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最后的晚餐:结束暧昧

第25章 灵犀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25章 灵犀

    一个人在迷茫和游移不定的时候,最急切要办的事情,当然是给自己找一条通出路,以加固自己防御风浪的堤坝。这是一个强者的思维逻辑,这样的人从来不把自己置于绝望的境地,即使是真的前路险恶,心中依然会有一束光亮。既是在黑暗中幻想着那束光亮的存在,那也是精神的一个支点。催晓岩就是凭这样的韧劲,撑起了一片天空。

    为了做好这次投标的策划工作,晓岩在公司召开会议,在管理层吹风,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尤其给设计部主任兼首席设计师刘建业、工程建设部梁思忠吹风,让他们在心理上有所准备,行动上有所突破,接受这次挑战:“这次我们如果能够漂亮地拿下m集团公司办公大楼的装修工程,将为咱们打下很好的人脉基础。这座办公大楼是今年z市一个轰动比较大的项目,m集团下属有几十个主业单位和附属部门,机关搬迁以后,将有许多配套设施跟着上来,都需要投入和建设。比如医院、社区等等,有的是机会。就看我们能不能挑战成功?我们必须烧好第一把火,做出样子给人家看。”

    刘建业,梁思忠他们两个来公司一年有余了,刘建业设计了几套住宅房的效果图,其他就是做了一些事物性的工作,整天忙忙碌碌,但都是在飘着,没有一样落到实处的。梁思忠更是感到憋屈,整天窝在办公室里,温习他过去学习过的功课,虽然是描描画画,自己也做了一些想象中所谓的设计方案,但那都是一些梦中楼阁,不拿到实践中去检验,终归是海市蜃楼,有谁能够承认那是谁谁的作品?曾经想着怎样找一个借口炒了老板鱿鱼的梁思忠,听了晓岩的远景规划,兴奋得站起来表态:“崔总说到我心坎上了。我们时刻准备着呢,是该好好干一场了,拿出我们的招牌作品来”

    刘建业随即也跟着表态,企划部、财务部等科室的负责人纷纷效仿,提建议,表决心。

    晓岩爽朗地笑笑说:“大家先不要着急,等我们真的拿到项目,咱们都要抱着吃苦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任务。到那时,我们再开庆功会,我给大家记功,给大家颁奖。咱们公司的生命就在大家的手掌里攥着,在座每位的工作成绩就是公司的前途、公司的明天。总之,一切都要拜托各位了。”

    晓岩的话引起了大家共鸣,他们热烈鼓掌,以掌声代替决心和赞同,表示对老板的支持!

    散会以后,晓岩回到办公室,不停地打电话。凡是能够说上话的同学朋友,他几乎都想到了。古人说的好:“人熟好说话。”省设计院设计处处长是他的校友,好久没联系了,这次主动联络,预约了时间和地点:“咱们好久不见了,想一起吃顿饭。”然后再给安全处的一位熟人联系,这位大神,是晓岩钓鱼认识的钓友,由于生意上的需要,多次主动联系,并在年来节到的时候,主动来那么一点小意思。这样一来二去,就越来越熟悉。熟悉了,说起话来就自由自在,不拘礼节。有了什么事情,不管工作上是否归他管辖,总喜欢给他汇报汇报,听听意见。毕竟人家是省级直属单位的处长,有时候总能在同一个系统的领导面前说上一半句话。就像菩萨上天言好事一样,总会给凡尘人间带来一些预期的好兆头。也许这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初一、十五拜菩萨、中秋夜里拜月神,小年(腊月二十三)拜灶神的期许吧!为了人生的平安、幸福,富裕、安康,人们不但要祭拜那些玉雕泥塑的神灵,更要对生活中一些重权在握的大神们或侧目相看,或“顶礼膜拜”。有事没事的混个脸熟,一旦有了什么用得着的事情,也好张口好话,顺水做人情。

    晓岩原先做煤矿技术评估,这位处长也着实没少帮忙。如今,晓岩的公司虽然转型了,但他在遇到攻坚战,或者有了新决策的时候,还是不忘给这位安全处长通气儿。就因为想听听他的意见,或者从他那沉稳的富有磁性的音节中感知出一点做事的底气,或者精气神来。总之,这是晓岩的为人风格,也是一种习惯,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他总是和自己最尊重,最信得过的朋友有意无意地说说。

    电话接通了。可是那边接电话的李处长声音有些异常,缺少了往日的沉稳和富有磁性的魅力。晓岩一时间感到担忧,担忧之余,是一份无法言说的牵挂:老兄是怎么了?出什么事儿不成?晓岩沉下心来,仔细倾听那震耳的声音。疑惑地问:“怎么了老兄,声音……”

    晓岩只是听到电话里噪音很大,乱糟糟地,干扰着他和李处长通话的效果。

    李处长原来是在现场,矿井的事故现场!他正在指挥抢救困在井下的矿工!

    晓岩终于听出了大概:“啊——,回头再说吧,我在事故现场呢!”

    是一个县级市的煤矿刚刚出了透水事故,三十几人困在井下,生死不明。李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急如星火地赶到现场,亲自坐镇,指挥大家救助被困在井下的矿工。时间就是生命,领导、工人、救护队员,聚集在矿井的出口处,声浪一阵紧似一阵,大家都在为井下那些矿工兄弟们担心。每个人的脸上都堆满了焦急和不安的情绪。

    晓岩挂断电话,在记忆的屏幕上,快速地搜索着相关信息。然而,在他每天关注的新闻页面上,并没有找到关于煤矿事故的记忆……

    他急忙在手机的储存盘上找到一个名字,按了快捷键。他是晓岩的一位同学,这位同学是采煤专业硕士生,也是地方煤炭系统的一个小官员。电话接通后,晓岩着急地问:“是不是哪个矿出事了?”

    只听到同学说:“是的。中午两点二十分左右……”

    晓岩下意识地抬起手腕看看,时间是下午三点五十分。他的心脏跳动加速,节律失常,只觉得咯噔一下,好像一个大合唱的指挥者在关键的时候漏掉了节拍似的,那一段儿是空的,接下来的音符便有些错乱,心便沉重得有些闷。这是他前两年干煤矿技术评估落下的毛病。对于事故、矿难,他有着一种特殊的敏感。因为他的心血、汗水、责任,甚至是生命和身价都与那些煤矿的安全与否,有着千丝万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联系。

    虽然这两年没有再和煤矿打交道了。但他从同学那里得知,出事故的矿井正是他两年前做过评估的矿。这时,崔晓岩条件反射似的,头顶像有一块浓浓的乌云压将过来,这块乌究竟会不会带着暴雨和狂风,甚至是冰雹雷电,他一时难以判断。通完电话,他无语沉思,在心灵的键盘上敲击出一个个“?”号,我是不是该主动过去关照一下,万一他们把事故往两年前的评估工作倾斜该怎么办?

    重大矿难!三十多名矿工被困井下,井下水位不断上升,按照以前矿难事故的经验,这次的死难人数肯定不下两位数,责任非同小可!省、市、国家安监部门的领导,在最短时间内,都到达了现场,现场指挥抢救就像战争一样,“烽烟滚滚”。这样的事故,责任人将是倾家荡产,甚或是牢底坐穿的罪责。想到这里,晓岩拿定主意,无论怎样,必须先找人联络一下,问问情况,提早“铺路”,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有时候,有些事儿,是鸡蛋里挑骨头,或者是盲人摸象,是很难说得清的。就看你遇上一个什么样的官儿了。

    韩颖把会议记录整理成一份会议纪要,打印出来,拿给晓岩看。她走到老板办公室门口,见晓岩凝神思索,神态严肃凝重地坐在老板桌前不动声色。她一时搞不清状况,就朝开着的门上轻轻敲了两下。晓岩警觉地抬起头,见韩颖面带微笑地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几页纸。忙说:“请进。”

    韩颖微笑着,精神饱满地走到老板公桌前,双手把会议纪要递上去:“崔总,这是今天的会议纪要。”

    晓岩接过来,一目十行地浏览了一遍:“作为存档可以,今天只是给大家吹吹风,先不要往科室发吧。”

    韩颖点头答道:“嗯,好的。”

    张周正倒卖绑架儿童团伙案的破获,在m市引起了一波议论热潮,整个市区,乃至乡村数十万百姓都为之心潮澎湃,一些多年的陈案也得以昭雪。m市公安局“当代包公”、“人民福星”的名声在全市人民乃至更多的人们心中传播开来。人民群众敲锣打鼓地送匾牌,感谢公安局为民除害的功绩。这使公安局长感到十分不安和惭愧:“人民公安本来就是为百姓保平安的,我们的公安干部保不了百姓的平安,让我们的百姓忍受了那么多委屈,遭受了那么多灾难。本来就是我们的失职。如今,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老百姓反而感恩戴德地为我们送匾牌,树碑立传。这是怎样的反常啊!我们作为人民保卫者的一员,应该感到惭愧,而不是荣耀。

    斌斌的精神似乎还在恍惚与清醒之间徘徊。但孩子总算平安回家。这使易程夫妇濒临崩溃的精神,一下子轻松起来,生命如获重生,再次勃发出生机。在斌斌失踪的日子里,他们的生命之舟如遭遇海洋中的暗礁,一下子沉入了地狱般的海底,陷入了暗礁密布鬼蜮猖獗的囹圄,他们的心魂分分秒秒都在血淋淋的恐怖中煎熬着。迷茫与恐惧,灾难与杀戮,时时刻刻都在吞噬着他们的五脏六腑,他们的脉息几近衰竭,呼吸在窒息的边缘徘徊。易程在迷茫无助的时刻,静怡给了他心灵上安慰,晓岩给了他力量的支持,公安干警给了他安全的保障,最终得以内外呼应,才使斌斌平安回家。

    斌斌回家之后,易程与文雅夫妇给市公安局制作了一面金匾,上面镶嵌了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人民公安”。做完这件事情以后,易程终于像完成了一次人生灵与肉的蜕变一样,洒脱帅气,干练果断的作风再次替代了颓废沮丧的神情。精神百倍地投入工作,与前几天相比俨然换了一副模样。

    正忙于“怡馨园”三期工程的张师傅,看见易程的转变,高兴得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很深情地叫了一声:“易总……”便伸出手来,与易程相握。

    “张师傅,辛苦了。”易程一边说着,也伸出双手,与张师傅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易程说的是心里话,斌斌遭遇绑匪的日子里,虽然张师傅并不知道真实情况,只知道易程有事要忙,基本上顾不到“怡馨园”的事情。这段时间,都是晓岩来来往往地奔波,z市d城,马不停蹄的奔忙。张师傅每天请示汇报,处理业务,晓岩、易程,两边都照顾得精心周到,保证了公司业务不受影响。在这一点上,易程十分感激张师傅,当然晓岩也是他最要感谢的人。但在易程的心理天平上,张师傅是谁也无可替代的。晓岩是他的同学朋友,张师傅是他的忘年交,又是他提拔的副总经理,在张师傅身上,易程体现到的不但是信任感,更有成就感。

    张师傅说:“前一段时间我看你那样,心里很不好受。”

    易程的眼底一阵酸楚,泪水差点涌了出来,他长叹一口气说:“是斌斌的事情,孩子……”张师傅急忙插话说:“我都知道了。那帮无法无天的兔崽子,终于遭报应了。孩子还好吧?”

    易程点头说:“这两天好多了。你没见孩子刚回来时候的可怜样,看了,让人心痛。”

    正说话间,晓岩如期赶到。晓岩的到来一方面是为b公司偷工减料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斌斌是事情,刚刚有了结果,他赶着来为患过难的易程祝福,恭贺斌斌平安归来。晓岩进门,看到易程说的动情,眼里蓄满了泪水的摸样,就安慰道:“总算没事了,斌斌造次不测,想想都让人后怕。这段时间,多给孩子一些关照,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恢复心理上的恐惧。”

    易程深有感触地说:“嗯,是的。妈请了假,在家陪着孩子,我也抽出点时间带孩子多出去玩玩。”

    “嗯,这样更好。让孩子好好恢复一段。”张师傅赞成地说道。

    他们重点谈了关于b公司的事情。张师傅说:“上次的材料风波,我们配合处理的很好,那次会议之后,他们很快进行了返工,换了工程师,技术员。不合格的材料做了退换和调整。再加上我们的专业监理员天天盯着。我们也在不定时地到各个地段抽查,他们在心理上彻底改变了过去的侥幸心理。”

    易程赞许地说:“那是,在这一点上,崔总和我都很放心,您不但技术好,更重要的是人品,人品好,才能发挥好自己的一技之长。”说着,他那眼睛巡视了晓岩和张师傅两个的面部表情。

    晓岩称赞地点头道:“是的。有张师傅这样的技术管理者盯着,我们省去了许多心思。”

    张师傅详细汇报了“怡馨园”三期的有关事宜。他说:“二位老板,有我盯着,你们就放心吧。有事我会在第一时间向你们汇报的。”

    “本来应到家里去看看孩子的,这两天有点其他的事儿,就拖了下来。”晓岩并没有说出煤矿事故的事,既然都做了工作,没事了。就没必要再给易程添堵。

    他们三个又谈论一会怡馨园三期的事情。张师傅告别了晓岩和易程,去工地忙了。

    易程再次向晓岩说:“这段时间为了斌斌的事儿,公司的事情都是你和张经理担着,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怎么才能表达我的感谢。”

    晓岩说:“应该的,搁谁都会这样做的。好好让孩子轻松轻松,带孩子到自然风景好的地方玩玩,给孩子调整一下心情。这段时间你和文雅也够辛苦了,不过总算过去了,慢慢会好的。”

    易程说:“嗯,我正准备抽出一两天时间,带孩子出去玩玩呢,工作上的事情你就多辛苦点。”

    人在经历了大波折以后,心也许会很脆弱,但那通常是在自己最熟悉,最亲近的人面前,心灵的痛楚和悲伤,无论男人女人,都是一样的脆弱。与晓岩通说话的时候,易程心里又是一阵酸涩,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他努力地克制着,动情地说:“我会的。没事了。一切都过去了。”

    晓岩他们两个又谈了一会公司的前瞻**项,晓岩说准备回z市,说是有许多事情在等着他处理。送走了晓岩,易程赶到心情轻松了许多,这是斌斌出事之后,少有的轻松和愉快,他在心里为自己祝福,为儿子平安回家祝福,也为张师傅、晓岩两个生意上伙伴的理解,支持而祝福!他再次想到林静怡。静怡的帮助,他在心里是万分感激的。在他最无助,最迷茫的时候,是静怡给了他方向感,他再次默默地、虔诚地祝福静怡平安幸福!这是一个刚刚遭受过亲人离散之苦的男人真诚心愿。

    想到斌斌的遭遇,易程真实地感受着世间人心叵测,人生祸福难料的悲哀。他感慨于人间亲情,友情的珍贵;更感叹于世界之大,人生百态的无奈。原来与静怡的恋爱只是令他品尝了爱情多变的苦涩。正在思绪万千之中,忽然一阵悠扬的笛声响起。

    手机响了,易程拿起手机,接听,是静怡打来的电话,她说:“祝贺你,斌斌终于平安回家!好好放松一下心情。可能的话,尽量多陪陪孩子,为你们祝福!”

    易程拿着手机,凝视着一个方向,心中似有万千话语……

    与晓岩的谈话再次回响在易程的耳畔:“煤矿的事情,暂时先放一放,看看政府的政策,再说吧。总之,风险大于收获,我们的还是要谨慎,再谨慎才好。”

    易程接到林静怡电话的刹那,便想起了静怡拜托他——投资煤矿的事情,更想到了她的善解人意。这使易程有点感动,更有点思念。斌斌出事后,静怡里里外外地帮忙,从精神上安慰他,为他出主意,跑外围,她的那份焦急与痴心真好像斌斌就是她的孩子。此时此刻,易程的心里对静怡是崇拜、佩服、感激,也许还夹杂点往日旧情的复燃?!

    手机突然震了一下,响起了音乐,易程拿着电话的手被微微地震了一下,心也在猝不及防中颤栗了一下,他竟有十几秒钟没有反应过来。那是汉语版的片段:“爸爸,哎!太阳出来月亮回家了吗?对拉!星星出来太阳去哪里啦?在天上!我怎么找也找不到它?它回家啦!太阳星星月亮就是吉祥的一家!”斌斌这次遭难回家以后,易程专门设置的彩铃,以提醒自己,回家的涵义、心情、责任、义务。家,那是人生永远也抹不去的情怀,更是生命中永远向往的。

    十几秒钟过后,易程才如梦初醒,他急忙接听电话。是晓岩打来的。

    晓岩说想趁礼拜天,带着女儿和妻子来看斌斌,或者带两个孩子出去玩玩,对斌斌精神状态的恢复也许会有好处。怎样让斌斌高兴,恢复原有的活泼可爱模样呢?几天来,易程都在为斌斌的事发愁,接了晓岩的电话,他毫不犹豫地说:“很好,我正想着带孩子出去走走呢……”

    一提到斌斌,易程心里就有点酸酸的,涩涩的,痛痛的,有点难以言说,说不明白的隐忧。斌斌回家之后,完全失去了一个三四岁孩子应有的活泼。一个星期过去了,孩子的神情总是恍惚沉郁。易程和文雅想尽办法逗孩子开心,而斌斌只是偶尔浅浅地一笑,便不再做声。小脸总是绷得紧紧的,晚上睡觉,会在睡梦中大声喊叫妈妈,常常在睡梦中惊厥哭泣。易程的脑海里再次映现出妻子文雅和斌斌的画面:文雅望着斌斌泪流满面的小脸,心如针刺般疼痛,她侧卧在斌斌的身边,胳膊环绕着斌斌,说:“斌斌乖,不怕,妈妈在呢。斌斌不怕……”

    易程的心里顿然一阵酸楚,泪水溢满了眼睑,他轻轻叹口气,走进套间,来到洗手间,用湿毛巾擦了一把脸。回到办公桌前,看看表,下午六点二十分,又是一天过去了。只从斌斌这次遭劫,易程在亲情的失而复得中,经历灵与肉的阵痛和洗礼,他是把每天回家,陪伴儿子,当成心灵满足和精神慰藉的手段来实现。他拿起手包,下楼驾车赶往回家的路上。

    易程回到家里时,文雅正在厨房里做饭,斌斌在看动画片,神情依然有点木木的感觉。易程欣慰地笑着,轻声叫道:“斌——斌——”亲昵地围坐在儿子身边。

    文雅进到厨房,一刻钟后,把饭菜端上桌,微微地笑着:“嗨,两位宝贝,洗手,开饭了。”

    晚上九点多钟,文雅安置斌斌睡觉。斌斌依然是惊魂未定的模样依偎着妈妈,文雅拥着儿子,轻轻地哼起了舒伯特的摇篮曲。那轻缓柔曼的女低音环绕在温馨的卧室里:“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摇篮摇你快快安睡,睡吧睡吧被里多温暖,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爸爸的手臂永远保护你,世上一切幸福的祝愿,一切温暖全部属于你……”文雅哼唱着这样的歌词,心里不免想起了斌斌曾经遭遇绑匪的残忍现实,孩子遭受的磨难在文雅的眼前再次幻化成一幅残虐的画面,一阵酸涩的潮水涌上眼睑,泪水止不住地流着。那甜甜的,柔曼舒缓的摇篮曲在文雅带着几分伤感的情绪中就变得有些沧桑。但斌斌还是在妈妈的怀里慢慢地入睡了。

    易程轻声说:“睡了?”

    文雅叹了口气,说:“孩子的心里总是有阴影……”

    文雅说着起身到洗手间为易程准备洗漱的热水。

    易程心里为斌斌的事儿郁闷,但又不好在文雅面前流露,就自己点燃了一支烟,走到阳台上去抽。文雅从洗漱间出来,见易程不在房间,就到阳台上看,见易程正在抽烟:“少抽点吧,你咽炎那么重。”

    易程灭了:“好点了。想抽,慢慢戒吧。”

    “水弄好了,去洗洗睡吧。”文雅催促易程道。

    易程感觉到文雅近来变得温柔体贴了许多,尽管那阴郁的眼里还隐含着诸多惆怅,那暗淡和明亮随着斌斌的喜怒而变化,而演绎。但对于易程,却总是温婉而体贴,他们夫妻之间多日不见的细心与呵护,再次回到了生活之中。易程从洗漱间出来时,文雅早已换上了一件粉色睡衣,那粉嫩的色彩柔和的真丝绸睡衣,衬托得文雅的脸庞略带几分明丽与嫩白。易程望着文雅美丽的摸样,神情便有些飞扬,他含情地看了一眼在大床上刚刚睡熟的斌斌,轻声对文雅说:“到那屋吧?”他并不等文雅回答,就伸出胳膊亲昵地拥着文雅,到隔壁屋里,他们热烈地拥吻在一起,一种久违激情烈焰般炙烤易程的身体,他伸出有力的臂膀,揽住文雅温润如玉的身体,将焦渴嘴下去,压住文雅性感的唇,两个如新婚的小夫妻,相互拥抱,慰藉着对方。

    久别胜新婚,这是他们之间多少天来,不,是月,是多少个月来的第一次。文雅望着易程,眼里晶莹着一汪泪水,抚摸着易程健硕的肌肤:“这次斌斌的灾难,让我们涅槃重生了一回,是吗?!”

    易程似乎有点腼腆地红了脸庞:“文雅,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我把精力全放在公司了……”

    斌斌睁开惊恐的眼睛醒来的时候,看见爸爸妈妈一左一右地躺着,也许小家伙感到安全和温暖,他依依的童音叫了一声:“妈妈——”

    文雅再次伸开臂膀,把儿子揽入怀中。

    易程也伸手抚摸着斌斌,说:“好儿子,睡吧。”转而又对文雅说:“晓岩打电话说礼拜天我们两家带孩子出去玩……”

    早上六点半钟,闹钟如约响了起来,

    时早晨起床的时间。但礼拜天她一般都是关了闹钟,睡到自然醒的。每逢周六睡个懒觉,似乎已经形成了植物钟效应。可是今天必须“早起”了,晓岩约了易程带孩子出去玩儿。

    闹钟叮铃铃的噪声,把静梅从睡梦中惊醒,她慵懒地舒展了一下身体,迷迷糊糊地关了闹钟,强打精神起床。推开窗子,让房间里流进晨曦里略带朝阳气息的空气。昨天刚刚下过一场春雨,空气中散发着雨过天晴时的清爽。初春的阳光刚刚从东方的地平线上缓缓上升,小区的绿化带青翠嫩绿,略带几分春日的蓬勃,那是经历了冬雪的亲吻,寒风的侵袭,春风的吹拂,春雨的滋润,才勃发的盎然与生机,真真是风霜雨雪,锻造出来的色彩——蓬勃了生之盎然的绿。

    几句古诗跃然在静梅意念的屏幕上:“春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站在窗前,对着窗外的几株广玉兰那厚实的椭圆型的墨绿枝叶做深呼吸,然后做扩胸、压腿动作,以代替早间操。

    斌斌的事,对静梅触动很大,也很同情斌斌的遭遇:那么小的孩子,竟然遭受那样的恶事,那帮没有人性的混蛋,真是造孽啊!晓岩提出两家人带着孩子,一起出去玩玩。她从内心欣赏晓岩做事周到。

    静梅早上起床,就开始准备出门要带的东西。她把给格格、斌斌准备的饮品和零食装进了旅行袋,然后到卧室叫格格起床。格格快五岁了,依然赖着妈妈给她穿衣服。她一边给格格穿衣服,一边催促晓岩起床准备出发。晓岩睡眼朦胧地说:“还早呢,再睡会儿。”

    “快八点了,你不是说八点半出发吗?”

    她最看不惯晓岩这样磨蹭,心里十二分反感,想多说几句,再想想,晓岩平时太辛苦了,人是在相隔一段时间必须得懒散一下,休整那疲惫的身心,才能够继续奋搏前进的。

    缄默……

    给格格穿好了衣服,她把煮鸡蛋、稀粥、包子、两碟小菜摆到餐桌上,招呼格格吃早餐。

    过了十几分钟,晓岩咕噜一下起了床。他麻利地穿衣,洗漱,不到五分钟就做好了一切。他来到餐桌前,屁股轻轻地挨在椅子上,草草地吃了一个煮鸡蛋,喝了半碗稀粥,开始给易程打电话:“我们已出发,三十分钟后见。”

    易程在m市,晓岩在z市,之所以相约一起游玩,主要原因:一是为了斌斌,二是为了易程。晓岩觉得应该抽时间和易程在一起联络一下感情,斌斌的事情,易程的身心也很受挫,只是一个大男人,总是深藏在心里罢了。在某种程度上,晓岩是想让易程彻底放松一下,他觉得易程好像心事一直很重,因之,想找机会与他沟通一下。

    晓岩把静梅准备好的大包小包放到车上,格格看见爸爸提着包包下楼了,慌得无心吃饭。爸爸妈妈要带她出去玩儿,孩子的心早已飞出了这钢筋水泥浇铸的藩篱,小小的心灵也许已经在想象的广阔天地里遨游,那精灵一样的翅膀,正自由自在地飞翔。格格高兴得简直就像一只刚出窝的小燕子,叽叽喳喳地煽动着稚嫩的翅膀去迎接大自然的浩瀚与美丽。

    静梅牵着格格的小手来到车旁的时候,晓岩已经准备好了,就坐在他的“奔驰”坐骑的驾驶座上,格格紧跑了几步打开前车门钻进车里,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笑吟吟地看看晓岩:“爸爸,好爸爸,真乖。嘻嘻……”

    晓岩笑了笑:“嗯,乖女儿,坐好了……”

    看着父女两个的高兴劲,静梅眼前亮堂堂暖融融的,如一幅温馨柔美的画面,心里正如灌进了一杯浓浓的蜂蜜水,它养颜养心健体。静梅看看前面的车镜,里面是一位笑眯眯的美少妇的脸庞。晓岩看见妻子在照着镜子微笑,他也笑笑,轻轻地说:“呵呵,臭美……”

    不到半个时辰,他们就到了m市,晓岩开车到易程住的小区接易程。这是晓岩的主意,两家合坐一辆车,这叫:拼车。“拼车”听说在大城市早就有了,就是顺路者,几个人搭乘一辆车或上班,或游玩。消费共同承担(aa制),既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又经济实惠。前段时间,静梅到舅舅家里走亲戚,还听表弟说起了他们到几十公里之外打工,拼车往返的好处。自从农村田地承包到户,农民们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时间都用在了外出打工挣钱上,越来越多的农民在打工中甩掉了在土地里刨食,鸡屁股里讨盐钱的贫困生活。种植专业沪、养殖专业户、农民企业家……规模种植,专业经营,在农民的意识里逐渐被认可,并实实在在地行动起来了。有许多农民甚至也学着城里人买鸡蛋、买菜、买水果的消费习惯。农民做工赚钱养活自己已成为一种惯常的生活状态。一个村里联络几个人到十里八乡的矿山,或者工厂上班,拼车,为的是方便实惠。而晓岩和易程的拼车,也许另有一种意蕴吧!

    易程和文雅都热情地要晓岩和静梅到家里坐坐,晓岩说:“咱们还是赶路吧。”

    晓岩虽然跟易程很熟悉,可是和文雅总是有一点“距离”感,所以就不想到家里去叨扰人家。出去玩儿,那是另一回事儿。

    易程和文雅带着儿子斌斌上了晓岩驾驶的“奔驰”轿车,易程坐在副驾驶上,文雅、静梅带着两个孩子坐在后面。他们赶往距离m市三百多公里的aaaa级自然风景区。

    有一次,晓岩和易程与同学聚会,大家在一起侃天说地,不知道谁的提议,下次要各自带着另一半,还有孩子,联络一下感情。理由是一辈儿同学三辈儿亲,应该让孩子老婆都在一起认识认识。半年前,大家果然这样做了,静梅就是在这次聚会上认识易程的妻子的。当她看到赵文雅的时候,眼前真的是一道亮光闪过,心里马上浮现出一个词:“郎才女貌。

    文雅不但长得漂亮且气质高雅,那一对亮晶晶的丹凤眼,蕴含着万般神韵,千种柔情,说话轻声慢语,举止端庄娴雅。静梅心里暗道:这个易程,还真有好妻命。如今真是世道变了,二十一世纪了,“有好汉没好妻,赖汉子娶个花娇女”的俗语,到这儿,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他们一个是梧桐树,一个是金凤凰,这才是真正的天造地设。而今天的文雅,那脸庞,那眼睑,那神情,分明是大病初愈的模样,静梅的眼睛在与文雅忧郁的眼神接触的刹那,怜悯之情油然而生,静梅的心刺痛了一下,心想:孩子的不幸遭遇,有谁说不是母亲的受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