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侠郭京

第 4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已伸近脸边,若是给蛇牙咬中,那还了得?危急中低下头来,口鼻眼眉都贴在蛇身之上,这时全身动弹不得,只剩下牙齿可用,情急之下,左手运劲托住蛇头,张口往蛇颈咬下,那蛇受痛,一阵扭曲,缠

    得更加紧了。郭靖连咬数口,蓦觉一股带着药味的蛇血从口中直灌进来,辛辣苦涩,其味难当,也不知血中有毒无毒,但不敢张口吐在地下,生怕一松口后,再也咬它不住;又想那蛇失血多了,必减缠人之力,当下尽力吮吸,大口大口吞落,吸了一顿饭时分,腹中饱胀之

    极。那蛇果然渐渐衰弱,几下痉挛,放松了郭靖,摔在地下,再也不动了。郭京累得筋疲力尽,扶着桌子想逃,只是双脚酸麻,过得一会,只觉全身都是热烘烘地,犹如在一堆大火旁烤火一般,心中有些害怕,但过不多时,手足便已行动如常,周身燥热却丝毫不减,手背按上脸颊,着手火烫。

    郭京只觉这次非但寻药不得,自己还似乎中了蛇血之毒,心下骇然。不敢多做停留,出了李莫愁营帐,就运起轻功,往东京城方向奔去。营中金兵除了负责警戒的外,都已休息。郭京速度奇快,大家都未看清。郭京到了城墙底下,飞身而上,中间在城墙上点了几下,就跳到了城墙之上。附近一些来回警戒的金兵,还未回过神来,就被郭京发掌劈倒。有几个还被劈下了城,郭京也不多纠缠,几个起落回了内城。找准方向,在各家屋顶,一阵飞奔,回到蒋太医家中。经过这一跑,倒是觉得身体舒服多了。

    见着黄蓉后,她问起寻药之事。郭京红着脸说,蒋太医去引了李莫愁走。而自己在李莫愁帐里,未曾搜到解药。至于遇到蛇的事,郭京哪好意思对黄蓉说。自己连条蛇都对付不了,最后还多亏了这张嘴巴,硬是把蛇咬死了。被她知道,怕是又要说自己笨。郭京虽然有些傻气,但心里一直爱慕黄蓉,这种丢脸面的事,也知道说不得。黄蓉见那郭京衣上、嘴上都有些血迹,心想着他一定与那金兵金将大战了一场。为了给自己寻药,不顾个人安危。虽然药没到手,心里也是非常感动。

    过了一段时间,蒋太医也回来了。蒋太医在外面找了个地方疗伤,服了些愈伤生肌的药物,又运起秘法,促进伤口愈合,新肌再生。回来时,伤势已经差不多好了。出去时,那套衣服破损得厉害,已经换下来扔掉了。蒋太医与黄蓉、郭京、李师师、香儿见了面,只说那李莫愁确实厉害,自己见斗不过就跑了。几人觉得以黄药师的修为都栽在李莫愁手上,更何况蒋太医呢。吃了败仗,也没有什么倒霉的。要对付李莫愁,还是得上蜀山搬救兵。

    蒋太医见郭京脸面潮红,但精神不错,也未中毒,以为他是用功过量,气血旺盛。心里也未觉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那郭京和蒋太医身上都有不少血污,到厨房烧了些热水,好好洗了下身子。郭京回房后,一运功调息,但觉自己的功力大进。思来想去,问题应该出在那些蛇血上。

    第二十章 莫愁吞蛇胆 宗翰欲揽才

    蒋太医与夫人进了内间,聊了起来。蒋夫人极是担心丈夫,晚上也没去睡,一直在家等着。这时两人方有单独说话的机会。

    蒋夫人问:“那李莫愁真的变得这么厉害,连你也不是对手?”

    蒋太医说:“我和他修为在仲伯之间,如果打下去,一定是两败俱伤之局。就算我能侥幸杀了他,自己怕是也要掉层皮。不如让那些正派中人去对付他吧。本来我可以事先服用‘龙虎丹’暂时提升功力,但想到胜之不武,也就算了。”

    蒋夫人说:“想到那些所谓的正派人士,我也是很气愤。当年唐门的事,他们都有份。就让他们去和李莫愁斗个你死我活吧。”

    蒋太医说:“只要让黄蓉、郭京去趟蜀山,就可以将消息传过去。到时少不了一场大战。希望这次李莫愁他跑不掉。”

    蒋夫人说:“到时,你带着我在旁边远远地看。就算不能看清,我也要见到这狗贼丧命的景象。”

    蒋太医说:“待事情都解决,你、我还有霖儿,还是到南方去吧。这汴京现在也是是非之地。不知道能不能躲过这一劫。就算躲过去了,这金人怕是很快又会重来。只是可怜了这边的百姓啊。”

    蒋夫人说:“修真之人不可干涉朝代更替,这是周初传下来的古训。这黄药师只怕是违背了天意,才遭此横祸。我们切不可卷入其中。天意不可测,如果大宋注定灭亡,那便扶不得。不然妄丢身家性命。”

    蒋太医说:“夫人所说极是。”

    原来自从商纣灭亡以后,修真界就有了一条规矩:切不可卷入俗世中政权的更迭。商灭周兴,多少修真之人涉入其中,轻则减了修为,重则丢了性命。本是好心助商朝剿灭叛逆,却不知违抗了天意,没落得个好下场。凡人难以预料天意的长期演变,所以置身事外,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天意注定大金一统天下,有何必苦苦相抗。

    话说那李莫愁在空中,透视探地帐篷内那条朱红大蛇已死在地上,身子干瘪,蛇血已被吸空,那些药罐药瓶乱成一团,非常愤怒。他养蛇十年,亦是不易,眼见大功告成,吸下蛇血,即可功力大增,百毒难侵,却被人抢了个现成。想到这盗血之人怕是和刚刚那个唐门余孽是一伙的。没想到,倒是挺识货,也看出自己的这条蛇不同凡响。

    十年前,他在女真之地长白山一带,遇到一位自称“参仙老翁”的修真前辈,本名唤作梁子翁。他常年在东北长白山附近,采集药材,练制丹药。收藏了不少名贵药材,尤其参茸为多。他的参有不少百年、千年的珍品。李莫愁起了歹念,将他害死,不仅得了药材,还抢得一本修炼秘籍和十余张药方。药方中有一方是以药养蛇、从而易筋壮体的秘诀。接着发现他屋中就养了这么一条蛇,看情形怕是已养了不少年。李莫愁继续以各种珍奇的药物饲养。那蛇体色本是灰黑,服了丹砂、参茸等药物后渐渐变红,这几日来体已全红。眼见功德圆满,只要稍有数日之暇,就要吮吸蛇血,静坐修功之后,便可百毒难侵,大增功力。哪知蛇血突然被人吸去,岂不令他伤痛欲绝?

    李莫愁没有办法,找了一圈,也知那人走远了。回来将那蛇尸剥皮去肉,准备烹食。既然喝不到蛇血,这蛇肉吃了也有一定效果,不能浪费了。又取出蛇胆服下。运功调息后,不仅毒素全清,身上的伤口也恢复差不多了。心里不禁更恨那个盗血之人。

    忽然门外来了个传令兵,说是两位大帅请他到议事大帐去一下。李莫愁将身上沾了血污,有不少破洞的衣服换去,戴上面具,就向议事大帐走去。想着这深夜里,不知两位大帅有何事相商。

    那宗翰和宗望都在议事帐里。见他来了,马上讲了一件事。原来他俩得报有一个高手跃进了东京内城,并打死了一些在城墙上巡逻的金兵。李莫愁一想,哪有高手不是飞的,只怕是个练武之人。但转念一想,莫不是自己的对手中了毒,功力弱了,没法飞了,就用轻功进城。也有这种可能性。当下对两位大帅说:“怕也是个异人,这南朝奇人异士极多。如果其中有人去为那南朝的朝廷效力,恐怕会有麻烦。上次守城的那个道士就是一例。两位大帅可以发布告示,招揽这些南朝人物,为我大金效力。我想许以荣华富贵,总会有人来投。”宗翰说:“此事甚妙,我这就去拟订文书。到时让各地的细作也散布下消息。”

    第二十一章 郭京御剑飞 洪七公得医

    这天清早,天还未全亮。听得蒋太医家院子空中,传出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我终于会飞了,哈哈哈……。师姐你快出来看呐。我终于会飞了!”昨晚郭京、蒋太医去闯金营。其他人由于担心也都未先睡,直到两人回来后,才各自休息。众人俱是睡下不久,犹在睡梦中。哪里料得,有人大清早就在院里嚷嚷。被吵醒后,心中都有些气愤。不过再细听一下,原来是某人终于会飞了,都跑出来来看热闹。

    黄蓉睡得迷迷糊糊,被吵醒后正要发火。听得是郭京在吵闹,气也消了大半。再听他说自己会飞了,也是极为惊喜,马上就从房间里出来看。果然见那郭京站在一柄飞剑上,在院子空中来回盘旋。黄蓉向他喊道:“快下来,可不要让邻居们瞧见了。”郭京一想也是,御着飞剑降下来,不料衣角被一根树枝钩住。郭京回头去扯衣角,只顾着将衣角从那树枝处拿开,却忘了操控飞剑。一个跟斗,连人带剑摔下来。幸好练过功法,身体有内力保护,再加上及时用掌按地,却也无损。院子中地上倒是多了两个掌力按出的小坑。

    大家见了都是笑痛了肚子。不过那李师师、香儿眼中还多了些羡慕。蒋太医、黄蓉也都感觉奇怪,觉得郭京功力突然之间增进了许多。询问之下,郭京只好把喝蛇血的事抖了出来。大家都觉惊奇。蒋太医把了把他的脉,只觉脉象雄厚,并未中毒,想来那蛇血乃是大补之物。大家知道缘由,都说那郭京运气好,同时也觉得李莫愁确实有些手段。

    既然郭京会御剑飞行,那蜀山之行就简单多了。黄蓉中毒不便运气,可以由郭京带着她飞去,来回可以节约许多时间。只不过郭京到是恐怕得小心些,省得出现类似刚刚的交通事故。

    几人商量定后,蒋太医就去炼制黄蓉路上所需服用的压制毒性的丹药。郭京、黄蓉则乔装打扮了一下,去街上买些路上吃的干粮。此去因怕到了荒山野岭之地,买不到食物,想着还是先备些去。

    两人来到外面,却见街边有很多乞丐在乞讨,男女老少都有。想来这三日,东京城变化真大,竟出了这么多饥民。到了一家饭馆,见那里面只卖着一些炊饼、馒头、黄豆、花生米,就询问了下店家。原来金兵围城已有月余,城里少有鲜菜,现在店里就卖这些了。本来冬天常有的白菜、土豆都成了稀罕物。

    蒋太医家的院子里种了不少白菜,在他家做客未曾觉得鲜菜稀罕。现如今到了外面才知道,市面上这些东西都差不多卖完了。有贮存的都被有钱人家收去了。郭京、黄蓉就包了些炊饼、花生米,一算帐觉得有些不对劲。价钱好象比前几日贵多了。一问店里伙计才知道,外城被占之后,城里的有钱人家囤积粮食,抬高市价牟利。这粮价一天一翻,本来这炊饼卖两文钱一个,现在得八文钱了。那馒头本来是一文一个,现在得四文了。再过会,还得涨。这饼一会就要卖十文了。

    边上很多乞丐见到郭京、黄蓉买了吃的东西,都围过来讨要。一时间,两人想走都走不了了。两人俱是觉得这些乞丐可怜,就买下了店里所有的馒头,分给那些乞丐吃。远处的乞丐们看到这边有两个大善人在施舍,都纷纷跑过来抢食。两人见来的乞丐太多,干脆把炊饼也包下了,一并把帐算给老板。一时间,众乞丐都直呼两人:“活菩萨、大善人。”

    过了一会,一些乞丐扶着一个老人走过来,与两人说话。这老人问道:“在下河北真定府洪七公,不知两位善人高姓大名?”郭京刚想回答,黄蓉暗中打了他一下,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这行善积德,本不留名。”现在两人是通缉要犯,怎可轻易告诉他人姓名。双方攀谈起来。原来这老人叫洪七公,这条街上的乞丐都是他的乡里乡亲,以他辈分最高,所以尊他为首。他们的家乡在北边真定府,早被金人攻占,大家一路向南逃难到了这里。因为这里是京城——天子脚下,想着有重兵把守,总会安全一些。而且大家身边带的盘缠已不多,天气日渐寒冷,沿途逃命也很疲惫,就留在这里讨口饭吃。京城里逃走的百姓不少,屋子都空了出来,住的地方倒是不愁。但这一个多月来,也没找到做工的地方,大家钱用光后,只能乞讨度日。城没破时,大街上有不少兵丁为了维持市容市貌,来回赶走乞丐。大家只好躲来躲去,没少遭罪。这几日,官兵们倒是不来管了。但是粮价飞涨,百姓们也很少施舍东西了。现在很多乡亲都在挨饿。

    说着说着,那七公突然晕了过去,众乞丐都吓坏了。黄蓉、郭京立即将他抬起,往蒋太医家赶去。一些乞丐也都跟来看。两人将七公放到床上,就去请太医过来看看。蒋太医来到床前看了下病情后,给七公推宫活血。但见七公过了一会,慢慢醒转过来。蒋太医对两人说:“这老人是因冻饿伤了身子,就先留在这里调养。我让下人熬些汤药给他喝。”说完,给洪七公配药去了。蒋夫人和两个丫鬟也都过来看了。他家这两个丫鬟,一个唤作阿月,一个唤作阿如,是幼时就特意买来栽培的。都是17、8岁,已有不弱修为。蒋家为了隐秘起见,也再无其他下人。初来汴京时买的3个丫鬟年纪大了,早已陆续出嫁。

    蒋夫人吩咐阿月和阿如,让她俩去厨房熬药,再煮些稀饭来。蒋太医配完药后,把它交给阿月。再看七公没事了,就回去继续给黄蓉制丹去了。

    黄蓉问那七公:“七公,不知道城里像你们这样逃难来的百姓有多少?”

    七公说:“少说也有六、七万。还有些都继续向南逃去了。”

    黄蓉从乾坤袋里拿出一只木箱,放到地上说:“我还有事,今晚就要出城去了。这里有一些金子,你拿去给城里逃难的百姓们买些吃的、用的。”

    黄蓉将朝廷赏赐剩下的黄金,除了留下一点,都拿了出来。估摸着有9千多两。七公和几个乡亲打开箱盖一看,都傻眼了。忙都给黄蓉、郭京下跪,感激他们的大恩大德。蒋夫人在一旁看了也很感动。

    七公身体还没恢复,就叫跟来的乡亲们,都拿些金子去,买粮食分给大家。黄蓉、郭京也跟着去帮忙,准备等到了晚上再出城,赶去蜀山。

    到了晚上,蒋太医给两人拿来了路上所需的镇毒药,还有一瓶辟谷丹。此丹吃了一粒之后,可以抵一顿饱饭,让人不觉得饿。黄蓉、郭京挪不过,只好收下了。蒋太医又拿出一块玉佩说,到时如果蜀山派不肯答应给解药,可以把玉佩给他们看,他们一定会帮忙的。黄蓉、郭京甚是感激他。告别之后,郭京背起黄蓉,踏上飞剑,往西南方的蜀山飞去。

    第二十二章 黄蓉上蜀山 途中得双雕

    郭京由于对御剑飞行没有掌握熟练,速度也是不快,而且经常下来休息。郭京背着黄蓉,飞飞停停,花了一天多时间到了蜀地。还好他知道人在高空,马虎不得,也是注意力十分集中。但背上就是爱慕已久的师姐,她软绵绵的身子就紧贴着自己。尤其有两个软软的东西,在自己背上不时碰一下、贴一下地,特别容易心猿意马。郭京几次差点走了神,没有飞稳。后来渐渐习惯了,就好多了。郭京头脑简单,对男女之事也是一窍不通,所以也没往深入的方面想。修真之人,真气遍布全身,是以寒暑不侵。虽是隆冬腊月,两人均未穿很多衣服,所以触感也特别强烈。

    这时,郭京正在天上飞着。黄蓉突然说:“师弟,你看下边的悬崖上有一棵果树。上面结了好几个果子。快下去摘。”郭京向下边一看,只见前下方一座高山的崖壁上,有一个突出的石台,上面竟然长了一棵果树,而且还结着几个红红的果子。郭京想着师姐要吃,哪敢怠慢,马上飞到那石台处。郭京将黄蓉放下,就去摘那树上的果子,将树上的5个果子全都摘了下来。这种果树以前倒是从未见过,但那果子红艳诱人,香气扑鼻,不像有毒。郭京要将果子全递给黄蓉,黄蓉说:“你肚量大,你吃3个,我吃2个。”只拿过两个果子。两人就这石台上吃起来。一咬那果子,立刻有甜美的汁水流入嘴中。黄蓉正坐在那里拿着一个果子细嚼慢咽。却见边上的郭京,却是在狼吞虎咽,连皮带核吞下了两个。正想叫他,吃慢些。突然耳边传来两声鸟鸣,只见山那边飞来两只白雕,直往这边而来。

    郭京、黄蓉俱是一惊,也忘了继续吃果子,盯着两只鸟看。那两只鸟,来到两人身边盘飞不走,眼光却是始终不离两人手中剩下的果子。黄蓉心念一动,将手中剩下的一枚果子,向一只雕儿扔去。那雕飞快地用嘴衔住,吞下了。那另一只雕却是叫个不停,眼睛直盯着郭京。黄蓉也将目光看过来。郭京没法,只好将自己手中剩下的果子也抛向了那没吃到果子的雕。那雕也很快衔住吃下了。那两只雕儿吃了果子,竟是不走,飞到两人身边落下。黄蓉见了过去摸摸那两只雕的头和翅膀。这两只雕儿竟然非常温顺,似乎已经认主了。黄蓉心中一喜,问:“我可以骑上来吗?”两只雕儿竟然都点点头,黄蓉见这鸟儿竟然通人性,愈加喜欢。立即就爬到了一只白雕的背上。接着招呼郭京也上到另一只雕身上。郭京依言也上了鸟背。黄蓉指挥两只鸟儿向蜀山飞去。

    过了些时候,远处空中白云之巅渐渐现出一座巨大的神山,旁边还围绕着一些小山,原来蜀山就在眼前了。黄蓉让大雕加紧往那边赶。到了那山边,大雕却盘飞不前,在两人再三催促下,大雕才降到了山上。只见前面山道处有一个石刻的山门,上面书着两个大字:“蜀山”。

    据一贯流行的说法,夏初(公元前2000左右),神界地气异变,神树爆长万丈,根系如垂天之云,深入盘古之心,盘古之心辐聚周边土石,逐渐扩大,形成悬空之山,是为‘蜀山’。地为人间之根基,乃盘古身躯化成。凡人体经脉,在大地中都有一一对应的存在,被称为地脉。蜀山为盘古之心,同样也是地脉的中枢,天地间阴阳灵气汇聚于此,维系蜀山悬于天地之间而不堕。

    春秋末期(前700左右),蜀山附近地气特异,灵力极强的异象被一些方士发现,蜀山也成为传说中的仙山。开始有修仙之人在这里结庐修炼,但此时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宗派,各人的修炼方式也各不相同,全凭自悟。其间有少数人成仙,多为‘尸解’,偶然的成分很高。

    东汉时期(100),蜀山修仙人数空前繁荣,最多达数千人,分成数百小门派,各自都有一套独特的修仙方法。各门派宗旨不同,但多数都和道教的宗旨有一定联系。同时,蜀山妖类修炼活动频繁,

    人类才真正开始了解到世间有‘妖’这样一个种族,蜀山有相当一部分修士以斩妖锄魔为己任,认为这样可以积德升仙,蜀山剑侠渐渐出现在民间的传说中。

    东汉末(200),蜀山各门派矛盾争端不断,在‘仙剑派’的倡导下,蜀山修士蜀山绝顶召开大会,形成一个蜀山各门派的联盟‘蜀山盟’,同时在蜀山绝顶建立三皇殿,形成日后蜀山派的雏形。

    东晋时期(400),蜀山各门派逐渐归并为十几个门派,最大的‘仙剑派’人数已经有上百人,而蜀山中还有不少独来独往并不属于某个门派的修仙之士。各种修仙方式也逐渐完整。当时主流的方式是炼丹服饵,而仙剑派的内功修炼被认为是效果不彰。

    南朝梁武帝时期(500),因其信奉佛教,斥蜀山为邪魔外道,招集无数高僧、法师上蜀山修建佛塔,‘蜀山盟’奋力抗争,梁武帝人马惨败。经此一役,‘蜀山盟’元气大伤,很多以炼丹服饵,辟谷食气为修炼方式的门派因战斗力不强几乎灭门,而仙剑派因法术高强在此役中立下大功,当时仙剑派掌门统合‘蜀山盟’十几个门派,成立了‘蜀山仙剑派’,简称‘蜀山派’,同时在锁妖塔周围大兴土木,蜀山派正式形成。

    此后,蜀山剑仙基本上以蜀山仙剑派为主流,修炼方式注重内功和剑术,修仙求积德而不求升仙,积极入世斩妖。同时,也不排斥其他门派的修炼方式,积极搜集和保存各类修仙方法。

    第二十三章 黄蓉亮玉佩 刘掌门逼毒

    黄蓉见那山上林中有很多房舍楼宇,也知那必是蜀山门人的居处。又见山顶有座雄伟宫殿,那便是修真界有名的“蜀山三皇殿”。蜀山掌门一般就常住在那里,处理派中事物。此次求药非去那里不可。

    黄蓉催促大雕向山顶飞去,不料大雕除了摇头,就是不肯起飞。想来心中也有些怪异。就和郭京从雕身上下来。郭京说:“师姐,我背着你飞上去。”黄蓉说:“不必了。我还是自己站在你飞剑上吧。让上面那么多人见了怪不好意思的。”郭京说:“也好,不过你站我前面,我好用手护着你。这里风大,我怕你站不稳。”郭京用法术,将那剑变大变长。两个人一起站上去。郭京用双手从后面将黄蓉环护住,御剑向那山顶飞去。两只大雕也不知为什么,并没有跟来。

    黄蓉靠在郭京怀里,觉得甜丝丝的。又想到这一路上都是他背着来的,脸面不禁有些发烫。如果自己的师弟能够再聪明点多好啊。自己想必会忍不住嫁给他。

    山上不时有人御剑飞来飞去,两人倒也不是特别显眼。两人来到蜀山三皇殿前,向那守在殿前的一个蜀山派小道士说,茅山派弟子郭京、黄蓉有要事求见蜀山派刘掌门。那蜀山弟子进去通报奇qisucom书,黄蓉对郭京说:“过会,由我来讲话,你不要随便插嘴。”郭京说:“师姐,你是怕我出丑吧,我不说便是。”黄蓉盯着他看了一会,也不再说什么。不一会那小道士就出来,领着两人进大殿去。大殿里面金壁辉煌,供奉着天皇、地皇、人皇三座高大的神像。转过大殿,再来到后面的一个偏殿。只见蜀山派掌门刘瑞宏就端坐在偏殿的宝座上,下面两边还分立着六个派中的男女护法。刘瑞宏已经年近六旬,由于驻颜有术,看上去刚40出头。穿着一身黄铯道袍,道袍正中绣着一幅八卦太极图,头戴一顶紫金道冠。

    黄蓉说道:“茅山派弟子黄蓉、郭京特来拜见刘掌门。”说完与郭京都躬身作了礼。

    刘掌门问:“不知贵派黄掌门近来可好?”

    黄蓉答道:“家父被j人李莫愁所害,已经辞世了。”

    刘掌门大惊,忙问道:“那李莫愁现在何处?”

    黄蓉说:“在忭京城外的金营中。”

    刘掌门说:“贤侄女莫伤心,我马上召集派中高手去为你爹报仇。李莫愁这厮,我已经找他18年了,这次新帐旧帐一起算。”

    黄蓉说:“还有一事相求刘掌门。”

    刘掌门说:“但说无妨。”

    黄蓉说:“我中了李莫愁下的唐门奇毒‘神仙倒。’想求贵派的解药一用。”

    刘掌门说:“这恐怕不好办了。”说着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黄蓉一见,以为是刘掌门小气。便将蒋太医所给的玉佩拿出,并问:“刘掌门可见过此物?”

    刘掌门说:“这是我当年给张神医之子张初坤的。我昔年有言,如见此佩,能帮之忙必帮。想必两位与那张兄弟,也有莫大交情了?”

    黄蓉说:“我这玉佩乃是得自蒋泽荣蒋太医,并非得自张前辈,不过蒋太医自称是张神医义子。”

    刘掌门说:“你且说说,那蒋太医的年龄、相貌。”

    黄蓉便将那蒋太医的年龄相貌细细说了。刘掌门想到,曾经听霖儿讲过,他父亲改姓蒋了。想来这两人应该是同一人了。

    刘掌门便说:“应该就是同一人了。必是张兄弟怕引来麻烦,故而将姓名改了。不知两位与他有什么关系。”

    黄蓉说:“在下中毒之后,正是蒋太医帮忙医治。前来贵派求药,也是经他指点的。”

    刘掌门说:“这就难怪了。不过此事怕是不好办。前些日子,我派清理库房。我听下边的弟子说起过,18年前的那些药由于存放时间过长,已经坏了。”

    黄蓉说:“既然这样,那便算了。打扰刘掌门了。”

    刘掌门说:“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你持佩上山,我既然帮得了你,又岂能违背诺言。我愿意运功为你逼毒。”

    刘掌门亲自将黄蓉、郭京带到后面的厢房。让郭京和其他派中弟子守在外面。然后在房内,运功为黄蓉逼毒。黄蓉盘坐在地上,刘掌门伸出右手按在黄蓉头顶,将内力源源不断自她头顶百会岤送入。刘掌门少阳神功已经大成,正好可以克制这种寒毒。再加上黄蓉体内的毒已被蒋太医的药消了一部分,中毒已是不重。黄蓉只觉得一股暖洋洋的真气,从头顶灌入,将体内的毒素逼压到一处。过了一柱香的工夫,刘掌门说道:“将左手伸到外面。”黄蓉依言,将左手伸了出来,只觉整只左手的血脉一阵痒痛,指尖处被逼出一些黑色的液体,滴在地面上。又过了一会,刘掌门呼出长长一口气,说:“好了。”黄蓉只觉通体舒泰,毒素已经全清了,不仅如此,体内功力还有所长进。黄蓉本身练的是阴柔功力,得到刘掌门的少阳神功注体。阴阳融合,相辅相成,是以增进了功力。黄蓉忙起身答谢。但见刘掌门满头大汗,衣服也都被汗水湿透了,心里非常感激和过意不去。

    刘掌门说:“两位远道而来,不如在这里留住几日。那张兄弟还有个女儿留在此处学艺,也可以见下面。”

    黄蓉说:“那太好了,不过我们只能留住一宿,明天就要赶回东京。那边形势危急,刻不容缓。”

    刘掌门说:“我这边马上也要派人过去了。不知两位住在东京的何处。到时好联络。”

    黄蓉便将蒋太医家所处位置,与刘掌门说了。刘掌门马上记在了心里。刘掌门让门下弟子给黄蓉、郭京安排食宿,又派人通知张雅霖过来与两人相见。接着便回偏殿召集派中长老议事,商讨如何对付李莫愁。

    第二十四章 蜀山秘史

    郭京和黄蓉用过饭后,便在客房内休息。两个人的客房是紧挨着的两间,倒也挺方便。

    郭京走过来问黄蓉:“师姐,你身子好些了吗?”

    黄蓉说:“已经全好了,多亏了刘掌门舍功相助。”

    郭京问:“师姐,你吃了路上的那个果子,有没有觉得自己变得不一样了。”

    黄蓉说:“没有什么不一样啊。难道你有吗?”

    郭京说:“我觉得自己的脑子好象变灵光了,有很多东西一想就通。”

    黄蓉说:“你尽瞎吹,不过你好象确实变聪明了,还会撒谎骗人了。”

    郭京说:“你不信也就罢了,不知那两只雕儿怎么样了。”

    黄蓉说:“我们出去看看。”

    两人到了外面,飞上空中,运功极目望去,只见那两只白雕已经不知去向,想来是离远了。又见那边飞来一个少女,直向这边而来。却也是个绝色人物,宛若出尘的仙子,与黄蓉各具千秋。相询之下,原来是蒋太医的千金蒋雅霖。前日里在东京没见着蒋太医有子女,也不好意思相问,原来是在此处修炼。

    三人便进了黄蓉的客房内详谈,黄蓉和郭京说了很多东京城和蒋家的近况。黄蓉还提到了路上吃了红果,还有遇到两只白雕的事。蒋雅霖问了那果子和果树的形状,脸色大变。

    蒋雅霖问道:“你们俩吃了那果子,可有什么异状?”

    黄蓉说:“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适。”

    郭京却说:“那果子吃了后,让人觉得聪明了许多,确有不凡之处。”

    蒋雅霖说:“不会吧,如果我没弄错的话,那果子应该叫作‘愚昧果。’如果人吃了,会智力大减,变为痴呆。”

    郭、黄两人吓了一跳,心想自己怎么没事呢,难道是果子的效用还没发挥出来。

    郭京说:“我自小智力就有问题,再呆也没关系,只怕到时苦了师姐,与我成一对了。”

    黄蓉说:“谁要和你是一对。”说完后,脸都全红了,一直红到了耳根。

    蒋雅霖又说:“不过这果子如果是被鸟兽虫豸吃了,据说会开启智慧,如果自己悟得了修炼方法,或是从别的妖物那里学得。极有可能修炼成妖,成为大害。所以你所说的两只大雕,下次见了,千万别手软。将它们除了,省得以后修成绝世妖物,危害人间。”

    两人又是吓一跳说:“没这么严重吧。你是从那听来的。”

    蒋雅霖便将一段蜀山秘史娓娓道来。

    话说一千年前的东汉时期,当时在蜀山修炼的人很多,有数千人,又分为数百小门派。其中有一个门派叫“天演门”,善于观察天象变化,以推测事物发展。又精研五行法术,可以化自然界中的五行之力伤敌。也是个非常了得的门派。一日,派中有两个年轻的弟子,外出到附近游玩。在一个山谷中,发现了十几株奇怪的果树。虽然是冬天,却有四株结着一些红果。还有一些果树,果子尚未成熟或是还在开花期。每株果树的红果结得都不多,少的3、4个,多的也就6、7个。那两个弟子将果子全摘了下来。自己吃了不少,将剩下的带回门派。另有三个弟子也吃了。结果吃了果子的人,头脑出了问题,都变傻了。天演门的掌门人官海俊非常生气,因为这五个弟子,都是他走遍大江南北挑来的,资质都十分优秀。在他们身上,也是灌注了许多心血栽培。由于都是这果子惹出的祸,就带人将这十几株果树都连根拔除,并作法引火烧掉了。

    不想,却惹来一场滔天大祸。原来这果树在畜生妖物那边,唤作“通灵果”。说是吃了就可以开天智,有利于修炼。大凡生畜,生来就愚昧无知。只有极其少数发生异变,天生就拥有象人一样的智慧,可以悟得修炼之法,千百年后成为妖物。所以一般的生畜都不能修炼,除非吃了这“通灵果。”这通灵果因而是蜀山附近隐藏的众多妖物的根本。由于此树8百年才长成,之后每隔3百年才开花结果一次。其中开花一百年,结果一百年,还有一百年是过渡期。传说此树种子是五千年前,从天界掉落的。原来只有一棵,后来逐渐变多,一共长得16棵。

    第二十五章 人妖大战

    宋朝再往前四千年,也就是五千年前,有几只乌鸦吃了第一批“通灵果”。其中有一只悟了道,自创修炼之法,并传给同伴。过了千年得道飞升,是百妖之祖,自名“陆压”,取意“陆上之鸦”。从那之后,妖怪们有意识地给后代服用通灵果,开启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