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功力稍低的人中毒之后,就会丧失战斗力,因为一动气,毒就容易发作。如果功力到到几大掌门这种程度,还可以分出功力压制。但战斗力也要大打折扣。还好正派人多,硬是用人海战术,推平了唐门。唐胜天在受伤之下,当场用双掌将《天机宝录》碎成粉末。后来虽然死在众人围攻下,也是伤了一些人。唐门剩余弟子见守不住了,放火烧了炼毒房和炼器房。炼毒房内所有炼毒方法、解毒方法的记录本子被先烧掉了,然后又点燃了存药间里盛放毒药和解药的木柜。
正派本来想占领唐门后,进存药的地方拿解药,不想又生出这桩事。当下趁存药间火势不大时,进去抢了些解药出来。但那火焰烧着很多有毒的药材药物,毒烟四飘。幸好众多毒物之间由于毒性相克,抵消了大部分毒性。加上进去抢药之人都屏住呼吸,只是染些毒灰,中毒也不深。张千秋当时不顾危险,第一个冲进去抢药,又是最后一个出来。大家都很是感动。装解药的瓷瓶上都有标签,可以通过名字判断大概是由什么主药炼出来的。张千秋将它们一一区分,给大家解毒。但是由于这解药有部分缺失了。所以中毒的人有些还是解不了。
当时李莫愁、唐梦颖在唐门残余高手的帮助下,拼死突围。正值炼毒房大火又烧起,大家有些人跑去抢药了。让他们得以逃脱。大家想着唐门毒物的秘密,就在他们几人身上了。要解毒还得先抓住他们。他们随身也应该带有解药。
为了得到解药,还有斩草除根,大伙穷追不舍。当时逃出的唐门九人,除了李莫愁、唐梦颖外,还有唐梦颖的爷爷唐君山,和他的大夫人和二夫人;二爷爷唐君杰,和他的四夫人;四爷爷唐君风、二叔唐胜年。唐梦颖爷爷辈有11人,算来只逃出三人;叔父辈56人,只逃出一人。要不是长辈们看李莫愁和唐梦颖新婚,又是以后唐门的希望,全力掩护。他们俩本来也走不掉。而且一路上,为了他俩的安全考虑,也不分开逃跑。本来分开逃跑,生存的几率相对大些。毕竟人多反而目标大。
在一次激战中,唐梦颖为掩护李莫愁,负了重伤。一行人雪上加霜。李莫愁早生异心,想着不如抢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单独逃跑。蜀山剑是蜀山派镇门之宝,御剑飞行的速度比其他剑快。再说不行的话,自己还可以用遁术。唐门功法普通,没有遁术,是以逃脱艰难。如果自己单干,跑掉的几率绝对更大。趁大家躲藏休息之际,突然出手制住唐梦颖,抢了她的“天罗针”和秘籍《唐门要术》,就御剑逃跑。等大家反应过来,已经赶不上了。气急之下,带上唐梦颖,一起追过去。不料,人没追上,反而将行迹暴露给了追踪而来的正派众人。
唐门残余高手,让唐君山先带唐梦颖逃跑,其他人留下阻击正派人士。正派高手分出了一些去追唐君山和唐梦颖。剩下的大部分包围了唐门6人。唐君杰使出拿手的“破气针”,击伤了少林掌门普贤大师、长老普慧、普智大师,武当掌门陈兆丰,娥眉掌门静月师太等人。虽然大家全部解决了这几人。但这次唐君杰破气针上带的竟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剧毒。张千秋也束手无策。除了功力高的几人,尚可运功抵挡一阵。其他人纷纷承受不住,立即死亡。
那边唐君山被追到一处江崖边被杀了,唐梦颖则自己从山崖上跳入下面的江水中。大家在江面上和江水中寻找都没有找到唐梦颖。大家分开在上下游及此处江面上来回搜寻一天一夜也没找到她人。想到她重伤在身,在水下不可能憋气太久。想来应该是被淹死了,此处江水很急,尸体应该被冲走了。大家又想着可能还有个李莫愁在附近,留了少数几人在此监视。分头搜寻李莫愁去了。
过了一会,又传来噩耗。中了唐君杰奇毒的人竟然撑不住,相继离开了人世。而张千秋在医治时,为了测试这毒物的属性和成分,用唐君杰当时使的破气针,取毒稀释后放入嘴中尝试。结果因为先前抢药时,吸了不少毒物,身体已受损,尚未恢复。这次的毒物又非比寻常,也送了性命。其夫人陈梅月见夫君丧命,竟也服下剩下的毒液自杀。各大门派从此散了,一些人继续在附近大范围搜寻李莫愁,越离越远。有的人将死掉的同门火化,送骨灰回去。
蜀山派新任掌门刘瑞宏,想将张千秋的19岁的义子张初坤收入门下,好代为照顾。张初坤因义父义母因此战丧命,心里有些不平,不肯进入蜀山派,也不肯入其他门派。刘瑞宏过意不去,就留下自己的一个玉佩给他。告诉他,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可以持此玉佩上蜀山。蜀山派只要是力所能及,一定答应。张初坤拿了玉佩,和众人将张千秋和夫人下葬后,收拾东西就先离开了。
第十五章 前因后果
当日,张初坤告别众人后,一时也未离开。而是到了唐梦颖跳江的山崖上,默立静思。虽然天色渐晚,也不离开。他自幼丧失双亲,无依无靠,幸得张千秋夫妇收留。张千秋和陈梅月夫妇并无儿女,所以视他如同己出。不仅悉心照料,而且还传他修炼功法和医术,恩同再造。他原名叫蒋泽荣,被张千秋收为义子后,改名张初坤。不过极少有人知道他的原名。知道的,也都是原来的乡里乡亲。他如今长大,以前的同乡也都认他不出。所以他的本名绝对算是个秘密。
张千秋和陈梅月夫妇无儿无女。这里面还有段不同寻常的经历。陈梅月小时候母亲生她时难产,送了性命,又是个女儿。是以父亲很不喜欢她。后来父亲又娶了继母,继母生下了一个儿子。她继母生性狠毒,经常打骂虐待她。她十五岁时,继母有一天送来一碗东西,逼她喝下。她喝下后的第二天,继母过来告诉她,昨天喝下的竟是一碗绝育药。这药原是一些妓院里的妈妈给妓女喝的。让她们不能生育,好安心做生意。陈梅月的继母竟然去弄来这种药给她喝下。陈梅月极为伤心,跑到同乡学医的18岁的张千秋处求医。张千秋生得聪慧,祖上一直是医生,他自小学医,医术在一方已小有名气。张千秋仔细检查了下陈梅月的身体,又去翻了不少医书,也是无能为力。因为陈梅月的身体已经被药损坏了。今生是不能再怀孕了。陈梅月伤心欲绝,想着在这世上活着也是了无生趣,便要自杀,来到河边投水。幸亏张千秋见她精神异常,放心不下,跟着来相看,把她给救起了。
张千秋告诉陈梅月,她的事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只是要想康复,过于困难。张千秋对修真之事有所耳闻,说如果能够修炼圆满,就可脱胎换骨,重塑肉身,也可以补回这种身体的缺陷。陈梅月见还有希望,也不寻死寻活了。他俩从此也暗生情愫,互许终身。张千秋的家人因陈梅月不能生育,极力反对他俩来往。他俩为了长相厮守,就一起离家私奔了。
张千秋医术高超,倒也不愁衣食。他们一边给人治病赚钱,一边遍访名山大川,想找个修炼之人拜师,共同修炼。一天,张千秋恰好救了一个重伤的修炼之人。那人感激张千秋救命之恩,就传他修炼之法,还将秘籍相赠。张千秋和陈梅月两人从此便开始修炼。后来由于两人膝下无子,便收了张初坤为义子。
张千秋宅心仁厚,来看病之人,也不管是正道邪道,都给予救治。后来虽然名气越来越大,却也因为救人,结下了一些仇家。于是干脆和陈梅月、张初坤隐居在山野。如果这次不是事关重大,他也不会轻易出山。没想到把命丢在了这里,而陈梅月和丈夫感情极深,也随他一起去了。
张初坤也听义父义母提起过旧事,想到两人千难万苦,只为一起修仙。不料在此地,竟然一起赴了黄泉。这么多年来,义父义母对他可是恩重如山啊。张初坤想到这些,亦是非常伤心,不禁流下了泪水。也想着昨天早上一战,并没有在唐君杰身上找到那种奇毒的解药。如果当时能够擒获唐梦颖,或许就能找到解毒的方法。义父义母也就不会丧命了。
天黑了,月亮升了起来,江边的夜风很大。但张初坤也没离开的意思。突然他听到附近传来一些东西出水的声音,忙俯下身子,运起内力至双眼,借月光看过去。见到那边的江岸稍平坦处有一个人影从江水中走上岸。才走了几步路,就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了。张初坤心想,莫不是唐梦颖?过去一看,虽然那人趴着看不见脸,但衣服确实是唐梦颖所穿的。看样子也错不了。仔细观察了阵,见她好象晕过去了。就大胆走了过去,本想拿剑将她杀了。但想到她现在身负重伤,无反抗之力,这样杀了她,非男子汉大丈夫所为。而且为医者不能见死不救。他义父平日看病,也都是不管来人是正是邪,一律给予救治。
张初坤就上去给昏迷中的唐梦颖搭了下脉,哪知竟然察觉到她已初有身孕,这下就更下不了手了。那不是一尸两命吗?想了想,还是决定救她。将她放到附近隐蔽处,开始救治。又是针灸,又是喂药。还好所有家当都放在乾坤袋中,随身带着,倒是不缺。只觉得唐梦颖这伤还真是重,而且误了救治的最佳时机。还好他跟着张千秋,很是学到了真本事,要不然这唐梦颖还活不过当晚。唐梦颖刚开始救回来后,还是虚弱异常,无法坐立。张初坤为了不被正道发现,将她收到乾坤袋中,连夜御剑转移。后来一直边给她治病,边东躲西藏,名字也改回了蒋泽荣。为了隐蔽起见,给唐梦颖动了易容手术。当初唐梦颖受伤时,脸上被划了两道伤疤,正好一起除去了。唐梦颖虽然救回来了,但落下了极重的病根,经脉受损,残余的功力逐渐散去。生下女儿唐雅霖后体质变得更差。需要每日服药调理。
张千秋夫妇行医多年,但由于心肠好,不计酬金,而且经常接济穷人,所存银两不多。张初坤(已改称蒋泽荣)很快就花差不多了。蒋泽荣为了生计,也为了能够得到一些名贵的药材给唐梦颖治病。决定到京城行医,恰好赶上宋徽宗为了女色伤身之事求药。于是进献了几个药方。由于功效不凡,得以做了太医。当上太医后,珍贵药材应有尽有,他一般都拿多量,除了给徽宗制补药外,唐梦颖所需的那份药材也解决了。他的付出也感动了唐梦颖,唐梦颖爱上了他,并转嫁。但是由于身体原因,生孩子不方便。蒋泽荣也不计较,要求她不要再生育,平时也用些避孕的药物,甚至为求保密也不再纳妾。两人共同抚养女儿唐雅霖。这唐雅霖的身父乃是李莫愁。
唐梦颖那天之所以跳江不死,乃是因为身上有颗避水珠。这颗避水珠也算是件宝物,是唐门先祖偶尔得来的。后来唐胜天将它镶在了一个金簪上,送给女儿。由于新婚不久,李莫愁也不知道,唐梦颖戴着的金簪上镶的是避水珠,还以为是一般的明珠。避水珠入水后,可以将水压向四周,形成一个球形的空间将人包围。唐梦颖入水后,在那江底崖壁处,发现一个入口隐蔽的石洞,就藏了进去。借避水珠在里面躲着。后来空气中氧气不足,非常闷,又灵机一动挤出乾坤袋中的空气维持。乾坤袋中有食物和饮水。只是在江底,一是有伤,二是缺氧,也是极难熬。靠着残存的功力和毅力撑了两天一夜,后来实在熬不住了,才出水到了江边。也亏是蒋泽荣发现并救了她。
第十六章 太医得秘籍 雅霖上蜀山
当年九大门派围攻唐门,死伤惨重。而且有不少高手由于中毒一直未解,只能每日服用张千秋留下的方子镇毒,身体长期被毒物腐蚀,非但功力再无寸进,反而逐渐倒退。其中很多人英年早逝,剩下的人也是苦不堪言。九大门派掌门在那场大战中死了三人,分别是少林掌门普贤大师,武当掌门陈兆丰,娥眉掌门静月师太。又有三人中毒未解,分别是青城掌门余祥松、、崆峒掌门盛志恒、南海掌门颜桦君。正道从此衰落,气势不复当年。
若说蒋太医今日修为如何,却也是不凡。他夫人唐梦颖天资聪慧,过目不忘,曾将唐门的秘籍《唐门要术》倒背如流。九大门派围攻唐门之前,唐胜天收到消息,也知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将蜀山派秘籍《天机宝录》给唐梦颖背诵,以留下后路。而之所以当众毁掉《天机宝录》原本,也是为掩人耳目。所以蒋太医和李莫愁一样,都学了蜀山派和唐门两大门派的功法。
只是《天机宝录》是蜀山派最高秘籍,里面虽然记载了蜀山派所有高深心法、法诀,甚至有些功法只允许蜀山派历届掌门研习,其他门人无权查看和学习,却缺少了蜀山派的基本功法。所以真正得《天机宝录》秘籍功法精髓的,只有李莫愁。蒋太医所学功法也是正道,与蜀山派虽有区别,却也相近。靠着自己的摸索,学习《天机宝录》上的内容。虽比不上李莫愁修的正宗,也是大有收获。而那蜀山派由于掌门被杀,秘籍被盗,以前只有掌门人才能学习的秘法失传。世上也只有李莫愁真正掌握,蒋太医则是形似而神非。
蒋太医为了弥补功法缺陷,在蒋雅霖(唐雅霖)六岁时,一路御剑飞行,将其送到蜀山派入门修炼。他自己当然已经无法更改自小一直修练的功法,但是希望蒋雅霖可以真正掌握《天机宝录》上的内容。他这时又恢复了张初坤的身份,亮出先前蜀山掌门刘瑞宏送的玉佩,称是送女来拜师学艺。他事先已经交代过蒋雅霖,以后她就叫张雅霖。而自己则叫张初坤。蜀山派见那张雅霖资质不错,先前又对张初坤有过承诺,自然收下了她。前掌门刘瑞毅的小女儿——蜀山派第一美女刘雪倩将她要到了自己名下。时年22岁的刘雪倩六年前有过承诺,如果是男人,杀了李莫愁。无论那人是老是幼,是美是丑,一律下嫁。现在李莫愁不知所踪,但发下的誓愿难改,于是毅然不嫁,至今仍是单身。由于她非常喜欢小孩子,为了弥补自己的空虚,将张雅霖收到自己门下。同时也算是对当年张千秋恩情的报答。
蜀山派有过规定,未曾师满不得下山。是以张雅霖在蜀山一过就是12年,今年已是18岁,也快修得师满,可以下山了。蒋泽荣想当她师满回家之际,告诉她以前发生的事情真相,同时传给她《天机宝录》。12年来,蒋泽荣也曾几次上蜀山看过张雅霖,希望她用心学艺,可以早日学成下山。
18岁的张雅霖貌似天仙,可比当年的刘雪倩,现如今已是新一代中的蜀山第一美女。和其师父刘雪倩这个上一代的蜀山第一美女,一起被传为佳话。
又说这蒋泽荣为何不把这《天机宝录》送还蜀山呢。也是为了他夫人之事。她夫人是唐门之人,与那蜀山派已经水火不容。若让蜀山派之人,得知了她的下落,又知道张雅霖其实是李莫愁之女。后果不堪设想,怕是要杀了两人解恨。
第十七章 黄蓉来相访 太医把客留
话说郭京、黄蓉、李师师、香儿四人乔装打扮,来到蒋太医家拜访。蒋太医将四人请入内厅。蒋太医问:“两位用药后可曾觉得好些了。”郭京和黄蓉都说好多了。蒋太医给两人把了脉,也觉得和自己先前估计的差不多。对郭京说:“这位小兄弟,你只要按着方子再吃上几回,就差不多了。不会有什么大碍。”接着又对黄蓉说:“你中毒较深,非得去求来解药不可。除了按时吃药外,平时不可用气过度,不然会引起毒性发作。”
郭京说:“等晚上我就去金营找找。”
蒋太医问:“你们是不是遇上了李莫愁,当年唐门中人只有他逃脱了。”
黄蓉说:“实不相瞒,我就是那戴罪之人——黄蓉。他是郭京。我爹被人害死,我连仇人的面都没见着。不过既然这毒来自唐门,这仇人八成就是李莫愁。等我的毒全解了,我一定要亲手杀了他。”
蒋太医说:“你以实相告,老夫很是钦佩。但是两位不可冲动,依我看,以两位的身手还不是那厮的对手。说句不好听的,去了只会白白送命。两位可以上蜀山派去求药,顺便请他们来除害。”
黄蓉说:“多谢前辈指点。”
郭京说:“那今晚上我还要去金营吗?”
蒋太医说:“这样吧,我可以帮下你们。今晚由我对付那厮,将那厮引出来。你可以进金营搜寻一下。如果能找到解药也不错,省得来回拿药,延误时间。”
蒋太医想,反正今晚我也要去金营找李莫愁算帐,做个顺水人情也好。如果李莫愁修为比不上自己,就将他解决了,省得麻烦。如果李莫愁已经变得很厉害了,以自己的修为逃跑应该不是问题。
师师说:“太医,我们四人现在刚离开怡香楼,还没有落脚的地方。你这里方不方便,让我们暂住几天。”
蒋太医说:“怎么会不方便呢。随便你住多久。你这个大美人,那些王公子弟可是争着请你过去住呢?”
师师说:“太医说笑了,只是怕到时连累了太医。”
蒋太医说:“实不相瞒,我也是修炼之人。别说官兵,就是金兵全来了,也奈何不了我。”
黄蓉问:“不知前辈,师从何人?”
蒋太医说:“我师父是当年的‘圣手仁心’张千秋,我是他义子张初坤。”
黄蓉说:“怪不得前辈医术如此高明,竟是圣医后人。”
蒋太医一笑,说:“还是你这丫头会讲话。”
蒋太医安排四人住下后,就准备今晚的事情了。一些必带的东西还是少不了的。毕竟小心为上。这李莫愁功力到了什么程度,他也是非常期待想知道。这些年毕竟自己也没闲着,经常弄些名贵药材,炼些补气增功的丹药给自己吃。对自己的功力,还是有相当信心的。
第十八章 郭京闯金营 太医战莫愁
这天晚上,蒋太医来寻郭京,准备一起去那城外金营中。两人俱是穿着黑衣,方便行事。蒋太医说:“差不多了,我们走吧。”说完驾起飞剑,飞到空中。却见郭京没有跟来,在地面上用轻功弛行。便上去问他,:“不会飞?”郭京红着脸说:“不曾学会。”蒋太医见了他的样子也是明白了。郭京生性单纯,符合道家“清静无为,心无杂念”的修炼要诀。再加上药师苦心栽培,功力与同龄人差别不大。关键是智慧不够,不能领会深奥的法术原理和精妙的运气方法。像他这种情况,只有等以后功力达到一定高度,才可以御剑飞行。到那时他可以用蛮劲代替别人的巧劲。一样可以飞行,只不过同样路程比别人多耗许多功力。太医只好让他一起上了自己的飞剑,向那金营飞去。
来到金营上方一看,见金人的营帐连绵几十里。大小帐篷有一万多顶。幸好,蒋太医炼得了天眼,可以透视和遥视。不过还是十分麻烦,想来那李莫愁官不会太小。一个帐篷里十来个人住的,直接就忽略了。只留意那些单独住的军官帐篷。但看来看去,里面的人好象都不似。整整浪费了一个时辰,见到前面下方的一处大帐篷,非常特别。其他的帐篷都离得比较远。腾出中间一大块圆形的空地,似乎是专门留给这个帐篷的。帐篷外也没有兵士守卫。
再一看那里面的人,披着长发,穿着一袭黑袍,右手拿剑,左手拿着酒壶。在那里边饮酒边舞剑。舞了一回,仰起头,将手中酒壶中的酒,倒进嘴里。仰头喝酒时,正好朝向这边,这下可看清楚了。不正是以前围攻唐门时见过的李莫愁吗?那剑看模样就是那把蜀山剑。
这李莫愁真的好兴致,主要也是太开心的缘故。大仇即将得报,一生辛苦只为今朝。能不高兴吗?他边舞剑,边还唱着一首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虞美人》是先祖李煜被囚时所作,今夜在嘴里唱来,却是另外一番滋味。正想着先祖的旧债,这次一定要大宋的两位皇帝加倍偿还。
李莫愁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以需要清净为由,让其他金人将帐篷设得远远的。而且晚上帐篷外也不要卫兵。防止卫兵好奇心太强,暗中偷窥。以他的修为,要卫兵也是用不着。今日他饮酒舞剑,这面具摘了放在一旁,没有戴着。
蒋太医将李莫愁的帐篷指给郭京看,又对他说:“我送你下去,你先躲好。我引他走后,你就进去找解药。”说完降低高度,找了棵大树,将郭京放下去。接着自己飞到李莫愁那帐篷的上方高空处。拿出一把事先准备好的飞刀,上面还绑着一张纸。他用御器手法引导那飞刀,快速向下射去。
李莫愁突然感应到上方空中,有一小物件飞速向这里射来。不过方向并未朝向他。抬头透视望去,是把飞刀。这飞刀来得极快,只听得“噗”的一声,已射破帐篷顶,插进了一个木制的台子上。李莫愁用透视之法穿过帐篷顶部,往空中高处细看,见那里立着一个人。再低下头见这边飞刀上还绑着一张纸,李莫愁不敢直接去拿,怕上面染毒。对着飞刀,远远吹了一口气,只见那绑纸的绳子自己解开了,那张纸自己在台子上展了开来。李莫愁用手一招,那纸飞到跟前。上面写着一句话:“昔年故人,特来一见,请到上边说话。”
李莫愁也奇怪,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暴露身份了。当下到了帐篷外面,提剑飞到那人边上。李莫愁见那人头戴面具,身穿黑袍,和自己平常打扮极为相似,心里也是纳闷。那面具的材质也和自己的一样,不能用透视法穿透。
李莫愁问:“不知阁下,是在下的哪位故人?”
蒋太医说:“18年前,你我曾经相见。”
李莫愁问:“那你是哪个门派的?”
蒋太医说:“和你一样。”
李莫愁又问:“唐门?”
蒋太医一笑,也不直接回答。
李莫愁说:“没想到,唐门竟然还有人活着。那你是何人之子?”唐门功法只传内,不传外。外人除非进了唐家当上门女婿,才有资格学到。
蒋太医说:“说了,你也不认识。”当年唐门年轻一代,光男丁就有300来号人。李莫愁进门时间短,只把上面的长辈认全了,年轻一辈很多不认识。
李莫愁问:“你今天来,所为何事?”
蒋太医说:“只为与你一战。”
李莫愁说:“你不是我的对手,不如跟着我,听我号令。”
蒋太医说:“你也别自大,鹿死谁手,试了便知。”
李莫愁说:“既然这样,过会死在我手上,下了阴曹地府可别埋怨。”
蒋太医说:“你也一样。”
蒋太医一指远处金营外的一座小山上空说:“这里不方便,去那里分个高下。”
李莫愁说:“也好。”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那小山顶上空中。两人在空中对立,皆是纹丝不动。蒋太医说:“可以开始了。”李莫愁答了句:“好极。”两人以极快的速度出招,同时大范围快速变化位置,以躲避对方的剑气。由于两人身形变幻太快,出了发招稍微停顿外,其它时候几乎都在四周上下左右不规则瞬移。快得连运动轨迹都看不到,好象是在一个地方瞬间出现,又瞬间消失。两人的剑气对攻,由于护体真气的影响,都只造成了皮外伤。两人的功力相当,都是当世屈指可数。因为释放的剑气都是大范围的,属于“面”上的攻击,不是将真气凝聚在小范围的“点”上的攻击。故而无法集中力量,穿透对方的护体真气,造成致命伤害。但如果将只释放小范围的剑气,两人都很容易躲开,无法命中。一时间也是僵持之局。
李莫愁心里也是疑惑,唐门的剑法怎有如此高明。应该只有蜀山、昆仑、南海三派的剑法才可达到这种程度。此人一定另有奇遇。他一边继续缠斗,一边左手从乾坤袋中取出一盒“天罗针”。当年从唐梦颖手中抢来的天罗针只有18枚钢针。他这些年在关外荒漠之中寻来玄铁、紫金之精,照《唐门要术》上记载的方法,炼出了48枚钢针,48枚金针。唐门天罗针取意“天罗地网”,施放者可以掌控多枚此针,从多个角度、方位,对目标进行攻击。由于可以在空中任意转弯飞行,本身又细小,四面夹击,让人防不胜防。当日偷袭黄药师时,只用一枚攻击,一是为了隐蔽,不易察觉;二是可以集中力量于一枚之上,轻易破开黄药师的护体真气。如果用多枚,相应每枚上都要分出力道,所以有时也并非用多就好。
李莫愁也是不凡,他用蜀山派的御剑手法,改良了唐门的方法。不仅使天罗针穿透力更强,而且一起控制的数目也大大增加。唐门曾出过一个奇才,可以同时控制24枚天罗针攻敌。而李莫愁史无前例地达到了48枚。18年前,唐梦颖只能同时控制10枚。李莫愁这次有所保留,只用出24枚钢针,不过每枚的力道都比用48枚时强。这24枚针,夹杂在剑气中,飞快地袭向蒋太医。
那边蒋太医也正好,取出怀中的破气针,御起12枚,向李莫愁袭来。若说这破气针由于是唐君杰20年前才发明的,18年前唐门一战方才首次用于对敌。所以《唐门要术》上没有收载。李莫愁虽然见过,但当年初进唐门,对炼暗器的工艺不熟悉,没有学过它的制造方法。后来也是通过《唐门要术》逐步学会了其他唐门暗器及毒药的炼制方法。这也是他的一个遗憾。而蒋太医也是通过唐梦颖才学到的破气针炼制及使用方法。相对于唐门其他暗器,在与高手的对决中,要破开对方的护体真气,此针更加实用。
两人俱是一惊,既要顾及攻击对方,又要互相闪避暗器。两人将剑舞成一团,扫向那些近身的暗器。李莫愁这针是精心选材练制的,柔韧异常。蒋太医的剑很是一般,不能将针砍断,只能暂时击飞。李莫愁手中乃是修真界第一的“蜀山剑”,他卷起剑气,绞碎了10枚破气针。但还是被其中两枚命中。虽然见机得快,运力到伤处,使针不能完全没入体内,但也是中了毒。
蒋太医一时无防,被四枚天罗针射入。他马上运功定住体内的这四根针。他对天罗针的操控方法也是非常熟悉,迅速将针倒逼而出。两人俱是中了对方的毒。蒋太医中的是唐门奇毒“苦寡妇”,意思是中了此毒,老婆一般都成寡妇。李莫愁中的是蒋太医根据自己研究制出来的一种新毒,毒性要强上不少。两人决斗之前,都暗自在口中含过一颗唐门秘方的解毒丹。中毒之后,就立马吞下。这解毒丹可解一般的百毒,但对毒性奇强的毒药只能暂时压制。蒋太医虽然在乾坤袋里备有“苦寡妇”解药,这时也顾不得先取药服用,转头就飞走。与那李莫愁拉得远了,才取药一服。他飞的方向与去东京方向正好相反,准备绕一个大圈,再回城,免得暴露了自己的住处。至于郭京,凭着他的轻功,只要不遇到高人,自可安然无恙回东京。李莫愁这边只能用功力和一些解毒丹暂时压制毒性,也是狼狈。李莫愁不肯罢休,追了一会,由于不敢分出太多真力,怕压制不了毒性,所以追得不快。后来见追不上了,只能作罢。飞回金营后,想到两位大帅的安危,先到两位大帅的营帐上方查看,透视见得两位大帅无恙也就放心了。接着再转向往自己的营帐飞去。临近时,转念一想,用透视法一看自己帐内,气得浑身发抖,差点毒发。
第十九章 郭京服蛇血 功力得大进
郭京在金营大树上藏身,见那李莫愁被蒋太医引走,也不敢耽搁。隐起踪迹,用轻功急速地朝李莫愁的帐篷飞奔过去。若是常人看了,还以为是一阵黑风吹过,而自己八成是眼花了。郭京闪入那营帐内,见里面木台上还点着一盏灯,光线倒也不弱,四下里都能看清。这里面有一股较重的药气。见帐篷的一边,约占整个空间三分之一的地方。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瓶儿、罐儿、缸儿、钵儿,里面装得都是药材。看来李莫愁喜爱调弄丹药毒物,虽在军中,也不放下这些家伙。郭京在帐篷内翻来覆去查找,却只见药材,不见成品药物。原来李莫愁将所有毒药、解药、暗器,还有两本秘籍都装在乾坤袋中随身带着。并没有放在帐篷中,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怕被人拿了去。这也是李莫愁为人小心谨慎之处。
郭京着急间,回过身来,不提防手肘在旁边的大竹篓上一撞。那竹篓横跌翻倒,盖子落下,蓦地呼噜一声,窜出一条殷红如血的大蛇,猛向他脸上扑来。郭京大吃一惊,急忙向后纵开,只见那蛇身子有小碗粗细,半身尚在篓中,不知其长几何,最怪的是通体朱红,蛇头忽伸忽缩,蛇口中伸出一条分叉的舌头,不住向他摇动。这般红色的奇蛇他是生平未见,慌乱中倒退几步,背心撞向木台边,灯盏受震跌倒,帐篷中登时漆黑一团。他运功至双眼,立见前面一个红影扑来,劈出几记掌风,也不知击中没有。突觉腿上一紧,似被人伸臂抱牢,又如是给一条极粗的绳索紧紧缚住,当时不暇思索,向上急纵,不料竟是挣之不脱,随即右臂一阵冰冷,登时动弹不得。
郭京心知身子已被那条大蛇缠住,这时只剩下左手尚可任意活动,立即伸手向腰间去拔随身携带的钢剑。突然间一阵辛辣的药气扑鼻而至,其中又夹着一股腥味,脸上一凉,竟是那蛇伸舌来舐他脸颊,当这危急之际,哪里还有余暇去抽剑杀蛇,忙提起左手,叉住了蛇颈。那蛇力大异常,身子渐渐收紧,蛇头猛力向郭京脸上伸过来。郭京挺臂撑持,过了片刻,只感觉腿脚酸麻,胸口被蛇缠紧,呼吸越来越是艰难,运内劲向外力崩,蛇身稍一放松,但随即缠得更紧。郭京左手渐感无力,蛇口中喷出来的气息难闻之极,胸口发恶,只是想呕。再相持了一会,神智竟逐渐昏迷,再无抗拒之力,左手一松,大蛇张口直咬下来。
郭京被大蛇缠住,渐渐昏迷,忽觉异味斗浓,药气冲鼻,知道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