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神箭传说

第 184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挑细选”出四万人;顾家因为州军损失惨重,所以就把当初从荆州逃回来的一万兖州军拿出意思了一下。

    做为主力的郑氏五万人,本来就是从十几个郡县凑来地,这些部队本就没什么战力。仓促集合起来更谈不上协调。至于其他两家的,就更不堪了:潘家送来的几乎全是并州军的老弱,顾家的一万残败之军士气全无。这十万大军的指挥将领也是极为复杂:表面上以弘农太守郑仕明为帅,但他底下为副的河内太守郑希明、宜阳太守郑希德又其素有隔阂,并不怎么卖他的帐;潘家还稍好点,正在积极谋取谪子之位的潘庆聪主动请缨,还带了几个平日喜好谈兵论事地豪门公子,一副要建功立业的样子;顾家则派出陈留太守顾明德,一改往日之风。极是低调。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与潘庆聪随行的大族公子周正在大谈兵法,见无一人理会,便以一斗志姿态说道:“现在我们以十万之众,面对敌人两三万人而已,数倍之多,正是可战可攻之势。哪用得了商议如此之久。”

    “要攻你去!”郑希德不冷不热的丢上一句,便将头扭向了一边。本来郑仕明以他为先锋就让他恼火不已了,面对杨诚这么多人,他哪敢擅动,当然只能等待援军了。没想到郑仕明一到却说他临阵怯敌。着实奚落

    番。刚才郑仕明又要让他打头阵。他立即推说自己脚便。郑仕明除了干瞪他,也没有别的办法。郑家这五万人里,有一万是出现他的宜阳。他可不愿抢在前头送死。

    “希德兄这话可就不对了。”周倒是毫不生气,摇头说道:“你是先锋,当然以你为先了,小弟只是个参军,并不负责冲锋陷阵之事。”

    “好了,大家都不用说了。我看还是各出一兵,先以一半兵力相攻,若是济我们还可以自守;若是侥幸得胜,便全力以出。大家共建奇功如何?”潘庆聪一脸笑容,希望可以调和大家的分歧。他也不是傻子,巴巴的跑来关中送死,随军而行只不过是个幌子而已。不过现在这样的僵持局面对他接下来的行动影响极大,众人之中倒是以他最为积极。

    其实争论到现在,各方地焦点无非就是各自出战的顺序罢了。谁也不愿打头阵,甚至第二阵也没人愿意。这样一来,这仗当然就没得打了。郑家三人各自争吵,顾明德一直冷眼旁观,一轮到他就一句:顾家都出了这么多力了,怎么也轮不到我吧。潘庆聪虽然最积极,但他耍耍嘴皮子还可以,要他去打头阵,当然也是不愿意。

    本来他们还以为顾良渠的几万步兵可以完全吸引住刘虎和杨诚,按计划他们离开不远就会就地扎营死守,就算挡不住,怎么也能拖上一天半天的。哪想到一到这里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顾良渠的步兵倒是在预定地点扎营困守了,可是刘虎和杨诚根本就没瞧上他们,反而挡在了他们地必经之路上。偏偏领兵地几个将领都对各自族长的意图揣摸得清清楚楚,就这样僵起来了。

    “就这么干!”郑仕明拍板道:“我们各出五千,潘家出一万,顾家出三千,每阵如此!”他这个主帅可当得真是憋屈,手下各将根本没把他放眼里,偏偏他又奈何不了他们。

    二郑望了他一眼,不置可否。潘庆聪和顾明德倒是点头赞同,毕竟按人数比例来说,他们并不吃亏。众人刚要研究详细地出阵顺利,各自旗下的士兵却陆续带来敌人来袭的消息。这下子不待郑仕明说话,诸将便一窝蜂地冲出帐去。

    哪知道一出帐来,众人却不禁愕然。这个敌袭未免太“壮观”了一点吧,就那么稀稀落落的五六十人,在十万大军面前就像一滴水那般微小。不知道守在这里的是不是杨诚和刘虎,居然做出这么儿戏的举动来。

    “十则围之。不可放过他们!”周公子念着兵法,一脸兴奋的样子。他本来就是跟着来看热闹地,眼见双方对峙了这么久没点动静,早就感到无趣了。虽然这回并不是数万人厮杀的壮观场面,不过至少比与那几个不知兵法的人争辩要有趣得多。

    三郑和潘庆聪显然也搞不明白对方为何派出这点人来,若要说是来谈判的吧。却又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若是来攻的话,这么点人又能做什么呢?对方地危险并不大,众人倒还并不意,纷纷静观其变。

    吴嘉火可不客气,待走到离叛军百余步时,握起长棍,陡然加速起来。他身后的五十也纷纷拔出五花八门的兵器,随之冲锋。剩下的十名弓箭手却取下弓,箭步而立。待吴嘉火他们冲到一半时,十支利箭同时射出。

    敌人竟然是来进攻的!这一发现让首当其中冲的叛军士兵们大出意料,虽然他们并不是精锐士卒,不过仗着自己人多,胆气倒是为之一壮。虽然吴嘉火他们来势汹汹,却没有一人露出惧色,反而大声的呼喝起来,准备并肩子捡这个大便宜。

    “咻……”十支利箭,十人倒地。当死亡出现在自己身边时,反而激起了叛军士兵不多的那点血气。未待吴嘉火他们冲到,便有数百人迎了上来。毕竟自己人多势众,即使是一个胆小鬼也有足够的勇气冲上去。

    不过他们却并没有想到,羊群再多,却也无法与一支狼抗衡。而吴嘉火所带领地。却正是一群虎狼之师。刚一接触,那五十人便立即分成丨人数不等的十余个小队。分头猛进。链子镖、流星锤、双勾……各种怪异的兵器组合下,冲在最前的叛军士兵顿时陷入了一场恐怖的屠杀之中。

    吴嘉火最先冲击的正是郑希德的部队,这五千人本就来自七个不同的县。虽然平时如狼似虎,不过在面对真正的虎狼之时,却立即显出其软弱的本色。双方一经接触,巨大地实力差距便尽显无疑,仅一个照面,便有六十七人或死或伤。

    后面的士兵却没有发现这一点,仍然蜂拥而上。哪知道吴嘉火却是见好就收,不等叛军大队冲来,便立即转身狂奔。其他五十人虽然正杀得兴起,不过早知吴嘉火安排,当下也无心恋战。身处最前沿的叛军士兵已被对方恐怖的杀人技巧,惊呆了,根本无心追击,顿时与后面的人撞成了一团。

    不过仍然有数十人追了上去,可是他们地脚力哪能比得上吴嘉火他们,没几下就被甩得老远。回头看时,自己地人又没多少追来,顿时便泄了气。吴嘉火却是得势不饶人,见追上来的少,又顺势杀了个回马枪,又撂倒了十几个。这一来一去,竟然杀掉百余叛军,而他们一人没损。其他叛军只是远远观望,而这队叛军又没有接到郑希德地命令,各不所属的将领们又没有统一的意见,谁也不愿独自出头,便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吴嘉火他们离去。

    “精彩,真是太精彩了!”周公子看到这一幕,兴奋的直鼓掌,过了好一会才醒悟是自己这方吃了回,瞄了一眼冷冷的看着他的几人,尴尬的说道:“这些人真是太狂妄了,应该好好教训一顿。希德兄,那是你的人嘛,你刚才怎么不下令呢,整整五千人,可是百倍于敌啊!”

    郑希

    极是难看,他根本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厉害,他还没令,就已经跑掉了。看到其他人根本就没有动的意思,他也只好隐忍不发了。

    可是没想到吴嘉火他们没走多远,竟然又折返回来了。这一回各人却不再坐视,没等他们靠近,便有各派了五百人迎上去。哪知道吴嘉火见来的人多,又立马掉头就跑。叛军士兵追了一会,见根本追不上,又只得回来。不过回来时却是各顾各的,竟然又被吴嘉火逮住一个落在后面的,又杀掉三四十人。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双方互有攻守,虽然吴嘉火他们只有六十人,却搅得前方的两万多叛军鸡犬不宁。只要是大队人马出击,他便远远避开。对方派出弓箭手。他又让弓箭手与之对射。叛军中本来就没多少弓箭手,能真正善射的又没有几个,跟杨诚的亲卫营战士比射箭,那岂不是班门弄斧了吗。损失了数十个弓箭手,他们地箭却连对方的衣角都没沾到。

    绕了大半圈,搞得三郑和潘庆聪频繁调动。整个前军阵形也之所动,不过却连一点成效都没有。反倒是有几次各人因该谁的部队追击而大起争执,搞得极不愉快。到后来干脆谁的防区便由谁出去,一旦对方跑到其他人的防区,便立即撤回。没有了交互协作,更让吴嘉火他们如鱼得水。后来更分成数队,分头进袭,搞得他们疲于应付。

    闹足了一个时辰之后,吴嘉火终于扬长而去。各有顾忌之下。数万叛军竟然没有一人追击,白白搭上数百人的死伤。周公子不再论兵,跑到后军找人下棋去了;三郑则是面色难堪,互相报怨;潘庆陪和顾明德却是一言不发,各自想着心事。

    此时已近午时,因诸将一直没有商议好进攻事宜,同时也并未下令就地扎营。四野地士兵们饿着肚子,已是怨声四起。诸将见状也只得命令就地扎营,各自造饭,从长计议了。被吴嘉火这六十人一闹。倒是再没有人提进攻的事,虽然知道对方绝不可能人人如此强悍,但两方间实力的差距却也是一目了然了。至于什么驰援顾良渠,连顾明德这个本家也忘得一干二净了。

    他们歇了下来,杨诚可没打算这么罢休。在吴嘉火马蚤扰叛军时。他便让全军士兵吃了个饭。等到叛军方向升起炊烟时。三个五千人的战阵已经杀气腾腾的冲了上来。叛军兵力布置和指挥上的缺点刚才已经尽显无疑,他哪里还会手软。三家的勾心斗角让本来该有的一场危机。反而变成了杨诚一次天大的机会,只怕这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地吧。

    潘庆聪他们见状,立即着了慌。当即命令全军戒备,准备迎战。士兵们的米面刚刚下锅,又接到这个命令,不禁骂声四起,待看到对方那整齐的军阵,士气更渐低。

    三郑和顾、潘二人此时倒也抛开了之前的争执,同意按之前的方案各出一兵,共同抵御对方的进行。不过这时已经迟了,各部的士兵交错掺杂,调动起来哪有那么容易,兵还没有调一半,双方的前锋已经开始接战了。

    箭矢如雨,杨诚甚至还特意将三具火神弩跟了上来,双方的短兵相战还没开始,排在最前的叛军士兵已经开始有了溃败之势。杨诚见状不禁摇了摇头,这简直就不能称之为一支军队,枉他还费尽这么多心思。只要几次强劲地冲杀,保管他们溃不成军。

    果然,在一轮不成样的短兵相接后,叛军士兵的前军便已开始崩溃。恰在这时吴嘉火又带着地探营绕到中军之处杀了进去,这群虎狼之师此刻真正扑入了羊群。中军的士兵虽然还没溃散,不过被前面逃来的士兵一冲,已经不成阵式,哪里挡得住地探营。

    三郑和潘、顾见此状不由大惊,眼看对方势如破竹地杀向中军大帐,哪里还顾得指挥,纷纷奔向自己地卫队,仓皇而逃了。大将都逃了,其他士兵更是混乱起来,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只顾着拼命往后方逃窜。后军未受影响,本来还可以稍作抵抗,不过被逃兵一冲,也是一哄而散了。

    数万人齐皆逃亡,场而何其壮观。兵败如山倒,这支本就是七拼八凑而来的乌合之众顿时尽显其本色。地探营在其中横冲直撞,威风八面;后面地三个军阵见状,也是不甘落后,拼命猛追起来。一面倒的屠杀便在这平原之上如火如荼的展开,连天际似乎也被这遍野地鲜血映得微红。

    杨诚摇了摇头,虽然这一切在刚才吴嘉火他们回来时已经注定,不过他却没想到如此容易。这才不过两个时辰,十万叛军便被杀得溃不成军了。而现在,他将接着刘虎之前的计划,驱赶着这群溃兵,一路将叛军扫出关中!

    “轰……”后军刚动,地面却突然传来一阵雷鸣之声,远方的地平线上,卷起的烟尘遮天蔽日!杨诚见状不由一惊,难不成自己反而落入别人的圈套了?以十万人为饵,这手笔未免太大了吧!

    不过他此时已经顾不得这些,吴嘉火的地探营只怕已经冲出了二十里外了,就是派出的那一万五千人,此时也在十几里外。而且由于一路追击,叛军又极弱,严密的阵形早已不保,每一支队伍几乎都已经散乱了。叛军溃逃之时,也是自己最弱之时。当即他立即派人火速联络冲出的各军,同时又让已经准备跟随的三军,固守原地,并布置拒马、绊索等防备骑兵的设施。前面的部队已经远在视线之外,杨诚也只能暗自祈祷,希望他们能够保得安全,再无力顾及他们了。

    夕阳如血,一队队整齐的骑兵不断出现,一面旗帜迎风招呼,上书一个血红大字:孙神箭传说 第七卷 第六十九章 关洛争雄·三十三

    第七十章 关洛争雄·三十四

    着漫野无边的河东铁骑,杨诚也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几乎同时涌出,却没有一丝混乱的迹象,反而极为有序整齐。相比与之前的朔方铁骑,孙尧安这支劲旅尤要高上许多。虽然双方尚未接战,但凭着多年来的直觉,杨诚便已知道这将是一场真正的硬仗。

    在战场上,特别是一望无际的旷野之中,任何人都无法阻挡战马的铁蹄。虽然之前曾有多次对阵骑兵,并取得不错的战绩的经历,但严格说来,不是占了地利便是因为双方实力之前的差距极大的弥补了步兵对骑兵的劣势。但这次却是完全不同,孙尧安毕业是征北名将,是血与火中锤炼出来的强悍人物,他倾尽心血训练出来的河东铁骑自然可想而知。而杨诚所立之处,不过是一个极缓的土坡,对上步兵还有些凭借,但是对上精锐的骑兵,那就简直与平地无异了。

    唯一让杨诚稍稍宽心的是,一开始他认为要面对的便是孙尧安,便留心布置,只是由于时间太过仓促,没有完全妥当而已。等到发觉面对的是一支杂牌军时,杨诚更是放缓了种种防御措施的布置,若是孙尧安再迟出现一会,杨诚只怕已经拔营出发了。这或许真是冥冥中的天意,若是等到那时孙尧安才出现,一切都将完全不同了。

    奔驰的铁骑在三里外戛然而止,开始集结列阵。后方的骑兵不断加入,有条不紊的融入到分开来的五个战阵之中。没过多久,五个呈尖锥形的战阵便渐渐成型。看着阵前那如林而立地雪亮银枪及其后无数紧握着的环首长刀,一旦这具战争机器发动,将是何等的恐怖。

    激烈的冲杀并没有如期而至。静。战场上除了偶尔响起的战马低鸣,便只剩下春风轻拂下那猎猎的旗帜之声。未几,排山倒海般地欢呼声突然从河东骑兵的阵中传来,所有骑兵都将手中的武器高高举起,倾尽全力的呼喊着。

    欢呼声中,数百骑兵分为两列。从中缓缓而出。走在最前的,赫然是一匹通体雪白的没有一丝杂色的剽悍战马。白马的主人也是同样惹人注目,火红的披风下紫金色地铠甲反射着刺目的阳光,冷峻的脸上一半却覆着银色的面具,满是杀意的眼神遥遥锁定着杨诚所立处的坡顶,似乎再没有其他能够吸引他的注意。

    距离太远,杨诚根本看不清对方的面目,不过能有这份气势的,除了河东铁骑的主人孙尧安之外。又会有何人。想到这里,杨诚不由暗自叹了口气。之前在黑熊谷,他便存了除掉这个强敌地念头,但对方却实在太过高明,竟然让他连下手的机会也没有。而在之后的战斗,更是连其影子也没有见着,再次相遇之后,形势更已完全逆转。现在不要说在万军之中射杀孙尧安,就算想要全身而退也是一个问题了。从孙尧安上次的谨慎便可知道,他已经将杨诚视为一大威胁。绝对不会为其留下任何机会。

    杨诚正在思索着破敌之策时,对面再度传来一阵震天的欢呼,接着一切又回归为静止。若不是看到对面满野地骑兵,只怕让人以为之前地一切都是幻觉。平静旋即便被打破,隆隆的蹄声中。近千骑从五个战阵疾奔而出。三百骑居中。六百骑左右分开,一幅欲硬撼杨诚这一万五千人地点阵一般。

    看到这一幕。杨诚却是微微一笑。士兵素质相差不大时,骑兵对步兵几乎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在这平坦的旷野中更是如此。若是换了一般地人。只怕早就全军压上,想着一个冲锋便将对手完全撕裂,然后任己屠戮。但是孙尧安毕竟是一个久经沙场的战将,而且面对的又是杨诚这个最近几年声名鹊起、近乎有着不败战绩的青年将领,虽然看似战尽优势,不过却也不得不小心翼。

    若是孙尧安真的一上来便以五个锥形阵强行突破的话,倒还真让杨诚头痛。他的准备并不完全,面对一般的骑兵倒还没什么,但是若是遇上河东铁骑这样的精锐骑兵,以不计代价的方式强力猛攻的话,结果几乎是没有悬念的。当然,一般的将领也不可能指挥这样一支出色的骑兵,各种无形有因素牵引下,让为最终的战果埋下了深深的一笔。

    敌人虽然来势凶猛,不过后面主力却纹丝不动,显然只是试探而已。杨诚当然不会轻易摊开自己的底牌,当下只是传令全军紧守阵脚,不得异动。敌骑越冲越近,待到离阵前一里左右时,杨诚却猛然站起,接着纵身一跃,几个起落间已然抵达最前沿的刀盾兵处。

    “起盾!”人在空中,杨诚低声喝道。刀盾兵闻声望去,见杨诚已在自己头顶上空,手中坚盾便毫不疑的高高举起。转瞬间,杨诚已稳稳的立在数面盾牌组成的平面上,居高临下,使得他的身形更显伟岸。

    荆州军的士兵倒还没有什么,他们平时便已经对杨诚有着一种近乎狂热的信任,虽然面对强大的敌人,但因为杨诚在,几乎没有一个人露出半分怯意。倒是随刘虎而来的那两万士兵,虽然他们作为京畿卫

    经过长期的训练,不过到底从未经历过如此大的阵仗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不过心底却有些忐忑不安了。是以见到杨诚如此,皆有些心生疑惑,不知道杨诚到底要干什么,所有的目光几乎都聚集到了他的身上。

    杨诚却是平静如水,右手擎弓,左手缓缓的探入箭囊。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在那一瞬间消失,只有眼前仍然不断冲刺的骑兵越渐清晰。正面的三百骑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危险,虽然他们离杨诚的所在仍有近两箭之地,但却在不知不觉间再不敢以直线奔进,转而以之字形的路线诡异的做着闪避。

    三百步。骑兵已经冲到了极限,再往前便会无可制止的冲入对方弓箭手地覆盖范围。似乎早已排练完好一般。冲在最前的骑兵不约而同的向两边冲去,竟是不差毫厘地堪堪避开对方弓箭手的范围。这种精确的拿捏,让荆州军里的战士们也不由发出赞叹,只要对方再往前一分,看似悠闲地他们立即便会展开无情的攻击。对于五千神射手来说,只要一轮齐射。便管教这三百骑有去无回。而现在他们却只有心中暗叹,默默地等待下一次进攻的机会。

    杨诚这个时候却动了起来。“咻!”四支羽箭同时射出,杨诚看也不看,人已纵射跃出阵去。“咻!”还未落地,两支羽箭再度射出。紧接下来,杨诚几乎没有任何停息,或站立、或半蹲、或奔走、或腾跃、或翻滚,一支支羽箭接连不断的射出,破空之声充塞于耳。前行不过三十步。杨诚背上满满的箭囊已然空空如也。

    在场的众人早已惊呆,就连靖威营的那些战士也是看得眼都直了。他们虽然知道杨诚拥有他们难以企及的箭术,但何曾看过杨诚如此行云流水般的将整囊羽箭尽数射出。而其他士兵更不用说了,在这之前他们只过关于杨诚地传闻,大多以为皆是夸张之词。但现在亲眼目睹,心中的震憾简直无可言喻。绝大多数人刚才连杨诚的身影都无法看清,一直到杨诚稳立不动之时,方才明白他做了什么。

    正面的三百骑已经冲到五百步开外,回首四顾,人皆骇然。六十匹战马的背上已经没有了其主人的踪影。只是盲目的随着众人狂奔。而刚才骑兵开始转向的地方,数十名士兵倒在了地上,或臀或腿,无一例外都被杨诚的羽箭“光顾”。长久的训练并没有让他们因为伤处地疼痛而发出一丝呻吟,但看着周围与自己遭遇相同的数十战友。人人的脸上都无一例外的布满了惊骇。

    左右两路的骑兵此时已圆满完成了试探。转向回阵时却也发现了这边地异状,情不自禁地将脚步停了下来。战场上再度一静。刚才那一幕似乎让时间也为之一滞。不过片刻之后,这片宁静却立即被海啸般的欢呼声所淹没,但这一次欢呼声地主人却换成了杨诚身后这一万五千名将士。瞬息之间。射光六十支箭,而且支支命中目标。就算是静止的靶标,也不是普通人所能办到的,更何况那还是疾驰不息地骑兵。除了神乎其技之外,众人再也想不到其他的字眼。而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六十人所中部位几乎都是一样,虽然不伤及性命,但却皆丧失了行走的能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射中这么多人,还要拿捏好尺度,若非亲眼所见,谁又敢相信呢。

    孙尧安的表情也变得有些凝重起来。对手是杨诚,他心里也不得不十二分的重视,虽然对方全是步兵,但他仍然不敢大意,是以才会谨慎的派出千骑测试对方士兵的反应。没想到得到的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刚才那番探查,对方的军队在骑兵冲到极近之处时,仍然丝毫不动。那些阵中的弓箭手似乎看穿了他的目的,连一点紧张的动作也欠奉,更不要说他意料中的慌乱了。

    虽然只是探查,不过一旦对方露出丝毫的破绽,这一千骑兵便会成为锐利的刀尖,打破敌人的阵式,为随后的全军冲刺打下基础。不过从头到尾,他却没有找到丝毫的破绽,只得让他们无功而返。

    不过最让他想不到的,却是杨诚。虽然他已经见识过杨诚那惊人的箭术及“阴毒”的射杀,不过他却仍然没想到杨诚会来这一招。转眼间射伤六十名骑兵,这本身便已够骇人了。再看看落马士兵的伤势,他更加明白了杨诚的“险恶”用心。能够如此准确的剥夺这六十名士兵的行走能力,他当然不会怀疑杨诚有将其完全射杀的能力。但是射伤带来的影响却远甚于射杀,虽然这六十名士兵并没有丢自己的脸,咬紧牙关没有吭一声。不过孙尧安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这六十名士兵,救还是不救。

    救的话,势必要立即发动大规模的攻击。毕竟这些伤兵虽然没在对方弓箭手的射程之内,但却离之不远,派的人少根本就只是给杨诚添薪加柴;派地人多很有可能遭受更沉重地打击。在没有完全摸清对方实力和弱点之前。这是孙尧安绝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不过若是不救的话,第一阵便被对方生擒了这些人,

    的士气势必有着极大的打击,更对他是一种巨大的污

    正在孙尧安举棋不定时,杨诚却已收起弓箭,踏步向那些士兵走去。所有人地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似乎都想知道他到底要干什么。杨诚却是意态从容,两百余步的距离不多时已尽,他径自走向一名看似百夫长士兵。那名士兵见此仍有些错愕,不过旋即反应过来,立即奋起余力一手拔刀,一手撑地,竟然挣扎着站了起来。

    “铛!”也不见杨诚有何动作,那名士兵刚刚挥起的环首刀顿被击飞。那名士兵反应却也不慢,左手成拳。倾尽全力的向杨诚头颈砸去。看到对方这架式,杨诚心中也不禁生出赞叹,不愧是孙尧安亲手调教出来的精锐战士,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毫不屈服。心里想着,手里却也不慢,轻松的闪过对方的攻势,那名士兵只觉眼前一花,已然消失了杨诚的踪影,紧接着后颈传来一阵剧痛,便失去了知觉。

    其他士兵见杨诚举手投足间便将己方地一名百夫长打败。反而被激起了血性,竟然怒吼着纷纷挣扎着向杨诚攻来,一时间竟将杨诚围了起来。可惜他们遇见的是杨诚这样的对手,若是放到平时,杨诚要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这六十人还颇有些扎手。不过现在这些人却是人人连一瘸一拐的行走也极为困难。对于身手极为敏捷的杨诚来说。根本难以构成任何威胁。近战不是杨诚的长项,那不过是相对于像孙尧安、刘虎这种境界的强者来说的。饶是这些士兵经过数年苦练,但与之相比仍然有难以弥补的差距。

    接下来地战斗乏善可陈。虽然这些士兵勇气可佳,不过在杨诚鬼魅般的迅捷下。转眼间便再度倒下,短时间内再也没有站起来的可能了。做完这些,杨诚似乎仍是意犹未尽,示威般的站在原地,昂首望向孙尧安所立之处。两人虽然均看不清对方的面目,不过却似乎同时感觉到了对方那穿透一切地目光,无言地对视足足进行了盏茶功夫。末了,杨诚泛起一丝笑意,收起目光,将那名被击昏的百夫长提了起来,缓缓走回阵中。

    没有孙尧安地命令,对方的骑兵当然不敢异动,只是默默的看着杨诚带走己方地一名战士。无可否认,刚才这一幕,已经深深的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原本就有所耳闻的那个名字,更在同时无数倍的扩大。

    一直到走回阵中,杨诚心里才悄然松了一口气。他向来是一个注重实际的人,之所以要费尽心机在刚才搞出那么名堂,只是他一个迫不得以的选择而已。一开始他便处在了劣势之中,若是不能以一场完美的造势震住孙尧安,那么这里便很可能是他饮恨之所。没有任何地形的掩护,即使是他的亲卫营在此,也绝对讨不到好。只要让孙尧安顺利的完全试探,那他便再没有任何阻止对方铁蹄的可能了。

    人的名,树的影。杨诚虽然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但这一次却不得不利用自己的名声来完成自己的布置。只要稍稍拖延一下孙尧安的脚步,让刘虎有充足的时间解决掉顾良渠,再加上褚与任及张破舟他们闻讯赶来,形势便会完全的逆转过来。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接下来便是等待孙尧安的选择了,看看他杨诚这个名字,到底在其心中有多重的地位。

    而此时的孙尧安也确实陷入了艰难的选择之中。之前看着杨诚轻易的将自己那些不断挣扎起来的士兵击倒时,他便已经犹豫不决了,甚至差一点便下令冲上去将杨诚和他的士兵撕成碎片。在自己的面前生擒自己的将士,而且是那么肆无忌惮,这对于孙尧安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奇耻大辱。

    不过长久的军旅生涯却也完全磨去了孙尧安的冲动。对方此举简直就是公然向他挑衅,想要逼他发起进攻。换而言之,杨诚肯定在暗中有所布置,若是自己冒然进攻,便极有可能陷入其圈套。虽然他对自己的河东铁骑有着强大的自信,但却并不意味着可以将自己这份心血随意的牺牲。向来杀伐果决,在当年面对匈奴铁骑时也没有犹豫过的孙尧安,竟然犹豫了起来,在一个看似远逊于自己的对手面前,停下了高傲的脚步。至于杨诚很可能是强行出头立威,让自己不敢进攻的这个念头,也只是在他的脑中一闪而过,便再不计较了。杨诚这个名字,本身便可抵数万大军了。

    正在孙尧安举棋不定之时,后军进展不利的消息却也同时传来。思虑再三,孙尧安终于做出了取舍。列阵以待的骑兵们缓缓而退,在数里外开始安营扎寨。与此同时,数百轻骑疾驰而出,奔向四面八方,转眼便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之前的对峙再度重演,不过取而代之的是近两万精锐的河东铁骑。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孙尧安并不知道自己刚才放弃了此生唯一一次击败杨诚的机会,从此再无翻身的机会。神箭传说 第七卷 第七十章 关洛争雄·三十四

    第七十一章 关洛争雄·三十五

    杀!杀!杀!”吴嘉火混身浴血,每走一步便大喝一音已经不复以往的宏亮及豪迈,但却仍令他周围的对手心生怯意。他手中的精铁棍已经断为两截,无数的豁口昭示着之前战斗的空前惨烈。

    敌人的骑兵来得太过突然,吴嘉火正带着地探营杀得兴起,几乎与溃逃的叛军混在了一起,方才得以避开锋芒。那些溃逃的叛军见己方强援已至,纷纷士气大涨。虽然他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最擅长的却是打落水狗了,是以根本不待郑仕明这个统帅下令,便如潮般返身杀回,与刚才的亡命奔逃绝然不同。

    吴嘉火虽然不惧这些人,不过却也不愿泥足深陷,立即喝令全军杀回去与之前落下数里的队伍汇合。虽然他还没有看到敌人援军的影子,不过单凭那令大地也不住颤抖的声响,便已经知道情况不妙了。顾良渠的朔方铁骑与孙尧安的河东铁骑向来是杨诚最为忌惮的两支强敌,虽然不知道顾良渠已经在韦曲镇意外的翻了船,但这次来的却无疑是后者了。毕竟顾良渠就算是绕个大***想杀回来,刘虎那一关却也不是那么容易过的。

    他虽然不是久经点阵的老将,却也知道现在的情况对己方极为不利。地探营已经追出近二十里,早已经不在杨诚的视线之中,后方就算想要救援也来不及了。而后面跟着追来的三支五千人队虽然比地探营要慢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面对叛军一面倒的溃退,他们恐怕也控制不住杀敌的欲望。如此一来,他们这支部队就被分成了三截。在这一望无际的平原上,面对数量庞大地骑兵,不用想也知道后果了。

    虽然叛军的帅旗已经离他不过数里远了,但吴嘉火却也不得不放弃。不要说敌人的强援有没有发觉他们,就是目前这些存了打落水狗的叛军们,也再不似之前那般好对付了。凭他这两千人想要在数万叛军中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