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最后的晚餐:结束暧昧

第26章 温暖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26章 温暖

    易程他们带着斌斌上车,静梅与文雅点头致意,然后拉了斌斌的小手叫道:“斌斌,宝贝儿,想去哪玩儿?”文雅微笑着向静梅点头,说:“斌斌,问阿姨好。”斌斌怯生,没有说话。

    文雅叫格格道:“乖女儿。”转而对静梅说:“真羡慕你们,这么乖的女儿。”

    静梅笑笑说:“格格,谢谢阿姨!”

    高速公路两边的绿化带,稀稀疏疏的树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花草排山一样扑面而来,风驰而过,他们以每小时速度为一百二三十迈的车速,奔驰在这平整宽阔的路面上。文雅和静梅各自把斌斌和格格做了一番介绍,静梅告诉格格:“斌斌是弟弟,姐姐要好好保护弟弟哦!”

    然后她们谈论一些无聊的又不得不说的闲话。也许这就是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我们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每天的每天,究竟有多少是生活所需和工作所需呢?!

    格格和斌斌,一个四岁多,一个三岁多的孩子,他们一开始是不说话,斌斌显得很内向,腼腆地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格格坐了一会儿,主动给斌斌打招呼:“斌斌,你上幼儿园了吗?你们班里好玩吗?”

    斌斌没有接腔,只是一味地在妈妈的怀里,睁着一双忧郁暗淡的眼睛,看着格格。文雅鼓励斌斌道:“斌斌,乖,告诉姐姐,斌斌上小班……”

    他们一行六人,两个三口之家组成的旅行团,在周六中午十一点半左右到达l市,他们先到预定好的宾馆报到,简单地洗漱,短暂休息之后,吃饭。然后,到距离居住比较近的海边公园玩儿。

    这是一个以樱花和红枫为主题设计的园林式公园,迎着公园的大门是一道大幅“屏风”,屏风的绘画艺术十分精湛,那扑面而来的樱花,给人一种灵动的花枝乱颤的迷离之美;花海深处是嫩嫩的绿,苍翠的绿;绿的幽深处,又是一隅神秘的,几近于春花般渲染的红,红枫的枝叶,在阳光的透视下,有火样的炽烈。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巧夺天工吧!只可惜,这个时节,不是看红叶的时候。静梅在心里暗暗惋惜,没有踩到时令的节拍,在这春深不知处的飘渺之美中,静梅却想象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热烈与诗意……

    “这园里的樱花可真多,真是春花的海洋,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景啊!”文雅兴奋地赞美着。

    “嗯,是的。”

    静梅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句。心里想的却是:秋天的红叶那才叫人激奋……她是想说不喜欢樱花,可是她把后面的话给省了。提起樱花,她自然联想到了日本。她不想说她不喜欢樱花,也许是不想拂了文雅的兴致,就缄默自己想说的话。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人在中国烧杀掠夺,做下了多少恶事?!就因为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樱花”两个字,在静梅的心里总是疙疙瘩瘩,有点解不开的意味。怎奈那樱花只是一种植物,且它的花也确实透着一种晶莹与繁华相间的,春的蓬勃温暖和美丽。樱花深受日本人欢迎而在日本广为种植,与象征皇室的菊花一起被指定为日本国花。在日本,奈良县吉野山的樱花最为闻名,故被誉为“吉野千棵樱”。日本的国花,在中国的某地也大受欢迎,看来这世道真是变得越来越宽容,越来越客观了。

    文雅说:“咱们来的还真是时候,正好赶上‘樱花节’。”

    进门的时候,静梅被门口那幅画,以及画的景深处的红叶给迷住了,根本就没有看到其它的风景——正在举办的“樱花节”。这也许就是人们心理感应中的“远在咫尺,近在天涯”吧。心里没有的东西,即使是近在眼前,那也是视而不见。

    文雅因为喜欢樱花,在进园门的第一时间,樱花就烙印在了她的脑际。关于樱花的一切她就仔细地看了。记了:樱花属蔷薇科,原产北半球温带喜马拉雅山地区,包括日本、印度北部、中国长江流域、台湾、朝鲜等等,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以日本樱花最为著名,共有200多个品种。因此,日本被称为“樱花之国”。同时,樱花也成为日本国家与民族的象征。“樱花”为中文名字。

    其实樱花只是观赏植物中的千万种之一,仅仅是一个树种而已。

    关于樱花,关于美丽,关于丑恶,也许客观对待才最为重要。但“客观”两个简简单单的汉字,要形成一种思想意识,有多远的路要走?静梅在心里暗暗地思忖。

    女孩儿天生是花的使者,更是爱花的精灵。格格在满园春花的诱惑下,小小人儿激动得手舞足蹈,小脸儿笑得堪与那烂漫的樱花比美,一双灵动明丽的大眼睛,闪耀着幸福美丽的光晕,粉嘟嘟的小嘴巴,连连地说:“妈妈,好漂亮啊……”

    格格说着,迈着小小的轻盈的碎步,跑到一棵小小的樱花树前,伸出小手,轻轻地触摸那粉白、晶莹的小花瓣儿。

    静梅举起数码相机,按下快门,要为格格留下那精彩的瞬间。

    格格看到妈妈举起相机,这个喜欢照相,爱臭美的小精灵,立马摆出一个优美的姿势,嘴里不失时机地说:“再来一张, 嘻嘻……”

    晓岩在一边笑:“呵呵,格格真漂亮,格格,叫弟弟一起照。”

    晓岩示意格格叫斌斌与她合影。

    易程和文雅也鼓励斌斌去和格格一起照相,并说:“斌斌,快,和漂亮姐姐一起照相了……”

    斌斌缅甸,不言语。全然没有小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文雅弯着腰,继续鼓励斌斌去和格格玩,静梅连续给女儿拍了好几张照片。然后走到格格身边,小声给格格说:“乖女儿,去给弟弟玩儿一会,我给你们照相。”

    格格很有灵性,她俨然一个小大人般跑到斌斌身边,莺莺细语地说:“弟弟,我们做朋友好吗?”

    文雅高兴地俯下身子,小声说:“斌斌乖,叫姐姐……”

    文雅看着斌斌的小脸,那眼神充满了母爱的慈祥与亲切。斌斌怯怯地叫道:“姐姐——”文雅站起身来,后退了一步,说:“乖,和姐姐玩儿吧……”

    两个孩子就像两只刚出窝的小麻雀,那只大一点儿的翅膀稍微硬一些,有意识地护着那只小一点的,在叽叽喳喳地表示着友谊、亲切与爱护。斌斌的小脸终于有了花样的笑意,那小嘴也开始软语盈盈地说着。

    静梅站得比较远,听不清两个小小人儿交流了什么,只看见两张小脸儿笑得甜蜜蜜的,小手指指点点,如小将点兵悠然自如。

    文雅高兴地说:“斌斌终于肯说话了,也会笑了。你看,姐弟俩玩的多开心。我……”

    文雅欲言又止。她是想起了斌斌的不幸,为儿子心痛。斌斌小小年纪却遭受了那么多的苦难,孩子小小的心灵怎能承受得起?!看着两个孩子玩得开心的模样,静梅、晓岩,易程、文雅,四个大人的眼眸无论是远山近水,春花飞鸿地流连,目光却始终都离不开两个小小宝贝儿的身影。

    公园里三三两两的人群,有全家福,有伉俪图,有老来伴侣,有老少搀扶,俨然一卷热闹非凡的闹春图,缓缓地铺开在他们眼前。其实,人间的幸福有时候,就是这么的简单,简单到了一次郊游,一次沟通,一个眼神,一份理解,一句温暖的话语。幸福只是一念之间的感觉,一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超然与满足。

    可是,就在这间单里,却蕴含了多少的不易?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何不在市井百态,万丈红尘中给自己多一点点幸福的知足感?就像今天,就像这样……

    格格与斌斌玩得狠投契,小姐姐时时处处都让着弟弟,抚慰着弟弟幼小的心灵,使斌斌的抑郁状态大有改观。为此,易程和文雅高兴得不知如何表达。晚上回宾馆的时候,一定要请晓岩和静梅一家人吃海鲜。

    盛情难却,晓岩和静梅只有从命。

    次日,他们六人旅行团,早早地起床,做好了“赶海”的准备。这是一个南北特色兼具的陆海城市,由于海洋风力的调节,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温度适宜。生长在北方的孩子,大海的容颜对于他们是那样的陌生,却又是那样的熟悉。这也许就是美学概念上说的距离产生美吧。对于大海的向往,也许是根植于电视的画面上,也许是某一篇童话里。总之,现在的孩子,是见识多,主意大。

    早餐的时候,他们议论的话题就是“赶海”。

    “赶海去”,在格格和斌斌小小的心灵,蠢蠢欲动,不停地问大海是什么样子?和电视上看到的一样吗?有海鸥吗?有大船吗?好玩吗?问题充斥了餐桌所有的空间,显得热闹非凡。以致使两个小精灵连吃早餐的心思都没有了,眼巴巴地等着出发呢。

    于是晓岩和易程都摆起了父亲的尊严,严令两个小人儿安分用餐,不然就哪儿也不去了。

    “赶海”归来,他们四个大人累得无精打采,疲惫得不想说话。格格、斌斌两个宝贝儿把“赶海”的收获一件件地摆在一张展开的白纸上,把那些大小不等颜色不同的贝类分成“三六九等”,论“级别”排好了,再审视一番,嘴里还嘟嘟囔囔:“嗯,你,过来。就这样,好了……”

    一会儿,却又自我否定:“不行,这个,这个,还有这个……”

    格格弄了一会,觉得很满意了,兴奋地喊:“斌斌,来,快来看啊,你看我的弄好了。”

    “不,姐姐先看我的,我的很多,很多……”

    这是一次令人忘忧的旅行,大海的辽阔,沙滩的柔软,让他们度过了一个美好而难忘的周末。尤其是格格玩得开心的模样,在静梅的心海定格成一道美丽的风景,酝酿成一种甜蜜和幸福。文雅看着儿子绽开了多天没有过的笑脸,高兴得拉着静梅的手,几乎是热泪盈眶。她说:“斌斌终于笑了。能看到儿子高兴起来,我这心花儿都要开了,你不知道,我有多担心,孩子要真是……”

    文雅欲言又止。也许她是怕斌斌的精神世界落下什么后遗症。

    “没事儿,孩子小,慢慢会好起来的。孩子会健康成长的。”静梅安慰文雅,心里却依然为那场祸事而恐惧。作为母亲,社会的安定与否,也是关系到自身家庭和孩子的安全,静梅在心里默默祈祷,像斌斌的事情,今后不会出现。

    看着两个孩子玩的开心的模样,静梅在心里叹道:唉,多好的孩子啊!竟遭受如此不测。

    其实,斌斌的眼神依然有点恍惚,或者抑郁,性格有点呆滞。但文雅已经是眉开眼笑了。静梅能够想象得出斌斌刚回家的时候是多么楚楚可怜,还有斌斌失踪的日子里,文雅易程是怎么熬过来的。想到此,静梅的禁不住心抽搐、刺痛了一下,那是同为母亲的心在为孩子而怜悯。孩子的成长需要温馨和谐的环境,更需要爱的付出。母亲的爱,父亲的爱,社会的爱……

    斌斌稚嫩的小脸儿,心里五味杂陈。斌斌的不幸遭遇,使同样作为母亲的静梅,内心波浪起伏,感慨良多:多可爱的孩子啊!小精灵一样的智慧,天使一样纯净的心灵,却被那罪恶的黑手蹂躏践踏得如受伤的羔羊。

    斌斌和格格相熟之后,两个小人儿前后左右地在一起玩,玩得很开心。孩子比前几天活泼了许多,精神不再那么恍惚抑郁。这对于易程和赵文雅,无疑是一场节日般的狂欢,易程夫妻说着感谢晓岩和静梅的话语,心里是多少天来少有的轻松和愉悦。

    易程说:“看着斌斌恢复了童真活泼的模样,我这心里真是如春风吹拂,雨露滋润。这多亏了你们一家三口的帮助,小格格功不可没。”易程说着,从文雅手里接过早已准备好下礼物,弯下腰身说:“格格,这是阿姨和叔叔给格格的礼物,也是给格格的奖励,谢谢格格陪弟弟玩。”

    小格格摇摇头,表示不能够接受礼物。她说:“我是姐姐啊,和斌斌一起玩,我也很开心。”

    易程笑着说:“嗯,那就不算奖励,算是给格格旅游纪念好吗?乖女儿,要给叔叔一个面子哦!”

    静梅帮腔道:“叔叔给的,格格收下吧,谢谢叔叔。”

    听妈妈如此说,格格伸手接了易程送出的精灵娃娃,轻声说道:“谢谢叔叔!”

    晓岩把易程他们回送到小区门口,他们夫妇执意要让晓岩一家三口到家里歇歇脚再走。晓岩和静梅不好推却,只好客随主便。易程从内心感谢晓岩的关照,在w市一家东北风味的“野生大鱼坊”请客,热情款待晓岩夫妇。然后邀请晓岩夫妇到家里小坐,他们说:“都到家门口,一定要回去坐坐……”易程和文雅让得执意再三。

    晓岩心想也是,路过人家门口,不进去,有点不好意思。再说了,前一段斌斌刚回家的时候,本来就想着登门看望一次,结果总是被一些事务缠着,一拖再拖。想到此心里还真有点歉意。于是晓岩说:“好吧,那就少歇一会儿。”

    这两天实在是累了,晓岩只想早点回家休息,他说:“明天一早又要开始为生存之计奔忙了,就不多打扰,客走主家安,你们也早点休息。”

    易程拿出一盒碧螺春茶,说:“这有一盒新的茶叶,你带回去品尝一下。”

    “我那儿有茶,你留着喝吧。”

    “拿着,这是苏州一位朋友寄来的上等‘洞庭山碧螺春’,茶叶这东西假的太多,真正的好茶市面上是不好淘得的。在封建时代,这可是被作为贡品,供奉给皇帝的名茶。就是现在,也是‘国家礼品茶’呢。”易程说着,便提着装茶的袋子,送晓岩一家三口下楼……

    易程说的是有一定道理的,茶叶是一种没有明显质地标识的东西,不懂行的人,看茶,喝茶,基本上喝不出品质高低来。再说了,卖茶叶是最容易以次充好的。那一年晓岩去杭州出差,临走时,想着到茶农家里购一些上好的龙井,带回来送朋友。茶农热情招待他们免费品茶。茶农们抄着江南普通话,像粤剧中的道白,情景交融,令人感喟。那吴侬软语,谈茶道,论茶经,谈笑风生,热情有加:“先生,您看这茶泡出来的茶汤,色清、香郁、味醇、形美,这可是专供中南海、外交部、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地的专用茶,市面上是根本买不到的。”他们沏茶续水,动作娴熟得令人惊艳。

    晓岩他们一行五人,每人慷慨解囊,掏市场上最高的价钱,买了上好的茶叶。回到单位,一一曾送好友,并加上一句:“西湖龙井,在茶农家里买的珍品。”送到最后一盒,心想,既是珍品,总不能全部奉献出去啊,留下自品吧。也不枉去了一回杭州,走了一次茶园基地。晓岩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轻轻启封,用食指与拇指小心捏出一撮来,放入玻璃杯中,用烧开,稍微冷却到八十几度的矿泉水小心洗茶冲泡,那茶叶在杯中,像干枯的夭折的小树叶一样飘着、飘着……看着茶杯,晓岩在心里责怪自己:唉,上好的茶,自己茶艺拙劣,沏成这个样子。几分钟过后,端起杯子,浅浅地品一小口,细细地回味,俨然不是在茶农家里品出的茶韵,到了这时,他才惊呼上当。

    晓岩再次想起了早年买茶的故事,心里暗自叹息:“唉,物以稀为贵啊!好茶的产量很少,也难怪他们……”

    回z市的路上,因为格格累了,她要让妈妈抱着睡觉。晓岩在前面开车一时无语,静梅与格格在后面坐,享受着首长级的待遇。在一个十字路口,车子停下来等红灯。晓岩看看后面说:“格格睡了?”

    其实这是一句废话。只是谈话的前奏。人们不知到什么时候习惯了一种开场白——先说一句废话,再说想要说的那句最想表达的语言。晓岩说:“这个周末过得不错,你没看出来斌斌的精神有点异常?易程为了儿子的事,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我们一块出来,格格他们两个在一起玩得很好,斌斌的精神好了许多。多少也算是为了易程他们做了一点好事。易程最近的情绪很糟,我很是担心啊。”

    “这事搁谁身上都一样啊,斌斌总算是幸运的,没出什么大事儿。我都不敢想象……唉——”静梅说着,不由得叹口气。

    “是啊!”晓岩点头赞同。

    格格惊奇地问:“妈妈,什么是大事儿啊?”

    格格的问题总是那么多,以致静梅这个大学生有很多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但又不能沉默,更不能盲目答题。她说:“就是很麻烦,又很重要的事啊。”

    格格睁着一对灵动的大眼睛闪着灵光与好奇,那神态大有接着问下去的可能。静梅立马转移话题:“格格,喜欢大海吗?跟弟弟玩得高兴吗?”

    “嗯,非常高兴。下次我还要和弟弟玩儿。”格格使劲地点头,说得非常认真。

    星期一上午是晓岩刚走进办公室,秘书韩颖就进来汇报工作:“崔总,这是为下午办公会准备的材料……”韩颖恭敬地文件夹放到晓岩办公桌上。

    韩颖穿着一身笔挺的职业装,走路的姿势挺拔高雅。她来到晓岩的办公桌前,身体稍微前倾,不卑不亢,把一只文件夹恭敬地摆放到晓岩的办公桌上。晓岩看着韩颖往桌上放文件夹的动作,眼睛放出柔软的光晕,点点头说:“好。”

    晓岩说着就打开文件……

    韩颖的眼神落在晓岩专注看文件的表情上,几秒钟。然后,优雅地转身,离开了晓岩的办公室。

    韩颖刚走出经理室。在门外等着的刘建业就进来了,建业是一个工作起来忘记吃饭的主儿。在上个礼拜晓岩为m公司的事情吹了风之后,他就开始托熟人,找朋友,了解m企业的情况,为他的设计找依据。即使在周末大家都休息,或者郊游的时候,他也是以出去走走为名,做着市场调查。他准备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提前给晓岩汇报沟通。

    周一本来有一个专门讨论工作的例会。这是晓岩立下的规矩,周一各个部门必须把本周要做的事情理顺,在办公会上通气。可是,很多时候他们总是喜欢提前到经理室给晓岩说道。晓岩也曾说过,有什么事拿到办公会上说,大家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尽管那些部门的负责人都把工作的事儿带到经理室来谈了,可是周一下午的办公会他始终坚持,雷打不动。

    烹小鲜和做大餐是一样的道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输戏不输过场。晓岩之所以能够把公司做得越来越大,取得令人钦佩的成就,是他在管理上始终没拿公司小为理由,不履行规章制度。公司从开张的那天起,财务、人事,工商、税务,样样他都做到了规矩化,程序化。办事说话,对内对外,方圆有度。无论国有,或者私有,大公司或者小公司,拿公司当自己家的后院,随意简化其中的运行程序,或者自由散漫地去对待哪怕只是一个环节,都是办公司,做实业的致命伤。他对部下说:“知道古人发明钱币,为什么中间是方方正正的孔,外边是光光滑滑的圆么?那是寓意内方外圆,财运亨通的意思。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内外有别,对自己就要方方正正规矩办事,对外该圆的时候就要圆。圆是一种策略,圆是历史和现实的激流要求我们什么事情需要做到圆润有度,什么事情必须做到方正规矩。就如河床上的卵石,不是他要成为那个样子,而是河流常年累月的冲洗,洗去了它原有的不适应水流的部分——棱角。棱角没什么不好,但有的时候,有的场合,必须分清主次。但有一条,既是对外做到圆润柔软,对内绝对要方方正正做人,这是一个底线,这底线就是‘国境线’,越过底线,就会有危险。也许就是死路。”

    刘建业向晓岩汇报了前几天他所了解到的m公司的一些情况,并亲自到m公司的办公楼去做了实地勘察,在心理上做了初步的规划。就像打仗一样,建业心中首先有了那块高地的地形图,剩下的就是怎样“布阵”,怎样攻克。建业向晓岩扼要陈述了关于m公司办公大楼装饰设计的一二三设想,以及工作步骤。他说:“要是真能拿到‘m工程’,那我们可真要成了,那可是二十几层的两栋姊妹楼啊!”

    刘建业兴奋、激越的情绪感染了晓岩。

    晓岩被建业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感动了,心想:有这样的属下,是我崔晓岩的福气,更是公司的幸运。他微微地笑了,那是发自内心的欣慰,他说:“很好,开会的时候,把你的设想系统地阐述一下。下一步咱们要共同攻克‘m工程’的关,大家都要往这方面努力。你要和思忠多沟通,争取把方案做到尽善尽美,取得甲方的认可。”

    建业听了晓岩的话,表面点头称是,内心却是大不以为然,心想:什么建筑学硕士,高材生,来公司几个月了,也没见他做过一件漂亮的事情。便说:“好吧,开完会,我抽时间和他商量。”

    建业出了经理室,径直往设计部走。却在为自己暗暗叫板:“经理不是说要我跟梁思忠沟通吗!我要叫他没有插足的余地。最主要的是一定要赢得主管的地位,即使做,也得以我为主。一个剧目同一个角色可以有两个以上,但必须是主次分明,不然必将乱套,我和梁思忠只能是a、b角儿,我是a,他是b。”

    刘建业刚出了晓岩的办公室,如此这般地想着,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准备他的下午办公会发言。他想尽量使自己的发言客观完美,使经理和其他部室的同事听了感到震撼,尤其那个平时有点傲气的梁思忠。

    晓岩正要理一理思路,准备开始运筹新一礼拜的工作步骤。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先把“m工程”投标的事定下来,这边才有努力的方向。想到此,晓岩的大脑高速地旋转着,在记忆的档案里,寻找着最有说服力的人物,他要让实力加关系,齐头并进,争取拿下这个“m工程”。经过搜索浏览,晓岩的眼睛定格在一个钓友史全林身上。他是一位主管安全的副厅级领导,尽管是在不同的行业管事,但他是从m公司升迁上去的,在m公司依然留守着他的一帮子实力助手。官官相护,真正的友谊是保温杯,人走茶是不会凉的,那是一种相互间的感恩与帮助、欣赏与崇敬。晓岩深信史全林的影响力。他决定向史全林求援,让他先给m公司的有关人员打个招呼,然后这边再把公司的资质材料递过去,这样会多几分胜算。

    注意拿定之后,立马行动。晓岩拿起电话,拨出一串号码:“喂,老兄,最近怎样?哪天一起出去钓一次,好久……”最终晓岩把m公司的事情说给了史全林。

    史全林慷慨地说:“老弟也学会客套了,咱们之间,有什么事,说句话的事儿。你们把材料准备好,送过去,剩下的就是积极准备投标。”

    史全林之所以这样慷慨,这与他最近心情好有着很大的关系。上次的某矿透水事故,在经历了一个多星期的多方营救后,没有发生死人的事。因之,受到了国家的表彰,媒体上也终于出现了“奇迹”、“喜讯”等字样。作为安全工作的主管领导,脸上的光彩,心中的欣慰当然是“不言自明”啊!晓岩与史处长通完电话,心里一阵春风吹过,脸上顿时如清风过处的湖面,荡漾起欣悦的涟漪。他怅然地舒一口气,轻声自言道:“有戏!”

    晓岩顺手拿起办公桌上的水杯看看,从老板桌下面的柜子里拿出一罐珍品信阳毛尖茶,捏了一小撮放进杯子,走到饮水机旁,接了一点点热水,然后拿着杯子晃晃,小心地把水滤出来。洗过茶后,再往杯子里添了七分满的热水,泡上茶,放到老板桌的一侧。他并没有坐下,只是在屋里来回地走动着……

    这是晓岩的一个习惯,无论遇到高兴的事情,还是苦闷的事情,他都会这样,泡上茶以后,不停地在屋里走动,大脑的神经系统也在不停地运转,他的许多脑细胞就是这样被他的走动消耗掉的。当然,有许许多多的愉快和不愉快也是在这样的走动中,找到了最恰当的解决方案,他不断地用这种方式抚平心灵的创痛,也整饬生命中固有的傲气与愤青。使本来浮躁的心灵得以宁静下来,以迎接世俗的挑战和人生的抉择。

    人的一生,是有着许许多多的岔道口横亘在前路的,有许多时候,是要想一想,再想一想,才能够迈出那决定性的一步。一步走错,百步难回;遇事三思而后行。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m工程的投标事宜,究竟以谁为主去做,晓岩不得不慎重选择。刘建业,梁思忠,两个人在他看来都是难得的人才,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他不想在这件事情上挫伤谁的积极性。

    晓岩深深明白:充分调动属下的积极性,是值得决策者追求的一门艺术。

    斌斌的脸上终于绽放出花朵般的笑颜,多日以来压在易程和文雅心头的灰暗和阴霾终于散去,那令人窒息的迷障,终于拨云见日。

    回到家里,文雅就开始忙着给斌斌洗浴,准备让孩子睡觉。但斌斌并没有睡意,躺在床上,不断地向妈妈提问:“妈妈,咱们捡回的贝壳,能放在鱼缸里养着吗?海星是不是天上的星星掉进海里了……”

    斌斌的问题一连串地蹦出来,文雅有点应答不暇,便改口说妈妈给宝宝讲大海的故事好吗?斌斌一听是大海的故事,立马来了兴致。文雅在大脑的储存库里搜索有关大海的故事,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普希金的映入她的眼帘,回响在她的脑际,于是她开始了改编大师作品的行动,边改编边念给斌斌听:“从前有一个老爷爷和老奶奶,住在蓝色的打渔,老奶奶防线织布。有一次老,捞上来的只是一些水藻;,打上来的是一些海草。老,终于捞上来一条鱼,那鱼儿不是平常的鱼,是一条小金鱼儿……”

    斌斌的眼睛一眨一眨地听着,慢慢地那眼睫毛似乎有了粘合性,像一张沉沉的帘儿,尽管文雅还在讲着“渔夫与金鱼”,但斌斌还是难以抵挡愈来愈浓的睡意,妈妈的声音似乎越来越遥远了……

    看着斌斌丰满喜悦的面颊,长长的睫毛微微地关闭了那双灵动的眼睛,时而轻轻地翕动一下微微上翘的嘴唇,似在微笑。也许他是在做着关于大海的梦。文雅以母亲的慈祥,仔细地看着斌斌甜甜的睡态,有一个声音从遥远的心音里发出,回响在她的耳边:“雾中花,心头月;天上星,地上影。多少事,几多情;笑谈间,已注定。”人生在历史的必然中重复着一个个偶然的故事,有多少始料不及的以外,铸就了人生百年的悲剧?她在心里祈祷:但愿斌斌的灾难从此画上一个句号,开始他健康成长的之路。

    周一早上,易程洗漱完毕,穿戴齐整在镜子里端详着自己四十岁男人的成熟魅力,想到近几年事业上历经磨难之后的成就和辉煌,一股强烈的优越感涌上心头。上班,这种几乎是程序化的活动,也变得那么富有诗意和创造力了。

    也许自从女娲造人那天起,大概就赋予了人们创造与毁灭,善良与恶毒,坚韧与脆弱等等,诸多难以克服,难以改变的生命主题。

    几十年的人生历程,奋斗经历,告诉他:无论命运的交响乐怎样弹奏,坚韧的信念,是生命与生命之所以不同的根基。他想到了“怡馨园”,想到了与晓岩共度难关的艰辛,想到了学生时代,自然他也想到了与林静怡的恋情。恋情对于少男少女而言,也许有多种版本。花前月下,缠绵悱恻,生死相依;寻寻觅觅,暗恋相思,无疾而终。他与林静怡的恋爱,与这些关于爱情的形容词好像都沾点边,那段时光,既是他生命暗夜中的明月,又是他生命历程上迷障。五百年前,三生石上的故事,好像专门来折磨考验他的情商,为他制造着一个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在他毫无自信,更无精神准备的时候,他们在校园那个雨夜相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