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最后的晚餐:结束暧昧

第11章 合作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11章 合作

    老虎是一稀有动物,不要说格格,就是静梅和晓岩,也没有在大山里见到过,也许在大城市的动物园的大铁笼子里有,观者只能远远地看看,过一过眼福。哪里有与老虎合影的福分?看到那许多人在排队与“猛虎”做一次亲密接触,静梅心里也有点跃跃欲试。她说:“岩,我和格格也照一张吧?你照吗?”

    晓岩摇摇头。说:“我就不照了,你和格格在那儿排着队,一会儿我帮你们照。”

    等了半个多时辰,静梅和格格才在一个接一个的照相者中,轮到与那只“下山虎”合影。静梅和女儿站在老虎两侧,亲昵地抚摸着“虎背”上的斑点,晓岩轻按快门,留下那样“惊心”的瞬间。晓岩笑着开完:“哈哈,人家说‘老虎屁股摸不得’,你们娘俩可真厉害,敢与‘猛虎为友’。”

    静梅也笑笑,是啊!我知道你是想说:真是为虎作伥啊!

    中午,他们在农家吃了腌制柑橘芽儿、凉拌荠菜、主食是山韭菜下面条,浇蒜汁。饭后稍微歇息片刻,在潺潺溪水的伴奏声中,晓岩和静梅如园丁一般,呵护着格格,随着鸟语的伴唱,寻春而去……

    春的幽深处,摇曳着知名的和不知名的花朵。无论是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妖冶的淡雅的,粉紫姚黄,嫣红淡白,都赶着趟地放纵自身生长过程中的野性和柔韧,它们招摇着,怒放着,妖娆着,淡雅着,悠然着。那种纯朴、大度、宽容、繁盛、荣华,尽在这四月芳菲里争春斗艳。

    在花前驻足,在林间聆听,在水间陶醉,格格小精灵似的,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有时候自己走路,有时候是晓岩抱着她,她一路走一路问,花草树木、奇石叠瀑,一路问过来。惊喜得如走进了“阿里巴巴的宝藏之门 ”,快乐得如一只林间小鸟,兴奋得一刻也不愿停下。小孩子的活泼与天真,可爱与乖巧,在大自然健硕、博大、宽厚的怀抱里尽显出人之初的善良与美丽。

    晓岩望着格格兴奋的小脸,美滋滋地笑:“呵呵……看把孩子高兴的,以后要多带她来这样的地方玩儿……”

    静梅望着晓岩,故意很认真地说:“你的公司呢?你那么忙?别随便给孩子承诺,省得到时候不来,让孩子失望。”

    “我想好了,公司再忙,周末也要把时间给你和格格留着,以免我脱离‘群众’脱离‘党’哦!人生实在是太短暂了,有很多时候我们来不及享受生活。生活也许就在不经意间背叛了我们。我们的人生也就在那不经意间,留下诸多的遗憾,甚至悔恨,愧疚。”

    静梅明白晓岩的所指,他是后悔母亲健在时没有多抽点时间陪陪她。哪怕是多回几次家,多看望老人几次。但她不愿意说出来,令他伤心。

    “今后我要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坚决做到休息好,工作好,绝不再搞一次特殊化。”

    晓岩幽默、细心、真诚,在静梅心存疑窦,或者陷入迷茫,无助郁闷的时候,总是给她以精心的呵护,这令静梅非常感动。

    “你舍得丢下公司的事情?”

    静梅的声音轻轻地,却是富有挑战意味地反问晓岩。

    “在这大自然的怀抱,有娇妻爱女陪伴,生命便因此而美丽,人生也因此而无憾了,这样的精神大餐,我要尽一切可能争取啊!‘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领导就看行动吧!”

    晓岩故意把声音拉得有些悠然漫长,幽默之中带着诱惑。他在心里酝酿着一个计划,他要用实际行动爱护静梅和格格,给她们一个温暖的家。

    看着晓岩孩子般的自信、纯真,静梅在心灵的键盘上再一次敲击出四个字:岩,我爱你!

    晓岩和静梅夫妇带着女儿格格度过了一个温馨浪漫的周末,放逐了积郁在心底的寂寥和郁闷,他们一家人带着山野里春花春草的气息,回到钢筋水泥培植的森林,回到那间溢满了温馨气息暖巢,他们就像飞倦了的鸟儿,身体虽然累了一些,但那心田里却是阳光一样敞亮,春风化春雨一般滋润,心花似迎着春风的花朵般绽放。静梅照顾格格睡觉后,轻声对晓岩说:“累了一天了,早点睡吧。”

    晓岩微笑着,他说:“有点累,但不想睡。”他一边说着,张开双臂拥着静梅的腰身,推着她往洗漱间里走,他要和静梅一起洗澡,这样的浪漫激情,还是在新婚的时候有过。晓岩的一时热烈,使静梅有点脸热心跳,有点心花怒放,更有几分羞涩,那羞涩更添了几分娇媚……

    第二天,晓岩早早地醒来,准备到公司上班,心却依然沉浸与爱妻缠绵悱恻的余韵之中,静梅也是恋恋不舍的望着晓岩。晓岩轻轻地叹口气,说:“唉,又要去忙了,这一周事很多。仔细想想,这人生真是没意思,整天马不停蹄地忙。忙。在国有企业干的时候,觉得没有施展的空间,自己开公司了,公司也有了一定的规模,在别人看来,已经是成功者了,老同学、旧相识见了面都叫大老板,那目光羡慕得发亮。谁又能体会整天一大堆矛盾和事务在排着队,等待你去亲力亲为的艰辛,那些直管部门的、监管部门的、上司同僚,各路神仙接踵而来,大事小情的,哪头都怠慢不得,有时候忙得焦头烂额,都不知道走到哪儿是一站了。”

    晓岩的忙碌和慨叹让静梅有些怜悯,有些心痛。但又无计可施。

    人的生存难道真是如此?对于生命,安逸与拼搏也许都是一种需要。在国企的时候,晓岩的最大苦恼就是没事做,一周下来工作的时间也就是两三个工作日,甚至更少。但你得守着那一亩三分地。一些有想法的人趁着闲暇看看书、练练字,还有一些干脆就泡在电脑游戏中。或者几个人凑到一起,反锁上门,压抑着激越和亢奋,以澎湃的激情学习一下“54号文(扑克牌)”。按点上班,看表下班,到点吃饭,工作也显得忙碌有序,日子也过得“充实”而有滋味。

    晓岩也曾经感叹:单位给各科室配备电脑,简直就是给配备了一台大游戏机,看着那些玩得津津有味的人们,真是无语。

    七八年下来,晓岩终于“脱岗”了。他用自己的方式告别那段生命中最难忘,也是他的思想成长,爱情收获的季节。如果说人生总有许多记忆是美好的,那么,晓岩经历了;如果说人生总有许多坎儿是要迈过的,那么,晓岩也以他自己的努力走过了。

    然而,在这新的一周,新的工作日开始的时候,面对妻子静梅,女儿格格,他依然感慨着生活的无奈,工作的压力,生存的紧迫。

    静梅心痛地望着晓岩,满眼痛爱的神光抚摸着他消瘦的面容,心底泛起层层爱的涟漪。她说:“岩,不要太拼命了。公司是自己的,但毕竟是身外之物,身体才是真正的根本,要注意劳逸结合,保重自己的身体才是最要紧的。”

    晓岩感慨道:“是啊,在国企的时候,抱的是不哭的孩子,只要听从领导安排,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行了。现在就是吃饭睡觉,也得想着公司几十号人的生存问题,公司的兴衰已不是我个人的私事了,尤其是那几个骨干,他们放弃在国企令人艳羡的职位,跟着我打拼,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静梅笑笑:“崔总真是当企业领袖了,责任感很强哦!那些跟着你干的员工,有你这样的老板,真是一种幸运。不是有一句话叫‘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这辈子跟了你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晓岩的眼圈竟然红了,泪光盈盈地表情也严肃起来。他说:“受之有愧啊!不过我会努力的,请相信你老公有这个能力。刚毕业的时候,对同事、对工作都有百倍的热情,做事待人都怀着一腔热血。然而,那些高高在上者,有谁理睬你啊!只要不认为你多事,另有所图就足够了。那官僚们一天到晚,兢兢业业经营的就是手中的权利,生怕别人抢了去。我们这些热血喷涌的小年轻,弄不好得罪了人,自己都不知道在哪儿穿的帮。现在不同了,你老公成熟了,做事不但热情,也学会了掌握分寸。”

    静梅听了晓岩的一番话语,心中充满了感动和钦佩,她微笑着说:“也是,要说都是老黄历了。你应该学学古人,就像唐朝的重臣魏征,一片诚心可对天!武则天一介女流,一个嫉妒心那么强的女皇都能够兼听逆耳忠言,公允地重用那些才华之士。何况今日?只要你的见解是有利、有理、有据,哪怕是天子也会被感动的。烹小鲜与做大餐的道理,大概是相通吧。”

    “只可惜啊!武则天是一千三百年前的女帝王,而我只是公元二十世纪末年的一介草民,我不是什么大臣,而我面对的也不是什么皇帝,人常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我也只有做逃兵了。唉,不说这些了,这都是命,我忙点没什么,只要你能够支持我。”

    静梅惋惜地说:“这几年企业改革,很重视专业人才的使用,我们单位‘科技拔尖人才’都评比两届了,凡是评上拔尖人才者,每月都有数目可观的津贴费。你若在的话,也一定是其中之一啊!前几天公司还召开了大中专毕业生座谈会,鼓励建言献策。若有了用武之地,你就不会像今天,承受单独撑起一片天的艰辛了。”

    晓岩感喟道:“我倒没什么,只是亏欠了你和格格。等有时间了,我会补偿你们的,放心吧‘豆豆’,老公记着呢。”

    静梅笑着,看看依然熟睡的格格:“你这起早贪黑的忙,人家心痛吗!”

    晓岩说的是有几分道理,但谁又能改变这一切?!学习、工作、吃喝、玩乐,悲苦、惆怅、欢乐、幸福,人这一生好像都是就这么过的,又好像有着诸多的不同。晓岩也不列外。他不喝酒、不抽烟,不打麻将,一般男人的不良嗜好,似乎在他身上找不到影子。阅读是他最大的兴趣,他常常一头钻进文字的海洋,便不知今夕何夕。想起这些,静梅打心眼儿里自豪。

    静梅天生喜欢男人有棱角,有个性,有思想,为人处世有玉树临风的洒脱风范。自从催晓岩走进她的生活,爱情和相思,就成为她心头的一座营盘,无论她走到哪里,都会回到这座漫溢着暖意,有时也会被寒风侵袭的营地,无论苦辣酸甜,风雨兼程她也是要走向这座小屋。

    晓岩辞职以后,忙忙碌碌,如赶海一般,在逐浪中捡拾着他看中的每一粒贝壳。近来,他身影愈发显得清癯消瘦了,一双有神的单眼皮有点凹陷,变成了双眼皮,更显出他精干、洒脱、风流、帅气的男子汉风采。然而,在静梅的眼里,却掩盖不住那藏在背后的疲劳。静梅心痛晓岩,又不能为他做什么,只能是说几句温暖的话语。

    要搞好一个企业,没有一班人的智慧和力量是很难实现的,你要学会任用贤能。就像魏征在中所说:“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晓岩静静地听着,面带欣慰的笑意,说:“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老婆大人何时变得如此见识广大了。”

    静梅笑笑,脸颊绯红,她接着说:“呵呵,哪儿啊,做大餐与烹小鲜是一样道理,做帝王是一国之主宰,做企业领袖同样存在纳贤任能,择善而从哦!做人也是一样。这是老祖母教我的道理。”

    静梅的话语使晓岩深受感动,且有点另眼相看。他看着静梅,以温馨加欣赏的眼神看着,听得仔细而认真。然后,他说:“那些都是理论上的东西,真正做起来是有许多难度的,中国人在经历了百年动荡和前所未有的‘浩劫’时期之后,大家都学会了明哲保身,沉默是金的哲学,信仰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责任与义务还需要规范的法制与道德标准来约束。但我信奉那句‘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静梅喜欢男人的自信,特别是晓岩,当年正是他的自信、洒脱,甚至狂傲不羁打动了她。也许这些都不是做人最优秀的品格,但她就是喜欢。

    想到此静梅的心又有些飘飘然了,她笑笑,幽默地说:“呵呵,徐静梅的老公就是非同一般嘛!当初要不是我慧眼识猪(珠),这么一位优秀郎君,还不知道便宜了谁家姑娘呢!”

    晓岩的眼睛笑成了一湾清澈的月亮湖,轻轻地说:“傻豆豆……”晓岩深情地叫了静梅的乳名,然后下决心似的,说:“好了,周末见。”

    他们一边说话,一边做好了上班的准备,晓岩从门口的衣帽柜上取下手包,伸手去拉门把手,就要出门时,回头深情地注视着静梅。说:“梅,带着格格,要注意安全。”

    “五一”长假,晓岩同学易程到晓岩家里做客,带来一盒信阳“雨前毛尖”茶。晓岩见老同学来访,乐呵呵地,高高举起拳头,轻轻地落在易程的左肩膀上,笑着说:“呵呵,你终于想起老弟了。”

    易程也乐得咧开大嘴呵呵地笑,他说:“是啊,天地良心,兄弟几时忘过老兄?!”说着,把手里拎着的茶叶递给了晓岩:“这不,还记着给老兄带了好茶来呢,也不说声谢谢啊!”

    晓岩接过装着茶叶的铁罐,边掏茶叶边说:“嗯,我得看看你老兄这茶叶的质量,再谢不迟。”晓岩是一个品茶、识茶的行家。

    正宗的‘雨前茶’是谷雨前后采摘,由于此时的茶树嫩芽初发,数量很少,人们称这种茶为“春茶”,也叫“跑山尖”。尤其“雨前毛尖”被视为珍品中之极品。据说采茶的方法更有许多讲究。上等“雨前毛尖”,只采嫩芽初展的一芽一叶,采回的青叶,用细软竹条扎成茶把,在锅内烘炒、焙制而成。因此,被爱茶者称为极品。”

    易程是晓岩老同学,深知晓岩的嗜好。假期拿一罐好茶上门拜访晓岩。晓岩又见老同学,又有好茶品,别提多高兴了。

    晓岩拿出茶叶,捏一小撮,放在手心里,另一手食指仔细拨弄着,沉稳认真地说:“嗯,是好茶,谢谢老兄!我要当场表演茶艺,感谢老兄。”说着,便开始打开陈列柜拿茶具。他说:“有这等好茶,一定要有相匹配的茶具才行。”

    晓岩拿出平时不舍得用的宜兴紫砂茶具招待易程。他说:“这紫砂茶具按说只有经常用着才能养出它的品质来,可我就是舍不得。总觉得收藏着比用着放心,也显得格外珍贵些。”

    晓岩边说边拿出他珍藏的茶具。

    他说:“泡茶有很多讲究,水温、手法,都有一定的套路。泡绿茶八十度左右的水温泡出的茶香醇可口,水温高会把茶叶煮了,破坏了茶的色香和营养成分,尤其是雨前茶。茶是叫人静心思远,凝神养性的东西。品茶,使人在氤氲芬芳,清醇茶香里,体味出一种宁静淡雅的气质来。要想泡好雨前茶,茶具、水质、水温极其讲究之外,更需要耐心、情趣、爱意。”

    晓岩,接了矿泉水,放在专用烧茶炉上,调好与茶叶相适应的温度,烧水泡茶。然后把茶具、茶叶准备好,娴熟地做着茶功夫。

    易程看着晓岩熟练地做着茶道功夫,浸茶具、洗茶叶、泡茶等程序,做得详细而认真的摸样,投其所好地赞道:“晓岩,你成真正的茶客了。”

    晓岩笑着说:“要说茶客,在我国历史上就数唐朝时期的陆羽了,那才叫真正的茶客。他骑着一头毛驴悠游天下,足迹几乎遍布了巴山蜀水。他逢山采茶,遇泉饮水,向农夫问茶,随时笔录,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的茶事,是陆羽一生研究茶道,广采博品的结晶。宋代的陈师道曾经为的再版写序,他在序言里写道:‘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清朝的袁枚一生嗜茶,他追求的至高境界是‘七碗生风,一杯忘世。’与他们相比,我们这些尘缘未了的凡夫俗子,充其量也不过‘牛饮’、‘茶罐’而已。”

    晓岩和易程在客厅一边做着茶道,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茶经”,静梅觉得插不上话,就来到卧室,拿了背垫儿靠在床头上,继续读一本的。这是中原作家李佩甫的一部长篇新作,他以独到的视角描写了现代都市商战、官场、人性的善与恶,人生的苦与悲。静梅一连看了好几个晚上。书中的主人公任秋风和上官云霓、江雪、陶小桃、苗青青等几个人物的感情纠葛和命运变迁,深深地吸引着静梅的阅读兴趣。她刚刚拿起书看了几页,正在玩儿芭比娃娃的女儿格格从她的小屋跑过来,要妈妈带她出去玩。

    静梅放低了声音说:“格格乖,今天家里有客人,妈妈一会还得给那位叔叔做饭呢。下午叔叔走了,爸爸妈妈一起带格格出去玩好吗?”

    格格极不情愿地,看着妈妈说:“嗯——,那好吧。我,我要看电视。”

    静梅把电视打开,调到少儿频道。正在播出的是幼儿动画片,三岁的格格很快被“四个宝宝”的憨态和可爱吸引住了。

    静梅再次来到客厅,晓岩和易程的茶正品至三道,易程说:“嫂子忙啥呢?过来喝茶啊!”

    静梅笑笑,说:“没事儿,陪孩子玩呢。”

    说着坐到茶几边的沙发上。

    晓岩把泡好的茶添入茶盅,说:“尝尝易程送来的极品毛尖……”

    静梅轻轻端起茶盅,一股漫溢着清香的茶韵缭绕于鼻息,浸入肺腑,顿然神清气爽。她浅浅地抿一口清茶,细细品味,回甘绵长,清香适口,口齿间有芳香气韵溢出,身心霎时间便遁入一种纯净怡然的境界……

    静梅想起在那儿的绿茶包装合上看到一段文字:绿茶香气袭人,馥郁若兰。饮之甘绵可口,品之余香悠长,满口生津;饮后满腹太和之气,弥漫于齿间胸臆,隽永淡雅,令人心旷神怡。想到此,她若有所思地说:“以前我还真没注意过,好茶,果然能够品出一种境界来。”

    晓岩在大侃茶道,易程听得入神,加之喝了几盅浓茶,便有点醉了。不知道是心醉,还是神醉,也或者是激动。易程话匣子渐渐打开,他说:“晓岩,你是咱同学中最有主见,也是最有出息的一个,这么短时间,在这硝烟味愈来愈浓的市场,打开了自己一片天空,拥有自己的事业。哪像我哦,到现在还是替别人打工,端人家饭碗。想想,这心里就窝囊、憋屈……

    易程的话似乎远没有说完,但他还是神情黯然地掐断了话题。他有些自嘲般地笑笑,说:“不说了,提起来窝心。”

    易程除了对晓岩事业上的羡慕,更重要的是对晓岩的为人处世充满了敬意,他不愿意让晓岩觉得他跟怨妇似的,唠叨,哀怨,惆怅。

    晓岩看到易程面色稍带尴尬的模样,似有诸多难言之隐,沉默片刻。说道:“哪儿啊,不过这几年幸运罢了,要说成功,还为时过早啊。”说完这句话,晓岩在心里暗道:这家伙,嘴还和从前一样甜。

    易程是晓岩高中时的同窗好友,他们同一年考上不同的大学。易程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毕业后一直待在省城一家公司做设计师,十年苦挣苦熬,并没有得到公司技术上的重用,或像其他同学改行做管理。在技术部门做主任工程师、总工等带有职务名头,那是每一个学有专长者的志向。十年下来,易程没有坐上主任设计师的椅子,他感到憋屈无聊,觉得命运似乎对他不公,有点专门给他作对。他暗暗给自己鼓劲,下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谋划着想拥有一间工作室,自己做老板。

    浮躁心胜,无法安下心来工作的易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查,认真做了比较论证。土地政策,百姓需求,银行支持,等等环节的氛围因素之后,他看到了房地产行业的商机。接下来,他考察了周边几个城市的地产行情,最终他把目光聚焦在d城。然而,这样的大行动,易程实在是力不从心,从资金到人手,都是他难以解决的问题。他把同学朋友,像过筛子一样,全方位地筛选,最终把目标锁在晓岩这儿。他力劝晓岩改行,做房地产开发。他说:“晓岩,以你的实力,改行做地产业,咱弟兄合伙打拼,不出几年,定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易程说得自信而认真,眼眸中放射着坚定的信念,期望的光晕。

    易程是想借助晓岩的经济实力,他是在寻求经济上的合伙人。

    晓岩心里明白易程的意思。不可否认,经历了这几年的磨练、奋斗,晓岩积蓄了一定的经济资本,也沉淀了一定的做事经验和社会基础。他的成就在同龄人当中可以说是出类拔萃了,虽然是正统的名牌大学生,没有在国企混上一把交椅,但他辞职以后的成绩确实令人刮目相看。有许多人把他往成功人士堆里拢,排在那些乡绅们中间,享受着乡绅们的待遇,俨然主事人一般的受人爱戴。老家的街坊邻居,有了什么难事,都要找晓岩出主意,当参谋;乡里要建厂子、盖敬老院,乡长电话与晓岩商讨方案,村里要修路,村主任也和晓岩商量怎么做,才能符合老百姓利益。这些活动项目,哪一样晓岩都是亲自回家“过问”。“过问”的结果,就是拿出不至于使自己破产,又不使自己面子上尴尬的善款,来资助那些修桥铺路,造福子孙的好事。

    崔晓岩在不知不觉中,成了闻名乡里的红人。

    那年乡里准备扩修通往各村的马路,改以往的土路为柏油路,这是乡里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更是一条造福百姓的幸福工程。乡长电话邀请晓岩回乡一趟,商谈修路的有关事宜。晓岩回到乡里那天,乡政府聚集了乡里几个老板级的人物召开圆桌会议。

    书记、乡长都到会了。乡长是主抓经济建设的,他首先向与会人员致以问候:“各位都辛苦了!今天能与大家聚在一起,商量咱们乡里为民造福的大事,真是我们乡政府的荣幸,也是老百姓的福气。”接着,乡长向参加圆桌会议的乡绅们算了一笔账:“就是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想尽办法为一方百姓造福,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乡里通往各自然村的泥土扩修一下,铺成柏油马路。虽然改革开放二十几年了,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距离当政府要求的小康生活,很有不小的距离。我们要为百姓办事,又要不增加群众的负担,我们地方政府办事难啊!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请求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帮乡政府一把。这条路修通了,不光是帮了乡政府,更重要的是为故乡,为百姓造福,为子孙后代积德的大好事。”

    晓岩听了乡里要扩修通往各个自然村道路计划,心里顿时翻卷起希望的潮汐:一条宽展平整柏油马路,就延伸在晓岩的眼前,那路上往来着赶集的相亲们,那是摩托车、自行车、农用三轮载着的欢声笑语,那是村里相亲们从土地里收获的农特产,由乡村,到镇里,再到县城,乃至省城,以及全国的喜气景象。偶尔也有高级的小轿车驶过,只是那车的后面,再也不见尘土飞扬。

    在乡长绘声绘色描绘中,一条车水马龙,载着富裕,载着幸福,载着希冀的道路,在晓岩的脑际慢慢成型。他微微地笑着,掏出水笔,把乡长说的要点部分记在他随身带着的小本本上。

    乡长讲完了这次聚会的重要意义,书记也不失时机地动员:“俗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我们乡里穷啊!要造福一方百姓,没有一代人甘心做铺路基石。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请咱们这些能够为乡里人出力,有能力,又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兄弟们商量一下,怎样才能办好修路这件事儿。我们再不能让百姓们继续过贫穷生活了。我们这届班子,一定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倾尽全力,也要为他们修一条致富的路,奔小康的路……”

    乡长、书记的化缘演讲结束了。会议暂时寂静下来,也许说也没有想好怎样表态,好像谁谁谁都在等待另一个发言者的声音,来打破这近于空旷,又有点令人窒息的沉寂。来这里当听众的,全是在地方场面上混,或者在外面事业有成的头面人物。有的是承包了乡里、或者村里的企业,有的是在外面自己搞企业、办公司,都一定的人脉和坚实的经济基础。他们在乡亲们,甚至乡政府那些坐着一二把交椅者眼里,都是“财神”级别。就像崔晓岩。

    晓岩轻轻地咳了一声,咽了一下唾液,那一声咳,是他压得极低,低得好像只有他自己听得清楚。接下来,他开始了自己的发言:“刚才听了侯书记和李乡长的讲话,说实在话,我心里非常激动,一时间都不知道说啥好了。从乡镇到个自然村的路修成柏油路,这对各自然村,确确实实是一件造福百姓的好事。说起来这道路,也许我们这些常在外面跑的人,更是身体会,我们村里通往镇里也不过就是十来里路,在我记事起,要出一次山,就得翻山越岭,依靠脚板来丈量那十多里的山路,记得我念初中的时候,同村的一个同学的父亲的了肚痛病,一直在家里熬着,不肯去医院诊治,痛的不行了,家里人才把他往镇医院送,不通车,就几个人用门板做了担架,往医院抬,结果到了医院,一生诊断为阑尾炎,已经肠穿孔,医生已经回天无力了。我在想,若是像城里那样,有条好走的道路,一个电话,120急救车到了,那位同学的父亲就不会死去。乡政府这次修路的决策,我是从内心里用户和赞成。我暂时拿出二十万作为修路的基础资金,支持乡政府这一造福百姓的英明决策。”

    做了几年老板,晓岩深深体会到:做一个成功企业家有多难。是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成就的一番事业,拥有这样机遇的人,是上帝的宠儿。易程这次专程来找自己入伙,搞地产开发,要做好这个项目,把这几年积蓄起来的老本压进去,恐怕只是杯水车薪。既然是入伙,还得看易程那儿有多少资源可以挖掘?!

    晓岩这样想着,就向易程说:“合作的事,我是赞成,在d城发展地产业,不失为一个前瞻性极好的点子。然而,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共患难易,共荣华难。这样的前车之鉴数不胜数。历史的,现实的,无论是政治上的合伙人,还是经济上的合伙人,可以说是道路坎坷,前途曲折。弄不好就会是硝烟弥漫,血泪相和。如果合作,咱们得好好议一议,起码得拿出一套可行方案来,章程制度、股份权限等等,都要立下制度,做私企最忌讳的就是糊涂账,制度不严,大家都管,又大家都不管,在责任上你推我让,在权力和利益上你争我夺,直到把企业拖垮。哪怕是亲兄弟也避免不了这样的矛盾,在利益面前,只有制度和法规才最有约束力。这是我交了‘学费’得来的经验教训。”

    晓岩的话说得在行在理,令易程肃然起敬,他连连说:“那是那是,老兄说得极是”。

    易程十分赞许晓岩的观点,说话的语气充满了钦佩,他说:“嗯,就这样。我回去认真准备一下具体方案,咱们再商量。”

    晓岩说:“好吧,你先拿出一份草案,咱再讨论。”

    静梅在一旁听得仔细,心里充满了敬意,心想:晓岩辞职下海,几年来风雨兼程,竟悟出这许多道理,做人做事,他变得智慧果敢了。这样一番话,要是以前他是断然说不出口的,即使是心里想到了,碍于面子,他也许会放在心里不说,走一步看一步。现在,他身上的书卷气依然能让你闻到墨香氤氲的味道,他身上的男儿气概能让你领会出雄性的魅力,他胸怀的朝气依然缭绕于眉宇间,能把你心灵深处的暮气感染成奋发的精神。转念,又觉得晓岩在同学面前话说得有点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