鲅鱼史听说哥哥的部下,后勤处长专门来家看望老人,高兴的晕头转向。把孙处长请到当地最高档的“大富豪饭店”,点了最好的菜,拿出最好的酒,热情款待孙处长。
酒过三巡,菜吃五味,孙处长醉眼迷离,拉着鲅鱼史说:“老弟,我这次来主要三个目的。第一个,就是看望二位老人,我做到了。”
鲅鱼史点头:“谢谢孙处长。”
“第二个目的,就是想找你给我帮个小忙。”
鲅鱼史一听,马上警觉起来。他怕是来找他帮忙跑官要官的,这事儿可有难度。史政委给弟弟早就打过招呼,关于这样的话题,在他面前不准提起。
孙处长道:“你不用害怕,我不会难为你。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就是想让你帮我买点东西。”
一听说买东西,鲅鱼史露出奸商的嘴脸:“大哥,要是几句话的事儿,可以。要是时间长了,可不行。我那鱼铺,一天租金一百多块钱,每天不卖出三百斤鱼,不够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