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兵道奇缘

第275章 大结局1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三九的官兵看到有人砍树,围上来观看,心里五味杂陈。官兵们和大柳树,和朝夕相处多年的战友亲人告别。他们想留住树,可是,不知道该和谁说话。

    梁红卫站在连部门前,抱着膀子,静静的看着兵们将大柳树五马分尸。他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心却波浪翻滚。他眼眶里充满泪水,却没有流出一滴。他的眼泪,全部流进心里。“再见了,大柳树。再见了,三九团。”

    大柳树很快分割成若干,被人拉走。世界上一棵大树没有了,悄无声息。

    梁红卫回到屋里,竟然放声大哭起来。

    连续多天,梁红卫脑海中始终有那棵大柳树,她复活了,在不停的摇摆,仿佛在哭诉,在呐喊。透过大柳树的身影,梁红卫看到几年后的诸多奇异的景象。

    过了春节,政委的处理决定下来了。作为部队主官,他纵容自己的亲属,利用手中权力经商,向连队推销产品,利用部队谋取利润,违反部队有关规定,免除团党委书记,政治委员职务,做退出现役,转业回地方工作。史政委到地方工作干的很有成就,很快当上地方财政局局长。又是后来,一位美女寻死觅活的要嫁给他,取代黄脸婆。他老婆不同意,女儿不同意,组织上也不同意,史政委伤心了,颓废了,躲到深山隐居。政委被处理转业并不意外,让人意外的是,春节过后,王丰收和孙处长没有来上班。师里很快下了通知,两人一起转业离开部队。

    梁红卫知道怎么回事儿,没说。团里的干部们也知道咋回事儿,心里痛快,走路轻松,依然没有人放纵自己。

    更让人意外的是,郭向阳接替王丰收,当了政治处主任。

    郭向阳上任不到一年,竟被师长就地免职。

    那天,于师长来到团里,就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做调研,干部们说了很多让于师长惊掉嘴巴的情况:郭向阳上任后,他的胃口比王丰收大多了,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把自己那点权利,全部与经济挂钩,甚至标上了价码,当作商品出售。他从王丰收那里汲取了经验教训,方法更隐秘,手段更高明,让你感觉不是他腐败,而是你让他腐败,花了钱还让你内疚。

    于师长不相信:“在朗朗乾坤,光天化日之下,我们部队竟有这样的蛀虫?”

    一名连队干部说:“师长,我可以给你表演一下。是真是假,一看就明白了。”

    当天,这名干部填了一张假条,说是家里有事儿,要请事儿假。这名干部拿着假条去了政治处。郭向阳知道他刚探家回来,好不犹豫的拒绝了。

    “部队训练正紧张,师长又在这里蹲点调研,连队离不开,不能走。”

    回到连队,师长说:“怎么样,不行吧。”

    那名干部笑笑,转身去了服务社,买了两条中华烟。晚上,他拿着烟和假条去了郭向阳宿舍。回来时他把假条送给师长看,假条批了。

    于师长勃然大怒:“这样的干部,一分钟也不能呆在部队。他那是蛀虫,纯粹是腐败的岩浆,融雪的融剂。我们部队纵然是钢铁铸成的,也能被这种人拱踏。”

    郭向阳被处理转业,心有不甘,工作也不要了,直接去了南方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曾风光一时。几年后,他孑然一身,灰溜溜的回到了保定。

    大柳树倒了,空中没有了遮挡,梁红卫似乎看到更多人的人生未来。

    当年,段团长从三九团转业回到了京城,经过一段时间调整,迅速走出情绪低落期。一般来说,转业干部安排工作,最爱去的是政府机关,或者工商税务公安等行政部门。段团长没有走其他转业干部常走的路,而是去了一个区县的房地产公司。说是房地产公司,其实就是街道一个房屋维修队。许多人不看好,感到不理解,一个堂堂的野战军团长,去当泥瓦匠,给人修修补补,被人吆来喝去,为他人服务,面子上实在过不去。

    团长毕竟是团长,具有独到的战略眼光,没几年,北京进入大发展时期,遍地的工地,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楼房,让房地产公司吹气球一般发展装大。很多个人注册的公司,敢作敢为,使出浑身解数,很快成就一番事业。段团长所在的房地产公司,还是计划经济思维,抱着铁饭碗不放。小项目看不上,大项目拿不到。请客送礼不愿意干,放下身段求人更不会,公司艰难度日。

    为难时期,段团长被推上领导岗位。当了房地产公司老总的段团长,他拿出当年在部队的威猛,几乎是白手起家,用了三年时间,将公司打造成当地区县数一数二的纳税大户。

    人有了钱,说话就没有原则,办事儿就没有规章,私欲肯定膨胀,最后陷于腐败的泥潭。段团长也没有逃脱这一规律。后来,他被几名嫉妒的部下实名举报,区县纪委轮番调查核实,从办公室家中搜出大量名烟名酒及现金。段团长触犯法律,区县纪委移交检察机关提出公诉,被法院判无期徒刑,至今仍在狱中。

    最让人疼心的是樊主任。

    樊主任在师政治部主任的位置上如鱼得水,干的风生水起。不料,天庭发生争斗,竟把他牵连进去。据说,那次受株连的干部,最低职务竟是连职。

    那些政治对手们趁机落井下石,发誓并采取文革模式,要把他打翻在地,永远不得翻身。樊主任被突然免职,编余回家修养。

    樊主任具有强大的抗击打能力,面对昔日战友使出当地各种报复发泄手段,泼上他的各种污水,樊主任不变初衷,不改其志,默默忍受。

    他在常人难以忍受的煎熬中度过两年,诸多不实之词被推翻,那些强加给他的罪名被洗清,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到兄弟师当了有职无权的副政委。

    直到这个时候,樊主任算是明白过来。短短几年时间,他已经被时代抛弃,被部队淘汰,在部队没有了他用武之地,剩下的时间,只是等待离休的那一天的到来。

    樊主任清醒了,及时调转船头,转业到北京市公安局工作,担任了正处级特警大队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加班加点连轴转,拼了老命。没想到,在奥运会召开的前夜,他突然昏倒在地,至今没有醒来,成了植物人。

    段团长和樊主任在团里搭班子时间,为名为利,两人争斗的昏天黑地,你死我活,许多营连干部卷入其中。如今,一个人在狱中服刑,一个人躺在医院不醒,竟让人唏嘘不已。

    团长张明是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职业军人。他在任上,团里军事训练,正规化管理等工作跃上新台阶,名列集团军前茅。后来担任副师长,集团军副参谋长,带领部队先后参加九八抗洪抢险,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安保以及和邻国联合举行的大型军师演习。在他仕途跃升的关键时期,恰逢国妖当政,歪风盛行。面对那些人漫天要价,他嗤之以鼻。张明前途受阻,在正师职副参谋长位置上离休,令人惋惜。

    王丰收转业至一家国有企业,对于产品经营销售,他半点不懂,只好安排在行政管理岗位。不久,国营企业改制,他下岗了。为了生存,也顾不上什么领导干部的面子,在路边支口锅,和老婆一起炸油条,卖早点,日子还算过得去。

    孙处长选择自谋职业,一边拿着退休工资,一边给私营企业打工,在挣一份工资。孙处长经常懊悔,没有抓住机会,没在部队提个副团,当上处级干部。想着想着,就想拿头撞墙,恨不得想演电影,倒倒带子,重新来一次。他最喜欢《大话西游》,里面的孙悟空可以随意让时光倒流,重新来一遍未做成的事儿,直到做成。若果有这样的机会,自己一定能调个副团。终于有一天,孙处长抑郁了,又中风一次,坐上了专用三轮车。他老婆骂道:“你个鳖孙,你那么大的官瘾,这回如意了吧,有专车坐了。”

    孙处长嘴更歪了,咧嘴笑,哈喇子流了一身。

    新指导员一到位,梁红卫也交了班,卸下肩上的担子,终于喘口气了。这10多年的拼搏,确实太累人累心了。

    他想外出转转,却一时不知道去哪里好。想了几天,还是决定回老家看看父母,看看家乡。

    坐了一夜火车到了郑州,然后转成长途大巴到兰封县。到来前刘庄村,在村前桥头下了车,站在桥中央,手扶水泥栏杆眺望。

    十年时间,村里变化不小。原来的五个桥洞流水的大河,变成了一个桥洞流水,曲曲弯弯,溪流一般。河两边的芦苇没有了,种上了树和庄稼。河岸上一行泡桐树几乎没有了,被盖成了房子,住上了人家。

    河边的柳树泛绿,太阳有了春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