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永生迷途

第 3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点岤之术,一是刘家祖传的奇书确实了得,再是刘燃卿脑子活络,竟然真被他从这凭借各种奇门异术勘矿的手艺中,悟出了一套寻龙点岤的本事。从此以后,刘家明里勘矿,暗地里盗墓,家道更胜往昔,竟连绵两朝,不见衰败。

    我听得入神,竟没有发觉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此时最后一抹天光从山尖滑落,我猛然惊醒。

    刘东西看我神态,赶忙说:“安警官,您别着急,咱在这个地方一时半会也出不去,咱俩现在都挺累的,不如休息一晚,明天再作打算。”

    我想想也有道理,心里便安定下来,刘东西准备的很周到,竟然趁我昏迷的时候在山上捉了只叫不出名的小兽,早洗剥干净了在水中浸着,此时拿出来烤在火上,却也香味扑鼻。

    于是刘东西一边熟练地翻烤着,一边继续讲他的故事。

    第九章 天坑夜话(二)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成土灰。解放后,刘家终是抵不过天下大势,在历史的车轮下零落成泥。祖传的手艺断断续续传到刘东西的爷爷就只剩下风水术了,刘东西的父亲胆子小,对祖上这门手艺根本就不感兴趣,更不敢下地,天天只好观星。刘东西的爷爷就这一个孩子,眼瞅着这祖传的手艺就要失传,再生孩子也为时已晚,便把延续家传的希望一股脑的寄托孙子身上。

    刘东西刚生下来他爷爷便看出这孩子五行缺木和金,于是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给起名叫刘东西。从小就给孙子熬药煮汤打熬筋骨,习得一身好柔术。待刘东西七岁便带他下地,可叹刘东西才七岁便在山间跋涉,古墓中游走。长大以后虽然对于风水理论一知半解,但在多年耳濡目染之下,寻龙点岤却也是有模有样。

    刘老太爷是个传统的手艺人,每次下地都要把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做足了再动手,取东西的时候,讲究个地藏万金,只取三分,不带走的东西看也不准多看一眼。开始的时候,刘东西小,还听他爷爷的话。慢慢的长大了,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对刘老太爷这一套也慢慢的瞧不上眼了。

    刘家虽然是个盗墓世家,但在明面上还是以勘矿做幌子。祖辈里传下来的规矩要行善事,敬鬼神,以抵盗墓所损的阴德。所以家族声誉很好,也似乎真的无损于阴德。到刘东西15岁的时候,一起下地的叔叔大爷们病的病折的折,刘老太爷一直身体硬朗,却突然患病去世。家族族长由刘东西的父亲接掌,地下的事情就交给了刘东西。

    此时刘东西正是生龙活虎的年纪,技艺娴熟,心眼子也活泛,虽然对父亲极其孝顺,对祖宗也还存有敬畏之心,但毕竟是个玩世不恭的性子,每每从地下偷偷顺点值钱的小物件出来变卖把玩。刘老爷子是个不管事的性子,刘东西也没有太过分,睁只眼闭只眼也就算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刘老爷子的身子也渐渐不如往常。刘东西虽然好做嬉皮笑脸之态但也已然成为刘家的领军人物,带着旁系的几家兄弟横行天下,从岭南到东北,从齐鲁到新疆。正是:观星问山,取宝探秘,常于宝山行走;明证暗斗,纵酒狂歌,结交天下英豪。

    这时侯肉烤好了,刘东西停止讲述,拣好的批了一大块给我。我早已经饥肠辘辘,刚才沉浸在刘东西的讲述中尚不觉得,此时看到吃的顿时食指大动,接过来就啃。

    还别说刘东西手艺还真不错,烤肉虽然没有作料,但却入口细滑微带焦香,别有一番风味,转眼间被我吃了大半。

    “这是什么肉啊?”我看刘东西心不在焉,有一下没一下的吃着,突然有点不大放心。

    “哦?这个啊!”刘东西回过神来,“这个东西在我们家叫当康,就是一种小野猪。”

    “当康?从来没听说过啊,你们的方言?”我继续追问。

    “嗯,家里传下来的。”

    我顿时心生景仰啊!你看人家家族源远流长的,家里传下来的,说出来多臭屁啊?

    我并没有继续追问,添了一把火,周围已经完全黑了,繁星密布的天空如同一面巨轮缓缓地转动着,不知名的星座悄然次第滑过天空。

    就在刘东西30岁这年,出了件事情。

    有一天夜里,刘老爷子庭院中端坐一夜。清晨的时候召集全族主事人过来,明言夜观天象,掐算自己寿数已近,约莫还有五年好活,要家人早作准备,免得到时慌乱无措。族人知道后,各怀心事,窃喜者有,忧虑者有,暂且不表。

    此时刘东西正在辽宁,收到消息开车连夜往回返,一到家就跪在刘老爷子身前嚎啕大哭,闻者变色。其后数日陪伴在老爷子身边,不眠不休,寸步不离。知道这事的纷纷感叹,别看刘东西平时说话行事不是个东西,可人家对老爹这份孝心绝对没的说。

    刘东西这几日不眠不休,可不光是为了多看看老爷子。他有自己的打算,他要把老爷子救回来。

    刘东西就是个盗墓贼,一不懂医术,二不会改命,刘老爷子寿数已定,他能怎样挽回?

    这就要说到刘东西的祖宗刘燃卿。刘燃卿此人才华横溢,见多识广。少年时虽嫌轻佻,但中年觉悟,更加懂得这世间之物来去之道,处世至理。家中勾当经营的井井有条,日渐兴旺。四十多岁的时候在太行山中发现了一座稀奇的唐代大墓,本来唐陵开山而建本不稀奇,奇就奇在这座山竟然像是全部掏空了一般,次第向下竟是连着好几个前朝墓室。一干人各施手段,下到最底层已是极古的墓室,未见人工雕琢,尽显自然鬼斧神工,不知哪朝哪代,只以一株玉树为椁,鲜绿可爱,不似凡品。另有一门,非金非石,不知是什么材料所制。上不见楣,下不见槛,皆埋于山中,看门钉大小,怕得有数十丈高。一伙人料定门后另有乾坤,却无开门之术。幸有一人,最善使火药,便用土炮把门炸了个洞,门后好像还有很大空间,进去几个伙计都不见回音,刘燃卿就要进去。旁人解劝,道此处反常,必有凶险。刘燃卿却不信邪,孤身一人进去,一天一夜方才回转,自言入洞落地五丈,里面地域极广,有墓主人役使恶鬼出没杀人。刘燃卿仗手中钢刀一口,夺墓主人法器,斩杀恶鬼无数,救得一人而回。众**惊,赶紧抬着救出来的伙计赶紧撤离,不料半路伙计突然发狂咬人,无奈将其格杀。

    回家之后,刘燃卿闭门数月不出,研究墓中抢来的法器,百思不得其解。忽有一日,不知误动何处机关,法器发动,只见光华满屋,异香扑鼻,有仙山现于当堂,神兽腾跃,神人飞舞,令人神往不已。

    刘燃卿不愧是当世人杰,短暂的失神过后,马上恢复了神智,找来纸笔迅速把这一番情景从头到尾记录下来,那个法器运作了有一个时辰便戛然而止,此后无论如何试探也再无丝毫反应。

    我听到这里感觉有些匪夷所思,便问道:“难道还真有神仙不成?”

    “应该是有吧!老祖宗总不能骗人。”

    “那个什么法器你见过?”

    “没有见过,据说是被老祖宗带走了。”

    我嗤之以鼻,知道年代这么久远的故事,难免要有些神神怪怪的东西在里面。一个是古人不懂得科学知识,不理解的东西便托于神鬼之说。再就是这个刘燃卿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说不定他是在下面杀了同伴,得了不知什么好处,却拿这等虚无飘渺的东西来掩人耳目。虽然这么想,我还是觉得背后有些发毛。

    山里传来野兽的叫声,周围冷起来了,刘东西又添了一把柴,用根柴把火挑了挑,徒然升高的火焰旁,我俩如同鬼魅。

    第十章 天坑夜话(三)

    从此刘燃卿性情大变,要么终日闭门不出,要么就是一年半载不回来,回来就躲进书房,谁也不见,要出门的时候便让家中准备大量银票。幸好家中长子刘岳,聪敏好学,精于世道,将偌大个家业操持得井井有条,隐隐更胜往昔。纵使这样,却也只能勉强供上这个败家老爹。就这样过了二十年,刘燃卿在一次长达三年的外出归来后,死在了书房里,死时身无长物,只留下了厚厚的笔记和一副画。

    刘家是在整理遗物的时候找到这些笔记和画的,但是没有一个人能看懂笔记上的文字。虽说看不懂,却都认为这是刘燃卿后半生行遍天下给后世子孙勘下的宝藏,人人都想分一杯羹,唯恐被旁人独占,为了争抢这些笔记刘家兄弟反目成仇,偌大的一个家族几乎崩离四散。最后还是刘岳出来力挽狂澜,宣布刘家人要靠手艺吃饭,不靠祖宗福荫,将笔记和绢画当众付之一炬,才算了事,刚开始的时候难免有人抱怨,但日子久了家运依然兴盛,日子过得舒服也就慢慢淡忘了此节故事。

    “那照你这么说的,你那老祖宗这辈子就算过去了,除了手艺连渣都没留下一点,这事跟他还有什么关系?”我听出破绽,果断插言。

    刘东西看我一眼,没有理我。

    我讨了个没趣,心里有点火大,正要说话却看到他眼中的萧索之意,眉毛也静悄悄的趴在脸上,心中一动,便没有再插言。

    原来刘燃卿的笔记每成一册,便要寻一高明匠人,将其所有内容雕刻在一套玉器内,每册器物各不相同。刘岳手中便有一对白玉蛐蛐罐,里面藏有最后一册笔记,可叹刘岳不知此节,自以为所有笔记都在掌中,却不知手中仅有一册,反倒将原本都烧掉了。

    但就是在这一册笔记中,就记录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说到这里,刘东西叹一口气,停住不言,我正听到要紧处,突然顿住,心痒难耐,忙催促他:“是什么秘密?”

    刘东西摇了摇头,像是下定决心了一般接着往下讲。

    刘氏家族子弟人人聪明绝顶,各有一身惊人技艺,但就有一样,活不过五十九岁。只要是刘家的男丁,活到了五十九岁必定会怪病缠身而死,绝对过不了年。古时候人的寿命短,五十九就算高寿了,可是奇就奇在刘燃卿向上不过三代,但是代代都能活到五十九岁领这个怪病缠身而死的待遇。子刘燃卿往后更是代代如此。

    我听到这里不觉有些好笑,之前还说夜观天象云云,原来还有这等故事,果然全是些招摇撞骗之辈。

    刘燃卿在最后一册笔记中认为这是刘家所做的勾当太过损阴德,受天谴所致,建议刘家人要顺天命,不要轻易违抗。但是也有法可解,便是如此这般一个法子。并嘱咐子孙,除非事关家族传承万不得已,否则千万别用,用的时候也要慎之又慎。刘岳虽然心眼多,但也是个孝子,又是家族的主事人,老子说的话自然还是要权衡轻重,这对蛐蛐罐也由历任族长保管,传延至今。

    我现在听出了一点眉目,难道说刘东西到这里是为了救刘老爷子?

    果然,刘东西就是打定了主意要救自己的父亲,更要把刘家从这个魔咒中解脱出来。他在家中停留几日,得了家族传承,把那对白玉蛐蛐罐偷了出来,找了个地方潜心研究。

    这对蛐蛐罐用的是上好的羊脂白玉,一大一小,罐子的内壁细细刻了一层微雕的文字。在罐底还阳雕了一朵荷花,做工极为精致,以刘东西的眼力,一眼就看出来这对罐子随便放在哪家博物馆,都是镇馆之宝。

    就在这对绝世珍宝里面却隐藏着能够解除刘氏家族魔咒的秘密。

    刘东西找了个做拓片的高手,做了两幅拓片,用复印机放大了印出来。捧着拓片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也没有研究出个头绪,上面的文字看起来也像是一些笔画,两只罐子略有不同,大的那个上面全是点划,小的那个上面刻满了各种形状的空白,似字非字,用刘东西的话说,一个是像是倭文,一个像是棒语,全都不认识。

    这三天三夜废寝忘食的研究搞得刘东西精疲力竭。刘东西也不是个钻牛角尖的人,知道这么熬下去一点用也没有,搞不好先把自己熬垮了,于事无补,索性门一锁,出门喝酒去了。

    也算是机缘巧合,刘东西在家乡常去的这家馆子,老板是一个好玩的人,常年在饭店厅堂里展示一些新搞到的稀奇玩意。这次不知从哪里搞到了一盏走马灯,用紫檀木雕刻出郑和下西洋的图样,方寸之间雕刻了几十个人物,手工精巧细致至极。那老板见识货的刘东西来了,存心卖弄。叫住刘东西,一定要他看一看。刘东西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两个笔筒,哪有心思看这些西洋景,但这个老板算是老交情,少不得要应付一番。饭店老板让服务员关了灯,只留这盏走马灯,只见周围屏风上瞬间出现了一幅图画,正是灯上雕刻的郑和下西洋,观者皆赞叹不已,刘东西却是面色大变,随口夸赞两句,饭也不吃扭头就走。

    回到房间,刘东西赶紧找出个笔式手电筒,把头镜和反光碗都拧了下来,套在一个蛐蛐罐上,关了灯,这罐子本就是用极好地羊脂白玉雕成,壁薄如纸,里面再微雕上文字,里面灯光一打,微雕的文字便被灯光投到了墙上,纤毫毕现,无丝毫不爽。但是那些文字该不认识的还是不认识。刘东西把两个罐子挨个都试了一遍,没有丝毫收获。

    刘东西本以为已经有了眉目,但却一无所获,不禁有些心灰意冷,手里拿着两个罐子把玩,这玩着玩着就觉出来不对。自古以来做这些玩意,除了茶杯配茶壶那种搭配,只要是一对的东西必然是相互呼应,图案可能不一样,但大小不一样的还真不多见。这一对蛐蛐罐做的一大一小,必有深意。

    我听着都替他着急,忍不住插嘴说:“哪有那么多道道好叨叨啊!你套一块试试。”

    大约这也是刘东西颇为自傲的一件事情,眉毛又开始飞舞,“何止套起来,安哥您是不知道,这俩罐里面道道多了。”

    刘东西把两个罐子套起来,用灯一打,只见室内光影交错,无数汉字瞬间充满了空间,令人目眩神迷,刘东西愣了一会赶紧找出纸笔开始抄录。经过一夜折腾,刘东西发现这罐子底部刻得荷花图也暗藏玄机,里面暗藏卡槽将两个罐子固定在四个角度,四个组合文字各有不同,正组成了刘燃卿的最后一册笔记。

    我听到此处不由咂舌,两两组合成四副字,这个排列组合的功夫简直是只有神乎其技才可以形容,刘燃卿一个明朝的古人能做出这种东西?我简直要认为他是从未来带着超级计算机穿越回来的。

    这个想法很荒谬,我也没有提出来,四周十分安静,我一直沉浸在刘东西的讲述中,这些传奇故事离我的生活如此遥远,身在此处,呼吸着不知道几百年没有人呼吸过的空气,让我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有一种不真实感。从一开始就一直困扰我的那个问题的真相,如同一只在锅底渐渐生成的气泡,摇摇晃晃,呼之欲出。

    第十一章 天坑夜话(四)

    刘东西正是为了取药来到这里的。刘燃卿最后一册的笔记记载了这种丹药,但是并没有制法,只是提到了这种丹药大量储存在如此这般的一个地方,有异兽看护,轻易不得进入。

    也许是因为刘燃卿太过于畏惧天谴,所以就算想出了这般复杂的法子来保守这个秘密,也不愿意把这个秘密给说明白了。也许是因为这个保守秘密的法子对于文字的要求太高,所以无法将意思正常的表达。刘燃卿的这份笔记遣词造句大异平常,纵使刘东西自幼就和古物打交道,自认对古文有相当造诣,也研究了近两个月才算有了头绪。

    笔记中提到了这个山脉,从风水上看是五条巨龙从海中脱水而出,龙头汇聚于此,将海中生气精华化作龙珠汇于宝盆中,故天坑中生气四溢,若在此处炼丹,有难言之好处。刘燃卿通过种种线索,得知此福地入口,历尽艰险才摸索到。笔记中描述此处是生气四溢,异兽丛生,不能行。

    异兽丛生啊!我听到这里感觉有点害怕,感觉身后突然出现无数异响。我不由得攥上刀把凝神细听,耳边传来的只有火焰燃烧的哔哔声,这才略微有些放心,心说就算是再异的兽也得怕火吧。

    刘燃卿也算是有缘,在这么个不能行的地方发现了一个不知何朝何代的丹房和不知何用的丹药,其中物件多腐朽难辨,却有竹简若干,竟然保存完好,绿油油的竟似刚刚制成一般。刘燃卿彼时已然求道成痴,自然是如获至宝,将若干古籍收罗一空,又经若干磨难机缘,才得以生还。出了此地便发现竹简渐渐枯萎,大惊失色,幸好发现的早,挽回大半,回家后破解文字,研读古籍,发现丹药竟然是逆天行事,改命回阳之物,大惊之后便是大悔,只恨自己见识浅薄,没有带些回来。不过看来刘家之人素来豁达,认定天意便是如此,即生畏惧之情,将古籍抄本付之一炬,绝口不提。刘燃卿虽然畏惧如斯,但仍是将出入秘境的通路办法编成密码文字,记载了笔记中,还给后人留下了遗言。

    却说刘家家传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刘燃卿将天坑的位置和入口不知用什么秘术进行了标记,刘东西依法勘查,时隔四百多年还能精确定位。

    可是就这短短的四百多年早已换了天地,当年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竟然开了矿,建了监狱,而这个入口恰恰就在监狱里面。

    监狱是保密的国家机关,自然不能任由私人勘查,刘东西见此路已绝,便想直接从上面进入天坑。组织了一干伙计,备了一应器材就进了山,可是这山中山势险恶,恶瘴弥漫,直线距离不过百里,却跋山涉水一个多月,总算是接近了目的地,可是就在众人欢欣鼓舞的时候,怪事发生了。

    刘东西行事不光是仰仗家学渊源,也善于运用一些现代科技。对于天坑位置的定位,不光通过家传秘术,更是使用了gps,按说应该是万无一失。此时不论是星象还是gps都清清楚楚的表明这个天坑就在前面两公里的地方,但是走了两天也没有走到。明明是朝着一个方向走,但gps上无论何时都是显示距离两公里。就这两公里又折腾了一个多月,各种方法不停尝试,就是破不了这个迷阵。再加上山势险要,还有猛兽巨蛇出没,整个队伍从精神到身体都被狠狠地摧残了一番,人心涣散,奇谈怪论丛生,一种绝望的情绪使人几欲疯狂。刘东西看已经折损了十多人,再不收队恐怕会全军覆没,于是率队返回。

    回去之后,刘东西反复思量,觉得还是从刘燃卿走过的那个入口进去比较稳妥,虽然说入口是在监狱中,想进去会有诸多限制,但是总比找不到的强。再说这个入口老祖宗早就探过,相对应该比较安全。

    打定主意,刘东西开始打算怎么混进来。监狱里面最方便行事的肯定是警察,但是要进监狱,包括指纹虹膜等科技和人工辨识怎么也得七八道关卡,可不是穿上身警服就能混进去的。要说考公务员混个正规的,刘东西自认没有经过正规教育,没那个本事,再说时间上也来不及。警察的方面是不行了,就只剩下当犯人了。但是当犯人却又诸多不便,装备什么的很难弄。刘东西走的已经不是老辈人的路子,对科技装备的依赖挺重,这么贸然下去,搞不好还得折在里面。实在不行就装成施工队,找机会进去施工,可是这个得等到何年何月,老爷子可拖不起。

    就是这么个举棋不定的时候,刘东西折进去了。话说却是他的一个哥们求他给个指点,要在山东临沂盗一个汉墓。刘东西本来不想去,一个是对汉墓的兴趣不大,里面要么是学术价值要么是不好出手的大件。再加上最近被取药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的,也没有闲情去干这些事情。但是这个哥们和他也算是性命之交,刘东西架不住他的一再央求,勉强答应了。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人已经下了墓,只可惜这个朋友早就被警察盯上了,东西还没摸到手就给包了圆。幸好刘东西只是客座顾问没有下去,这些朋友们也够义气,没有咬他,最后就是按个望风的从犯处理,判了三年。

    刘东西一看这情况,由不得选了,既然都进去了那就开干吧。在看守所的时候让家里给打点关节,把他关到了这所监狱。

    到了监狱以后,刘东西一边用本身滑稽的一面笼络警察,一边使出一方豪强的手段笼络犯人,再加上本身心性不差,改造任务完成的有模有样,日子过得还不错。等到过了一年,熟悉了环境,刘东西开始偷偷勘察地形,准备实施取药越狱的行动。

    根据刘燃卿的笔记里说本来此处是一片山间平地,按照线索中的方位向下挖两丈多便是通往这个天坑的入口。刘燃卿脱出以后,为了掩盖这个秘密还专门跑来将自己挖的坑复原,只在坑底留下了一根做地标的石柱作为标记。

    现在入口的位置在一条路上。监狱里前段时间刚刚进行了地面整修,重新调整了布局,把路边建了花坛种上了树。这个地方位置比较显眼,而且入口是在水泥路面下边,没有电动工具挖不动不说,自己跑过去挖只怕还没动两下就被抓起来了。

    这下刘东西可犯了愁,外面的路子已经断了,只有入口这条路可走。现在自己都进来了,要是进不去就是白lang费了这么些时间,老爷子的事可拖了够久了,现在入口就在眼前却没法进去,总不能等自己出去以后开直升机过去吧。

    就这样一连好几个月,刘东西就没琢磨别的,天天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联想,直到有一天,刘东西在看报纸的时候,看到某监狱在基建工地上发现了古物,上缴国家,得到省厅领导表扬云云。脑中灵光一闪,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第十二章 天坑夜话(五)

    记得小时候,得是上小学那会。班上一同学有天捡了十块钱交给了老师,被老师当众表扬。本来这位小同学学习成绩并不怎样,表现也不突出,但是这事时机恰当,正是期末,就给评了个三好学生。等到放了暑假回来,班里拾金不昧的好事层出不穷,涉案金额越来越高,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被表扬,我比较鲁钝,天天低着头走路,晚上都睡不好觉,好不容易才捡了一块钱搭上了末班车,避免了被同学唾弃的悲惨命运。后来才得知,同学们捡来的钱,大多是父母或者自己丢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的终日惶惶觉得有些好笑,可是仔细想想,现在成丨人的世界无非也就这样。你干什么事情得到了表扬,我也要干,不管合适不合适。慢慢值得表扬的事情变得普遍,水平提高了,实干的东西也搞完了,展现态度又开始流行。别管需要不需要,干的来干不来都得上,就为了表个态度。可见不管孩子还是大人,过家家还是搞政治,人性都是相通的。

    刘东西深知这一点。这个事情一出,系统内别的单位肯定眼红人家得到这个机会,但是古董这个东西不好操作,是不是在这里挖出来的专家一看就知道。所以说造假的可能不大,但至少在一段时间里,各个监狱的领导一定会对自己地盘的地皮和地下非常关心。

    正巧那片地方是我们监区的卫生区,刘东西为了名正言顺地接近那地方,想办法混了个打扫卫生的活,每天打扫卫生的时候偷偷拿刷厕所的洁厕灵悉心浇灌那棵树。刚种上的小树哪经得起他这般折腾,自然是种一棵死一棵,过了时间不长就成功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眼球,所里几次援救行动均告失败。也有同志怀疑过是打扫卫生的搞鬼,审了几次没有结果,暗中调查也被精似鬼的刘东西一一瞒过。一时间谣言四起,刘东西趁机引导舆论导向,过了时间不长,连监狱长都知道那块地方地下一定有古墓,死气太重活不了东西。领导大喜,一声令下,挖。

    于是刘东西喜滋滋地每天打扫卫生的时候顺便视察工程进度。工程进展很快,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发现,只是管理物资的发现最近洁厕灵用的少了。

    终于有一天,坑到了底,自然是一无所获。刘东西早上打扫卫生的时候确定了一下,认为自己再简单挖两三米就可以到达入口,事不宜迟,应当尽快行动。

    一应装备都已经准备好了,当天刘东西故意弄脏了一身结实的工作服,说要带回监舍洗,在里面包上了自己偷偷在车间里做的一把可以组合的鸭嘴铲,和一些自己做的小物件,回到监舍就塞到了自己拿枕套改的一个小包里,只等晚上行动。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当天晚上临时改让刘东西值岗,不能回屋睡觉,当晚刘东西就在岗上抓耳挠腮了一晚上。说来也巧,一连几天,不是值岗的犯人病了,就是值岗的犯人被关禁闭了,每次警官都是让他替。本来这是好事,值岗的白天可以睡觉,还可以加分,他平时巴结的好,好事也能轮到他。可是到了这当口,就只能说是福兮祸所依了。

    好在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坑竟然一直没有回填。但是刘东西的心中却越来越不安,不光怕坑被填上,更怕藏在床底的东西被发现。终于到了我值班那天,他晚上不用值岗了。

    据刘东西说当他得知那天是我值班的时候,心里觉得很是不妥,因为他觉得平时我对他不错,不想坑我。但是机不可失,恐怕今晚不逃,明天坑就会被填上。既然如此,少不了要对不起我了。

    他这么说我自然是不信的,想刺他两句。但是想起了他钻出窗户时的诡异身手,我还是忍住了,只是哼了一声,问他:“我从监控看到你出去了,那么小的空你是怎么爬出去的。”

    刘东西可能看出我不信,也没理会,继续给我解释。

    和我想的一样,虽然刘东西会点缩骨的功夫,但那么小的空间他是钻不过去的。从开始挖坑,他就在找一切机会去用锉刀挫铁栏杆,没几天就挫下来一根,完了用一根胶管套上,刷上白漆,不仔细看一点也看不出来。为了这点白漆,刘东西还特意收工时踢翻了一罐白漆,在鞋子里带回来不少,用完了鞋子扔床底下还能掩盖住刷漆的味道。本来刘东西是为了掩饰被锯断的栏杆,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胶管弹性十足,出去人后还能恢复原状。这要是遇上个不负责任的警官,搞不好得到出工点名才能知道人少了。到时候想在抓回来可就难了。

    凭着自己从小练就的好身手,刘东西悄无声息地爬下楼,溜进坑,迅速确定方位,组装工具开始挖坑。一切都很顺利,很快就挖到了那根石柱,再向下挖了不到一米就挖出了那道裂缝。刘东西很谨慎地用工具试探了一下,不想却脱手把工具掉了下去。刘东西不曾想到会有这么深,之前也没准备,仓促之下便脱了衣服,麻利地编了根绳子拴在那根石柱露出来的一点头上,担心强度不够还尿上尿,转头把洞口拿土培上,然后就把住这根绳子把自己顺了下去。

    后来的经历便和我大同小异,但是他在后半截走了岔路,多绕了一段。所以比我还要晚到湖边。

    我听到这里,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心中还是有些疑惑?便问道:“湖边见到你的时候,你身上那层皮是什么东西?”

    “我也不知道,它自己长出来的。”刘东西貌似也很纳闷。

    刘东西准备的小手电是车间里修机器用的那种,坚持的时间很短,走了没多远就没电了。后面半截他一直是摸着墙走,就这么顺着墙走进了岔路。在他的描述中这个岔路和我走的大体一样,但就是特别脏。刘东西摸着黑也看不到,只感觉到处都是尘土,到了后段更加严重,灰尘甚至凝固成了蜘蛛网的样子,一碰就碎,全都粘在身上。再到后来就觉得周身沉重,长出无数的皮甲,甚至把嘴巴也封了起来。

    等到刘东西见到我的时候,已经被包裹成了小龙人。他乍一看到我也在这里,大吃一惊,心中顿起杀心。可惜身周包裹严实,只打中我的肩膀。

    “你现在还算灵活吧?”我心说你现在还可惜着那!不由得插了一嘴。

    “安哥你别这么说!之前被水冲走的时候您要不是死拽住我,我根本活不下来,以前的时候觉得您对我们好是图我们别给您惹事。经了这个事我才知道您真是好人。之前的事都是我的错,您放心,我保证把您带出去,了了这事我就去自首。”

    我心说和着之前你表现好全都是装的!现在说这个我就信你啊?谁知道你是不是装的。我想直接跟他翻脸,但是想想闹翻了没什么好处,我还得把他弄回去呢,还是得稳住他,一切等出去再说。

    打定了主意,我正准备跟他客套几句,说上个什么wherewhere之类的,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异响。我看到刘东西眼神一滞,面露惊恐之色,心说不妙,回头一看,心中巨震。

    第十三章 雍和

    我的身后不过四五米就是一片茂盛的树林,火光还照不到那里,黑乎乎一片,随着火苗曳动,晃出一片奇怪的影子。就在这些影子中间,一张巨脸就那么面无表情的悬在那里。

    我吓了一跳,一把抓住刀子就想站起来,可是不知怎么的脚软的不行,使了好几下劲,硬是没有站起来!

    我心说这下完了,一直自豪自己胆子大,没想到竟然被吓软了脚。只希望刘东西之前说的是实话,这时候能帮我一把。

    回头去看刘东西,这小子神态竟然已经恢复了正常,安安稳稳地坐在那里,连姿势都没变,就那么神态轻松地看着那张脸,就像看一条吉娃娃一样。

    我看他这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样子,心里琢磨这小子到底是被吓傻了还是在默念咒语准备雷霆一击?还没琢磨出个头绪,刘东西就小声跟我说了句什么。

    我大是疑惑,他说话的时候连嘴皮子都没动,这两